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烟火 > 九百四十五章 增加名额

大明烟火 九百四十五章 增加名额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03 23:34:19

“或许可以,增设名额,专门补录一些北方士子?”韩度谄谄的试着说道。

老朱眉头一皱,明显是不满意,抬眼望着韩度说道:“这不还是和北方士子妥协吗?”

“不尽然。”韩度笑着摇头。

顿了顿之后,解释道:“如果皇上再开一科专门补录北方士子的话,那以后这科几乎就会成为定例,要不然那些北方士子不会答应的。但是增设名额则不同,这是皇上皇恩浩荡,才给北方士子的一个机会。这只会是这科的特殊之处,不会成为定例。以后继续开科取士,也不会有人拿着丁卯科说事。毕竟皇恩能够浩荡一次,但是总不能次次浩荡吧?”

老朱听的淡淡点头,明白了韩度的意思。看似两种做法都差不多,但是就这么一点点的差别,却让产生的效果大为不同。专门开一科取北方士子,那这些士子就会以为是朝堂怕了他们,才不得不和他们做出的妥协。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下一科朝廷没有单独开一科取北方士子的话,那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绝对会奋不顾身的闹起事来。

而增设名额则不同,增设名额是皇帝的恩典。这在以往也不是没有先例,以往老朱在有些他颇为看重的士子没有上榜,或者是朝廷需要更多的官员,上榜的士子根本不够的时候,都会增设取士名额。只是以前增设的名额一般都比较少,有时候几人,有时候十几人罢了。

而且增设名额不仅数量不定,就连是否增设都不是一定的,洪武十四年、十七年就没有增设。因为有了前面十几年的补充,大明现在对官员并不缺乏。

而本次北方士子闹事,肯定不是十几人能够打发的,也许要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名额,才能够让北方士子消停下去。

但是不管增设多少,也就只有这么一次而已。下一科哪怕是一个都不增设,也没有士子会有怨言。

见老朱还有些犹豫,韩度趁热打铁提醒道:“皇上,另开一科的危害还不止如此。”

“哦?你有什么想法,说说,朕听着。”老朱略有浑浊的眼珠子转动,望向了站在下方的韩度。

韩度表情很快沉静下来,带着一股子沉重的语气说道:“如果就此将大明的会试分成南北两科,那将来必生祸端。”

“什么祸端?”听到韩度说话的时候,老朱心里情不自禁的猛然跳动了一下,不过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问道。

韩度语气带着几分凝重,用肯定的口吻说道:“自古以来,文无第一。如果南方士子会试的难度增大,而北方士子的难度降低。如此一来,则必然会导致南北士子相互敌视,时间一长肯定会导致南北官员抱团取暖,会活生生的将整个朝堂分裂成北方和南方两个派系。”

老朱脸上陡然变得难看,猛然坐直了背脊,紧紧盯住韩度问道:“你的意思是,他们会朋党?”

老朱可是最害怕,也是最担忧的,就是官员朋

党。官员一旦朋党,那就是极有可能会将皇帝的权力给架空,这是老朱绝对不会容忍,也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没有看见胡惟庸朋党,就被老朱给收拾了吗?胡惟庸的罪名虽然是密谋造反,但是用脚趾头都能够想到,胡惟庸又不是傻子,一路跟随老朱南征北战杀出来的人,哪里不会知道想要造反靠的是兵权?他手下连一个兵都没有,除非他脑子进水了才会去造反。

密谋造反不过是老朱强行按在胡惟庸头上的罪名,真正不能够容忍胡惟庸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朋党。要不然,即便是胡惟庸真的在密谋造反,那将他们主要的几个杀了便是,为何会不肯罢休的一直追查到现在,都还没有止境呢?

