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烟火 > 第三十九章

大明烟火 第三十九章

作者:阳光下写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7-14 11:10:05

帝王的威严,自有帝王维护,不可冒犯。

“秦朝修直道动用了几十万的民夫,大量的人力物力,历时两年才建成。秦直道纵横交错,绵延一千多里。花费这么大的代价也要修建直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北边的匈奴。”

“你,你血口喷人。”官员气急,指着韩度的手指都在颤抖。

古人讲,天地君亲师。敬畏帝王是臣子的本分,哪怕秦始皇是秦朝的皇帝,而他是大明的官员,在敬畏秦始皇这方面也是要和敬畏老朱一样的才行。

韩度继续说道:“皇上,这一条直道就是一把插入草原的尖刀。汉武帝之所以能北击匈奴,那条直抵阴山的秦直道,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实从历朝历代来看,也能够发现直道的巨大作用。但凡能够重视直道、重新使用直道的中原朝廷,基本上都能够对北边的做到主动出击;而不重视直道作用、甚至是荒废直道的朝廷,基本上在面对北边威胁的时候,都是受多攻少,只是被动的抵御罢了。”

在京城里面纵马狂奔,万一要是一马蹄踩下去踩到一块青苔,那就是人仰马翻的结局,严重一点就此送命都有可能。

所以说,什么公侯子弟在京城内纵马伤人又如何如何的,不过是后来人的无端猜测罢了。真要是哪位子真弟敢在石板路上这样骑马,不用别人出手,他的公侯老爹就会先把他的腿给打断,免得绝后。

韩度一点点的将那官员的观点一一反驳掉。

那位官员自然是对韩度不满,但是偏偏他又找不到反驳韩度的话,只得恨恨的看着韩度。

纵马飞驰、肆意狂奔,那得是在城外的草地里才行。

“而这位大人说的,水泥道路会方便北元南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水泥道路只会有利于大明出击北元,有百利而无一害。”

究竟能不能在石板上骑马,他最有发言权。他就比较喜欢骑马上朝,但每次都是骑马小步而行,从来没有在京城里面纵马狂奔过,京城内的道路就是全部用石板铺就的。一来是怕纵马伤到别人,二来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但韩度却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他,“这位大人既然认为韩修直道是错的,那么敢问大人,秦一统天下之后,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秦直道?难道大人的眼光,比之秦始皇还要高瞻远瞩?”

徐达正色道:“皇上,大明可以五次十次征伐北元,甚至可以将北元彻底消灭。但即便是北元消亡,大明北边草原部族的威胁也不会就此消失。大明可以打的草原部族二十年、五十年抬不起来,但是一百年之后呢?”

“臣老了,”徐达神情落寞,带着英雄迟暮的悲凉,“臣究竟还能活十年,还是二十年,都是个未知数。每次午夜梦回臣都被心里的担忧所惊醒,深怕百年之后臣的子孙还要面对草原部族的铁蹄,还要像臣一样披甲作战、马革裹尸。”

在场的都是饱读诗书之辈。

哪怕是老朱,虽然是放牛娃出身的皇帝,但是他勤敏好学,论学问不弱于一般大家。

对韩度的话,众人自然一回忆便知道他说的分毫不差。

“虽然加固城墙、巩固边防也重要,但是老臣看来还是修建水泥道路要更加重要一些。”见上位看向自己,徐达便抚这胡须说道,“咱们和北元,向来是我强彼弱,北元面对大明从来都是守多攻少,即便是北元发起突袭,凭借现在的城防也足以抵御,不会出现北元再度入关的情形。”

“但是修建水泥道路就不一样了,一旦完成我大明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兵马物资,不管是北元来袭,还是主动征伐北元,我们都可以得心应手的应对。”

老朱仔细思量徐达的话,最后点头,“朕也是这个想法。”

徐达的嗓音里面,带着浑厚苍凉的味道,感染着朱元璋。

朱元璋感同身受,甚至他的感受比徐达更深。他是帝王,自然希望大明王朝千秋万世。原本他数次征伐北元,目的就是要彻底将其消灭,以此来给大明数十年的安宁。

但是就像是徐达说的那样,一百年之后呢?

到了那时,草原的威胁必定会死灰复燃。那时候还有像他这样英明神武的君王,和像徐达这样能征善战的统帅吗?

如果有,那大明倒也能够安稳,或许也能再次打出数十年的和平。但是如果没有了呢?那草原铁蹄岂不是就要再度南下,大明的江山岂不是就要岌岌可危?

