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烟火 > 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买!买!买!

大明烟火 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买!买!买!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06 19:50:38

shohtm2();

推开大门,孙贤带着几个学生站到蒸汽机旁边候命。两个农妇打扮的女子,和他们站在一起。

见礼过后,老朱并没有理会这几人。他一进门就被放在中间的纺纱机给吸引了。

老朱是在宫里自力更生过的,对于织布的东西自然不会陌生。虽然他早就猜到了韩度造出来的纺纱机,肯定和他印象当中的不一样。

但当他看到眼前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皱起眉头。

疑惑道:“这就是你造出来的纺纱机?”

“正是。”韩度笑着点头。

回头又看了一眼,还是没有看出这个纺纱机有什么了不起之处。不过那一长排的锭子,却是吸引了老朱的注意,继续问道:“你弄这么多锭子在上面做什么?而且,你这锭子为什么是竖着的?”

韩度故作神秘的一笑,道:“皇上,这就是这台纺纱机的关键之处。臣三言两语也解释不清楚,不如臣将这纺纱机开动起来,皇上一看便知。”

“那就开起来吧。”老朱善于纳言。

韩度朝着孙贤使了一个眼色。

蒸汽机早就被开动起来了,只是因为没有将齿轮连接到纺纱机上面。现在得到韩度的示意,孙贤便吩咐学生将一道铁杆压下去卡死。

顿时,纺纱机十二个锭子便开始转动起来。

一旁的妇人连忙站到纺纱机前面,一人站一端,一人喂入棉花,一人操作纺纱。两人飞快的左梭右穿,一卷纱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纺织出来。

这一幕震撼了不知情的老朱和马皇后,尤其是马皇后。她手下就有着一个庞大的织布作坊,对于布匹是怎么织出来的,她比谁都清楚。

虽然织布速度会因为个人的熟练程度而有所不同,但是马皇后敢发誓,她这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能够如此快速纺纱的东西。

老朱眼睛里面全是震惊的神色,两眼一眨不眨的盯着那十二个飞快转动的锭子。直觉告诉他,这东西的关键,就在这些锭子上。

韩度笑着站了上前,解释道:“寻常的纺纱,一个人手摇着纺纱车,一次只能够纺出一锭棉线出来。但是这个纺纱机,一次就可以纺出十二锭,整整提高了六倍。而且,随着以后继续改进纺纱机,还能够做到一次纺二十锭,甚至更多。”

“皇上曾经立志要让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忧,现在大明开始种植奇粮,以后百姓饿着的时候不多了。但是即便是如此,百姓仍然是缺少御寒衣物。”

“原因无他,只因为天下每年生产的布匹太少了。”

转眼目光看向马皇后,“即便是娘娘修建了一个织布的大作坊,有上万人日日不休的在辛勤织布。虽然也能够织出更多的布匹,但是由于织布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大明仍然是缺少布匹。”

“但是有着这纺纱机,一人一天纺出来的纱线,就要相当于以往十个人一天才能做出来的纱线,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做到。”

“皇上试想一下,若是大明每年生产的布匹能够增加十倍,那即便是百姓还缺衣物,也要比现在好上很多吧?”

老朱听的频频点头。

而且,韩度还没有说的是,布匹可是紧俏货,根本就不愁卖。可以说,不管产出多少的布匹,以大明的市场都能够轻易吃下。若是这一台机器能够将纺纱量增加十倍,那就意味着不仅是天下百姓有衣穿了,更甚意味着能够收获源源不断的财富!

“你这纺纱机,怎么卖的?”老朱眼睛里面一片火热,动心不已。

对于韩度今天非要将他请来的目的,老朱一清二楚。于是,也不和韩度拐弯抹角,直接开口询问价钱。

韩度见老朱如此急切,原本准备好的话又吞了回头,笑眯眯的说道:“这个便宜,一百贯一台。”

“一百贯?”老朱瞪大了眼睛,回头气势汹汹的盯着韩度,沉声问道:“就这么几块破木头架子、破铁锭子,就要卖朕一百贯?”

韩度连忙解释道:“皇上,话可不能这么说。这纺纱机的效果可是立竿见影的,一百贯虽然不便宜,但是只要将这纺纱机卖回去了,每一日都在赚钱啊。”

“早买一日,就早一日赚钱。一百贯也要不了半年,就可以赚回来了,以后赚的可是纯利。”

老朱没有听韩度的忽悠,转而看向蒸汽机问道:“这东西要蒸汽机才能够带动?你不会是想要朕买你一台纺纱机,还需要再买一台蒸汽机吧?”

