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340章 流放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1340章 流放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2-19 21:20:17

乾清宫,吴忠捧着厚厚一本奏疏走了进来。

走到龙案旁,轻轻地说道:“皇爷,三司会审的结果出来了,这是刑部送来的秋后处决名单,等待御笔勾决。”

朱慈烺盯着那份又大又厚的奏疏,道:“打开来看看。”

吴忠对站在殿门边的两名太监使了个眼色,那两名老太监连忙走了过来。

俩老太监各自拎着奏疏的封面和封底,向两边拉开,呈现在朱慈烺面前。

好长的名单!

朱慈烺犀着眼,慢慢扫视奏疏,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太子党官员的名字。

最前面的几个名字,赫然是孙致远、李征等太子的心腹人员,他们也是太子幼年的伴读!

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大多是天武勋臣之后,从小就进过宫,吃过御宴,朱慈烺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半个孩子。

目光从奏疏移开,朱慈烺默默望着大门外上方彤云密布的天空,喃喃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呀……”

接着,他对吴忠说道:“听说汉王去凤阳回来了,你这就去一趟汉王府,叫他进宫和朕一道用膳。”

吴忠应了一声:“是。”

......

养心殿,位于乾清宫西侧,始建于嘉靖年间,是一座为皇帝临时休息而设的宫殿。(清朝自雍正开始,养心殿代替乾清宫作为寝宫)

养心殿长长的膳桌上,摆满了御用膳食。

朱慈烺微闭着眼睛坐在上首,汉王朱和墿恭敬但不失雍容地站在下首。

“不要讲那么多规矩了,坐着吃吧。”

吴忠应声搬了一把椅子放在汉王的背后。

尽管朱和墿做好了勘破宠辱的准备,一股温情仍然涌上心头,他两眼潮润地望着父皇,说道:“儿臣不敢与父皇对坐……”

成年后的皇子们,几乎再也没有机会与朱慈烺同席用膳,要说有一个人,唯有皇太子朱和陛一人而已,这就是皇储的地位!

朱慈烺用少有的温和的语气说道:“今天不讲君臣之礼,只叙父子之谊,坐下吧。”

朱和墿答着,坐了下来。

父子二人慢悠悠的吃着,闲聊了约莫一刻钟后,朱慈烺突然问:“太子在高墙里如何?”

朱和墿回道:“昨日儿臣前往凤阳高墙探望大皇兄,得知高墙内生活诸多苛刻,皇兄生活困苦.......”

说着,他突然站起身来,道:“儿臣不才,想替大皇兄求情,恳请父皇恩准他搬出高墙,迁至别苑居住!”

朱慈烺手中的筷子放了下来,面露不愉。

其实他心里挺吃惊的,老二这是开了智慧头骨,竟替老大说话?

朱和墿心中一紧,但还是咬牙说道:“方才父皇也说了,今天不讲君臣之礼,只叙父子之谊,太子即便犯下再大的罪,也是父皇的儿子,是儿臣一起长大的兄长,儿臣实在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长,像疯子一样走向绝路!”

靖江王他们被关成那样,可不就成疯子了吗?

朱慈烺瞪了他一眼:“这是国事,不是家事,你别瞎掺和!”

政治家的话听听就行,很多都是反话,朱皇帝此刻也是,他巴不得老二使劲掺和此事。

“父皇,大皇兄本性善良,此次逼宫完全是受奸臣杨士聪的蛊惑!”

说着,朱和墿直接跪下请愿:“恳求陛下网开一面,饶恕太子,将他放出高墙!”

“胡闹!太子谋逆,证据确凿,朕已经赦免了他的死罪,圈禁他已是最大的宽容!他的那些部将们一个没跑掉,都在秋决名单上等着处死呢!”朱慈烺言语试探。

朱和墿却道:“那些党羽死活与我无关,儿臣只求父皇赦免皇兄,让他搬出那个鬼地方,儿臣愿以亲王爵位保皇兄一生!”

说完,他不敢抬头,脸色坚定,心脏却跳动的厉害。

“你这是拿王爵威胁朕吗?”

朱慈烺双目微眯,佯装愤怒,喝道:“滚出去!”

朱和墿心头一震,不敢耽搁,低着头一溜烟的退了出去。

养心殿内,朱慈烺把玩着精美的斗彩鸡缸杯,眼中精光流转。

半晌,冷不丁的来了一句:“老二不简单啊。”

通过此事,他发现汉王在人情世故,为人处世,政治博弈上已然到了一定境界,与人前表现的“武夫”形象截然不同,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代帝王的资质。

朱慈烺也清楚,老二一直在藏拙,亦或者是在蛰伏,通过这些年的磨砺,太子或许早已不是他的对手了。

若不是心中坚守着“嫡长子继承制”,朱慈烺或许有了易储的打算......

.......

承天门外,汉王朱和墿直挺挺地跪在那里,一动不动。

在他身后,秦国公孙应元一家还在,只是几日不吃,一个个精神涣散,好在御林军时常送水来,不然早出人命了。

远远地各部官署区,一些官员一边聚在一起窥望,一边悄悄地议论。

“听说了吗?汉王殿下为了太子替求情,惹得圣上震怒!”

