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春回大明朝 > 第408章 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

春回大明朝 第408章 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

作者:木允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9 11:11:32

沉迷女色的杨相国,就这样把解决这些造反分子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敌人们……

都是大明的一份子!

这种为国讨贼的任务当然人人有份。

不论是忠于弘光还是忠于万历,不论是联省互保还是窃据一方,说到底都是大明的臣子,就算如今兵戎相见,那也只是属于政见不同,在忠于大明这个原则上还是都一样的,所以在对待这种公然背叛国家的叛逆问题上,无论是哪一方都是责无旁贷的。

什么?

舟山还有个共和国?

相国大人表示我就是看不见!

我就看见陕西士绅们背叛大明搞出大同国,我就是没看见舟山军民搞出共和国。

再说那里性质不一样,他们可是以杨相国为护国公的。

这就是等于他们并没有背叛大明,他们以杨相国为护国公,而杨相国又忠于大明,这样算起来他们还是大明属地,和大同国这种公然造反的,还有马孔英匪帮这种公然称帝的能一样吗?

大同国可是驱逐藩王杀害宗室,马孔英更是屠杀宗室,简直大逆不道。

呃,舟山军民还炮轰皇帝了。

看不见,我就是看不见!

实际上他也没兴趣管这些破事,这里面大同国灭不灭并不重要,留着他们对其他各地儒生也是个鼓励,杨相国就喜欢鼓励儒生起来反抗他,他们越反抗他就越快乐。真正需要铲除的是马孔英,这些家伙都是特殊种类,让他们做大的话也是个麻烦,山西也有不少这样的,之前尤继先等人扫荡延绥时候,不少这样的逃难到了山西。

但这种小事真不需要他操心,五省联盟元老院比他更着急,毕竟这些家伙是要杀人放火抢钱抢女人的。

杨丰的危害隔着还远,但这些骄兵悍将的危害已经在身边了。

不用杨丰催促,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的,实际上这时候他们已经在周围布置包围圈了。

孙承宗西进,宣大总督王象乾此前在潞安参加元老院会议,随后奉元老院命令指挥平阳,潞安等地新军布防,而马孔英北边雁门关外就是杜文焕和杨元率领的藩镇军,甚至灵丘还有京营一个军,西边又是尤继先的延绥军,实际上就是在四面包围中。

只不过是谁来进攻的问题。

武昌。

武昌县。

就是现代的鄂州。

“哼,这个逆贼,又想借此消耗咱们。”

知县杨鹤拿着手中邸报,坐在暖阳下的躺椅上,旁边桌子上摆着茶水,一个俏生生的小美婢,正在给他斟茶。

岁月静好啊!

而在他不远处的房间里,可以听到他儿子杨嗣昌的朗朗读书声。

我大明大学士督师今年才十三岁,哪怕以这时候的标准也还未成年,不过因为家学渊博,已经有神童之名,但因为杨知县不放心那些老师,所以带在任上亲自负责教育。倒是我大明三边总督杨知县并没有等到万历三十二年才中进士,他在弘光朝第一次科举时候就名列三甲,而且在武昌做知县已经做了整整五年,不是没有升迁机会,而是他根本不想升迁。

这个知县肥的流油啊!

因为这里是湖广最大的工业区,就算在整个大明,那也是排名前五以内的工业区。

大冶的铁矿石走水路运输到这里,江北大别山区的木炭也走巴河水路运输到这里,再加上下游道士洑等地的煤炭,最后在这里汇聚成无数大小工厂,日夜不停制造各种武器。可以说整个武昌县和南边的大冶县,再加上对岸黄州府,组成一个巨大的工业区,到处都是冶铁炉,到处都是烟囱,城里面全是铁器商号,光今年这里就制造了十万支各类火枪。

短枪,鄂版鸟铳,应天版火铳,已经变成水战武器的原版斑鸠铳,这里统统都能生产。

更别提铠甲了。

这里连水力锻锤都已经有了,今年光全铁甲就造了五万多套。

当然,还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城内和城墙周围遍地贫民窟,无数流民聚集在这座小城。

每天早晨江边卖鱼卖米的船只不计其数。

这都是银子。

杨知县最喜欢干的,就是每天早晨带着税吏去溜达一圈,沉浸在铜臭指着无法自拔。

“老爷,这是黄老爷给您的孝敬,不过他家掌柜抱怨,说是最近工人闹事比较多。”

他的老仆在旁边低声说道。

然后他悄然递上十几张都是百两面值的银票。

“工人天天闹事,衙门的大牢里都塞不下了,我又能怎样,难道给他们修新牢房?”