徐达朝着老朱拜下,“臣恳请皇上,修建水泥道路,恢复秦直道,在草原上铸造出一柄直抵草原心脏的尖刀。”

“贤弟快快起来,咱醒的。”老朱双手将徐达扶起。

韩度见此十分高兴,不过他可不是被什么君臣相得感动。而是,既然老朱答应下来要修建水泥道路了,那他制造水泥的技艺便可以卖个好价钱了。

一万贯啊,这对于宝钞提举司来说,可是大补。

这些日子熊莳都向韩度提了好几次了,说宝钞提举司的钱快要花光了。原本,宝钞提举司在京城一干衙门里面,绝对是十足十肥的流油的衙门。

但是韩度一上任,又是给匠人们发放薪俸,又是在钞纸局开办食堂供匠人吃喝,又是挖窑子烧石灰进行各种实验,如此一来,钱自然如同流水一般给花出去了。

宝钞提举司本就不多的银钱,如肉眼可见般消失,眼看就要见底,急需资金补充。

老朱安抚了一下徐达,这才转身朝着韩度,“水泥是不错。”

韩度笑着应和。

“但是,一万贯还是太多了。”

笑容凝固在脸上,韩度只好再次解释道:“皇上应当知道,制作水泥的技艺论价值当在百万贯以上,臣只要一万贯,已经是低到不能再低的价格了。”

“朕自然知道,”老朱点头,忽然左右看了几眼,拉着韩度的手臂,朝前走几步,远离了众人,“可是朝廷也不容易,穷啊。”

“皇上可不要说笑。”韩度被老朱的话给气笑了。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再穷也不会连一万贯都拿不出来。

这分明就是老朱抠门,欺负自己,不想花这么多钱买下水泥配方。

“实话告诉你吧,这些年朝廷都在入不敷出,要不然朕也不会发放宝钞来弥补不足。”老朱叹气一声,“朝廷虽然有钱,但是这上上下下哪一处不花钱?就你这水泥,朕想买下,都得从朕自己的用度里面挤出一部分来。”

“这样吧,朕在辛苦一点,一千贯,你将水泥技艺卖给朝廷。”老朱说的倒是可怜。

韩度听了,不敢置信的看着老朱,“砍价的行家啊,上下嘴皮子一碰,轻轻松松就要吃掉自己九成的价格。”

摇摇头,韩度斩钉截铁的说道:“一万贯,少一个子儿不卖。皇上,臣要是卖的低了,对不起那些把家传秘技都拿了出来的匠人们。”

韩度抬头,双眼没有半点私心的面对老朱的凝视。

老朱看着韩度,脸色和煦的笑容渐渐消失。

“看来是软的不行,要来硬的了。”韩度心里一凝。不过来硬的又如何,在韩度看来,你情我愿公平交易,自己没有什么好怕的。

正在自己给自己打气,忽然听到老朱幽幽的说道,“朕听说,前几天你这里的匠人,有人高呼万岁,是不是有这回事啊?”

“皇上你不讲武德啊。”韩度心里一紧,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老朱能够做出这种赖皮的事情出来。

但是,偏偏老朱就做出来了。

韩度只好硬着头皮,和老朱解释:“皇上明鉴,那是匠人在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绝无他意。”

捏住了韩度七寸,老朱脸上的笑容却又恢复过来了,不紧不慢的说道:“究竟是什么意思,还是要朕查明了才知道,岂能听你一面之词?”

“臣,臣......”韩度急的满头大汗。

老朱说的倒是好听,什么查明。

怎么查?不还是要从匠人当中开始调查?

从哪些匠人开始调查?韩度用脚趾都能猜到,老朱绝对是要把那几个会制作水泥的匠人给带走。

朱元璋这就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韩度,要么你乖乖的一千贯把水泥技艺卖给朕,要么朕就把你的那几个匠人给带走,朕照样能够得到水泥技艺,而你韩度却一文钱都得不到。

高呼万岁这件事情,说轻点就像是韩度解释的那样,不过是表达内心喜悦;说严重点却有欺君之嫌。

徐达一旁听的点头。

不管是汉隋唐宋,但凡能够主动征伐北边的,几乎都是凭借着秦直道出击。

“皇上,老臣以为韩度所言有理。”徐达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帮韩度说话。

别说是他根本没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即便是他有,他也不能在老朱面前轻视秦始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