“怎么回事,细说!”

“听说汉王殿下以自己的王爵来换取皇太子搬出高墙......”

“真的假的?”

“都传疯了,不会有假.......”

新任内阁次辅卢以载出现了,对那些官员叱道:“看什么看?身为朝廷官员,一点规矩也没有!”

那些官员一下子走得烟消云散,各回各衙门。

卢以载是忠肃侯卢象升之子,乃天武朝新式教育科举下的第一任状元,他的长子卢俊臣娶了二公主,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卢以载走到朱和墿身旁,说道:“殿下,您先起来,有事咱好好说,这样跪着也不是个事啊!”

朱和墿只是摇了摇头,仍然跪在那里,一动不动。

卢以载又去劝秦国公孙应元,无果。

他长叹了口气,又正了正官袍,终于还是选择了入宫面圣。

太子一案,干系重大,有眼色的朝臣都不愿再参与其中。

因为里面涉及的勋贵太多了,比如靖国公黄得功的义子李钰,娶了忠武公李廷表的女儿,李廷表又与周遇吉家是亲家......

也就是说,太子的心腹爱将李征,其母亲是定国公周遇吉的女儿,朝廷一等诰命夫人。

诸如此类联姻还有很多,一但牵扯就是一大片!

谁吃饱了撑的,敢去落井下石招惹整个天武勋贵集团?

至于求情,更是不敢想,太子一党是谋逆大罪,替他们求情,很大风险会被认为是太子余党,将来怕被清算......

所以,饶是新任内阁首辅方以智,与皇后家是姻亲,也不敢出声替太子说话。(方以智的女儿方御,嫁给了皇后徐晨芸的弟弟徐博瀚)

卢以载敢入宫面圣,替太子求情,足见其勇气,算是完全豁出去了。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事实证明,卢以载赌对了!

天武三十三年四月初八,乾清宫传出旨意,将皇太子朱和陛流放至四万里外的北亚墨利加洲,即日启程永不入朝见驾。

孙致远、李征等勋贵子弟,削爵流放;

姚启圣、周培公等太子党官员,抄家革职流放,地点同样是北亚墨利加洲。

太子党成员,除了杨士聪全家被诛,其余的朱慈烺一个没杀,全部流放美洲!

参与叛乱的征东都护府将官则被流放澳洲,李少游被削爵,贬为庶人,全家流放澳洲。

旨意明发各部衙门,再度掀起热议。

没有人会想到,名动一时的太子逆案,会以这种结局收场。

不少人暗叹:天子恩威,瞬息万变哪!

也有人精看懂了:皇帝本就不想处死太子党,但他需要一个台阶下。

汉王求情是开端,代表的是皇族宗室。

卢以载是内阁次辅,代表的是朝臣。

这一前一后的求情,水到渠成,皇帝立马借坡下驴颁布旨意。

只是,把皇太子流放四万里,也忒狠了吧!这跟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让众人想不到的是,三日后,当被流放的太子党登船前往北美时,皇帝又发了一道旨意:

征东都护府由东瀛东迁,新的大都护府位于北亚墨利加洲,原大东国国都,太子朱和陛为征东都护府大都护.......

到了此时,再傻的人也看出来了,皇帝是打算将北亚墨利加那片刚打下的版图,封给太子了!

以后太子在海外那片土地上,就是国王,而所谓的太子党,仍是“国王”的班底,完全凭他们自生自灭?

不过也有人不解,皇帝既然都给太子封国了,为何不废黜他的太子之位,改封他一个王爵,立汉王为储君,岂不顺水推舟,两全其美?

一个月后,答案来了。

礼部从宗人府那得到消息,太子朱和陛的长子满月,即将从印度回京!

因为太上皇的丧事,太子妃李海岳(李定国之女)有喜的事情被压了下来,但早就在宗人府备案了,流程也走过了,只是不知是男是女,没有过于重视。

皇孙出生时,恰逢太子党逼宫失败,太子被圈禁高墙,一家子险些悲剧了。

原本太子谋逆,且无后,朱慈烺本打算易储,立汉王为皇太子,但皇孙的出世,使他最终作罢。

据传,这孩子不简单,出生时也有异象产生.......

为此,年迈的李定国亲自赶往印度照看外孙,唯恐孩子因太子一案受到牵连。

朱慈烺得知后,第一时间命人将皇孙带回京师,他担心孩子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长黑了.......

同时,他打算重新练小号,并给皇孙赐名朱怡锦!

不过,朱慈烺没急着册封其为皇太孙。

不说太子犯下如此大错,此子尚幼,还看不出天赋。

这孩子若无过人之处,朱慈烺将毫不犹豫的废太子朱和陛,改立汉王为太子,同时册封汉王长子朱怡铓为皇太孙。

朱怡铓不仅是皇长孙,且年龄已有十岁,同样是朱慈烺一手带大,自幼聪睿。

简单来说,往后传位给谁,全看两家后辈资质,但太子家有先天的嫡子优势。

未来之事,一切都是未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