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041章 内阁调动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1041章 内阁调动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大明有三**定假日,冬至、元旦、元宵。

冬至放假三天,元旦从正月初一开始,文武官员放假五日,元宵节从正月十一放到正月二十。

临近元旦,天武十一年的最后一场朝会上,朱慈烺召集大臣议事,头一件就是内阁三位老臣上表引退之事。

有户部尚书张国维,刑部尚书冯英,工部尚书方孔照,三人都是年事已高的数朝老臣。

冯英和方孔照甚至历经了万历、天启、崇祯、天武四朝,说句不好听的话,都是官场老钉子户了。

随着大明人才渐增,青壮派崛起,三人均感到了压力,加之大明这几年动不动就兴兵,他们忙前忙后的身体上渐渐吃不消。

朱慈烺再三挽留,三位老臣却以年老体衰为名,坚决辞退。

朱慈烺看着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想到了二十多年来,他们为江山社稷做了那么多的贡献。

如今,他们就要辞朝而去了,不禁心中感伤,宛若失去了老朋友......

户部尚书张国维道:“臣今请辞,心有戚戚焉,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二十年时光转瞬即逝,得明君统御,臣之胸中所志,已尽数抒发。

赖陛下英明洪福,大明国势蒸蒸日上,老臣欣慰,不敢再因年老体衰而碌碌无为,耽搁国政大事,还望陛下恩准辞朝。”

朱慈烺双眼发红:“既然你们决心已定,朕不再留,特赐京城宅院三座,也好来日咱们君臣相见。”

“吴忠,传旨在文华殿设宴,让尚膳监按照御宴的规格安排,为三位爱卿饯行。”

三位老臣立时老泪纵横:“陛下如此垂怜老臣,臣等焉敢不以垂暮之年,为陛下和大明歌功颂德,庆贺升平!”

临走前,三人涕泪交流地叩了头,出了奉天殿。

内阁一下子空出三个位置,满殿的大臣顿时跃跃欲试,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御座上的皇帝。

朱慈烺感叹,原本的老六部,已经有五部尚书换人了,而且地方上的各省巡抚,近两年也不约而同的上奏,想要退休。

如湖广巡抚史可法、广西巡抚瞿式耜、江西巡抚黄道周、贵州巡抚王廷臣等人,都干不动了。

其实他们早就干不动了,朱慈烺也不催,等着他们上书请辞。

按照朱慈烺的想法,下面朝廷中枢和地方大员用人,该用到青壮派了,那些年轻力壮、勇于变革、激烈进步、富有活力的官员们。

他初步拟定,将李岩从教化部调往户部任尚书,杨士聪从翰林院调往教化部,鸿胪寺卿冒襄调翰林院入内阁,浙江巡抚方以智调入内阁任鸿胪寺卿,云南巡抚阎应元调任刑部尚书,工部侍郎杨万里升任工部尚书。

吏部尚书仍由内阁首辅杨廷麟担任,财政部的黄宗羲和海事部的沈廷扬也不动,以上官员皆为新一届内阁大臣。

地方上,朱慈烺调台湾巡抚杨廷鉴为浙江巡抚(天武朝第一位状元),台湾省台北府知府朱钰升任台湾巡抚(朱大典长孙)。

杨廷鉴办事稳妥谨慎,少言寡语,如同台湾孤悬海外,从不与朝中大臣结党亲近。

而朱钰,则是朱慈烺还在太子之时,就一直跟在身边的几个年轻人之一,他能在三十多岁位列一省巡抚,足见朱皇帝对他的信赖。

至于其他几个空缺的巡抚用谁,还要认真考虑一番,观察一阵子。

天武十二年的这次中枢至地方的官员大调动,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除夕,岁末的最后一晚,南京城内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大明正处于国力的上升期,民众久乱思治,吏治清明,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加之这些年来大明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对民众的心气起了极大的振奋,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空前提高。

这种情绪在新年之时充分展现,形成了一个非常欢乐的气氛,一年比一年热闹。

在官府的引导下,商家们组织了唱戏、杂耍、灯迷、烟火舞龙舞狮等重大活动,为节日凭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皇宫内,更是热闹非常,整个宫廷内挂满了灯笼,即便是夜晚,也是一派灯光通明。

皇城的承天门上,不要钱似的的燃放大量的烟花,烟花之后,宫里组织了大型的歌舞、杂耍表演,让京城的民众前来观看。

朱慈烺更是携后妃皇子公主们亲临承天门,观看城下歌舞,与民同乐。

每年这个时候,从承天门到洪武门,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十分热闹,来往民众超过了二十万人,不断的创造历史新高!

这些费用皆由皇室内帑支付,每年花费高达三百多万银圆,官员们不仅没话说,反而有不少人携带家眷,参与其中。

孩子都是喜欢热闹的,诸皇子公主,除了刚出生不久的,余者尽皆蹦蹦跳跳的到广场上,加入百姓人家的孩子行列中,有说有笑的玩耍。

禁足的太子朱和陛亦被放了出来,陪在太上皇身边,祖孙二人时而走动灯会旁猜灯谜。

不仅承天门前有热闹,南京各大街道上,皆是人潮涌动,充满了各种曲艺表演。

除夕当晚,京城百万民众几乎倾巢而出,让南京城成了一座不夜之城。

一些刚来大明的外国人,无不满脸震撼的感慨大明的繁荣强盛,这种情况是他们八辈子也难遇到的。

更有洋人画家,如同嗑药一般,兴奋的记录下这一幕幕。

若干年后,流传各地的多幅世界级名画,生动的展示了当时天朝上国的幸福民生。

子时,南京城所有的歌舞、杂耍表演全部停止,城内各街上的铜铃声全部一起敲响。

“咚!咚!咚!!咚......”

大报恩寺、鸡鸣寺等地响起了新年一百零八下钟声,一时间,整个南京城里充满了悠扬深远的钟声,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式来临了。

此起彼伏的钟声中,人们互相祝福,祈求新年吉祥如意。

待第一百零八道钟声平息了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更加热烈的欢呼声。

承天门前,不知是谁首先带头,向城楼方向大呼“陛下万岁”!

“万岁!”

“万岁!”

人潮涌动欢呼,二十万人的浩瀚的声音迅速席卷了承天门广场,将新年的气氛推向了高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