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282章 恶毒计策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1282章 恶毒计策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玄烨的第三站是丹麦挪威二元王国,顾名思义,这是丹麦和挪威组成的联合国家。

丹麦和挪威能共戴一主,主要是联姻的原因,丹麦老国王没儿子,女儿嫁给了挪威国王了。

按照天主教没儿子,女儿继承王位的制度,丹麦老国王将王位传给了外孙,也就是挪威王后的儿子。

挪威王后的儿子,也就是挪威王子,他兼任着丹麦国王,这就简单了。

挪威国王哈康六世去世后,王后便宣布其子丹麦国王奥拉夫三世兼为挪威国王,称奥拉夫四世,她本人则兼为挪威摄政。

自此,丹、挪共戴一主,成为二元王国,持续了数百年。

后来瑞典也加入了,三国搞了个卡尔马联盟,三国以丹麦国王为共主,不过瑞典后来强大了,成为称霸北欧的帝国,脱离了联盟,自己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丹麦和瑞典,虽然领土狭小局限于半岛一隅,但他们在历史上也有过辉煌的时刻。

丹麦早在十一世纪曾征服整个英格兰和挪威,建立了北海大帝国,后来持续了几个世纪,依旧是北欧大帝国,再不济也是北欧强国。

丹麦的航运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商船队仅次于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

十六世纪末丹麦成立东印度公司,在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和北非的几内亚都拥有殖民地。

瑞典就更牛了,一代雄主古斯塔夫二世横空出世,带领内外交困的瑞典杀出重围,一度占领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地,建立了瑞典帝国。

古斯塔夫二世在军事改革上影响最大,他实行普遍征兵制,建立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精简军队编制,改善武器装备,使炮兵变成独立兵种。

朱慈烺穿越到大明,改革军队,让明军采取灵活的线式战术,并使炮兵、步兵、骑兵和后勤兵密切配合,都是出自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思想。

古斯塔夫二世被誉为“欧洲近代战争之父”,也是历代瑞典国王中惟一被封为“大帝”的国王。

可惜在三十年战争中,这位年富力强的“北方雄狮”带领瑞典大军冲锋时,被神圣罗马的帝**击毙了。

如果他不浪,说不定会当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改写欧洲历史。

古斯塔夫二世虽然死了,但他留下的瑞典帝国,依旧是北欧最强横的国家,比丹麦还强。

这两个国家,在三十年战争中都是法国的盟友,战后也一直维持着与法国的友好关系。

重要的是,瑞典和沙皇俄国接壤,一旦沙俄扛不住被大明灭了,瑞典也会慌。

因此,现任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反明同盟的邀请,不过他也提了一个要求:丹麦也必须参加!

瑞典和丹麦相亲相杀,这两年更是因为争夺北方霸权而大打出手,谁都不是傻子,知道与明军开战,肯定得出点血,总不能自己在前面顶着,让对手在那发育背后捅刀子吧!

丹麦的态度则开朗多了,对于法国的此番邀请,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不敢得罪路易十四,立即派出了外交大臣亲往巴黎商议联盟一事。

但丹麦更多的是为了巴结法国,避免在将来与瑞典的冲突上,法国站在瑞典一方。

一个半月后,玄烨返回巴黎,各国国王特使也秘密抵达法国,商讨反明同盟的细节。

几乎是同一时间,英国密使的船也进入了法国海港。

英国本来不想参战的,他们将精力都投放到了北美的战事,争取在远东军和吴周政权两败俱伤之际,来个黄雀在后,西进蚕食吴三桂的地盘,获取最大利益。

不过法国特使三番两次来邀请,英王查理二世和国会政要们经过考虑后,都觉得因该派特使去一下。

就算不想参加欧洲战事,英国和法国是盟友关系,总得派人参与一下,刷个存在感。

而且美洲问题还需要法国人的协助呢,应该跟路易十四面对面商量一下,提前分好蛋糕,避免两国在殖民地发生冲突。

英国人很狡猾,对法国解释:反正都是打压东方的大明帝国,英国在美洲参战也一样能牵制明军.......

