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春回大明朝 > 第263章 做一个敢说不的男人

春回大明朝 第263章 做一个敢说不的男人

作者:木允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9 11:11:32

盐城。

白驹场。

皇帝陛下阴沉着脸,行走在初春的寒风中。

在他脚下是一片灰白色的大地,混合了盐晶的草木灰,在一块块盐田绵延铺展开,风正在送来海的气息。

在这片盐田中跪伏着无数衣衫褴褛的身影。

他们带着惊恐,麻木,卑微趴在那里,战战兢兢看着那些士兵,估计他们连皇帝陛下身上的龙袍都不认识,这些人身上甚至看不到一件完整的衣服,无论男女都一样,绝大多数在这淮南的初春寒风中,依然连鞋子都不穿,就那么光着脚踩在充满腐蚀性的盐田中。

身上到处都是黑色的伤疤……

盐户的标志。

伤口被卤水浸泡后的伤疤,这种伤疤会在身上很长时间。

“何以至此。”

皇帝陛下叹息着。

按说皇帝陛下这几年也算知道民间疾苦,看的穷人也不少,但惨到这种地步还是超出他想象了。

“天下最苦者灶户。”

杨大帅在一旁说道。

这已经是皇帝陛下驾幸扬州半个月后了。

在这段时间里各处战事基本落幕,就连凤阳都已经收复,而戚金所部西进到太湖,但在进攻宿松时候,熊廷弼从雷池……

也就是龙感湖等一堆湖泊统称。

熊廷弼在望江的雷港进入,直接水运定胜军到达宿松,双方在宿松城下展开迄今为止,红巾军和弘光军之间最大规模野战,红巾军一个战车步兵镇,再加上配属给他们的淮扬军,对熊廷弼的五万大军,另外还有黄州府的一万民团,但结果却是戚金失败。

因为熊廷弼水运的重炮完全压制了戚金的野战炮。

后者两个车城被轰开。

但弘光军的步兵进攻却被红巾军击败。

已经无法继续进攻宿松,野战也确定无法和重炮对轰的戚金,随即下令撤回太湖。

因为骑兵打不过红巾军,熊廷弼也没敢进行追击。

最终弘光朝保住宿松并大肆宣传宿松大捷,然后在那里打造新的防线。

而长江上茅国器部虽然夺取雷港,但却在彭泽遭遇阻挡,逃到湖口的梅国桢在那里得到了江西刚刚铸造的五千斤巨炮,然后由汤显祖在孤山架炮彻底锁断长江航道。茅国器随即登岸进攻彭泽城,但却遭到守孤山的狼兵顽强阻击,进攻失败之后,按照杨丰的命令没有继续向前,直接退守香口,雷港,双方新的对峙线形成。

太湖,望江,雷港,香口线属于红巾军,宿松和彭泽两个点属于弘光军,而中间雷池的湖水阻隔。

而且双方都能从长江直接进雷池。

所以接下来这片一连串湖泊组成的水网,将成为双方重要战场。

对于这个局面杨丰还是满意的,至此可以说南直隶除了苏松,其他全部落入他的手中,实际上他暂时也没兴趣西进了,解决了淮扬之后就该打通南北了。

一轮打南,一轮打北,一轮打东,一轮打西。

就大明士绅那德性,只要他不打自己这边,只会在后面幸灾乐祸。

什么?

团结一致?

呸,他们要能团结一致就没咱大清什么事了?

有明末各地士绅的操作摆在那里,杨大帅从不考虑他们会团结一致这种事情的。

“陛下,其实您要明白,咱们朝廷的官员,无论清官也好,贪官也罢,能臣也好,庸才也罢,都是要为自己算计的,或者说都是要为自己背后那些利益集团算计的。所以他们提出的种种改革,比如开中制改折色制,并不是为了国家或者说人民服务,而是为了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

所有利益集团在咱们的朝廷都有自己人。

您当年首辅张四维在您看来是忠臣能臣,但他弟弟是大明第一大盐商,他们家的盐业如今还在淮安。

他做任何看似帮助您对您忠心的改革,其实首先得有利于晋商集团。

看他们的改革不能看他们奏折上写的那些天花乱坠的东西,那都是掩盖其真实目的的,他们就是用所谓大义,所谓百姓,总之一切看似高尚的东西,掩盖其真实的利益。看他们的改革提议,需要去扒开这些查其根源,比如太祖高皇帝时候部分大臣上奏,说苏松重赋官田赋税重,百姓民不聊生,请太祖高皇帝改重赋官田为民田。

而太祖高皇帝只是让锦衣卫去查他们家的田产。

结果大半都是官田。

他们的改革不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而是为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服务。

