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171章 开始厨艺比拼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第171章 开始厨艺比拼

作者:猎狼啸风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30 15:48:21

二零一五年元月二日,下午一点三十分。

呼市海东路阿巧饺子馆,第一届东北风厨艺比拼交流大赛正式开始。

伴随着强劲动感富有节奏的音乐,饺子馆员工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热情洋溢的跳着激情四射的舞蹈,瞬间把整个现场气氛带动起来,空气都似乎被点燃了。

前来观看比赛的、参赛的、以及评委都被这气氛带动起来,情绪高涨,有些年轻的厨师随着音乐一起晃动身体,双手高举,不是发出欢快的喊声。

领舞的是木兰琪琪格,她今天穿着一身簇新的蒙古长袍,帽子高高,精致的脸蛋微笑着,随着音乐豪放的舞动。挥动的双手在节奏的**时像指挥一样猛地一挥,大家异口同声的发出喊声。

“耶——”

评委席上的十一位评委除了郎会长、古毅、赵部长、康敏之外,其他人都很震惊,想不到一个饺子馆举办的厨艺比拼竟然有这样的开场方式。

这真的是一个只有四百平的饺子馆吗?

其中几位评委在接到郎会长的邀请时,听说是一家饺子馆举行的厨艺比赛都没打算来,觉着一个饺子馆能举办啥比赛,顶多是研发几道新菜,叫人尝尝罢了。

但是看到这不亚于大酒店或者是社会举办的厨艺大赛赛的开场时,禁不住重新认识这个饺子馆,并且对接下来的比赛期待起来。

震惊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坐在贵宾席上的饭店老板、餐饮同行。

此时大东北和东北味道的老板已经彻底没了瞧不起阿巧饺子馆的念头。没来之前俩人没把阿巧放在眼里,觉着阿巧的生意火爆只是一种现象,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如果没有养生酒的支撑,可能开业三个月就消停了。

可是今天自打进到阿店里后,所看所听和所感受到的,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清楚,自己做的没人家好。

从员工脸上的笑容和热情的接待上可以看出,人家训练有素,规矩标准。自家和人家存在着差距。尤其这出人意料的精彩开场,叫人汗颜。

若是这比拼在自家举行,实事求是的说做不到这样,甚至都不会想到这些。

阿巧的火是有道理的。

不但他俩有如此感受,小东北、哈尔滨饺子、东北人家、以及来观赛的其他饭店老板也都有。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一家好的餐厅管理至关重要,决定成败。

“尊敬的各位领导,给位嘉宾,餐饮同行们,下午好!”木兰微笑着向大家问候,深深鞠躬。

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在二零一五年到来之际,我们东北饭店在市烹饪协会、市电视台美食栏目组的大力支持下,第一届东北风厨艺比拼交流大赛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拉开帷幕。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老百姓做一口好吃的,所有的努力都为自己得到认可,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沉甸甸的收获!

餐饮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苦打拼中,汗水飞洒火热的灶台,青春留下厅堂的靓影,为了心中那份执着的坚守,为了更好地生活,无怨无悔。

我们是在祖国大西北闯荡的东北人,为了生活,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东北一家亲!

今天我们汇聚一堂,比的是手艺,拼的是高低,烹饪的是美味,发扬的是东北餐饮人吃苦耐劳团结一致的精神!”

木兰的话得到大家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赵部长作为评委代表做了简短发言,比拼就开始了。

由于厨房小,还有电视台在里面录像,老谭把六个参赛的厨师长分成两组,先后操作。前来观赛进不了厨房,只能透过明档大玻璃在外面观看。

首先比的是规定菜品“溜肉段”。

先制作的是大东北、东北味道、哈尔滨饺子三位厨师长,每人带个小弟,开始做准备工作。

大东北厨师长检查完调料车里的调料,看没味素,很不满的张嘴问:“谭师傅,味素呢?”

其他两个厨师长也发现没味素,正准备问,见有人问了就没张嘴。

“没有,我家不用味素,用的话可以去买一袋。”老谭说。

大东北厨师长看看其他二人,问:“你俩用不?”