目前的欧洲局面是:波兰立陶宛王国是法国的小弟,西班牙被法国揍老实了,也成了法国小弟。

奥斯曼帝国与法国保持战略同盟,英国也是,第三次英荷战争中与法国结盟,刚过去两年不到,还处于蜜月期。

瑞典帝国、丹麦和挪威联盟曾在三十年战争中是法国的盟友,关系一直良好。

尼德兰差点被法军灭国了,处于养伤状态,在陆战上没有话语权。

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有仇,不过在路易十四的调节下,双方达成暂时的和平。

唯一没派人来的是葡萄牙,不是路易十四没挖墙脚,而是他正在下一盘影响世界格局的大棋!

……

八月初一,法国外交大臣富尔在凡尔赛宫组织了一场欧洲最高级别的外交会谈,国王路易十四亲自参加了会谈。

“金毛狮王”路易十四话不多,开场就挑破了窗户纸,直接揭开大明想要向西扩张的“小九九”。

然后在诸国密使的惊愕之下,路易十四描绘了一幅欧洲列强瓜分俄国和西亚的美景。

他甚至直接在地图上画了几条线,标明了各国未来的势力范围。

诸国密使惊愕之后,西班牙使者第一个站出来,不再装傻,直接表明西班牙有着强烈的意愿,与法国合击明军!

波兰立陶宛王国使者也立马附和,接着又是奥斯曼帝国,他们在老早就和法国达成了临时的军事同盟,在这里都没必要去演。

接着是丹麦、瑞典表态,神圣罗马帝国最后表态,不过他们提出了拒绝割让科丁、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及波多利亚地区给奥斯曼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外交大臣的话,引起了奥斯曼帝国特使的不满,二人吵吵半天险些打起来。

最终路易十四皱着眉头拍板,神罗拿出科丁和卡缅涅茨两地作为两国的缓冲带,由法军进驻观察,两国立即休兵,共同参加反明同盟。

神圣罗马帝国实力松散衰弱,无法与法国和奥斯曼两大强国对抗,只能捏着鼻子暂时应了下来。

眼瞅着奥斯曼帝国占了便宜,丹麦也跳出来要求路易十四“斡旋”,让瑞典归还斯坎纳、布莱金厄省、哈兰德、博胡斯兰地区。

这些地区是十几年前瑞典从丹麦手里强行掠夺的,丹麦想要借着联盟一事空手套白狼,这几个地方起码也要套一个。

路易十四是个有能力的人,继位几十年来,权谋已经玩到了一定火候,加上法兰西的强大,处理这种国际小争端,可谓是信手拈来。

他直接表态,丹麦和瑞典两国暂时搁置争议,待反明联盟击溃明军,瓜分俄国及中亚时,再谈领土争端问题。

有法兰西的军事力量为后盾,路易十四在欧洲的地位极高,他就像二十一世纪的美帝,随意插手世界各地的事务,诸国还都是敢怒不敢言。

既然搞联盟,路易十四也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他先保证击败明军后,让整个欧洲进入和平时期,进入经济恢复,全心全意投入海外殖民。

南美和北美的殖民地,欧洲诸国都有参与瓜分的资格。

为了保证得到这“胜利的果实”,路易十四希望各国签订相互军事担保,正式组成一个“反明同盟”。

一旦任何同盟国受到大明帝国的侵犯,无论是本土还是殖民地,都将视为对其他几国的共同侵犯,所有同盟国将无条件对大明宣战!

这么两个条件,真把各国特使的口水快勾出来了。

第一个条件不用说了,自从前两年的第三次英荷战争,牵动了大半个欧洲,英、法、尼德兰三国为了战争欠下了诸多债务。

为了缓解压力,他们与国际公司合作大量发行股票换成钞票,官商勾结,拉伸股价。

投资人见有利可图,便争相抢购,这种脱离常规的投资狂潮,形成巨大的泡沫,引发了股价暴涨和暴跌,以及之后范围更大的金融危机。

如今欧洲各国都在大萧条中苦苦挣扎,失业人数居高不下,经济低迷。

路易十四的话一点不虚,俄国、中亚、美洲,如此巨大的蛋糕,只要大家分了,真的就能解决他们国内的失业问题,让经济重新振作起来。

还有“反明同盟”的提议,也对各国有诸多好处,不仅可以利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今后还可以在全球形成“共进退”的态势,不再畏惧明帝国的殖民军。

这次外交会谈一共举行了七八天,各国就具体出兵细节做了详细的磋商了解,集结地和战略目的成了讨论点。

期间,一名沙皇使者的到来,加速了“反明同盟”的促成。

俄国使者态度卑微,请求路易十四出兵援俄。

当然,远水救不了近火,俄国其实是想请法国说话,让与俄国接壤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出兵支援的。

俄国的使者并非这一路,沙皇足足派出了七路使者求援,他表示,只要有人来救,事后必有重谢!

