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烟火 > 一千四十二章 还是要读书

大明烟火 一千四十二章 还是要读书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5-02 00:38:03

赵哥的脸色瞬间一变,右手下意识的猛然按住侄女的小手。

突然之间的变故让在场所有人心里都不禁为之一凌,小女孩手虽然被按压的生疼,但是从小怯弱的她不敢出声,只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赵哥很快察觉到不屋子内的气氛不对,脸上抽了两下,干笑着掩饰道:“这个,这个是大伯安身立命的本钱,可不能给你。乖,不哭了啊,来看看大伯给你带来什么,张嘴,啊......”

赵哥连忙松开粗糙的手掌,小心的捏着侄女的小手揉了揉,忽然想起来自己身上还带着糖块,连忙拿出来打开纸包,拈起一小块放到侄女呆呆愣愣的小嘴里。

小女孩只感觉到一块冰凉的东西放进了她嘴里,随后便感觉到一丝丝甜腻香醇的味道,目光顿时变得柔和,连手掌的疼痛都瞬间消失无踪。小嘴小心翼翼的将糖块包裹起来,含含糊糊的问道:“大伯,这是什么?”

赵哥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脸,笑道:“糖。”

“这就是糖吗?”小女孩眼睛微闭的感受了一番,随后又睁开大眼睛忽闪看着大伯手里的纸包,那里面还有大小如一的好几十块。

看着旁边侄子一脸渴望的眼神,赵哥笑着又拿了一块出来,递到他面前,“想吃啊,来,也给你一块。”

侄子正一脸高兴的想要伸手接下,结果旁边的赵老爹却一把掌将他的手给打了回去。训斥道:“吃什么吃?”

一把将纸包从赵哥手里夺过来,细看了一眼,便递到老二面前,吩咐道:“拿去找你三婶子换只鸡回来,两位壮士千里迢迢的将你大哥送回了,咱们无论如何也要为他们接风才是。”

“好嘞,爹。”赵老二没有多说什么,点头答应下来。伸手接过纸包,就要起身出门。

“等会儿。”赵老大却顿时拦住弟弟,将纸包从他手里拿回来,苦笑着朝老爹问道:“爹,这是干什么?这就是儿子专程给孩子们带回来的啊,给他们吧。”

说着就要将纸包递给侄子。

赵老爹却一把抓到他手上,打开纸包,叹息一声,“那就也给娃子一个吧,兄妹两人一人一个。你是不知道,这糖在乡下金贵的很,这些糖鸡都能换回来几只了。与其被两个小的糟蹋了,还不如换点鸡回来呢。”

赵老爹舍不得的朝纸包里看了几眼,尽量找了一个最小的塞到孙子嘴里。

就这么小小的一块,便将孙子哄的眉开眼笑,满脸都是欢乐的笑容。

赵哥见了也不好再继续阻拦,反而长叹一声道:“爹,这么多年,家里还是这样艰难吗?”

赵老爹瞥了大儿子一眼,有些奇怪儿子也是从老家出去的,怎么经过几十年了之后回来竟然会问这样的蠢话,“家里的情况你都忘了吗?一直不都是这个样子的吗?”

说着便是一阵叹息,赵老爹感叹道:“好在这些年日子还算太平,虽然过的紧巴,但还能够饱一顿饿一顿的挨下去罢了。”

赵哥疑惑着抬头看了山字营的另外两个兄弟一眼,转过头望着老爹不由得追问道:“爹,这些年朝廷的赋税也不高啊,怎么家里的日子还是如此的艰难?”