纺纱机的确是不贵,但是蒸汽机就太贵了,足足五千贯。若是一台纺纱机就需要配上一台蒸汽机,那恐怕纺纱机织坏了,都未必能够把买蒸汽机的钱赚回来。

韩度瞬间明白了老朱的担忧,连忙解释道:“当然不是,皇上误会了。虽然这纺纱机的确是需要蒸汽机来带动,但是一台蒸汽机可以就可以带动几十台纺纱机。因此,皇上只需要再买上少量的蒸汽机就可以了。”

这样还差不多,一台蒸汽机可以带动几十台纺纱机......老朱缓缓点头,脸色

略微好了一些。

眼珠子一转,老朱捋着胡子准备下刀了,“这东西还算勉勉强强,但是一百贯的价格太贵了。”

什么叫勉勉强强......这是神器好不好?韩度对老朱的无耻,又有了更深的一层理解。连这样的纺纱机,都能够在老朱嘴里变成普普通通,韩度已经不想在说些什么,有些无力吐槽了。

“皇上若是嫌贵的话,臣也不敢勉强皇上购买。不过,若是皇上不买的话,那臣就只好自己弄个织布作坊,自己用了。”

老朱认为韩度是在说赌气的话,不屑的说道:“你自己织布?你行吗?”

我怎么就不行了......韩度看着老朱的嘴脸,觉得他分外的贪婪。

衣和食,这自古以来就是大生意。就拿布匹来说吧,以大明近六千万人口的巨大市场,每年需要的布匹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光靠走量,都能够赚的盆满钵满。若是有了纺纱机这个利器,那赚到的利润更是难以想象。

韩度原本之所以没有自己建立作坊,自己将这布匹的利润吃下。就是因为看在马皇后有着一个庞大的织布作坊的份上,不好抢她的生意罢了。

岂料老朱还将自己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既然如此,那韩度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只要纺纱机一出,巨量的布匹肯定就会很快面世,布匹的价格肯定会下降。到时候,布匹便宜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买得起,对于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对于马皇后这样原始的织布作坊来说,那可就是灭顶之灾。

“先给本宫来五百台吧。”就在老朱还想继续和韩度讨价还价的时候,马皇后忽然插手说道。

“好嘞,娘娘放心,臣一定以最快的速度,将五百台纺纱机送上。”韩度闻言大喜,连忙点头回道。

这就是韩度要让老朱将马皇后带来的原因......经过几次和老朱的交锋,韩度觉得老朱变坏了,不管自己卖上面给他,他都要讨价还价一番。

虽然经过讨价还价,自己还是赚了。但是有可以赚的更多的机会,谁会放弃啊?

马皇后掌管着皇家的织布作坊,对于织布无比熟悉,她能够比老朱更加清晰的看到这纺纱机的价值。

好东西想要卖出好价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卖给识货的人,而马皇后在韩度眼里就是要比老朱识货。

老朱闻言不满的转头,朝着马皇后看了一眼,马皇后却递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沉吟一下,老朱并没有插话,任由马皇后做出决定。

“韩度,你看看还需要多少蒸汽机,一并给本公准备好吧。”

做成了一笔大生意,韩度满脸都笑出褶子,连忙点头:“娘娘放心,以臣的计算,八台蒸汽机勉强够用了。当然,若是有十台,那是最好的。”

“那就十台吧。”马皇后根本就不在意,直接点头定了下来。

韩度闻言笑的眼睛眯起,和马皇后做生意太爽快了。都不回个价,直接就定下来。

老朱在一旁看着马皇后挥金如土,顿时脸色不好起来,支支吾吾的说了一句,“蒸汽机可是五千贯一台,你这一张嘴,五万贯落进他的腰包了。”

面对老朱恨恨瞪过来的目光,韩度顿时假意转向一边,不去理会老朱。自从见识了马皇后的爽快之后,韩度深深的感到以前自己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想的,才会选择去和老朱磨叽。若是一开始就找到马皇后那有多好?

马皇后见老朱就要说些什么,伸手在老朱背后拉了一下。

老朱也不好驳了马皇后的颜面,只好无奈的将这件事放下。反正话都在众人面前说出去了,想反悔也不可能,还不如就此放下。

接下来,韩度满脸热情的带着老朱和马皇后,好好的在书院里面参观一番。

老朱虽然对韩度卖他高价不满,但是对于书院里的学子风貌,还是感到非常满意的。他不止一次的去过国子监,给老朱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旦他去国子监,肯定会被所有学子给围的水泄不通。

但是在书院,除了他在来到书院的时候,所有学子拜见了他之后,他却完全看不到有一个学子凑到他的面前来。

老朱心里疑惑,便将国子监和书院的不同,想韩度提出疑问。

韩度低头想了一下,轻声回道:“皇上,这可能和国子监与书院各自的理念有所不同吧。”

“哦?仔细说说。”老朱走在一条小径上,头也没回的说道。

韩度沉吟一番,缓缓道:“国子监,主要是为朝廷培养官员。进国子监的学子,无一不是冲着出仕为官去的。因此,他们在看到皇上驾临,自然激动莫名。但凡当过官的人都明白,即便是能够在皇上面前混个脸熟,那对于他们以后的仕途,都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的。有此利益驱使,他们自然对皇上趋之若鹜。”

“有道理!”老朱笑着点点头,算是认可了韩度的说法,转而问道:“那书院呢?书院的理念又是什么?书院的学子没有一个凑到朕面前来的,是不是就

说书院的学子不想出仕?”

