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春回大明朝 > 第209章 崩坏的大明

春回大明朝 第209章 崩坏的大明

作者:木允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9 11:11:32

柳成龙等人的自挂,其实对于朝鲜来说没什么改变,因为他们自挂之后的第二天,杨丰就得到了汉城陷落的消息……

而且这个消息也已经是一个月前了。

李昖面对倭军的进攻,毫不犹豫的再次弃汉城而逃。

不过他在逃跑前倒是做了正确的决定,就是留下权栗固守开城,阻挡倭军对他的追杀,同时释放之前被抓起来的李舜臣,并由他替换明显无能的元均统领朝鲜水军,事实上就将抗击倭军的任务交给他俩了。

不过这时候的朝鲜军,表现其实比上次时候强了不少。

上次他们是真的两百年不知兵,在大明庇护下唯一的战斗,估计也就是镇压一下刁民,持续这样两百年,那战斗力糜烂的程度可想而知,但上次血淋淋的战争也让他们开始成长,而且他们跟着明军也学到了不少,对吴惟忠和戚家军的尊崇,让他们的火器战术进步很快。

甚至到萨尔浒时候,明军还征召部分朝鲜火枪兵参战。

总之朝鲜军的确打不过倭军,但要说和上次一样转眼面临亡国之祸,也是不可能的了。

这样很好。

这样的结果就是两家打的更激烈。

死的人也更多。

而对于李昖和手下那些大臣来说,其实他们并不在乎死伤多少,甚至不在乎丢失多少土地,哪怕他们最后只剩下一座城市,只剩下一个朝廷,只要大明爸爸肯出兵救他们,最后他们还是会重新恢复自己的国家。既然这样那就先让他们继续打着吧,大明终究会救他们的,只是他们还需要等一等,等倭国人给他们减丁到一定程度再说吧!

至于现在……

他们喜欢来自挂就自挂吧!

反正无论他们自挂多少,杨丰都不会出兵的,倒是可以命令李如松出兵,或者让天津水师去捞些朝鲜娘们什么的。

而焦竑等人的到达,很快也让皇帝陛下在南京有了自己的朝廷。

焦状元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

虽然武英殿已经烧了。

但他这个大学士就是冠名而已,有没有其实无所谓,而且烧的是武英殿,武英殿那个院子又不是只有这一座大殿而已,周围附属建筑还不少,只不过当初挨了几发炮弹,现在重修修缮一下就行了。这样皇宫里面就形成了皇帝居住大善殿类似乾清宫,但实际居住后面九五飞龙殿,以大善殿为主要办公场所也就是内廷,而前面武英殿作为外廷,召见辅政的阁臣办公。

至于随他一起来的那些官员,也分别被任命为六部及科道官员。

简化后的。

比如南京六部只有右侍郎。

其他尚书,主事,郎中,员外郎之类统统没有,就一个右侍郎带着一帮八品九品官和小吏管理。

都察院也就是一个右佥都御史掌院事,然后带着三个御史。

六科就三个人。

一个给事中身兼两科重任。

实际上就是先把这个朝廷的架子搭起来,但就目前皇威不出皇宫四堵墙的情况下,他们也就是来当摆设,实际上军政事务完全归杨丰,他是总督应天军务兼应天府尹兼应天,镇江两大公社总理,应天府尹管辖应天所属各县,应天公社管应天城。

至于朝廷所辖……

好吧,朝廷所辖其实还是有的。

还有个滁州呢!

虽然滁州被隔断在江北,江浦,**两县连浦口,全都已经被弘光朝的江北大营控制,但朱文达终究还是在滁州城没有背叛万历,而且根据停战协议,南京向滁州的水路交通是畅通的,所以南京朝廷还可以向他发号施令。

全套朝廷班子伺候一个滁州……

老有面子了!

至于李贽依然保持帝师风范,总之他虽然不参与朝政,但却用他的那些异端邪说在蛊惑皇帝,让皇帝陛下在邪路上越走越远,不过这不是他带给万历最重要的改变,他带给万历的最重要改变,是万历和闽粤海商集团开始亲近。

说到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闽粤海商的敌人是皇帝吗?

