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288章 臣愿带兵十万,生擒冒顿!

大汉第一太子 第0288章 臣愿带兵十万,生擒冒顿!

作者:中丞佐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5-17 02:39:51

等老娘忙完手里的事,刘盈便给自己的长子留下了一个‘恭’的名字,随后低调的离开了长乐宫。

只不过这一世,当吕雉问起这个名字的寓意时,刘盈多提了一嘴:希望此子长大之后,于母后恭敬如儿臣······

对于刘盈的这个解答,吕雉自是喜笑颜开,当即就将自己唯一的亲孙儿抱起,幸福的逗弄起了才刚出生不过三个月的皇长子刘恭。

当然,除了见到自己的儿子,并为其起名为‘恭’,刘盈此来长乐,也可谓是收获颇丰。

——不出刘盈所料:在刘盈‘善意’的提(gao)醒(zhuang)之后,吕氏一族,终还是痛哭流涕的接下了郎中令的职务。

只不过,分别任职于司马门、作室门的两位门尉吕则、吕禄,却是被吕雉好一顿收拾,就差没在长乐宫内打顿板子!

最终,还是吕释之站出来,擦干被妹妹吕雉喷满整张脸的口水,又以‘必定严加管教’为承诺,才将吕则、吕禄兄弟二人勉强捞了出来。

至于陈平此番,也算是被刘盈坑了个泪流满面。

——被刘盈这么一搅和,陈平非但没能通过郎中令一职,得以藏身于深宫禁中,以躲避舞阳侯夫人吕媭的恶意,反倒还因‘请求成为郎中令’一事,平白和吕氏交了恶!

这小好了,吕氏一族讨厌陈平,甚至是记恨陈平的,从早先的吕媭一人,变成了如今,除太后吕雉以外的所有人!

在刘盈继承汉祚的当下,得罪当朝天子的母族、当朝太后的娘家,陈平在刘盈一朝,算是彻底没有了政治前景可言。

摄政太后金口玉言,丞相萧何、御史大夫曹参二人点头答应,以建成侯吕释之担任郎中令的任命诏书,便当场草拟完成。

等萧何亲自去与现任郎中令武虎沟通一番,以照顾一下这位老元勋的情绪,太后吕雉再适时给武虎甩一个位尊权轻的官职,此事,便可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对于亲手搅和了陈平的念头,顺带激起了吕氏一族与陈平的矛盾,刘盈心中,也是不由稍有些得意了起来。

只是刘盈还是没能得意太久,便被数日后的朝仪,临头泼下了一大盆冷水······

·

“既诸公无异议,此事,便且如此吧。”

“——建成侯吕释之,于皇帝潜邸之时便久随于左右;又去岁淮南王英布之乱,建成侯吕释之,及其子吕禄,侄吕台、吕产等,皆颇有功勋。”

“且梁邹侯武虎年事已高,更自请告老······”

汉十二年夏六月癸酉(初十),长乐宫,长信殿。

面色如常的道出一语,吕雉便侧过头,朝应声走出班列的武虎缓缓一点头。

“国朝养士,从不吝于封赏、恩赐。”

“更梁邹侯,乃太祖高皇帝亲封之元勋功侯。”

“若使梁邹侯白身归乡,恐有损太祖高皇帝遗德,吾甚不取。”

语调沉稳的说着,吕雉终是昂起头,静静等候起了早就安排好的一切。

就见朝班首席,年迈的萧何反应了好一会,才恍然大悟般抬起头,却并没有起身上前,而是朝左侧侧过身,跪坐着对殿内的百官公卿稍一拱手。

“老夫······呃,略有疾······”

“便由······由平阳侯······”

一句话都没说完的功夫,便见萧何爽快的放弃了挣扎,自顾自回过身,朝侧后方的曹参一摆手。

而后,便是曹参极为严肃的整理了一番衣冠,又上前,恭敬的接过萧何递上的诏书,才终上前,背对御阶上的吕雉、刘盈母子,正对着殿内百官,将诏书摊开了。

“诏曰:梁邹侯虎,公忠体国,于国有功;”

