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197章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大汉第一太子 第0197章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作者:中丞佐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2-06 02:49:58

长乐宫,宣德殿。

作为赵王刘如意,以及生母戚夫人的居所,宣德殿自建造完成的那一天开始,便是整个长乐宫宫殿群的焦点。

在晚年,别说是逢年过节了,便是寻常事日,从少府送来的各式物资,也经常会把宣室殿仅有的几个小库房堆满。

关东各诸侯国上贡的金银玉饰、奇珍异宝,那就更别提了——基本是少府那边刚接手,就被天子刘邦一道手令,尽数送去宣德殿。

在刘邦难得不引军在外,得以在长安稍作歇养的日子里,刘邦那辆黄屋左纛,更是基本停留在宣德殿外。

除了刘邦每五日,要前往新丰,朝见太上皇刘煓之外,刘邦本人,也基本都是常住在宣德殿。

若非是章台街对面的未央宫内,还住着皇后吕雉、太子刘盈二人,长乐宫宫殿群居住着的嫔妃、皇子们,只怕也早就会生出‘戚夫人才是皇后、刘如意才是太子,宣德殿,才是皇后居所’的错觉。

而在今天,当刘邦再一次于班师回朝当日,出现在戚夫人、刘如意母子所居住的宣德殿时,宣德殿,却早已不复往日那般热闹·······

·

夜幕悄然降临,宣德殿正殿大堂,已是被一盏又一盏宫灯照的宛如明昼。

十来位衣衫淳朴,眉宇娇艳的宫女,正随着淡雅的瑟笙、编钟声,而扭动着婀娜的身躯。

天子刘邦神情随和的端坐于上首,手掌随着旋律一下下轻拍在膝盖之上,神情尽是一片轻松惬意。

作为这座宣室殿的主人,戚夫人则跪坐于刘邦身侧,略有些无措的端着筷子,将一块块切好的熟肉送到刘邦嘴边,神情之上,更是带着一抹难以掩饰的焦虑,以及些许明显刻意的讨好。

在刘邦左前方的筵席之上,年仅九岁的赵王刘如意神情严峻的低着头,根本顾不上如刘邦那般,轻松惬意的欣赏宫女们的舞姿。

便是在如此怪异,又肉眼可见的沉闷氛围中,宫女们的舞姿,终于随着刘邦轻轻抬起的手,而宣告结束。

编钟、瑟笙等乐器的声响,也随着宫女们退去的身影,而缓缓归于沉寂。

见殿内的舞女被刘邦遣退,刘如意本就严峻的神情只更一紧!

而在刘邦身侧,一直不停地喂食刘邦的戚夫人,也终是面带忐忑的深吸一口气······

“陛下······”

“嗯?”

一声低微的轻唤,惹得刘邦嗡然侧过头,只望向戚夫人的目光中,依旧是一副闲情逸致。

拿不准刘邦的喜怒,戚夫人一时之间,也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如此呆愣片刻,待刘邦再次面色随和的低下头,毫不顾及形象的从案几上抓起一块炙肉,戚夫人才终是一咬牙,自然地加过刘邦手中的肉,在一旁的酱碟中轻轻一沾,旋即温柔的送到了刘邦嘴边。

趁着刘邦咀嚼的功夫,戚夫人,也终是面带忧虑的低下头,用一种极其委屈,又丝毫不带刻意的语调,轻声对刘邦发出一问。

“今日,妾闻宫中,似是流言霏霏·······”

“其所言,竟乃社稷之事?”

佯装迟疑的道出此语,便见戚夫人神情落寞,又隐隐有些忐忑的抬起头,对刘邦惨然一笑。

“陛下以为,妾当否杖责此等口出狂言,妄议社稷之人?”

听闻母亲此问,刘如意也是不着痕迹的侧过头,用眼角偷偷打量起了刘邦的神情。

而在戚夫人身侧,听闻此问的刘邦,却是下意识止住了咀嚼的动作。

似是疑惑地呆愣片刻,终见刘邦嘿然一笑,将嘴中尚未咀嚼完的炙肉强咽下去,又将手边的绢布拿起,随意的擦了擦嘴角的酱汁。

“唔······”

“此事,朕知之。”

满是随意的道出一语,便见刘邦舒坦的长出口气,旋即将上身一顷,在软榻之上侧躺了下来。

“今日朝议,朕已言明:待朕百年,太子承继社稷。”

“又陈豨败亡在即,韩信、彭越皆已授首;淮南王英布,当亦反叛不远。”

“若英布起兵,朕欲令太子代朕往之,以平淮南。”

