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春回大明朝 > 第363章 兵谏!兵谏!

春回大明朝 第363章 兵谏!兵谏!

作者:木允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9 11:11:32

苏州。

议事会。

这座会堂是标准的明堂式,高踞于台基之上,周围是很雅致的园林,而外围是大量附属建筑……

经过多年建设,这里已经很规范了。

毕竟这也是实际主宰两府加起来超过五百万人口的中枢。

所以不但有议事会,还有服务于议事会的雇员,尤其是记事,赞画,传令的递送,守卫的士兵之类,甚至包括给耆老们端茶倒水的,虽然耆老们其实都不住这里,人家都在周围有的是庄园,哪怕从松江到这里也不过两百里,而且水路畅通,甚至这些耆老都养着专门运载他们的龙舟。

呃,就是单纯的龙舟。

毕竟内河航运中,要讲速度还是这东西。

不过今天倒是耆老们齐聚,但他们商议的事情却是这座议事会的终结……

“一群老朽,未见有坐拥十万精兵,而谋降敌者!”

一身常胜军黑色军服的钱龙锡愤然走出苏松议事会的会堂。

申时行三人回来了。

他们带回了杨丰的承诺,所以苏松议事会的耆老们,正在里面商议是否接受现实,结束他们长达近五年的抵抗,向着这个他们所说的妖孽投降。

不过还是在商议之中,应该还得商议些时候,甚至今天都不一定能结束。

毕竟耆老们之间的利益也不一样。

再说他们商议大事本来就这样,不吵个三五天不算商议。

但总的来说,投降应该是稳了,否则就用不着商议了,苏松这个之前抵抗最坚决的集团,现在已经准备向杨丰投降。

而他们的选择也将决定浙江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两家是共同进退,毕竟苏松投降了浙江也不可能独自抵抗,同样浙江投降了苏松也没有抵抗的意义了,这个集团只能共同进退,所以宋应昌也出席会议,目前里面还在争吵中,但结果不会有悬念了。

走出会堂的钱龙锡真的很想仰天长啸……

为什么?

难道近五年的抵抗,最终就换来投降的结局?

他们有强大的军队,五万常胜军,全部新式铠甲,一两弹的斑鸠铳,新式的战术训练,加上那些要塞的,光各种大炮超过五百门,甚至还有五千精锐的新式骑兵,其中还有五千泰西雇佣军,虽然其实绝大多数都是阿三,但这支雇佣军忠诚度高,不用担心会倒戈,而且他们还拥有一支二十二艘战舰组成的舰队。

他们还有江阴要塞,无锡要塞群,平望要塞,还有已经修了八座棱堡的苏州城。

其他所有州县同样完成新式改造。

强大的实力虽然进攻还有些不足,但要说自保是绰绰有余。

这样居然还投降?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他真不明白这是究竟为什么?

孤立无援?

杨丰控制区仅仅南直隶,而且还少了可以说最重要的苏松,北方他也仅仅只是控制了顺天和永平两个府而已,事实上南北隔绝。

天下还在与他战斗的还有多少?

北方五省全都没有投降,北方士绅甚至已经喊出了以血护教的口号,正在方从哲指挥下战斗,连北方士绅都能喊出这样口号,以诗书礼乐自矜的苏松居然要投降?南方弘光朝廷数十万大军就在上游,随时可以重新向南京进攻,而苏松居然要投降?连广西都选择与杨丰战斗啊!

苏松居然要投降?

那当初为何要抵抗?

那花费巨额资金打造的军队又是为什么?

五年心血,所有仁人志士的努力,最终就是一枪不发,拱手迎降?

耻辱!

简直耻辱!