韩度神色难看的笑了笑,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如果南北官员一旦相互敌视对立起来,看似下面斗的不可开交,有利于皇帝掌控朝堂,但是一旦有一方占据强势的时候,为了继续保持住他们的优势,一定会注意到头顶上的皇帝存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想,如果将皇帝给掌握在手里,那他们以后在和另外一方的争斗当中,才能够永远占据上风。

因此,一旦官员开始朋党,那皇帝早晚都会有危险。

老朱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后世子孙面临朋党的问题的。

“那增设名额,就没有这个隐患吗?”老朱现在彻底放弃了再开一科的想法,甚至还对韩度的办法提出质疑,总觉得韩度的办法不够尽善尽美,也有着缺陷一般。

他这是被蛇咬了,看草绳都要被吓一跳。韩度说天下士子分裂会造成官员朋党,老朱就觉得天下官员都会朋党。

韩度肯定的回答:“增设再多的名额,那都是属于一科。不管北方士子的学问有多差,不管南方士子的学问比他们高多少,只要他们同属一科,那就没有了攻击对方的理由。毕竟他们自己都是丁卯科进士,难道还能够说丁卯科进士学问差吗?”

老朱听的频频点头,心领神会明白了韩度的意思:读书人哪个不是以高中为荣?即便是当官了坐在一起,也是先说自己是某某科,高中第几甲第几名。若是公开指责谁的学问差,结果旁人一打听竟然和自己是同一科的,那岂不是把自己也给骂进去了吗?

除非是傻子,否则没有人会做这样自降身份的事情。

“此事非同小可,朕要好好思量再做决定。”老朱捋着胡子沉吟片刻后说道,见韩度还握着双手,小心翼翼的伺候在下面。

随意摆摆手,说道:“今日就到这里,你先退下吧。”

韩度立刻退了出去,直到走出大殿,韩度才昂首挺胸,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老朱这里是忽悠过去了,可是书院那边可还有麻烦事等着自己处理。

一想到书院那些上榜士子想要辞官,韩度就感到脑门疼。大明可不是前宋,不高兴了随便就可以挂印而去,连辞职报告都不打,拍拍屁

股就走人。

而前宋对此也不在意,反正前宋官员冗余叠床架屋,好不容易空出一个官职出来,这可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朝野上下高兴都还来不及呢,谁会去追究辞官人的责任?

甚至那些侯官侯了一辈子都没有等到的人,巴不得每日都有人挂印而去。

但是大明不一样,立国才二十年。刚刚经历过元末战乱,天下极为缺乏官员,这个时候有人辞官对于朝廷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同样也是不被允许的。

想要辞官,除非是皇帝看你不顺眼让你辞,否则休想。想学前宋那样挂印而去,那更是找死,徒流千里了解一下。

韩度自然是不想看着自己的学生被流放的,因此便想好好劝他们一劝。

宽大的堂内整整齐齐的坐满了进士,韩度将高中本科会试的一百九十四人都找来。

一百九十四人陆续走进堂内坐下,直到所有人坐下,从始至终堂内没有冒出一星半点的杂音,堂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进士都是一脸平静的看着韩度,脸上既无喜色,也无悲伤。

韩度见气氛极为的怪异,片刻之后忍不住打破宁静,干咳两声笑着说道:“我知道大家当初之所以会齐齐请辞,是因为怕我被这件事给连累。现在好了,皇上已经决定下旨,明确本科会试公平公正,没有人舞弊,刘三吾大人也不日就会官复原职。因此,你们的好意本侯心领了。请辞的话,你们也不要再说了,可千万别拿自己的前程来开玩笑。”

韩度的话说完,堂内还是一片鸦雀无声,甚至是连他们彼此间的交头接耳都没有。

就在韩度感到气氛越来越怪异,自己越来越尴尬的时候,王元吉说话了。

只见王元吉站了起来,朝韩度躬身一拜,说道:“先生。”

韩度点头,算是回了一礼。

“有话就说。”

王元吉没有啰嗦,便说道:“咱们请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先生别看咱们在这次会试当中都名列前茅。但是说实话,若是没有先生教咱们如何做策论文章,又用天下各府县的民生风土人情开拓了咱们的视野,咱们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先是恭维了韩度在会试当中起到的作用。

韩度听的摇头,摆手推辞道:“不,不,不,这是你们自己的本事。若是你们自己学问不够的话,即便是我做的再多,那也是不可能高中的。”

王元吉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和韩度解释,笑了笑继续说道:“咱们虽然是高中了,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咱们和那些落榜的士子没有什么分别。官场可是一个大染缸,咱们这些学子一旦踏进去,还不知道会被染成什么模样呢?”

“再说了,韩师创办书院,想的是为天下读书人传授学问。可是现在书院就只有寥寥几位先生,韩师难道以为就凭着你们几人,便能够将书院壮大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