都混到向老对手波兰求救的地步了,足见俄国对明军的畏惧。

路易十四可不管俄国人的哭惨,也对沙皇承诺的“重谢”毫无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打压俄国和大明。

不过,既然决定了要反明,也就意味着要跟俄军共同打击明军,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路易十四给出俄国使者一个最关键的保证:一旦明军攻克梁赞,欧洲的联军会立即参战,绝不让明军轻易打到莫斯科!

俄国使者闻言大喜,匆忙拜谢。

然而路易十四也提出了一个条件:俄国与波兰签订的《安德鲁索沃条约》作废,俄国必须向波兰归还俄波战争中强占的第聂伯河左岸地区。

七年前,历时十三年的俄波战争宣告结束,当日,俄波双方代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安德鲁索沃签订停战协定。

条约中规定第聂伯河东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斯摩棱斯克等省归属俄国;

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部仍归属波兰立陶宛王国。

战争最终导致乌克兰一分为二,而作为欧洲一流大国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则由此元气大伤。

法国的条件,使得俄国使者黯然失色,沙皇陛下努力了十几年换来的成果,竟要白白送给人家。

不过还好,这个条件其实沙皇早已想到了,而且驻守第聂伯河的乌克兰军团已被调到了梁赞,乌克兰地区也无力防守,还不如做个人情还给波兰。

当然,前提是波兰必须先出兵!

天武三十一年八月初九,“反明同盟”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

路易十四再次于凡尔赛宫主持会议,共商反明同盟联军的战略部署,也就是各国出兵日期和会师地点,以及要怎么打。

法军统帅大孔代建议,联军在波兰华沙集合,合兵一处直奔莫斯科。

这位大孔代是法国波旁王朝的贵族,第四代孔代亲王,他也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十七纪欧洲最杰出的统帅之一。

大孔代的战略很直接,甭管几十万明俄大军梁赞打成什么样,我们就按照约定守莫斯科,俄军就算是打废了,也不关咱们的事。

联军的主要目的是打击明军,在莫斯科给予他们迎头痛击,将他们一路追杀,赢得战争!

通俗点讲,就是卖队友,卖了俄军。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尤其是波兰特使第一个赞同,波兰和沙俄本就是敌对状态,俄军要是和明军拼废了,岂不美哉?

“我觉得还是差点意思。”路易十四摇了摇头。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路易十四拖着下巴道:“俄军的战斗力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为什么不让他们展示出真正的实力,等他们撑不住的时候我们再出手呢?”

“国王陛下,您的意思是.......让他们持续厮杀?”孔代亲王眼睛一亮。

路易十四点了点头,直言道:“把俄国变成一台绞肉机,让明军源源不断地绞进去,耗干明国的国力,让明国深陷其中,不断流血!”

他似乎想到了另一种极为渺小的可能:“若是明军撑不住、俄军占据上风了,我们就减轻进攻力度,为明军减轻压力。”

说白了,路易十四想要把联军作为一个平衡阀,不断平衡明俄战场双方的局势,始终不让或任何一方明显占上风,始终保持明俄双方势均力敌,最终实现明俄两败俱伤。

这条恶毒的计策最早是玄烨向路易十四进言的,他对大明的情况十分了解,对明军的作战风格也颇有心得。

论综合实力,俄军自然不是明军的对手,但明军万里国征,不宜久战,而且朱皇帝的作战风格一向是雷霆之势,速战速决。

若是俄军操作得当,重兵僵持或避其锋芒,坚壁清野,派出哥萨克骑兵袭扰明军后勤粮道,等入了冬,明军就不好过了,光是饿死冻死都能让他们大幅度减员。

这个计划很符合欧洲各国的胃口,现在无论是近在咫尺的沙皇俄国,还是远在东方的大明帝国,对欧洲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

如果能让他们双方彼此厮杀、最后两败俱伤,那当然是最好的结局。

定下了战略目标后,各国密使带着大量资料,各回各国,向各自的君主汇报取得的重大外交胜利。

接下来,便是组建欧洲联军,东进俄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