他带着满腔愤怒骑上战马。

他其实是平望要塞守备司的赞画,也就是参谋,目前常胜军分为四个守备司,守备就是最高指挥官,每个守备司下属一系列的堡垒,由常胜军驻守,然后在江阴,无锡,平望和苏州驻扎机动兵力。他们的计划中不准备和红巾军野战,最多就是骑兵小规模出击,然后利用这些要塞消耗红巾军。

只要红巾军在他们的要塞体系面前无可奈何甚至损失惨重,弘光朝的大军和其他反杨势力必然要进攻。

那时候杨丰只能撤军。

而苏松也将成为这场持续五年的战争转折点。

伴随战争成长起来的苏松士子们,其实也已经学会真正动脑子,他们已经不是当年的顾天埈……

至少他们认为如此。

带着愤怒的钱龙锡在苏州城内纵马狂奔。

这座城市繁华依旧,实际上是从未有过的繁华,整个城市几乎就是一个巨大的纺织厂,拥挤的人群在交易着棉纱和棉布,一辆辆手推车和一艘艘小船运输着棉花和布匹,小桥流水间是一个个巨大的水轮在转动,街道两旁的商铺里面人头攒动,商人们在吵嚷着。

这是最好的时代。

衣冠君子们的时代,虽然铜臭多些,但谁说衣冠君子不能发财?

但却即将变成最坏的时代。

刁民的时代。

蓦然间钱龙锡带住马……

“老东西,想死找个没人的地方去!”

他的卫兵朝一个因为躲闪不及吓得倒在路上的老乞丐怒斥着。

“混账,不懂尊老?”

钱龙锡喝道。

然后他随手扔过去一枚银币,因为海外贸易繁荣,这种银币在大明已经很普遍。

“稚文还是好心肠啊!”

旁边一个声音响起。

钱龙锡转头,看见和他一样穿军服的姚希孟,后者向他使了个眼色,钱龙锡随即过去,两人交换一下目光,紧接着一起走向后面一处宅院,然后一起到了花园,进去之后才看到水榭里面早就聚集了一大堆军官。说是军官,实际上就是苏松年轻士子们,现在这些士子已经不读四书五经,毕竟科举都停了,虽然承天依然开科举,但那是湖广江西广西三家的,闽浙两个墙头草去参加了也是被边缘化的。

这些自诩文采风流的士子们也不屑于去。

相反军权越来越重要。

所以他们背后的家族干脆都把他们塞到常胜军,先把军权抓住再说,但要说当前线军官就夸张了,那是会死人的,而这种参谋职位无疑是最合适的。

然后一个个守备司的赞画们都是这种世家子。

一个个都是志气豪迈,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以扫清天下,恢复大明朗朗乾坤为己任,现在议事会的投降路线,无疑对他们是极大刺激,那些老朽们压抑下的熊熊怒火终于爆发了……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这帮老朽昏了头,居然信那妖孽,当年那些投降后被刁民诬告抄家的士绅血还未干,他们居然还信杨丰,交出军队之后,杨丰刀子落下之时当如何反抗?听应天号令可以,红巾军不入境,常胜军不改编,如此方可考虑!”

苏州守备司赞画侯震旸振臂高喊。

“考虑?我等皆陛下忠臣,如何考虑降贼?”

同僚缪昌期喝道。

“对,我等皆大明忠臣,唯有与那妖人血战到底,山东群贤尚能以血护教,我等坐拥十万精兵,如何束手投降?圣贤弟子,岂能降贼!以血护教,誓死不降!”

最年轻的同僚郭中宁,很有气势的高喊。

……

场面简直可以说群情激奋。

很显然他们已经在这里讨论很久了。

“诸位,如今说这些已无用,议事会一帮老朽,断不会听我等忠言,唯有行非常之事!”

姚希孟说道。

包括钱龙锡在内,一帮人全都看着他。

“兵谏!”

姚希孟很干脆的说道。

“兵谏倒是良策,但我等无法调动兵马,周文岸懦弱无能,惟议事会之命是从,虽然苏州守备司有兵马两万,但若无他的调令,我等无法调动,更何况苏州民团也不听我等,那是袁坤仪指挥,若以我等前往议事会兵谏,恐怕立时就会被守卫拿下。”

