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烟火 > 第四章 东宫

大明烟火 第四章 东宫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03 23:34:19

东宫是太子朱标的宫殿,自从洪武元年被确立为皇太子之后,朱标便一直都住在这里,这一年朱标才十三岁。

而自从朱标成年之后,便开始协助朱元璋处理国政。

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皇帝太子的关系,其实都不怎么样。毕竟皇太子作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天然的就会对皇位上的皇帝产生最大的威胁。

比如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把皇太子立了又废,废了又立,反复两次废太子。其目的不就是为了避免皇太子做大,威胁到他的帝位吗?然后还假惺惺的说什么皇太子不争气,皇太子的不争气其实还不是康熙给逼迫出来的。

但是朱元璋对于朱标的爱护几乎是无限的。

朱元璋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李善长是谁?这是文官集团的大佬啊,可以说朱元璋这是把文官天团给了朱标。徐达就更加了不得,开国功臣第一人不是开玩笑的。

你以为就这样就完了?别急,除了文官天团,朱元璋还给朱标准备了武官天团。

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

啧啧,这阵容里,光拎出来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就很可怕了,整一个中央的班子全给了东宫了。

而且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全部都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如果说朱标有心皇位的话,他随时都可以把皇位给夺过来。

由此可见,老朱对朱标还真是信任一点都没戒心的,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说在朱元璋一意孤行的时候,这天下能够将他劝住的只有两人。一人便是马皇后,另外一人就是朱标。

东宫也在皇城之内,蓝玉作为太子妃舅父,是不需要召见便可以去东宫的。

蓝玉来到东宫觐见太子,守卫让蓝玉稍等片刻通报之后,便领着蓝玉进了东宫。

东宫作为朱标的居所,除了有着和皇城一致的庄严肃穆之外,还多了一份奢华。东宫里奇花异草无数,常人第一次来肯定被震惊的眼花缭乱。

这不是说朱标生活奢靡,这些东西都是朱元璋强行塞给朱标的,反而是朱元璋自己的皇宫里没有这些东西,十分的朴素。

这就像是一个老农,总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自己最喜爱的儿子。

蓝玉早就不是第一见到这些场景了,一路目不斜视跟着守卫来到大殿之外等候。得到

守卫允许的示意之后,蓝玉一步跨进大殿。

只见一人国字脸,头戴金纹黒冠,身穿明黄蟒袍的年轻男子坐在一张堪称庞大的案桌后面,眉目低垂,正在奋笔疾书。

案桌上堆放的是大量的奏章文书,两旁是各类小官来来往往,走马灯一般。

朱标自从成年之后便开始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这么几年历练下来,已经对此轻车熟路,所以他现在每天要处理的政务是越来越多。

蓝玉上前躬身行礼,道:“臣蓝玉,叩见太子殿下。”

朱标闻言,手下的笔锋自然一缓,抬头看见躬身的蓝玉,抬手示意微笑道:“舅父不必多礼,赐座。请舅父稍待片刻,等孤处理完这个奏折。”

“谢太子殿下。”说完,便径直做到了左边的椅子上等候。有小吏适时奉上茶水,蓝玉也不客气,端起了抿了一口。

嗯,是小龙团。

所谓小龙团便是明初期茶叶的主流,制作工艺复杂。先是把采摘来的茶叶用锅蒸熟,然后碾碎发酵,捏成小团,美其名称:小龙团。喝的时候,先将小龙团烘焙碾成沫,再加入沸水用茶具打出泡沫,然后连茶沫一起喝下去。

小龙团因制作复杂,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巨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是达官贵人的专属茶叶。

老农出身的朱元璋很反感这种浪费,所以前几年就下旨禁绝小龙团,连他自己都忍住不喝。

但是东宫这里却能随意的拿小龙团来招呼蓝玉,对此朱元璋乐呵呵的视而不见,可见他对朱标的爱护。

片刻之后,朱标处理完了奏折,挥手让周围的官员小吏退了出去。

朱标随手拿起案桌上的一块绸布,擦了擦手心的汗水,走到蓝玉身边坐下,同样端起一杯小龙团喝了一口,搭话道:“舅父可是好久都没有来见孤了。实话说,要是舅父再不来,过几天孤就会抽时间去见舅父你了。”

