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春回大明朝 > 第405章 殉道者

春回大明朝 第405章 殉道者

作者:木允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9 11:11:32

大明的土地上,就这样继共和国之后,又多了一个大同国。

当然,暂时还只是西安城。

不过至少关中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些耆老们签字过程其实也很痛快,基本上没有真正抗拒的,最多也就扭捏作态一下,说到底这本来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状态。

村庄乡老做主。

那乡老是谁?

肯定就是本村的地主,这实际上就是地主的权力明确化。

县里官员由乡贤会决定,乡老是小地主,乡贤是中地主,元老是大地主,这样一级级向上,金字塔结构踩着底下的刁民,

目前也就是如此,士绅们爱死这个了。

在他们的控制下,所有地方官都是他们的狗,他们想怎样就怎样,想怎么压榨佃户就怎么压榨,甚至就像大元盛世时候一样,直接玩农奴化,这其实也是这种秩序下必然的结果。而大元盛世好歹还得伺候一等人,还得跟二等人斗争,但现在他们自己就是一等人与二等人的复合体,他们是政权控制者,他们也是财富的控制者,可以说大元盛世的美好全有,不好的全没了。

完美的世界。

同样这就等于锁定了等级锁定了阶层。

一级级始终维持下去,虽然这就等于堵死了上升渠道,底层再无上升可能。

可是……

现在的乡贤也罢元老也罢,全都本来就是既得利益者啊?

他们为什么要考虑这种问题啊?

他们不需要考虑底层的上升渠道,他们需要考虑的,反而是堵死底层的上升渠道,让自己不用再担心会被上升的底层踩下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高喊的天下大同,儒教昌盛也没什么不对的。他们现在这种方式,建立的就是一个纯粹的儒家纲常体系,或者说稳定不变的等级体系,最多也就是不要皇帝这一点超纲了。

但这个可以解释。

他们最不缺的就是解释能力。

关键在于,对于这些既得利益者来说,他们得到了想要的。

当然,还得能够保住。

但这个暂时不需要考虑,毕竟无论杨丰怎么扩张,短时间也威胁不到陕西。

最多也就是张世爵和尤继先这两个藩镇,但这两个藩镇就好对付了,陕西这段时间组建的新军也不弱,他们已经拥有五万新军,而且引入湖广新军战术,但因为马匹不缺,所以这五万新军甚至有两万骑兵。

只要不是对上红巾军主力全面进攻,他们其实并不担心什么。

毕竟关中这环境太适合防御,把潼关一堵,严重依赖后勤的红巾军根本别想打进来。

既然如此他们怕什么?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只是东林系起兵的开始而已。

冯从吾就是想用陕西的独立,带动其他地方的效仿,他和许孚远,还有江西白鹿洞书院山长舒曰敬,河南的孟化鲤,不过这时候孟化鲤已经病死,但几个弟子张信民,王以悟等人,都继续掌控豫西讲会,实际作为河南儒学领袖。他们这些都是以东林为名,思想上互相影响,逐渐形成共同的政治理念,以建立大同社会为理想。

包括反对和杨丰的会盟。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会盟就是预备投降的。

但问题是为什么要投降?

如果说过去的确打不过杨丰,在他面前很绝望,可现在杨丰有的他们也全都有了。

他们有无数大炮,无数火枪,无数新式堡垒……

他们为什么要投降?

为什么不能齐心协力一起抵抗?

杨丰手下又没有儒家位置,他得了天下就是儒家的末日,他的学校不学四书五经,不学儒家典籍,他有自己的教育体系,而这才是儒生们最仇恨的,也是儒生们和他不共戴天的原因。山东士子最初喊出的以血护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正迫切需要的,如果不以血护教,儒家就被踢到垃圾堆,和古代那些乱七八糟学派一样只剩下个名词了。

越是真正的儒家弟子,越没有后退可言,反而那些仅仅是靠儒学博取功名的才会投降。

真正的儒生只能战斗。

没有别的选择。

皇帝不抵抗,他们就抛弃皇帝,士绅不抵抗,他们就逼着士绅抵抗,对于真正的儒生来说,在卫道这个原则面前,一切都是不重要的,忠君不值一提,自古儒家跪的皇帝多了。越是大儒越清楚皇帝是个什么,同样越清楚,所谓忠君不过是迎合统治者而已,真正的儒生只忠于自己的道,同样他们也不在乎利益,真正的殉道者面前,利益不值一提。

所以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人,捆绑在儒家的战车上,和儒家一起为护教而战。

至于退路……

殉道者需要在乎退路吗?