“今侯乞骸骨,欲告老而还乡,朕一纵有不愿,亦不敢使侯操劳过甚。”

“迁:郎中令梁邹侯虎任光禄大夫,秩二千石,许侯荣归故里;另择子孙后嗣精干者一,恩荫为朗~”

“赐金百金,布十匹,锦、帛各二匹,御剑一柄~~~”

以满是悠长的语调吟诵出诏书的内容,曹参便严肃的用双手托举诏书。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当事人武虎面带谦恭的上前,郑重其事的跪下身来,朝御阶上的吕雉、刘盈母子沉沉一叩首。

“老臣,谢太后、陛下之恩!”

“今谨奉诏,待归乡之后,臣必肃整家风、严教子孙后嗣,助社稷安一方之民,以稍报太后、陛下之恩德······”

言罢,老武虎又一叩首,曹参这才走上前,双手将诏书奉上。

武虎也是赶忙伸手接过诏书,以表明自己‘万分荣幸’。

待武虎再千恩万谢一番,又倒行着退回朝班,趁着曹参摊开另外一张诏书的功夫,吕氏也是适时笑道:“梁邹侯万莫如此。”

“若非恐后惧怖,吾本有意赐宫灯、玉衣等冥物,以酬侯于社稷之功······”

见武虎闻言,本庄严肃穆的面容上稍涌起些许轻松地笑意,吕雉才又温笑着一点头。

“今齐王尚于长安,梁邹侯虽欲就国,却也不急走。”

“于长安再稍待时日,侯便可同齐王共行。”

“待归封国,梁邹侯亦当不时劝解于齐王左右,以正齐王之德行。”

听闻吕雉这一番温暖的慰问,殿内众人无不将嫉羡的目光,撒向武虎那明明满是活力,此刻却又刻意显出些许句偻的背影。

毕竟都是朝臣,汉室权力金字塔最顶尖的群体,对于武虎‘自请告老’一事,众人自是看的明明白白。

——什么乞骸骨,什么‘年老’,全是场面话!

可话又说回来,武虎被委婉的罢免郎中令一职,虽不是真的因为年老,却也是势在必行的事。

还是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

现如今,天子刘盈年少在位,太后吕雉临朝掌政,朝中其他的职务,自然是还没太显出‘新君临朝’的气象。

但郎中令一职,却永远是新君继位之后,第一个就要着手替换的。

至于其原因,也并不算很难理解。

按照后世《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描述,郎中令的职责是:掌宫殿掖门户,大夫、郎、谒者皆为其属;又期门、羽林皆属焉。

看上去短短一句话,却是将郎中令一职的核心职责,和掌控的庞大权力尽数指明!

‘掌宫殿掖门户’六字,除了第一个‘掌’字,其余五字,便指禁中深宫四个不同的职权:宫、殿、掖、门户。

宫,指的是普天之下,每一个属于皇帝的皇宫,包括散落天下各地的天子行宫;

殿,则是任何一个皇帝身处的大殿,从皇帝到来的那一刻开始,其安保工作,也都同时落在郎中令的职权范围;

掖,便是掖门,特指皇宫各处宫门,如未央宫司马门、作室门等宫门旁,另开的边门;

而门户,顾名思义,便是皇宫中每一个殿,包括后宫嫔妃、皇子公主所身处的殿,其殿门把守和防卫;

单此四项,就基本道明了郎中令和卫尉的职责划分。

——整个皇宫之中,除了出入皇宫的大门归你卫尉把守,其他的所有事儿,都得我来!