赵哥在山字营,待在京城的他不止一次的听其他人说起过,皇上不止一次的下旨,要与民生息,鼓励百姓垦荒种地。自己开垦出来的荒地,前五年都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即便从第六年开始缴纳赋税,那缴纳的也不多。一亩田地不过七斗粮食罢了,而寻常一亩地能够收获三石左右的粮食,上好的水田甚至是能够收四石。这个比例也就是不到三成的样子,算是十分便宜的了。

毕竟若是没有土地的人,佃租别人的土地能够到手两成也就不错了。

赵老爹嘿嘿冷笑道:“你不在这乡野之中,很多事情你不懂。咱们县缴纳赋税,自然也是朝廷定下的一亩田缴七斗粮食。可是你以为,你拿七斗粮食去就能够完税了吗?”

“不能吗?那还要怎样?”赵哥难以理解,明明朝廷规定的都是缴纳七斗粮食的赋税,怎么拿七斗粮食去,还不能够完税了?

见大儿子有些天真的表情,赵老爹搓了搓粗糙干枯的手指,磔磔冷笑道:“你知不知道什么是淋尖踢斗?”

“这是什么?”赵哥显然是不知道的,愣了一瞬问道。

见儿子呆头呆脑的样子,赵老爹心里冒出一股满足的情绪。

刚才他在看到儿子第一眼的时候,虽然认出他来。但是赵哥浑身上下精悍干练、衣衫整洁的样子,还是给了赵老爹不小的压力。不用想他都能够知道,这个大儿子肯定是在外面混出出息来了。虽然他也为儿子感到高兴,但是来自儿子身上气势的压迫力,却一直都让赵老爹感到不怎么舒服。

不仅仅他是这样,其他人,包括他的二儿子和老二媳妇也是这样。一家人面对赵哥的时候,都表现的拘谨的很,只要赵哥每一主动开口,他们绝不敢抬头询问。

“淋尖踢斗,这是老规矩了。每年缴纳粮食的时候,粮长都会在一片空地上摆出一个木斗来。交粮的人要用自己的粮食,把木斗装满还不算,直到装出一个山尖来,再也装不下了,才算万。然后粮长就会快步跑过去,一脚踢在木斗上,无数的粮食就会被震落到地上,现在这斗里的粮食才算是你上交的赋税。你说,你若是只拿七斗粮食去,能够完税吗?”

赵哥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么回事,不禁问道:“那地上的粮食呢?”

“地上的粮食?”赵老爹嗤笑两声,冷冷的解释道:“那当然是粮长的。”

赵哥想了一下,又疑惑的问道:“那斗里的粮食也不止七斗啊,多出来的会还吗?”

“还什么还?斗里多出来的粮食,那是县衙的。”赵老爹抵掌苦笑,语气当中充满了无奈。

赵哥顿时深深呼吸了几下,原本他还不知道为什么镇海侯非要让他们这些人回乡当粮长、里长。在他想来,能够活着从军营里离开,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德了,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当粮长。而且,他也只以为当粮长就是负责收粮,然后解押到县衙便好,却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赵老爹说着,眼睛里面不由得露出羡慕的神色,朝赵哥解释道:“上里的李家就是咱们这一甲的粮长,你看看这才多少年,李家就从一个寻常百姓之家变成了方圆有名的富户了。”

赵哥听了,神色不由得浮起丝丝古怪,他想要告诉老爹,从现在开始,那李家就再也不是粮长了。现在这一甲的粮长,是他的儿子。

见老爹说着,便还要拿糖去换鸡。

赵哥连忙笑着将老爹给拦住,边从后背取下包裹,边和老爹解释道:“爹,这些年,孩儿在外面也挣了不少钱,卖只鸡罢了,用不着拿糖去换,咱们直接卖就是。”

说完,从包裹里面拿出三贯铜钱,这是他在县城里面用宝钞换的。宝钞虽然早就传遍天下,但是也只有在县城里面才被认可。很多百姓连字都不识,更加没有机会见过宝钞。

正是想到会这样,赵哥才在县城里面提起换了三贯铜钱,准备回家花用。

三贯钱,足足三千文。

赵老爹一家那里一下子见过这么多的钱,直到赵哥将钱放在他手上,赵老爹才回过神来。顿时仰头哈哈笑道:“好,看来你这几年在外面也算是过的不错,这样咱就放心了。”