像冯从吾这样的人,他们根本不在乎生死的。

他们是真正的儒生。

他们可以为护教殉道,他们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当然更不会给别人留什么后路。

要的就是所有士绅跟着他们一起为护教而战。

哪怕一起抄家灭门。

第二天。

“天下大同,儒教昌盛!”

“天下大同,儒教昌盛!”

……

打了鸡血一样的儒生们,一个个峨冠博带,在两旁围观的百姓注目下,浩浩荡荡走向秦王府的棂星门……

“逆贼!”

棂星门上秦王朱宜漶悲愤的怒吼着。

而在他身旁是秦藩的那些宗室,同样一个个面带悲愤,然后还仿佛老祖宗附体般拿着各种武器,在萧墙之上摆出抵抗到底的架势,不过也只有这些宗室里面的青壮了,虽然数量其实也不少,都快奔着一千了,但实际上也就是在做徒劳的挣扎而已。

一群养了两百年的猪而已,除了吃喝玩乐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能力,他们又能做什么?

至于属官……

哪有属官了,现在地方官都是议事会推选,谁会给王府推选属官,包括原有的属官也跑光了。

又没人给他们发俸禄,不走留着自己倒贴吗?

至于护卫……

秦藩倒是还有些护卫。

可他们的护卫就是军户啊!

军官带着把地一分,转眼就变成士绅,这难道不香吗?

“太祖高皇帝,你睁眼看看吧,看看这些逆贼!”

朱宜漶仰天悲号。

下一刻棂星门前六门野战炮喷射火焰,在凶猛的炮弹撞击中,木头包铁的城门轰然倒下,紧接着外面等待的新军呐喊着向前。

城墙上那些宗室们带着满腔悲愤用手中各种武器攻击,不过他们绝大多数其实不会使用武器,最多也就是会扔个石头而已,而且也扔不了多远,但他们终究还是抵抗了,也算没辱没他们的老祖宗。

当然,抵抗也终究毫无意义。

新军士兵端着鄂造鸟铳蜂拥而入,后面士兵推着大炮跟进。

城墙上朱宜漶带着宗室们,继续向外扔石头,拿着三眼铳向外开火,俨然人生最后几个小时的崇祯般。

他们的抵抗终于激怒了外面的新军。

虽然三眼铳已经打不动新式铠甲,但从头顶扔下几个砖头,还是很容易砸死人的。

几个士兵毫不客气的举起鸟铳,直接对着城墙上开火,然后三名宗室惨叫着坠落,那些还不是很自信的士兵,纷纷看着带领他们的新军监军辛守恩,毕竟这也是凤子龙孙。秦藩坐镇西安两百年,民间对于他们的畏惧还是有的,这些士兵难免有些放不开,但辛监军坐在那里守着茶桌,只是端起茶杯淡然吹了吹里面的茶水,那些士兵立刻明白过来,紧接着纷纷举起鸟铳,对着萧墙上的凤子龙孙们扣动了扳机。

凤子龙孙们惨叫着坠落。

朱宜漶傻眼了。

萧墙上的凤子龙孙们也傻眼了。

“大王,你这又是何必呢?元老院有令,虽然如今与大明皇帝已非君臣,但大王一族终究也在这里两百年,也是个老邻居,只要老老实实离开,还是允许你们携带些随身财物的,可若是要顽抗到底,那咱们也只能无礼了。”

辛守恩说道。

“尔等皆圣贤弟子,难道这就是圣贤之道?”

朱宜漶悲愤的说道。

“对,这就是圣贤之道,大王祖上以一乞丐起家,享国两百年,福祚如此可谓前无古人,然天命终有尽时,到如今也到头了。我等皆圣贤弟子,知天命终有所归,故此不得已率领三秦百姓自保,以待圣主降世而已,然朱家天命已尽,何得窃据其位?

大王还是老老实实走吧!”

辛守恩说道。

“天下大同,儒教昌盛!”

“天下大同,儒教昌盛!”

……

惠世扬带着那些抽风状态的儒生们继续高喊着。

朱宜漶带着宗室们,在萧墙上忍不住放声大哭,而在他们下面,那些新军士兵依旧源源不断涌入,很快炮声再次响起,那是在轰开王府正门端礼门,而随着这道城门被轰开,镇守西安两百年的秦藩,事实上终结了。

朱宜漶和他的族人,最终哭着走下了萧墙。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这还缺了别离歌啊,传令下去,给大王放铳送行!”

辛守恩端着茶杯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