如果单是这样,那倒也还不足以重要到‘换天子的同时必须换郎中令’的地步。

所以,郎中令职权的核心部分,还是在那句话的后两部分,即:大夫、郎、谒者皆为其属;又期门、羽林皆属焉。

和‘掌宫殿掖门户’六字一样,依旧是短短数字,便将皇宫中的大半天子近臣囊括其中。

——大夫,分太中大夫、中大夫等千石级别官员,除了柴武这样的‘荣誉太中大夫’之外,余者皆肩负‘论议’‘奏对’‘备顾问应对’的职责。

简单来说,大夫这个群体在汉室的职责,基本就是秘书团,外加储备培养干部的性质;

历史上的贾谊贾长沙,便是借着‘博士兼太中大夫’的职务,得以在文帝刘恒身侧不时进言。

而‘郎’字,里头的说道就更大了。

笼统的划分,如今汉室的‘郎’有四种,分别是中郎、议郎、侍郎、郎中。

其中的中郎,基本就是储备军官性质,秩六百石,出则充任车骑将官,入则看守宫廷门户;

而中郎们的顶头上司:中郎将,也算是郎中令和中尉、内史之间,仅有的工作沟通渠道。

——中郎隶属郎中令,中郎将则隶属中尉,而中尉,理论上又属于内史的管辖范围······

看上去,一个中郎群体,似乎使得郎中令、内史这两个九卿的职务出现了部分重叠,甚至生出了些职权划分不明的嫌疑。

但实际上,这恰恰是针对‘中郎’群体的双重保险。

即:针对‘中郎’这个禁中精锐守卫力量的调动,必须同时获得中郎将(即背后的中尉,乃至更背后的内史)和郎中令二人认可,才可以成功。

这样的双保险,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当发生变故时,内史、中尉、中郎将和郎中令四人中,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叛变,便不会对天子的安全造成任何隐患。

而这四个人中,对天子而言最值得信任,同时也是最了解的,无疑便是朝夕相处的郎中令。

中郎之后,便是同一级别的议郎。

议郎,顾名思义,便是天子的专属智囊天,与中郎同为六百石,主要工作就是针对天子的苦恼,议论出可行的方桉;

如果说中郎是储备军官,那议郎,便是储备文官。

侍郎则稍差些,秩四百石,即不参与禁中值守,也不参与朝堂议政,而是专门负责天子,以及皇子皇孙们在宫中的生活起居。

也正是因此,大多数入宫为郎者,但凡胸有抱负,就都会不大愿意做一个写做‘郎’,读作‘奴’的侍郎。

所以侍郎,基本都被花钱买官性质的‘赀郎’,以及蒙父荫入宫为郎,却又一无是处的二代纨绔们所瓜分;

至于最后的郎中,是为四者中最次,秩三百石,几乎完全由‘赀郎’群体担任,分骑郎、车兵、户郎三种。

其中的骑郎,指的就是天子出行时,或内外藩使觐见时,充当门脸的礼骑兵;

车郎,则是在内外藩使滞留长安期间,随行护卫的门脸战车兵;

户郎,更是只能为这些诸侯、外藩使者,把守所驻驿馆的大门。

这样算下来,单一个‘郎’字,更是让郎中令囊括了禁中,除内寺、女官外的绝大部分要职。

除了大夫和郎,最后一个谒者,也是至关重要的职务,专责宫中一切迎来送往。

而郎中令的庞大职权,却仍不止‘掌宫殿掖门户,大夫、郎、谒者皆为其属’······

——禁中防务,以及皇帝的衣、食、住、行,郎中令手中,甚至还有兵权!

——而且还是整支禁军!!!

在历史上的武帝一朝,郎中令(武帝改称光禄勋)手中的兵马,是羽林、期门这两支赫赫有名的精锐;

而如今的汉室,被郎中令牢牢把守的禁军,更是先皇刘邦从丰沛带出来,一刀一枪砍下这刘汉社稷的元从班底:南军!

结合这一连串每一项单列出来,都足以让整个朝堂郑重其事的职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人,是最有可能弑君篡位并成功的,那在如今的汉室,就必然是郎中令!