缪昌期说道。

其实议事会那些耆老也知道他们都是嘴炮,并不指望他们干什么,苏州守备是周道登,也就是崇祯那个笨蛋大学士……

当然,人家不是笨,人家是装笨的。

伺候崇祯这种主子,就得装笨才能混的久。

他虽然军事才能几乎没有,但作为最核心的苏州守备,对议事会是绝对听话的。

另外苏州一支主要武装就是民团。

这个民团是由耆老之一,当初跟着宋应昌去朝鲜的赞画袁黄指挥,包括太湖的巡逻队,也就是主要负责抓逃户的,这个任务越来越重要,每年有大量不懂事的刁民试图从太湖上过去,到对面红巾军控制区,后者也会派奸细过来煽动良民逃跑。

“那就要看稚文了。”

姚希孟转头看着钱龙锡。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转向钱龙锡,后者愣了一下。

“稚文,苏州的兵咱们没法调动,但平望的兵却可以。”

姚希孟说道。

“黄履常未必同意。”

钱龙锡摇了摇头。

平望要塞守备是黄承玄,虽然是嘉兴人,但其实是苏州卫籍,虽然是卫籍军户,但其实是儒学世家,而且平望要塞本来就兼顾嘉兴,实际上是嘉兴和苏松合伙防守,苏松嘉三府是一个防区,杭州是单独一个。

“黄履常不同意,但那些蕃兵会不会为我们所用,就要看稚文的本事了,据我所知,稚文才是蕃兵的实际指挥者。”

姚希孟说道。

“你要调蕃兵进苏州兵谏?”

钱龙锡愕然道。

苏州没有蕃兵,主要是议事会觉得让这些家伙进苏州,和苏州的画风不合,或者说容易生事,所以常胜军里面,除了部分葡萄牙军官在各军充当军官,这些可以进入苏州,剩下完全由蕃兵组成的一个旅,这时候就在平望要塞。而钱龙锡作为黄承玄的赞画,主要负责带领他们,因为钱龙锡家族是上海的主要海商,尤其和范礼安等人关系很好,所以带领蕃兵的葡萄牙军官都听他的。

很显然这就是姚希孟把他找来的原因。

这个脑洞让众人都惊呆了,不过紧接着却都振奋起来。

的确,他们可以调蕃兵啊!

他们调动常胜军的确很不容易,那些主要将领都是议事会定的,肯定都听议事会的,同样士兵也是议事会发饷,想让他们对自己老板兵谏几乎不可能,更何况那些士兵本来也愿意投降。

他们怎么可能为了不投降去对议事会兵谏,他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虽然蕃兵也是议事会发饷,但蕃兵因为语言问题,只听平日带领他们的,而且杨丰的条件里面,就包括把所有蕃兵解送南京,虽然不知道他干什么,但却可以用这个哄着这些蕃兵,说投降之后杨丰会杀了他们。实际上不用说杀他们,就说把他们赶回去就可以了,这些家伙对大明视如天堂,把他们赶回去,他们是真会为此拼命抵抗的。

这样就可以了。

至于这种事情的性质……

这个能有什么性质,不过是借兵剿寇而已,日常操作。

“这是承天的意思吧?”

钱龙锡缓缓说道。

他不是傻子。

实际上他是聪明人,姚希孟突然要搞兵谏,要说后面没人鼓动才怪呢!

而姚希孟的死党是他舅舅,也就是弘光朝大学士状元文震孟,这肯定是弘光朝的计划。

“是又如何?”

姚希孟坦然说道。

他用不着隐瞒,他和承天的关系本来就是尽人皆知的。

而且苏松和浙江与承天之间关系,随着皇帝叛逃,本来就又开始靠拢,毕竟不能指望闽粤出兵帮他们,但承天是真正可以帮他们的,至于之前背叛弘光,这个不值一提,政治上的事情,什么背叛不背叛的,都是利益,需要时候暂时分开而已,更何况现在弘光一样也需要浙江和苏松的支持。

“熊飞白的大军确定能东下?”

钱龙锡说道。

“熊飞白三十万大军,已然枕戈以待,方从哲二十万大军,亦可随时南下。”

姚希孟说道。

钱龙锡沉默着,但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

“如此,就痛痛快快干一场,铅刀岂无一割之用,更何况十万精兵,数年心血,岂有不战而降者!”

他满怀豪情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