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047章 安南象阵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1047章 安南象阵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天武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李定国命人于咸子关修筑城寨,吸引安南军来攻。

安南军由富良江进兵,企图骚扰阻止明军常驻,李定国率部夹岸迎战,沐天波率舟师横击,二人完美配合打破安南军,斩杀万人,江水为之赤红一片。

时值初夏,天旱江水浅,安南军弃船上岸而逃,明军乘胜穷追,一路挺进安南国都前的最后一座坚城慈山。

慈山守军日夜操练不停,布置防御,准备应对明军,甚至调来了安南军中的王牌——象军!

大象,身体结实又硕大无比,在战场上可以说是刀枪不入。

而且大象的攻击力很强,一脚踩下去,肝胆俱裂,一鼻子甩过去,能把人掀飞七八米,摔成粉碎性骨折。

两千年前横扫中东的亚历山大,所向披靡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埃及全境,吞并波斯帝国,当他们的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企图征服印度时,便遭遇了印度的象阵。

亚历山大的远征军用刀枪杀不死战象,连引以自豪的马其顿方阵,在象阵的冲击下遭受到了前所未所的重创,亚历山大本人也都重伤了。

大明永乐朝时,英国公张辅率军远征安南,安南同样摆出了象阵对付明军。

当时张辅用的是虚拟武器,明军用画成的狮子皮披在战马身上,再蒙上战马的双目发动冲击,又补以神机火器,最终击败了安南象阵。

虽然不知道安南的大象为什么怕狮子,但明军成功了。

时隔二百年,有了上次的失败经验,这次安南军为了防止明军故技重施,于是让象奴蒙住了战象的眼睛,驱赶战象冲击。

大象军团可不是闹着玩的,当象阵发起集体冲锋时,迎面而来的庞然大物,还是一大群,谁能扛得住啊!

不说象群的冲击,光是这种场面,就会给明军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慌。

五月二十五日,两军对战,安南军调动了步兵三万、骑兵四千、战象二百头迎战明军,这是安南最后的兵力了。

安南军将战象排在步兵前面,骑兵置于两翼,大军的阵式宛如一座城,象群似棱堡,重骑兵就像环绕着的城垣。

明军阵前,莫敬宇看着安南军高大的战象,心中一阵发怵,侧身建议道:“大将军,昔年英国公张辅征安南,面对陈朝象阵,采用的是在战马外面罩上狮子皮,不如我们先避其锋芒,效仿英国公做好万全之备再行出兵......”

李定国抬起右臂,沉稳似海,道:“不必了!本将军赶时间!”

战争是不可完全复制的,作为对战争有独特理解的将军,李定国更有自己的计策。

攻打安南前,他就对战象研究了几天,发现战象最致命的弱点是怕火,历史上战象历次战败几乎都与火有关。

当然,这次安南人学精明了,蒙住战象的双目也是为了防火,使用老办法显然行不通!

莫敬宇不再言语,坐看明军大将军如何应对......

战斗开始时,二百多头战象的脖子或者背上坐着象兵(也叫象奴),他们平时严格训练战象,这时则指挥战象向前冲锋,并用布盖住了大象的眼睛。

随着安南主帅一声令下,立时黑压压的一大片,二百多头战象甩着长鼻,亮出长牙,迈开四肢,背着士兵,潮水一般地向明军阵地涌来。

面对安南象阵的冲击,李定国不慌不忙的下令进攻。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令旗官执旗高呼道:“大将军有令,射杀象兵!”

“各营准备!”

“开火!”

随着将令下达,明军的火枪阵轰然踏前一步,举枪对着战象背上的象兵展开了轮射!

一片火光与爆裂声中,操控战象的象兵纷纷中枪滚落,被后面的战象无情的踩踏而死,白的红的溅了一地。

然而战象仍在冲锋,沉重的蹄声如同擂鼓,声势浩大难挡!

“大将军有令,射击象鼻!”

明军火枪手整齐划一的将枪头下降一分,准星瞄向战象长长的鼻子,不管能不能射中,状态算是摆出来了。

“开火!”

战场上硝烟弥漫,明军的子弹如雨席卷,庞大的战象鼻子中枪,一些战象痛得嘶鸣直叫,纷纷掉头往回跑,一时间踩死不少后面的安南步兵。

李定国要的就是这效果,让敌人的利器成为明军的利器!

为了扩大混乱,他又下令将轻炮营调了过来,用迫击炮和掷弹筒进行火力打击,逼退战象。

“上开花弹!”

炮兵们迅速搬运炮弹,有序传送装填,娴熟的装填手一发接着一发往里塞,时不时的歪头躲在一旁捂着耳朵。

“砰!砰!砰!”

射速远高火炮的迫击炮、掷弹筒,小炮弹嗖嗖嗖的起飞,落入战象群中,燃起一道道黑烟。

与此同时,明军的火枪一刻不停的射击象阵正面,虽不能对大象造成毙命的杀伤力,但威慑作用却相当厉害,起码能阻止战象继续往前冲击。

奔腾的战象被惊的嘶鸣乱撞,纷纷调头逃跑,冲散了后面准备捡便宜的安南步军,踩死者无数,安南军阵脚大乱。

李定国下令趁势反攻,明军骑兵尽出,呼喝着杀向乱成一锅粥的安南军。

面对敌人进攻,战象倒戈,惊恐四逃的安南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数万人不战而溃。

李定国又令步军出击,越过重壕,用云梯登城,趁势攻取慈山。

在战斗中,黔国公沐天波充分发挥了领导带头打仗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手持军旗,率沐王府死士率先渡过护城河,为部队开路。

当朝国公爷亲自冲锋,大大的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号角吹响,城下军队呐喊而进,奋勇争先,一举攻破了慈山城。

守卫慈山的是郑梉的次子郑桥,他丢下家眷直接开溜,后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明军狙击手射中,又被捡漏的莫敬宇擒获,全家都做了俘虏。

慈山一战,雄赳赳的安南军一触即溃,被擒获的高级将领多达四十余人,残兵被明军追至红河,除了跳河自杀的,余者全部招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