“此事,朕亦已同皇后商措,皇后,亦已答允······”

似是说什么八卦般,语调满是轻松的道出此事,便见刘邦淡笑着望向戚夫人。

“若宫中物议所言,便乃此事,戚姬自不必多管。”

“若是他事······”

意有所指的拖一个长音,刘邦便轻‘嘿’一声,顺势在软榻上平躺下来,面色淡然的看向殿顶的房梁。

“宣德殿,乃朕赐戚姬、赵王之所。”

“若宫中婢女、寺人言不当言,戚姬自可视情处置·······”

语调平缓的道出一语,刘邦便缓缓闭上了眼睛,虽似是假寐,刘邦的手却不着痕迹的扶在了腹上,不停地按揉起胀痛的胃。

如果不是戚夫人心绪重重,也必然会发现:随着刘邦按揉的劲道愈来愈大,刘邦遍布沟壑的额头,已是被紧紧皱了起来·······

听着刘邦神情自然,又毫不遮掩的说出这番话,戚夫人面上的焦虑,只被一抹惊惧和骇然所取代!

神情呆愣的同儿子刘如意一对视,不片刻之后,戚夫人的面色,便毫无预兆的转变了一副极尽的委屈。

在软榻之上,刘邦神情扭曲的揉了腹脏好一会儿,也终没能使胃部的胀痛缓解些许。

正当刘邦紧锁的眉头,隐隐泛起些许莫名的恼怒之时,刘邦的耳边,也悄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啜泣声。

“嘶······嘶······”

听着这熟悉的哭声,刘邦本就烦躁的心情,不由更涌上一阵暗恼。

但当刘邦面带不愉的直起身,看到戚夫人那我见犹怜的侧脸之时,才出现不过片刻的那抹恼怒,便在刘邦心中悄然飘散·······

面色僵硬的看着戚夫人抹了好一会儿泪,又侧过头,看了看不远处,仍将头深深低下,恨不能用下巴戳穿前胸的幼子刘如意,刘邦终还是坐直了身,旋即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

“唉·······”

“夫人,又何必如此?”

“得此之果,不皆夫人当年,结交田氏所种之因?”

一听刘邦这话,戚夫人本低沉哀婉的哭声,顿时有了些嚎啕大哭的趋势。

就见戚夫人颤着肩,好不容易将哭意压制下去稍许,便满是哀怨的侧身望向刘邦。

“妾不比皇后,母族人丁不丰,又如意年幼;妾若不为如意多结外力,待日后,又如何应皇后处处刁难?”

“妾不过为如意,结交田氏区区一介商贾!”

“倒是皇后,为保太子储位不失,可谓是党羽遍布朝野!”

毫无压制的宣泄出心中的委屈,戚夫人本低沉哀婉的情绪,更是顷刻间激动了起来。

“皇后党羽遍布,纵陛下亦惧三分,陛下不亦视若无睹?”

“倒是妾,只结交田氏一门商户,便使皇后怀恨在心;陛下不怜妾力弱,更坐视皇后禁足吾母子于深宫!”

“今,今更欲毁往先之喏·······”

话说一半,戚夫人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哀痛,在儿子刘如意、丈夫刘邦二人面前,放声大哭了起来。

只不同于往日的是:无论哭的再哀痛、再激动,戚夫人较弱的拳头,却再也没敢砸上刘邦的胸前·······

看着戚夫人当着儿子的面嚎啕大哭,刘邦顿时也觉得有些面上挂不住,便朝刘如意轻轻一皱眉。

待刘如意慌忙退去,刘邦才皱着眉头从软榻上站起身,满是苦涩的发出一声长叹。

“夫人为如意张目,确本无不妥。”

谷“往年,朕于此等事,不亦视若无睹?”

略有些烦躁的发出一问,刘邦面上,也不由涌上一股恨其不争的神情。

“去岁陈豨乱起之时,朕更筹谋布局,以周昌为赵相;更以赵尧代御史大夫,以为如意日后之助力!”

“樊哙、灌婴,乃至夏侯婴等元勋功侯,更因‘亲吕’之故,而为朕免官赋闲!”

“更有甚者,朕出征之时,亦以‘监国以兴修水渠’而刁难于太子,欲使其行差就错,以造易储之良机!”

“此般种种,非朕为如意张目?”

满是不忿的道出此语,刘邦本欲再言,见戚夫人哭声愈发急促,也是不由漠然长叹一口气。

“唉~”

“朕为易储而立如意,不可谓不殚精竭虑;于皇后、太子,更是全然冷遇·······”

“然朕出征离京,留朝政于萧何之时,戚夫人,又是以何应答朕之苦心?”

