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143章 这卦象······怪异至极啊?

同田何友好的交流一番,又客套着留下一句‘得闲再前来拜会’,刘盈便谢绝田何的挽留,从那片竹林中走出,坐上马车,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

而对那个关于‘惩治罪犯到底应不应该牵连家族’的问题,刘盈也从田何口中,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连坐之本意,非因一人之罪而祸连其族,而乃以牵连宗族为戒,以使人欲违律法而心悸,不忍祸连宗族,而勿行违律之事也。

这,就是田何给出的最终答案。

对于今天,同田何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及‘粮价’‘哄抬’‘长陵田氏’等词,便就此事暗中达成一致,刘盈自也是感到十分满意。

而田何,无疑是被此事吓了个不轻。

刘盈临行之时,田何还隐晦的提出,自己可以就刘邦此番出征,以及刘盈的‘未来’,稍算上一卦。

若是换了旁人,乃至于换了老爹刘邦,对于田何‘帮你算一卦’的提议,都必然会感到喜不自胜。

作为后世来客,虽然对这种明显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抱有怀疑,但在连续两次穿越之后,在刘盈对类似的事,其实也逐渐有了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只不过,对于田何今日这种明显带有奉承、讨好之意的卜卦,刘盈也没能提起什么兴趣,便已‘手中还有要事,急着回长安’为由,谢绝了田何的好意。

在田何百般坚持之下,最终也只是留下了一句‘回头告诉我结果’。

坐在马车之上,回味着今日与田何相见时的细节,刘盈的注意力,也已逐渐从田何,转移到了长陵田氏身上。

而同坐于车辇之内的吕释之,看着刘盈一会儿喜,一会儿怒,一会儿又若有所思的面容,不由对刘盈稍一拱手。

“家上。”

“此行,可要自长陵而过,一探田氏?”

突闻吕释之此语,刘盈稍缓过神,看着吕释之那稍带试探的目光,也是不由暗自思虑起来。

长陵邑,位于长安正北,而田何的居所,又在长陵邑以北数里,三者连成一线。

自田何的居所回长安,必然是要经过二者之间的长陵邑的。

区别只在于:是从长陵之外绕过去,还是自长陵邑北门而入,横穿长陵邑自南门出。

来时,刘盈本着‘不要节外生枝’的心态,自是下令从长陵邑以东绕过。

又出于‘别吓到田何’的考虑,便将随行的那队五百人的禁足队伍,留在了长陵邑以北。

此时,就算刘盈打算和来时那般,从长陵邑外绕过,也需要先去长陵邑以北,同那队护卫禁足汇合。

“嗯······”

“便穿长陵邑而过吧。”

说着,刘盈也不由对吕释之意味深长的一笑。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即欲惩治田氏,又已近长陵,自当往而一窥究竟?”

见吕释之面带迟疑的点了点头,刘盈只稍一笑,暗自思虑起来。

——田何都表示‘没关系,随便杀’,长陵田氏,已经没有几天活头了。

而作为太子储君,田氏区区一介商贾,自是不需要刘盈屈尊降贵,亲自动手。

既然如此,刘盈自也乐得顺路去看看:传说中家财万安,在长陵邑呼风唤雨的田氏,临死之前的最后一幕,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

竹林之中,农院之内。

片刻之前还摆着一方木几,供刘盈、田何二人饮茶交谈的院中央,此刻已是摆上了一个小铜鼎。

鼎内烈火当中,三枚手掌大小的龟甲正被灼烧着,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而田何则皱眉站在铜鼎前,目光涣散,面带思虑,注意力明显不在青铜鼎内的那三枚龟甲之上。

见田何思虑重重的面色,一旁侍立着的两个书童不由稍一对视,便见其中一人稍走上前。

“老师。”

“学生观殿下之面相,虽不似大恶自然,然不知为何,隐隐似带有些许戾气?”

说着,书童不由疑惑的挠了挠头。

“老师以为,殿下可有嗜杀、暴虐之相?”

听闻此言,田何稍从思虑中回过神,眉头却仍旧是拧做一团。

“殿下之面相,确颇有怪异之处。”

“初观之,殿下乃呈富贵、宽和,而又短命早亡之相;然细观之,宽和中又不乏刚武、杀伐之气。”

“及短命之相,更隐有乾坤逆转之势······”

“嗯······”

“怪。”

“甚怪。”

面带困惑的自语着,就见田何又是稍叹一口气。

“及戾气,倒非面相之本有,而乃······”

话说一半,田何便似是想起什么般稍侧过身,望向那个年幼一点的书童。

“近些时日,长安可有何风闻?”