俩人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于是老谭出了厨房,打发人到附近超市买了袋味素。

菜品没制作出来之前,前面评委和嘉宾们都是干坐着,有些冷场。

就在这时有了优美动听的音乐,紧接着木兰那带着野性的歌声飘进所有人耳里。

这是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木兰先用蒙语后用汉语,宽广的音域和嘹亮的歌声瞬间把所有人带进歌曲中所描摹的大草原,似乎看到了无边的绿色和清清的河水,还有那洁白的羊群。

怎么说呢,按专业的角度讲没有人家歌唱家唱得好,但这种原生态、带着野味的歌声不输于那些打造出来的歌手,甚至比他们唱的还好。

一首歌毕,获得大家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

有人喊:“再来一首——”

再来一首就再来一首,这难不倒木兰。

十五分钟后,第一批的三道“溜肉段”制作完毕,被服务员端上来。

“请各位评委离席品尝。”木兰邀请道。

郎会长带头,十一位评委纷纷离开座位来到展台前,每人手里拿双筷子端个小蝶,分别品尝做好的三盘溜肉段。

有的点头有的摇首,有的一次没品出效果,夹了第二口。

三分钟后品尝完毕,前后回到座位上。

木兰站在展台前,端起一号厨师做的溜肉段,清声道:“请各位评委给一号厨师打分。”

评委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打分牌,木兰挨个念道:“七分、八分、七分、九分、七分-------”

她这边念,那边的记分员飞速的用电脑记录着,等她全部念完之后,记分员很快站起来,大声说:“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一号厨师最后得分是六十二分。”

很显然这个分数不高。

紧接着是二号和三号厨师,分别是六十八分和六十九分。

厨房里第二批的三位厨师长正在紧张的制作。

很快,又是三盘溜肉段端到了展台上。

程序和之前一样,先是评委品尝,然后打分。

这三盘溜肉段做的明显比头三盘好,尤其六号厨师做的,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八十五分。其他两盘分别是七十二分和七十五分。

评委们不可能把六盘溜肉段品尝光,还剩下不少,木兰邀请观赛的和各位嘉宾上来品尝。说实话这些人就等着她这句话呢,于是纷纷离席,迫不及待的来到展台前拿起了筷子。

包括张宇在内的六个老板此时已经看出哪盘是自己家厨师长做的,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知道谁做得好,谁做的差劲儿。

张宇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很显然杨志军就是六号厨师,做的最好的那个。

挨着郎会长坐的康敏对郎会长说:“郎老,正好现在有时间,你给大家讲讲溜肉段,顺便点评一下今天的作品。”

郎会长兴致正高,便清清嗓子点评起来。

“溜肉段是东北菜里的代表菜,和锅包肉、小鸡炖蘑菇、杀猪菜、猪肉炖粉条齐名,是大家熟悉喜爱的菜品。

溜肉段的特点是外酥里嫩、色泽金黄、肉香浓郁、口齿生津。做的地道儿的吃过后嘴里有淡淡的蒜蓉味,感觉不到腻人,并且想吃第二口。

六个选手做的都很好,大家也都品尝了。

我对四号和六号点评一下。

四号选手的溜肉段吃出了外酥里嫩、肉香浓郁的特点,色泽也行,非常好,但在回味上有所欠缺。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做菜也这样。四号师傅刀工到位,浆糊处理标准,火候掌握的好,唯独在收汁上不理想,过于紧,油稍大,没了回味。

有可能是紧张的原因,毕竟是比赛,在所难免。

大家都看到了,六号选手得分最高。他这盘溜肉段做的地道儿,说实话我都有些佩服,好些年没吃着这么地道儿的溜肉段了。

菜肴讲究色香味形,六号选手的溜肉段不管是味道上、色泽上、形状上、回味上都做到了极致。真正体现了溜肉段的外酥里嫩、色泽金黄、肉香浓郁、口齿生津的特点。

尤其火候掌握的好,没多年功底做不到这样,是真正的师傅!”

郎老话落,掌声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