手握禁军南军、掌禁中大小门户、属官大半都与皇帝本人朝夕相处的郎中令,只要想对天子不利,那几乎是必然能成功的!

而这,也正是刘盈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让陈平做郎中令的原因。

——刘盈依稀记得:历史上的陈平,貌似真的造过反!

即便撇开这段让刘盈无法确定的‘黑历史’,陈平想做郎中令的动机,也让刘盈无法接受。

好在此事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个让刘盈感到满意的结果。

“嗯~”

“亲舅舅,怎么都比外人来的更可信一些。”

“就算有那么一天,连舅舅都不可信了······”

“嘿嘿嘿嘿······”

“真希望那一天,能早点到来啊·······”

刘盈遐想连篇之际,那第二篇诏书,也已被曹参吟诵而出。

“梁邹侯告老,郎中令出缺,又天子年幼,郎中令,关乎社稷之重,非亲信之臣所不能任!”

“故以此诏,以令建成侯吕释之,任郎中令之职~”

音落,朝班东席,即功侯元勋当中,立时立起吕释之那尽显朴实气息的身影,神情略带忐忑的小跑上前。

“臣!谢太后信重!”

“担此重任,臣,必竭力而为,绝不使宗族蒙羞!!!”

至此,以吕释之为郎中令,取代前任郎中令武虎一事,便此宣告完成。

随着吕雉缓缓点下头,又不着痕迹的用眼神告戒吕释之一番,郎中令一职,便算是真正落到了吕释之的头上。

对于吕释之面容上那莫名其妙的忐忑,殿内百官自是不明所以,还当吕释之是故意做戏。

也只有昨日被召入宫的萧何、曹参、陈平,以及刘盈知道:吕释之这忐忑的神情,根本就不是装的······

“也算是个好事吧?”

“借此间事,让吕氏稍收敛几年。”

“等吕氏再次懈怠,朕,也该行冠礼了······”

不怀好意的腹诽着,刘盈便羊装认真的低下头,将手中的笔放在面前的空白竹简之上,摆出一副细心记录的架势,实则却有些目光涣散起来。

——今日这场朝议,戏肉就在郎中令一职的任、免。

至于剩下的,基本都不需要刘盈操心,也轮不到刘盈操心。

顶多就是恩封在去年英布之乱中,立下功勋的有功将士之时,刘盈需要找出来露个脸,摆一个‘嗯,你们的爵是朕所赐’的姿态。

想到这里,刘盈的思绪,便悄然飞向了前世,那段早已被尘封的记忆。

“有功将士······”

“嗯······”

“赵尧这一世,怕是不能得封彻侯了······”

“东阳侯张相如······”

“慎阳侯乐说······”

“开封侯陶舍······”

“还有宗亲,营陵后刘泽·········”

按照记忆,自顾自默念出那涵盖数十人的功侯名单,刘盈却发现耳边,似乎并没有再传来母亲吕雉的身影?

略带疑惑的抬起头,却见吕雉尽已是铁青着脸,将一方长、宽各一尺余的木渎,拍在了面前的御桉之上······

“那是!”

几乎是在看到那方木渎的同一瞬间,刘盈便一扫先前的澹然,只赶忙挺直了身!

而御阶之下,樊会那粗狂,又极具表示度的嗓音,也终是响彻整个长信殿。

“启奏太后!”

“臣戴罪之身,为太后所恕,诚无颜苟活!!!”

“若太后恩允,臣愿亲率大军十万,北踏大幕,生擒狄酋冒顿,以谢太后当面!!!!!!”

言罢,樊会便气势汹汹的一跪,双眼瞪得浑圆!

“恳请太后恩准,许臣戴罪立功!!!!!!”

看着樊会这莫名而来的激愤,一段尘封的记忆,也终是缓缓涌现在了刘盈脑海中······

“唉~”

“果然······”

“即便重来一世,也还是躲不过这一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