杨鹤说道。

这里还不像浙江那么先进,都能搞出债务监狱,实际上他们也想,毕竟这里更需要免费的苦力,弄个债务监狱,然后把人扔到铁矿免费挖矿,对官老爷和铁矿主甚至朝廷都是好事,但熊廷弼坚决反对,在他看来这不是皆大欢喜,而是给杨丰递刀子。

“他的意思应该是准备出几条人命,好好震慑一番,故此预先给咱们打个招呼。”

老仆说道。

“目无王法!”

杨知县冷哼一声。

然后端起茶杯就不再废话了。

老仆了然的也闭嘴了,很显然知县老爷是默许了,这也是为了不给知县老爷添麻烦,毕竟工人闹事还得衙门镇压,但他们自己解决了,就不用知县老爷为此操心。不就是死几个工人,话说长江里哪天没有几具死尸,这武昌县哪天不横死几个才是怪事,抢生意仇杀,抢劫盗杀,刁民被工厂主沉江,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

然后他看着窗子里读书的督师。

“少爷学问越发精进,明年就该回去考县试了吧?”

他说道。

杨知县淡然点了点头……

“砰!”

枪声蓦然响起。

杨知县愣了一下,紧接着他和老仆面面相觑……

紧接着又是几声枪响。

“去看看!”

杨知县喝道。

打枪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至少在武昌一点不稀罕,那些商号有商队,那些工厂有护厂队,那些采矿的有护矿队,就连抢劫的土匪都能拿出短枪,这里本来就是重工业,铸炮的,造枪的应有尽有,就连燧发枪都仿造出来,虽然理论上弘光朝廷也禁止民间购买枪炮,但实际上是有禁无止。

杨知县一年光收军火贩子的孝敬就得上万两。

他禁了谁给钱?

所以士绅抢生意拉出火枪队火并也不稀罕。

这也是杨知县在这里捞钱,却没有人想跟他抢这个知县的原因,来这里做知县的确捞钱快,但也是真正需要胆量和能力的,手段不够,被人打黑枪也是很正常的。而杨鹤可是能做到三边总督的,虽然他结果不怎么好,但要说他的能力至少在科举进士里面,绝对属于出类拔萃的。

这时候的弘光朝地方士绅势大,地方官没有真正的才能,就连捞钱都做不到。

就在这时候,一名衙役急匆匆跑过来……

“县尊,黄家工人讨薪,堵了黄家大宅,要冲进去见黄老爷,黄家护院放铳打伤了几个人。”

他喊道。

他喊的声音可能大了些。

下一刻正在读书的知县公子探出头……

“烦死了,还让不让人读书了!”

他喝道。

“呃,少爷息怒,少爷息怒,都是这些刁民闹事坏了少爷心情。”

老仆赶紧笑着说道。

“哼,刁民,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

知县公子冷哼一声,紧接着缩回去关上窗子继续读圣贤书。

“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吾儿可堪大事,速速调集民团,黄家好歹也是举人之家,岂容刁民如此胡闹,讨薪就讨薪,岂能冲撞民宅,依照大明律擅闯民宅者,打死勿论!”

杨知县喝道。

看得出他对自己儿子的成长很满意,这个年纪能做这样两句词的,绝对可以说前途无量。

“小的明白!”

那衙役立刻行礼转身离开。

杨知县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就是民团,这支民团不是本地人,而是他从老家武陵带来的类似家丁,都是从山民里面雇佣,三百人的民团,每年光银子就得花几万两。但他们却可以给杨知县镇压地方,尤其是那些护厂队之类,然后这些工厂主和采矿主,每年给他的各种孝敬加起来超过十万两,再加上自己也做生意赚钱,杨知县一年捞二十万。

“走,去看看,越来越不像话了,还有,黄家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是刚卖了一万杆鸟铳给刘綎,怎么如今连工钱都不发了,他发了工钱不就没人闹事了,净给我添麻烦。”

杨知县边向外走边不满的说道。

“回老爷,他们在汉江上翻了一艘船,那些货有不少没到,刘綎以此为借口暂扣了一半货款,故此这笔生意没赚钱,黄老爷也是觉得平日待工人不薄,如今他遇着难处,得互相体谅些,他要是工厂垮了,工人也没了衣食不是,故此大家同心协力共度难关,谁成想这些刁民不识大体,一点也不体谅他的难处,这些刁民太不懂事了。”

老仆说道。

“倒是难为他了!”

杨知县颇为感慨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