书院的学子还真的不怎么想出仕......这一点韩度心知肚明。从书院第一次参加会试,就被人针对攻击,被污蔑作弊之后。书院的出身的人,对于出仕的兴趣,就寥寥无几了。

即便书院同样也有着不少的人选择出仕,但他们要么就是因为老朱的强行命令出仕的,比如王元吉等人。要么就是因为自身的确是研究一道上走不下去了,才会选择出仕。

因此,现在书院里都流传着一句话:“最好的同窗都留在书院了,最差的同窗都去当官了。”

韩度不知道老朱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若是有听说过的话,那说不定现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就是在兴师问罪啊!

老朱虽然没有说过“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豪言壮语,但是他身为皇帝,天生就不喜那种明明有学问却不选择出仕的人。

朝廷作为天下正统,都不值得这样的人出仕?那岂不是表面,看不起他老朱?老朱对这样的人,有好脸色才怪。

偷偷瞥了老朱几眼,韩度从他脸上看不出喜怒,沉吟一番之后,说道:“皇上,书院的宗旨是为天下百姓谋利。”

“为天下百姓谋利?你这说法倒是挺新鲜。”老朱先是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随后语气就是一转,沉声问道:“既然如此,书院的学子不更应该出仕吗?为官一任,能够造福一方,岂不是更加方便为百姓谋利?为何反而要躲在书院里面,皓首穷经?”

“皇上,留着书院里面,一样也可以为天下百姓做事啊。”韩度见老朱神色变了,终于是明白,老朱果然是对书院的学子不愿意出仕而不满。

老朱闻言,眼睛眯起,意味莫名的盯着韩度。

韩度笑了笑,避开老朱的灼灼目光。抬眼看向学子正在上课的书舍,说道:“就拿纺纱机来说吧,一个机器就能够让百姓的效率提高十倍,能够让大明每年生产的布匹提高十倍,能够让更多的百姓买得起布匹,穿得起衣衫,这难道不是在为百姓谋利吗?甚至,在臣看来,这样能够更加广大的为百姓谋利,能够福泽更多的百姓。”

老朱没有想到这一点,这也不怪他,的确是以前他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好吧,朕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以后你还是要让更多的学子出仕。不要让人说,只有在书院待不下去的人,才会入朝为官。这样的影响非常不好,好似朝廷都得不如你书院似的。”

“皇上,这是您的书院。”韩度没有正面回答老朱,反而笑着说道。

老朱闻言一愣,顿时反应过来,他是书院的院判,严格说起来,这的确是他的书院。

“哈哈哈......”

老朱胸中郁垒瞬间消失,再也没有半点不满。

韩度适时附和道:“书院的学子都是皇上的门生,皇上想要他们出仕,或许可以亲自去和他们说。”

韩度的意思,老朱明白,是觉得老朱可以向世人公开他书院院判的身份了。

可是老朱低头想了一下,摇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吧。”

韩度不明白到了这个时候,书院已经羽翼丰满,即便是国子监想要打压都不可能了。而老朱却还在犹豫,不知道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这公不公开是老朱的事,韩度只能够提议。既然老朱不肯,韩度也不再坚持。

老朱带着马皇后兴致勃勃的在书院里面逛了一个时辰有余,将书院里里外外全都看了一遍,才带着马皇后坐上御撵回去。

马皇后坐在老朱面前,见他眼帘低垂,以为他还在想纺纱机的事情。便开口解释道:“皇上还在疑惑,臣妾为何直接向韩度买了五百台纺纱机?”

老朱并没有想这个问题,但既然是马皇后提起,他也顺着接话问道:“妹子是怎么想的?韩度那家伙,卖什么都要大咬一口。纺纱机是不错,但即使要买,也应该和他砍砍价才是。”

马皇后笑了笑,低头喝了口茶,朱唇轻启,“皇上可知道去年织布作坊赚了多少钱吗?”

“织布作坊都是妹子在管着,朕怎么会知道?”老朱闻言顿了一下,抬眼看向马皇后,疑惑问道。

马皇后也没有故意吊老朱的胃口,直接说道:“去年一年,织布作坊就赚了一百三十万贯有余。”

“怎么这么多?”老朱都惊讶了。这要是还在十年前,每年一百三十万贯收益,这就是他的摇钱树啊。

也就是后来韩度掌管教坊司之后,老朱才有了第一条年入百万贯以上的财路,以前都是靠着百姓的赋税和印制的宝钞顶着。

马皇后轻笑着摇头,“皇上也不想一想,这天下有多少百姓?每个百姓每年有需要多少衣衫、多少布匹?布匹的价值很高,到现在大明还有不少的地方,都是将布匹当作是钱物来用的。”

这一点,老朱自然知道。因为密折之策,老朱有着天下官员给他上的密折,不说对与大明了如指掌嘛,至少大体上的消息还得一清二楚的。

shohtm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