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烟火 > 六百六十一章 高效

大明烟火 六百六十一章 高效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03 23:34:19

“臣说过,在臣看来这世上的清官和贪官都是凤毛麟角,但是即便是凤毛麟角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韩度宽慰了朱标一句,“殿下想要彻底将贪墨消除是不可能的的,但是殿下可以拉拢那些原本可以不想贪墨的大多数人,给予他们稍微富足一点的生活。”

朱标听了,顿时高兴起来,问道:“你也觉得父皇杀贪官的办法不对,是不是?”

韩度闻言顿时语气一涩,顿了顿才说道:“殿下,大禹在几千年前就用实际行动告诉咱们,即便面对洪水猛兽,一味的封堵,也不如疏浚来的有用。皇上的雷霆手段,在震慑贪官污吏方面,还是有着巨大的威慑作用的。但是世人都是用两条腿走路,因为这样才能够走的更快更稳。因此,臣以为在治理贪墨这件事上,既要有皇上的雷霆手段,又要有殿下的仁厚之心。”

“两条腿走路?”朱标沉吟一番,忽然抬头笑着点头,说道:“孤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韩度点点头。老朱一味的高压态势不可取,但是朱标无节制的仁厚同样也是不对的。只有身有霹雳手段,心怀菩萨心肠,才能够最妥当的解决此事。

太祖老人家不是说过嘛,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只要朱标将尽可能多的官员,拉到不贪墨的行列,那贪官污吏自然也就无所遁形。

“殿下若是能够做到,将来一定是大明一代圣君。”韩度笑着恭维了朱标一句。

朱标听了,对圣君却没有什么感触,只是叹了一口气,说道:“说什么圣君不圣君的,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给做好吧。”

韩度笑笑没有再多说,跟着朱标走了。

朝廷的令谕已经随着朱标的旨意,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天下各个承宣布政使司。郭桓一案牵连到的可不仅仅是几个承宣布政使司,大明天下一京十四行省,其中有十二个都牵涉其中。各地大小官员,以及其族人,加起来人数众多,想要将其

全部送往吕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此时此刻,或许是大明自从立国以来,朝廷运转效率最高的时候了。朝廷各部,各布政使司,各府、各县衙门,都在为了这些人的性命所奔走。

一道道令谕,将被郭桓案牵连的人集结起来,全部押送往京城。

没有办法,想要把十几万人送到吕宋,现在只有大明水师才能够办到,而大明水师最庞大的船队就拱卫在京畿一带。

巨大的福船上,没有见识过高大福船的孩子,在甲板上兴奋的奔跑。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兴奋,虽然他们还懵懵懂懂,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但是他们还是能够从爹娘的脸色上感受到不同。几天之前,他们还能够从爹娘的脸色感受到一股绝望,现在他们却能够清楚的感受一种希望。

希望啊!有希望就足够他们高兴了,就足以让他们在这重来没有见过的大船上撒欢。

郭桓的儿媳程氏看着到处乱跑的孩子,凄苦的脸上不由得凸显出一抹笑意。这些日子的经历,差点成了她一辈子走不出的梦魇。公公东窗事发,原本景秀繁华的家,瞬间就从天上掉落十八层地狱。诛灭九族的消息下来,更是让她的绝望到达了极点。她自己倒是不怕死,但是她不甘心孩子还这么小,就要陪着她一起共赴黄泉。

随后太子殿下的令谕到达,全家流放吕宋结果没有让她感到丝毫的害怕,反而是感到一种庆幸。她的孩子,总算是能够活下来了,能够好好活在这个世上。

她的相公,也就是郭桓的大儿子看到,走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肩膀说道:“我打听过了,这吕宋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听说舳舻侯现在正在坐镇吕宋。咱们即便是去了,也不会受人欺负。只是有些苦了你了,让你跟着背井离乡。”

“老爷可别这么说,只要有你和孩子的地方,才是家。”程氏反过来安慰了相公一句。

这个时候,程老爷子也就是程氏的爹走了过来,说

道:“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了,你就不要在苦着一张脸了。”

“可是公公他~”程氏想要说话。

程老爷听了,却是摇头说道:“谁也救不了他,若是连他都能够活,那这天下就再也没有王法了。咱们能够活下来,都要感念太子殿下的恩德。”

“女儿明白。”程氏听了,含泪点头,“太子殿下的恩德女儿不敢或忘。”说着,抬头看了正在撒欢的几个孩子,说道:“女儿会教导他们的,他们也不会忘。”

“明白就好,”程老爷子高兴的点头,说道:“明白就高兴起来,咱们死里逃生难道还不值得高兴?”

“泰山大人,咱们虽然活了下来,但是被流放吕宋种地,这可不是什么高兴的事情。”程氏的相公苦笑着说道。

“种地有什么不好的?”程老爷子撇撇嘴,“你可不要忘了,老夫就是靠着种地发家,成为了一方巨贾的。皇上不就是想要老夫去种地吗?那老夫就趁着还能够种的动,就去好好的为大明种地。”

夫妻两人听了之后,只能无奈的叹息。

也许,只有程老爷子这样年纪的人,才会懂得随遇而安吧。年轻人哪一个不倾慕花花世界,谁会愿意去到海外的蛮荒之地?只是现在为了活命,不得不去罢了。

老朱这次龙体微恙的时间有点长,一直拖了一个多月,直到水师将所有罪人全部送走之后,才缓过劲来。

不过,老朱这段日子过的倒是不错。

朱标为了感谢老朱放了那些罪人,拼了命的处理朝政,而且还将处理过的奏折全都拿给老朱过目,虚心接受老朱的指教。

父慈子孝,天伦之乐,不过如此。

而百官也一反常态的开始在奏折上提出各种可行的建议,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一股脑的全都丢给皇上去处理。

大明朝的朝政,竟然在朱标这个监国太子的掌舵下,以比以往更加效率、更加和谐的运转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