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古典架空 > 从良种田纪事 > 469节 真正的山大王

从良种田纪事 469节 真正的山大王

作者:夜葳蕤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12-25 09:06:48

秦大川是没说谎,但他也没说,从小他就教育秦怀礼,风流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甚至不能算是毛病,并且一直“以身作则”。

而秦怀礼无论是得了“脏病”还是失去了做男人的功能,都是拜秦怀仁所赐:秦怀仁趁着家里出租房子的便利,故意找了个得病的窑姐儿勾引秦怀礼,为的就是不让秦怀礼按时参加科考,以免秦大川有了依靠,或是被有出息的秦怀礼夺了他原本“应得”的家产,前几天又趁着秦怀礼病弱,将秦怀礼硬生生地打废了……

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的秦大川,因已没了惩治秦怀仁的能力,只想着紧紧抓住秦怀礼的这个“把柄”,让秦怀礼从今而后“顺从”起来,成为一个“二十四孝”的好儿子,这样,他的医药银子也不算白花了。

却没想想,秦怀礼是种什么心情。

人有脸树有皮,有秦大川这样不择手段的狠毒父亲,秦怀礼最羞于见人的隐|私,被拿出来当众谈论,对秦怀礼来说,过这样生不如死的日子,还不如一头撞死来得更有尊严些。

可秦怀礼的这种想法儿,一向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秦大川,是不能理解的。

因为打翻了秦大川的药,秦怀礼除了又受了一顿暴打外,还被秦大川用同样“打翻”了两副药的方式,进行了报复,这下子,秦怀礼彻底起不了炕了。

秦大川见秦怀礼都这样儿了,还不肯服软认错儿,又开始不给秦怀礼饭吃。

为了省银子,秦大川本来就只缴了他一个人的饭钱,不过是随便给秦怀礼点儿吃的罢了,现在是连口水都不给他喝了。

此外,为了惩罚一直“执迷不悟”的秦怀礼,秦大川还一次又一次地动用他对付秦怀礼的唯一“法宝”——动不动就在镖局的院子里,将秦怀礼做的“好事”和现在的“情况”大声宣讲、叫骂一顿。

秦怀礼越发心如死灰。

在秦大川这样的“照顾”下,等到十一月初镖局出发时,吃完了所有药的秦怀礼,身体不仅没见好转,反倒比刚来镖局时还差。

秦大川的身体倒是好了不少——他按时吃药、吃饱穿暖、还不时地打骂一顿秦怀礼做为“运动”,主要是他现在已没了召妓的机会,身体自然就得到了“休养”。

原本夏季时半个月就能走到的路,因季节缘故走了差不多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怕秦怀礼死在半路上不好交差,镖局的人索性将秦怀礼和秦大川分开了,就算秦大川不给秦怀礼缴饭钱,镖局的人也会给秦怀礼弄点吃的,反正秦怀礼吃得很少,还不挑嘴。

等到将这父子两个送到地方后,镖局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腊月初一,巳时初(上午九点),山上秦家的正堂中坐满了人,桌凳还是按照清露第一次在山上组织议事会议时摆放的:中间是用一排八仙桌拼成的长条桌儿,两旁是条凳,然后按照这样的方式左右辐射出去……

里正坐在中间的主位上,左手边是村长,右手边是秦怀恩和清露,清露的另外一边坐着睿儿——今天是学堂的沐休日,不仅睿儿来了,秦家小厮和其他下人也全都到场了。

清露既然要培养人,就要全范围地培养,让自家下人全都能独挡一面儿,对睿儿更是要从方方面面教育。

除了自家人外,大大的正厅里还黑压压地坐了不少的人,双岭村每家都出了一个主事的人,加起来共用三百多个,也就山上的这个正厅才能坐得下,不然的话,这次议事会议就在村里刚修好的祠堂里举行了,要知道,新修的村里祠堂也是很不错的,就是没有这么多的桌凳。

今天之所以人来得这么齐全,是要商量一件对整个村子来说都很重要的事儿:关于明年佃地的问题。

里正说完了议事的主题后,就将主动权交给了秦怀恩,即便在双岭村中,山上秦家依然是最大的地主。

秦怀恩的话照例简短,“我估摸着,明年的年景不错,从明年开始我们家就不收油菜籽了,我家佃地的租子带税七成,平斗收粮,还能帮着乡亲们代卖粮食,俱是平斗。”

对此,大家并不感到意外,少收一成的租子,是秦怀恩和清露早就商量好的,他们不能收得太少,因为还涉及到其他的地主,也不能收得太多,因为想让利给同村的乡民们,而这些消息,他们早就悄悄地放了出去,就是他们的为人,通过这一年半的时间,大家也都了解了。

在秦怀恩之后,双岭村的地主们也颁布了同样的条件,清露加上了一句,“话是这么说着,租子可以晚交,如果开春时有了什么变故,这租地的契约就不作数了,就算是交了租子的,我也可以退给大家。”尽管明知明年不是灾年了,但清露还是要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也不愿意让秦怀恩的未卜先知表现得太过明显。

众人皆点头,其他的地主也认同了清露的说法儿。

条件说完了,怎么分租土地,却依旧是挺麻烦的,因为村子大了,路有远近,地和人口更是多了不少。

为此,里正和村长提前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而清露更是给了非常好的建议,就是在双岭村之间本着自愿的原则,转移人口。

小岭村的人口密度比较大,大岭村则相反,这就造成了大岭村宅基地多,小岭村却有银子也住不上大房子的状况。

好在,小岭村当初买地时,有不少的人是在大岭村买的,山上秦家又在两村合并后,一直展示出一视同仁的态度,让小岭村人对搬到大岭村去建更大的宅子,离自家土地更近、更方便管理,只有欢喜,没有排斥。

很快,经过一层层的落实和不断协商后,明年的土地就都佃完了,不是山上一家的,而是双岭村全村需要佃的地都安排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