“长陵,又有何大事?”

听闻田何此问,就见那年轻些的书童稍一思虑,便对田何微一拱手。

“长安倒无甚大事,除太子修渠,便是粮价似有所涨。”

“及长陵,倒是多有风闻,言田氏颇有动作,更言田氏同赵王,亦似有往来。”

却见田何眉角一挑,稍带惊诧的侧过身,望向那年轻的书童。

“赵王?!”

见书童点点头,田何面色又是一沉,终是缓缓点了点头。

“粮价······”

“赵王······”

“难怪今日,家上虽温颜相待,然额间隐见戾气······”

见两个书童温颜,齐齐做出一副困惑不解的神情,田何也是不由稍叹一口气。

“早自二世时,陛下便曾先入咸阳而秋毫不犯,同名约法三章而闻名于天下。”

“又兴汉而得王天下,陛下亦多恤民之疾苦,以农为国本,贾为末,更言‘商贾不得衣丝乘车’,又重租税以困辱之。”

“今关中,粮商巨贾以末而操粮价之涨跌,乱农本之民休养生息,殿下身陛下子,又为社稷之后,自当于此等以末乱本之事不容。”

嘴上说着,田何不忘拿起一条铜棒,挑弄着青铜鼎内的那三枚龟甲。

“及赵王,虽同为陛下所出,然同殿下却非一母同胞,乃夕,皇后为鲁公所擒之时,陛下幸戚夫人所出。”

“又陛下不喜皇后,多有易立赵王之念,恐纵赵王,亦已生夺嫡之欲。”

说到这里,田何终是面带沧桑的发出一声长叹。

“长陵田氏,以商贾末业之身,欲乱汉农之国本,又妄交赵王,而沾天家夺嫡之事。”

“唉······”

“只怕明岁,归临淄而祭祖之时,纵观三千里秦中,只得老夫一人,往献血食于田氏先祖灵前······”

听着田何满是唏嘘的道出此言,两个书童也不由稍有些感伤起来。

过了片刻,就见那稍年长的书童走上前,看向铜鼎内的三只龟甲。

“老师此卦,可欲卜此番,长陵田氏之祸福?”

却见田何闻言,本就沉凝色的面色又是一黑,眉头也皱的更紧了些。

“沧海桑田,今非昔比。”

“今田氏之嫡脉,不过区区一商贾贱户,本不值老夫以龟甲卜之。”

“然事关吾田氏家祠之传延,老夫纵不屑,也只得试卜一卦。”

说着,田何便用手中铜棒,将鼎内最左侧,那枚已快碎裂的龟甲夹出。

“唉······”

“果不出老夫所料······”

只稍扫一眼,田何便示意两名书童稍上前,又朝地上的龟甲一努嘴。

“纹百裂而始,终归为一。”

“吾田氏一族,恐将独脉而传呐······”

摇头哀叹着,田何又从铜鼎中,夹出了第二枚龟甲。

“此卦,乃卜陛下此番出征,平乱事之顺、阻。”

说着,田何不由稍蹲下身,细细打量起龟甲上的纹路。

“纹弯折而错乱,甲起伏而无序·······”

“嗯······”

“陛下此番出征,虽终可得胜,然当多有困阻,艰难而毕。”

听田何仔细解读起龟甲所呈现出的卦象,两名书童只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却见田何站起身,盯着铜鼎踌躇许久,也未将铜鼎内的第三枚龟甲夹出。

见此,两名书童自是心奇,不由稍探身上前。

只见铜鼎之内,那第三枚龟甲明明已被烧的发黑,却丝毫不见龟裂的趋势。

“老师此卦,所卜者何?”

闻言,田何不由面带诧异的俯下身,满是困惑的打量着那第三枚龟甲。

“社稷。”

略有些敷衍的吐出二字,田何又拿起铜棍,左右挑弄一番,终还是满带困惑的将龟甲夹出。

“怎不见裂?”

田何话音未落,就见片刻之前,还丝毫看不出龟裂趋势的龟甲,应声生出一条笔直的裂缝,从正中间断成两半!

“这!”

待田何面带惊诧的蹲下身,两名书童也满是惊诧的蹲下来,打量起那枚齐齐裂成两半的龟甲。

“如此卦象······”

“闻所未闻呐?”

面带诧异的发出一声惊叹,就见田何若有所思的直起身,悠然望向刘盈离去的方向,悄然眯起眼角。

“如此怪异之卦象······”

“纵老夫曾试卜于陛下,亦未至如斯之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