赵老爹就怕老大在外面过的不好,这样的话他心里对老大的愧疚恐怕很难消泯。现在看到老大不仅回来了,而且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显然他在外面的时候也不会饿着冻着。这就足够了,寻常百姓还能再奢求什么?难道还想要天天吃肉吗?若是能够天天吃肉,他都想要去从军了。

可是赵哥的动作还没完,又从包裹里面拿出整整齐齐的厚厚一叠宝钞,递给老爹。

赵老爹没有第一时间接过,而是怔怔的看着眼前的东西,有种说不出的精妙美感。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向老大,呆呆的问道:“这是什么?”

赵哥笑了笑,解释道:“这是宝钞,全天下最神奇,也是最好的钱。”

“这......是钱?”赵老爹努力的朝着宝钞眨巴眨巴眼睛,想要看的更加清楚些。

这些东西明明就是纸嘛,怎么会是钱?

“当然是钱。”赵哥笑着抽出一张,放在老爹的眼前解释道:“而且,就这么一张,若是拿到县城里的话,就能够换到一贯钱,甚至多上几十文,也有人肯换。”

“真的能换?”赵老爹瞪大眼睛,骇然失色道。

赵哥点点头,抬手指着老爹手里的铜钱,笑着解释道:“爹手里的三贯钱就是孩儿今日在县城里换的,三贯钱可是有二十来斤呢,老爹不会以为孩儿会从京城把这三贯钱给背回来吧?”

“背回来也不是不行......”赵老爹掂量了一下手里铜钱的重量,对于老大的话却不怎么赞同。背的是钱啊,再多都不嫌重的。

嘀咕过后,赵老爹陡然回过神来,骇然的看着老大手里厚厚的一叠宝钞。一张就能够换一贯几十文钱,那这么厚的一叠能够换多少?

“你手里这些......这些宝钞,能够换多少铜钱?”

赵哥手腕反转了两下,看了两眼,神色淡淡的说道:“也就二百多贯吧。”

说完,边将宝钞全都放在老爹的两腿之上,不由他拒绝。漫不经心的道:“爹以后就把这些保管起来吧。”

二百多贯......这事赵老爹一辈子都不敢奢望,也从来没有奢望过的财富。

可是现在这些财富就轻飘飘的放在他的腿上,可是他却感到有千钧之重,两腿紧绷根本就不敢有丝毫的动作。

长叹一声,小心翼翼的将宝钞一张张的归拢起来,还给老大,苦笑道:“这,还是你自己收着吧。这宝钞咱也是第一次见到,若是保管不好出了差池那就亏大了。你年纪不小了,以后娶亲恐怕是不容易,没有足够的聘礼恐怕没有人肯嫁给你。你还算留着以后成家立业,置办聘礼吧。”

说保管不好,只是赵老爹的一个借口。他是觉得这么多钱,不能留在他手里。若是这三贯铜钱,他拿了也就拿了,拿得心安理得,就当是老大孝敬他这个当爹的。

可是二百多贯宝钞,他确实是不敢拿了。

“爹你就拿着吧。”赵哥固执的将宝钞推给老爹,还从包裹里拿出最后一样东西,说道:“还有这个,可要当作是咱们家的传家宝,老爹也一并收着。”

一把并不长的匕首,不过这匕首的手把和刀鞘都是用黄金做的,上面还镶嵌着红、绿、黄等颜色的宝石。

流光溢彩,精美绝伦。

无论是谁一眼看到,都知道这是个宝贝。

刚才赵老爹并没有多想,现在看到老大拿出这样的宝贝,反而脸色一变,有些担心的质问道:“老大,你老实告诉爹,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干了些什么?这些东西,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爹,孩儿不是跟你说过了嘛,这些年孩儿是从军去了,就在山字营。”赵哥笑了笑,虽然觉得老爹如此问有些多此一举的样子,但还是神色淡淡的解释。

