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烟火 > 二百九十二章 出乎意料

大明烟火 二百九十二章 出乎意料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7-14 11:10:05

当然,百官也不敢做的太过分。毕竟他们是为了表达对于皇上废除中书省的不满,而不是想要在皇上面前作死。别的不说,皇上的屠刀又快又亮,百官还是见识过的。

因此,见时机差不多了。百官便都识趣的闭口不言,示意皇上可以退朝了。

韩度还是一如既往地穿着八品官服,和几个同级的官员站在殿外。今天的天气不错,艳阳高照,是个好日子。

老朱见百官将该上奏的事情,都上奏了。其实百官也没有上奏什么大事,因为大事都被勤劳的老朱一言而决了。因此,百官只好拿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烦老朱,以表达对于老朱废除中书省的不满。

不过今天和往日有些不同,老朱没有直截了当的宣布退朝。而且扫视了百官一圈,笑着说道:“众位爱卿都奏完了?既然众位爱卿都无事上奏了,那朕就宣布两件事吧。”

银钱增加忽略不计,粮食增加却是突飞猛进。如此一来,自然便会造成粮食越来越便宜的现象。洪武末年,甚至出现了三钱银子一担粮食的情况。在粮食越来越便宜的情况下,吃亏的自然是老百姓,得利的自然是那些官宦和富商。

因为老百姓是不会在手里存大量的银钱的,而且也没有存大量银钱的条件,只有官宦和富商手里才会存有大量的银钱。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是银钱在不断的增值,得利的自然是手里有大量银钱的人。

钱是英雄胆。

老朱有了宝钞,感觉他的底气都足了一些。

韩度说服了老朱,让他不要在想让宝钞增值的事情。

老朱也知道让宝钞增值不可取,便点头说道:“就按你说的办吧。唔,正好后天就是朝会,发放宝钞便从百官的俸禄开始吧。”

但是大明的粮食等农产品的增加,却是极为迅猛的。得益于老朱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及开垦荒地免税三年的政策,每年都有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种上粮食。

奉天殿朝会上,百官列站。

大臣也凌然不惧,直起身子看向皇上,说道:“据臣所知,虽然现在一贯宝钞能够换到一贯铜钱,但是就在一个月钱却是只能够换到九百文的。若是往后都能够换到一贯钱,皇上将臣的俸禄全部换成宝钞,臣也没有意见。只是如果往后又变了回去,只能够换到九百文的话,那该如何是好?还有就是,宝钞虽然轻便,但是却不能见水,连汗水都有影响。带在身上,万一被汗水给打湿了,那岂不是......”

大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宝钞的弊端太多,不确定因素太多,不愿意自己的俸禄都变成宝钞。

皇上在百官上奏完了之后,继续说事的情况,百官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因此,听到皇上这样说,百官也没有感到奇怪,纷纷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第一件事,以后百官俸禄不再分开发放宝钞、银子、折色,全部统一发放宝钞。”

老朱说完之后,也停了下来,好似在等百官议论结束。

“皇上,臣有疑惑。”有大臣出列问道。

“说。”老朱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

若是以往老朱听了这大臣的话,那发怒是必然的。没有办法,解决不了问题,老朱也只好用龙颜震怒来耍赖。

但是现在却不必了。

老朱听了大臣的话,不仅一脸平静,反而还隐隐约约的带着一丝笑意。最前面的几位尚书大人将皇上的表情看着眼里,暗地里相互看了一眼,都不知道皇上今天是怎么了,居然会做出这异于往常的举动。

老朱现在是真的高兴,因为韩度给了他面对这些问题最足的底气。

连说话的声音都显得温柔了一下,“诸位爱卿不必担心,朕这是新制成的宝钞,和以往的宝钞,完全不一样。爱卿不用担心宝钞会贬值的问题,更不用担心宝钞遇水会模糊变烂的问题。”

说完,老朱挥手示意。

很快,奉天殿外数队宦官端着托盘鱼贯而入。每个托盘里面都放着新宝钞,而且数量还就是对应着百官的俸禄。

百官听到皇上说宝钞不怕水,都是一阵惊奇。宝钞可是用纸印出来的,这世上还有不怕水的纸?

等到百官看到托盘里的宝钞,顿时感到一阵意外,这宝钞还真的和以前的不一样。虽然要比以往的小很多,但是这宝钞的色泽都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样。

李善长统领着监察御史,站立的位置比六部尚书还要靠前一点。以李善长名列第二功臣的声望,六部尚书自然是比之不及的。

没有犹豫,李善长伸手就把属于自己的俸禄给拿了起来。宝钞刚刚拿到手里,李善长就感觉到了异样,“这纸......好似有些不一样。”

再仔细一看,赞叹道:“线条纤细精美,如同针刻一般,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大明本身就缺铜,而且银矿也不多。再加上现在开采矿石的技术落后,一年下来也开采不了多少银矿,每年产出的银子其实是有限的。

老朱一语惊起千层浪,引得除了前面几排的百官,其他人纷纷左顾右盼,议论纷纷。

若是几个月前,老朱颁布这道旨意的话,恐怕会遭到百官齐齐反对。现在只是中等官员在议论,已经算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了。毕竟以前宝钞贬值,如果不发银子全部方法宝钞,岂不是说变相的在减少百官的俸禄吗?现在宝钞的价值回归了正常,所以百官的反应才没有变得激烈,只是议论而已。

对此,老朱心知肚明。但是他偏偏在废除中书省这件事上毫不退让,一副和百官硬刚到底的架势。百官把所有的政务都推给老朱处置,老朱也甘之如饴一般,勤奋的把政务给处理的有条不紊。百官在朝会上拿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老朱,老朱也听的认认真真一脸严肃,不知情的人,完全看不出来老朱是在听小事,反而会以为是在和百官商议国家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