当然不是。

是杨丰吗?

也不是。

分田地对他们又没有任何影响。

相反江浙士绅开始进入他们的传统控制领域,那才是真正无法忍受的。

而江浙士绅的敌人却是皇帝或者说皇帝和杨丰这个组合。

这种情况下和皇帝陛下暗通款曲,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更何况也不能算是暗通款曲,因为广东本来就是尊奉万历的,哪怕至今那些准备射向皇帝的枪炮里面仍旧近半是他们制造的,也改变不了他们是忠臣的事实。同样皇帝陛下对他们的忠义也非常赞许,所以焦竑大学士拟的第一道圣旨,就是慰勉广东军民,尤其是两广总督戴燿,更是被加少保。

戴少保可是福建人。

不但是福建人,而且还是闽南海商核心区漳州人。

不过这时候他的辖区只有广东,因为广西巡抚已经向弘光输诚,另外两广总督本来也就管不了广西民政。

明朝的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但广西是单独一个巡抚。

总之皇帝陛下就这样迅速组建起自己的小朝廷,虽然只是自娱自乐,但至少也像个皇帝了,平日也有模有样的搞个早朝,话说他在京城都多年不上朝,如今到了南京反而早朝了。

根据杨丰收买的太监密报,皇帝陛下早朝时候,主要其实就是扯淡,毕竟他除了扯淡也没别的事情,不过实际并不是那么简单,皇帝陛下早朝主要是把利玛窦拎过去,一起听他讲海外,尤其是对欧洲的政治制度,很显然他在试图从中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收获不多……

他能收获个屁啊!

这时候的欧洲哪有什么值得大明学习的政治制度?

学习他们的神罗皇冠下面七大选帝侯,三百多诸侯?哪怕皇帝的知识水平有限,也知道这就是个春秋,连他玛战国都没进化到,这边两千年前就进化到大一统了,皇帝陛下不可能从这种政治制度上寻找到先进的东西。所以利玛窦也就能给他讲讲海外风土人情什么的,但问题是这些也很快讲不下去了,因为某一天皇贵妃去某个新开的学校搞亲民活动的时候,顺便给他带回一本杨丰编写的世界地理……

而且还不只是世界地理。

甚至杨丰还单独编写了科普性质的一系列教材。

中学生课本。

目前杨丰在应天公社建立小中大三级学校体系。

小学不用说了,中学就是将原本识字的蒙童凑起来,不学四书五经,改成他编写的课本,至于大学……

其实是士兵夜校里考试出来的。

至于每一级的学期都是一年。

这个时代难道还要他们学高数,学外语,学做化学实验?

具备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学会阿拉伯数字,能做四则运算,能写简单的文章会做基本的表格……

这就已经是人才了!

一年的学习时间就足够了。

未来在那些中学生培养起来进入大学前,就是从士兵和民兵夜校里面考试培养速成类大学生,这样只要一年时间,杨丰就能获得一批具备一定基础知识,而且对自己无比信赖的干部人才,现在他真的最缺这个了,在这个时代推选制度是没有前途的,未来的公社各级必须是选派干部。

现在没有就只能临时凑合。

就这样可怜的利玛窦,连最后一点在皇帝面前装逼的机会也被剥夺了,他的地理知识只是中学生的课本,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为了能够挽回皇帝陛下对自己的宠爱,他奋发图强,开始召集人手翻译几何原本,制作坤舆万国图,毕竟杨丰的世界地理只是个大概,到时候他画出坤舆万国图,制作地球仪,就足以压倒这个恶魔……

他已经认为杨丰是恶魔了。

毕竟这个人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真与荷兰人有联系,也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的东西。