但有一个集团,在朝廷是不会有他们自己人的,就是那些真正的平民百姓,他们没有人给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样也不会有人为他们想办法改革,而皇帝原本应该是做这个的人。皇帝乃万民之主,必须平衡天下所有人利益,尤其是注意这些没有能力发出自己声音的,可事实上除了太祖高皇帝,别说我大明朝了,就是其他朝代所有皇帝里面,也找不出第二个。

故此太祖高皇帝也就成了文人记载的暴君。

太祖高皇帝时候的老百姓知道他是圣主明君,可那些老百姓连字都不认识当然也就不可能留下自己的评价。

而能留下文字记载的,只有那些在太祖压制下不能为所欲为的人。”

杨丰说道。

皇帝陛下的思想还是要继续扭曲下去的。

毕竟现在地盘越来越大,已经需要真正给皇帝一个朝廷,虽然大事上还是杨大帅拿主意,但小事上就不妨让皇帝陛下也做一做。

杨大帅可是忠臣。

他又不是曹操,不可能搞个魏国的。

“卿之言如醍醐灌顶啊!”

皇帝陛下感慨道。

这时候红巾军押着大批官员士绅走来……

盐场也有士绅,盐场的富灶和土地士绅一样,而且他们也参加科举,朱元璋还专门给灶户建立社学,强制要求小孩都必须进去读书,嘉靖朝南京户部侍郎杨果就是兴化灶籍,只不过这个群体出进士的比例低,但比例低并不能说没有。

明朝科举没有身份限制,除了贱籍之外都可以。

而且灶籍也不是比例最低的,事实上明朝总共出了近四百灶籍进士,排名还是在前五以内的。

民籍最高,军籍第二,匠籍第三,细算灶籍能排第四。

“使民如此,尔等纵然不畏国法,难道就不怕天谴?”

皇帝陛下对着盐场官员怒斥道。

后者一片求饶……

“将这些狗东西衣服鞋子都扒了!”

皇帝陛下喝道。

那些士兵们蜂拥而上,一个个笑着按住这些家伙,在他们的挣扎惊叫中迅速扒的只剩下贴身的。

“给他们!”

皇帝陛下一指那些衣衫褴褛的灶户。

士兵们立刻抱着衣服过去,后者惊慌的不敢接,杨丰示意了一下,紧接着那些士兵重新扑向盐场官员,将这些家伙再次按倒,可怜后者都麻木了,就像群猪羊般任由士兵们折腾。不过紧接着他们就挣扎起来,因为那些士兵拿出板子,不过挣扎也没用,紧接着板子还是落下。

“都拿着,这是皇帝陛下赏赐,以后白驹场所有官员全部革职。”

杨丰喊道。

灶户们惊喜的看着他,一个个目光中重新露出希望的光彩……

“陛下,邢都堂候见!”

一名军官走过来禀报。

正在享受灶户们叩拜的皇帝陛下转头看着不远处,一身红色官袍的邢玠正站在那里。

“让他过来!”

皇帝说道。

邢玠赶紧走向这边。

他是从淮安过来,在淮扬投降之后,已经被堵在黄河北岸一年的护驾大军,终于可以继续向前,不过因为福王还在兖州,杜松还在山东,所以只是邢玠率军渡河接受淮安的投降,并前来扬州觐见,而护驾军还在护卫福王南下,这时候淮安以上河段还在封冻中,他们只能走陆路南下到淮安。

“臣护驾来迟,请陛下赐罪。”

邢玠一脸凝重的行礼。

“王见宾九族可曾捉拿?”

皇帝陛下很干脆的问道。

邢玠深吸一口气,他急匆匆跑来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啊。

这时候山东士绅撕了陈荐的心都有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些混蛋居然会给他们玩这一手,可怜北方推出王见宾是救援湖广的,结果现在你们吃干抹净转手把我们给卖了。

天地良心啊!

“陛下,王见宾九族还在搜捕中。”

邢玠小心翼翼的说道。

“昆田公,这都几个月了,那王见宾九族又不是在什么深山老林,济南府有名有姓的缙绅之家,怎么到如今还在搜捕,难道有人徇私包庇?”

杨丰说道。

“陛下,老臣以为王逆身在西北,其九族在山东,相隔数千里,必然不至于同谋,如此株连过于严苛,如今天下大乱,陛下当示天下以宽仁,株连九族于大明律不合,大明律纵然大逆亦不过株连三族,老臣恳请陛下以大明律,只株连其三族,使天下皆知陛下仁德。”

邢玠换上一脸坚毅的表情说道。

杨丰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这是想玩硬的啊!

很显然他们这是不准备退缩,想摆出强硬姿态,给自己划一条界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