“胡说八道!”赵老爹顿时就怒了,“当大头兵能够当出这样的身家?若是如此,那天下都是去从军的人了。”

赵老爹的担心,自然是有着他合理的逻辑的。若是从军都能够挣到这么多钱,还有如此珍贵的传家宝,那就不是‘好男不当兵’了。

“爹难道孩儿还能够骗你不成?”赵哥有些无奈的摊摊手。

见老爹还算不信的样子,赵哥只好向老爹解释道:“......孩儿在草原上和蒙元人厮杀,爹你是不知道,这杀蒙元鞑子朝廷可是有赏赐的,杀一个蒙元鞑子赏赐十贯。再加上咱们山字营打了胜仗,皇上赏赐下来,而且拿到这些钱,还不是山字营里面最多的呢。爹若是不信,可以问问孩儿的这两位同袍啊。”

赵老爹看了两人一眼,深知若是老大在骗他,那么他即便是问这两人,那也是没用的。两人肯定早就会和老大商量好,该如何说辞。

不过,老大将他入草原杀敌的事情讲的活灵活现,根本不像是在编造故事的样子,又不像是假的。

赵老爹也慢慢的开始相信老大了,不过他还是有着疑问,指着匕首问道:“那这宝贝是怎么回事?你不要和咱说,这也是朝廷赏赐的。”

赵哥笑了笑,一脸轻松的说道:“这个不是朝廷赏赐的,这是当初孩儿在战场上,杀了一个蒙元鞑子,从他身上搜出来的。后来孩儿想把这东西上交给侯爷,结果侯爷看了之后,说这可能是草原一个部族首领的东西,让孩儿带回来作个念想,当作传家宝。”

“侯爷?你认识一位侯爷?”赵老爹虽然见识有限,但是封侯拜相这样的戏码他还是听说过的。不过侯爷这样的人物,以往离他太远,他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罢了。

现在陡然听到自己的儿子和一位真正的侯爷见过面,还被侯爷赏赐了这宝贝。顿时觉得与有荣焉,祖坟都有了冒青烟的感觉。

“当然,镇海侯,山字营当初就是在侯爷的麾下。”赵哥下意识的点头,然后和颜悦色的地说道。

“咱真是没有想到,你竟然还会有这样的福缘,竟然能够跟着一位侯爷出征,还能见到侯爷。”赵老爹摇着头感叹。

侯爵这样的大人物离他实在是太过遥不可及了,他这一辈子从来就没有想过,家里竟然还有人能够和侯爷照面。就光是这个,就足够他吹嘘一辈子的。

忽然,赵老爹有些醒悟过来,懊恼的一手拍在头上,歉意的朝着山字营另外两人说道:“看咱这记性,就忙着胡咧咧了。老二,快拿钱去找你三婶买只鸡回来......不,还是买两只吧。还有,问问你二叔家里还有酒没有,有的话就给他钱买回来。”

老二拿着上百文钱欢天喜地的出门了,很快便将鸡和酒都买了回来。老二媳妇早就在他出门的时候把水给烧上了,鸡一到手就放血、拔毛,开始做饭。

山字营的两人在吃过饭之后,便被请到一间屋子躺下。两人也是早就有些疲惫了,躺下没多久沉稳均匀的呼吸声便响了起来。

倒是赵哥或许是初见家人的缘故,精神百倍的一直在和老爹、弟弟说起他的经历,说到精彩之处,他的侄子侄女都不由得两眼放光。

尤其是侄子,对于大伯描述的外面的世界,第一次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迫切的想要走出去亲眼看看。

赵哥也察觉到了侄子的异样,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抬眼和老爹二弟说道:“狗儿年纪虽然大了点,但是现在开始读书也是来得及的。不如就别让他在家里干活了,就近找个私塾让他进学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