“为朕所刁难,太子,又是如何行事?”

“皇后,又是何言、何举?”

说到这里,刘邦不由失望的摇了摇头,望向戚夫人的目光中,也终于带上了一抹问心无愧。

“朕离京,夫人只心心念念,欲坏太子之事!”

“纵如此,亦无不可;然夫人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因恶太子,而同田氏合谋,乱社稷之大政!”

“今日,夫人可为储位,而同商贾合谋鼓吹粮价;朕又如何放心,夫人明日不会为他事,而全败吾汉家之社稷?!”

略带愤怒的发出一声呼号,刘邦面色便稍一沉,语调,也稍归于平常。

“倒是太子,为朕托以监国之责,可为处处谨言慎行,未有丝毫谬误。”

“得如此揽权之良机,太子更不曾为之动心,只事事由萧何为主。”

“至夫人同田氏暗谋,鼓抬关中粮价,太子更毫不惧朕责备,拟少府官营之策,而往拜田何!”

“后太子遇刺长陵,皇后勃然大怒,抄查田氏宅邸,方知夫人,早已同田氏往来密切。”

“然纵如此,皇后、太子可曾借此,而于夫人、如意不利?!”

神情满是严肃的发出一问,见戚夫人终于止住了哭声,刘邦只满是哀愁的摇了摇头。

“未曾·······”

“太子,未曾因此,而已监国之权,降罪于如意。”

“皇后险蒙丧子之痛,亦未曾因田氏之事,而借机诬讦夫人。”

“夫人可知,此,因何故?”

听闻刘邦发出这么一问,戚夫人终于从哀嚎中平静了下来,却并未能就刘邦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便见刘邦满是惆怅的直起身,又是一声长叹。

“因皇后、太子皆知:此,丑事矣·······”

“此,乃吾刘氏之家丑矣·······”

“为保吾刘氏之门脸、吾汉祚之威仪,皇后、太子纵失此良机,亦不愿借此攻讦夫人、如意·······”

“夫人可知:知如意同田氏勾连甚甚,以至涉刺储之嫌,太子作何反应?”

“——太子托曲逆侯,于朕当面,代如意求情、美言·······”

“皇后亦不曾因此怪罪于如意、夫人,只禁足夫人、如意于宫中,待朕亲处·······”

说着,刘邦面上神情,也彻底被一阵莫名的落寞所占据。

“若是换做夫人,当如何?”

“夫人,可会禁足皇后、太子于深宫,以待朕归?”

“如意又可会念兄长之亲,而速往相府,不惧萧何之威,尽焚兄之罪证?”

“可会行贿于朕信重之谋士,以代为美言于朕当面?!!”

说到这里,刘邦终是再叹一口气,面色阴沉的摇了摇头。

“若太子得立,待朕百年,纵于夫人、如意不喜,亦当可保如意周全。”

“然若如意得立,夫人可能恕皇后不死?”

“如意,又当否能保全太子,而不视同父兄长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最后扔下几问,刘邦便神情落寞的回过身,扶手望向殿外,止不住的唉声叹气起来。

而对于刘邦最后这几个问题,戚夫人即便再想开口,也终没能从嘴中,吐出哪怕一个字·······

二人便一坐、一站,一唉声抬气、一低头啜泣,硕大的宣德殿,只陷入一阵漫长的沉寂。

不知过了多久,刘邦清冷的声音,才将这阵漫长的寂静击碎。

“待太子出征,朕,欲往甘泉,稍行歇养。”

听刘邦突兀的发出一声低喃,戚夫人只赶忙抬起头!

“妾随陛下同往!”

却见刘邦闻言,只苦笑着摇了摇头,回过身,缓缓回到软榻前,重新坐了下来。

“往数岁,朕多征战于关东,倒是有多年,未曾复见夫人之舞姿?”

“不如今日,朕亲击缶,夫人,再舞以为朕观?”

闻刘邦此言,戚夫人只神情一愣。

片刻之后,终于明白过来,自己究竟失去了什么的戚夫人,终还是垂泪朝刘邦一点头,旋即在刘邦的注视下,来到了殿中央。

当戚夫人噙着泪,开始在宣德殿中翩翩起舞之时,端坐上首的刘邦,也开始面带萧瑟的拿起筷子,一下下敲打在眼前的饭碗边沿。

随后,便是一曲悠扬哀婉的楚腔,响彻宣德殿上空·······

“鸿鹄高飞!”

“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

“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

“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

“尚安所施·······”

“虽有矰缴!!!”

“尚安,所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