蓝玉赶紧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故作惶恐的回道:“殿下如此挂记臣,臣铭感五内。”

蓝玉虽然在一般人面前有些嚣张跋扈,但是他绝对在太子朱标面前嚣张不起来。

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人十分友爱,历来便受众人做敬重。再加上朱元璋对他悉心培养,协理政务多年,在文武群臣当中的威信早就建立起来了。

朱标见蓝玉诚惶诚恐的样子,宽声安慰道:“舅父太见外了,你和孤之间虽是君臣,但同时也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句话。”

安抚了一下蓝玉,朱标转而问起蓝玉的来意:“舅父这次来,是有什么事情找孤吗?”

“确实有件事情想请殿下帮忙,是这样的......”

蓝玉也不再客套,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说完了,还从怀里把韩度给他的衣衫拿出,呈给朱标。

“殿下,这便是那人想要呈给陛下的,说是干系着天下百姓,臣不敢擅作主张,特来请见殿下。”

朱标疑惑的接过衣衫,他不知道为什么舅父回去帮助韩侍郎的儿子,但是既然是舅父亲自来了,那么看一看也是无妨。

朱标将衣衫打开,人血书写的字迹虽然是干涸了,但是整张衣衫带着一股浓浓的腥臭味,不过朱标也是经历过战场厮杀的人,对这种味道没有半分不适,直接无视气味,定眼朝血书看去。

看完前面几句,朱标不由地发出轻轻一声嗤笑,他觉得写这血书的人有些危言耸听。不过等他继续看下去,脸上的笑意却开始褪去。

最后,朱标全部看完之后,脸色已经变得无比凝重。

蓝玉没有打开看过,不过他在看到朱标神色的变化,不由地拿捏起一分小心,谨慎问道:“殿下,这血书是否有些不妥?”

“没有什么不妥,”朱标回了蓝玉一句继续道:“这血书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引人深思。就是,就是结果有些不是那么好。怎么?舅父你亲自送这血书来,你自己都没有看过?”

说完,笑着望了蓝玉一眼。

蓝玉苦笑一声,道:“臣专研了几十年兵法,结果连仗都打不好,在洪武五年的北征当中一败涂地。臣根本就不懂民生,对于这干系百姓的东西,就算是看了也看不懂,看了也是白看,还不如不看。”

言语之间的落寞之情,跃然脸上。

看来蓝玉还是对于不能够参与征伐北元耿耿于怀啊,这是他的心结,或许只有等到蓝玉亲手再次击败北元的那天,他的这个心结才会解开。

朱标心中有所明悟,出言宽慰道:“舅父有胆有谋,乃天下名将。现在北元尚存,舅父肯定有再次率军征伐北元的一天的。”

“臣谢过殿下吉言。”蓝玉被朱标安慰一阵,心情略好,笑着回应。只是蓝玉心里却不怎么相信下次征伐北元他就能够参加,毕竟论资历,老一辈的将领尚在。

蓝玉见事情办妥了,便提出告辞:“殿下,那臣就先行告退。”

“好不容易才见面,舅父难道就不和孤多说上几句话吗?”朱标挽留。

“殿下几句话说的臣心里好受了不少,殿下政务繁忙,臣还是不耽搁殿下,等哪天殿下得空了,臣这个闲人再来和殿下说说话。”

“哈哈,好,等孤有了空闲,一定和舅父好好说说话。”

蓝玉躬身一礼谢过朱标,后退几步,转身便离开了大殿。

朱标站起来,看着蓝玉离去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拿着血书回到了案桌后面坐下。

犹豫再三,还是先把血书放在手边,然后朝着殿门外喊了一声:“都进来。”

官员小吏闻声而动,一个个的从殿门外面走进来,又继续开始忙碌起来。

等到朱标将政务全部处理完,才发觉脊背有些僵硬,不由地努力挺了几下,感觉好像之后才拿起血书,带着太监随侍去找父皇。

老朱办公的地方叫奉天殿,奉天殿是朱元璋所独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