东方的荷兰人是个什么水平,利玛窦还是很清楚的。

那些黑色太阳笼罩下的异端文化水平极低,不可能有这样丰富的知识。

恶魔。

一定是恶魔的爪牙。

在这片异端的土地上,恶魔的爪牙正在蛊惑卑微的凡人,他身为神灵的仆人,要拼尽全力与恶魔斗争。

他要用更多知识向皇帝陛下展示他才代表着真理。

一定要比这个恶魔的爪牙更多更好,让皇帝陛下最终接受真理之光……

他都计划着让梵蒂冈邀请一位真正的学者,到东方来让皇帝陛下真正见识到欧洲的底蕴,说到底他也很清楚自己水平有限,他只是一个传教士,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不过这时候欧洲也的确没什么像样的,欧洲科学真正开始发展得到下一个一百年,十六世纪顶多算科学的黎明,等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至少也得牛顿那批人。

接下来的日子就这样在平静中过去。

在经过了之前持续的战争后,各方都在忙碌着,为下一场大战做准备,训练他们的新军,铸造更多大炮,制造更多火枪,甚至连杨丰使用的转轮打火枪都已经不是秘密了。淮扬团练常威军统领毕懋康,也不知道是自己灵感乍现还是从哪里弄到的技术,迅速制造出新式自生火铳,和杨丰的骑兵所用一样,不需要火绳来点火。

就是价格贵些。

然而淮扬盐商们表示,你解释解释什么叫价格?

既然杨丰的骑兵可以用这种新式火枪,凭什么我们淮扬骑兵不能使用?

买了!

咱们也训练杨丰那种糊脸开枪的新式骑兵!

不得不说盐商们就是大气,所以毕懋康的常威军迅速开始装备自生火铳,然后武装一支三千人的新式骑兵,而马匹就不值一提了,山西盐商们还不至于解决不了马匹这种小事,不但要给骑兵配自生火铳,还要配备好马,直接找顺义王从他那里买马。

淮扬玩骑兵,浙江玩舰队……

浙江省军常捷军所属水师营,已经完成他们新式战舰建造,甚至已经有了实战经验,他们在浙江外海轰沉两艘倭寇海盗船。

至于为什么被俘的所谓倭寇居然说闽南话,这个一定是他们为脱身,故意说闽南话试图蒙混过关,对于这样狡诈的海盗直接砍了就行,不过他们砍完这些海盗后没过半个月,福建士绅就大张旗鼓的在泉州欢迎李旦荣归故里。不过李旦可不是孤身回乡,他是亲自带着三十多艘商船回来的,至于这些商船上为什么全都带着大炮……

当然是防御海盗啦!

而这期间围观者依然在围观中……

他们在忙着发财。

以黔国公为首的云南集团都赚疯了。

因为他们那里有交战各方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铜。

锡。

因为朝廷对采矿业的禁制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沐家为首的云南武将集团,士绅集团,土司们,全都在疯狂寻找新的矿山,驱赶着军户,农奴,奴隶,蜂拥到一个个铜矿坑里开采冶炼,短短半年里铜价因为铸炮业需求,从一两银子一千五百文,一口气涨到了一千文……

而且还在继续上涨。

毕竟红夷大炮这种东西必须得用铜。

哪怕现在各地工匠,都已经进化到了铁膛铜炮,但终究一门大炮绝大多数还是铜。

而且还是优质的青铜。

云南恰好全都有。

四川士绅同样也赚疯了。

因为他们手中控制着战争需要的另外一项主要资源。

硝。

一个个硝洞里,那些熬硝工匠们夜以继日,他们开采出来的硝石,通过长江水运源源不断运往下游,弘光朝买他们的硝,万历朝也买他们的硝,甚至北方的将门和组建团练的士绅们,也要买他们的硝。这可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没有铜还能勉强用铁炮凑合,但没有硝别说炮,就是鸟铳都变烧火棍。

广东卖枪炮,云南卖铜锡,四川卖硝,三省齐心协力保证江浙的战争。

至于跟谁混……

谁有空管那个。

都忙着赚钱呢!

整个夏天里大明居然陷入诡异的平静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