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29章 山海关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29章 山海关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皇太极看向郑亲王济尔哈朗,想听听他的意见。

济尔哈朗作为皇太极的狗腿子,犯下再大的错误也会被包容的,仅仅被降了一级,济尔哈朗感恩戴德,更加忠心皇太极。

济尔哈朗见主子看来,连忙道:“启禀皇上,此番明军倾国精锐而来,若是没那天武军,我八旗军也不惧他们,就怕.......”

“明军倚仗天武军,必然兵威极盛,后面的仗不好打啊,我大清一旦输了,就会有灭国灭族之祸........”

济尔哈朗提心吊胆道,他是真被天武军打怕了,如果不是多铎怕他分去功劳,说不定他早就和多铎一起被弄死在明国了。

殿中各臣也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不少八旗将领都遭过天武军的罪,很难啃,是个硬茬子,主要是很难摸到......

见皇太极眉头紧皱,济尔哈朗继续道:“此战关乎我大清国运,请皇上御驾亲征,倾国一战!”

多尔衮却道:“那天武军善于火器,我大清也有火器军队,并不弱于他们,以往是长途跋涉入关千里,无法携带,如今就在我大清的门前,定让南蛮也尝尝我们火器的威力!”

说着,他不动声色的看向孔有德等汉军八旗固山额真。

孔有德一愣,这多尔衮平时一向看不起自己,也瞧不起他的乌真超哈火器部队,怎么今天脑子抽风还赞扬起自己了?

不过他脑子一转,就想通了其中的因由,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废了大半,是想拉拢他们这些汉将呢?

孔有德想买账,却不敢表现的太露,他道:“皇上,我大清有红衣大炮数百门,火铳手万名,若是能拉到前线,臣不惧他们!”

正黄旗固山额真耿仲明、镶蓝旗固山额真尚可喜也连连称是,声援孔有德,三个汉奸一直抱团取暖,共进退。

其他几个汉军的固山额真势单力薄,则是不开口,他们旗中的火铳兵和炮兵训练的很一般,根本不敢献丑说大话。

自萨尔浒后,八旗军一向以少胜多,人人心中都有傲气,虽然失败过几次,但依然没能成失败中走出,很多人都开始支持多尔衮的观点。

皇太极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那些支持多尔衮的将领,这才道:“大家来具体说说应对之策吧。”

“效仿太祖,使用各个击破之策......”

“在其通过锦州的路上不断设伏......”

“夜袭骚扰,乱其疲惫.......”

“断其粮道.......”

“火烧连营.......”

殿中八旗贵族们众人七嘴八舌的献计,甚至有人当场翻出了精简袖珍版《三国演义》........

听他们一个个有模有样的说着计谋,皇太极深有启发,他已有了对策,于是下令道:“满蒙汉八旗各牛录,十五岁以上男丁全部参战,十日后出征,朕将御驾亲征!”

........

三月初八日,大军到达山海关。

新任山海关总兵李辅明率部列队迎接,还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朱慈烺斩了山海关总兵马科,李辅明是最大受益者,直接以山西副总兵之职升了上来。

看着眼前这座巍峨的雄关,朱慈烺心中感慨,山海关前就是关外,近二十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大明的将士埋骨在此。

山海关始建于大明洪武年间,由中山王徐达奉命筑城建关设卫,因为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后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

前后用二百六十三年时间,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才建成了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女将军秦良玉曾镇守过山海关。

在一片欢呼声中,朱慈烺踏上了古老的城关,来到了山海关上。

遥望苍茫的关外,更是惊叹,眼前群山此起彼伏,把这座雄关都显得极为渺小。

辽东并不是一片平原,相反的,这里的山太多了,几乎被燕山山脉占据,从山海关到锦州是一条狭长的辽西走廊,而在这长达四百里的走廊之上,大明建立了诸多山城堡垒。

用三里一墩,五里一台形容也不为过,这些墩台都是依旧丘陵山地建立,防御体系很严密,不过这些城池很是破旧,不知道是没钱修还是经历的战争太多了。

茅元仪忍不住叹息道:“十年了,没想到我还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里的山川!”

他感慨最多,关外有不少墩堡就是他曾经督造修建的,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的不少战友前仆后继,不断倒在这片黑土地上,这里埋葬着太多的忠义将士。

茅元仪摇头道:“这里山城堡垒年久失修,真不知数百万的辽饷去了哪里.......”

朱慈烺也在暗想,朝廷每年扔给辽东的军饷就有六百万两,崇祯费劲心思缩减才减到了四百八十万两,这么多的辽饷也不知道有多少真正用到了边关城防之上。

辽饷就像是个吞金兽,不断吞噬者大明的财力,削弱大明的国力,朝堂上人人皆知,但谁都不敢轻易的提出废除,里面有着复杂的政治利益。

大军在山海关修整一日,第二日继续前进,穿越雄关往大明在辽东的桥头堡锦州行进。

路过宁远时,宁远总兵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在城前迎接。

吴三桂中等身材,全副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当他走近时,朱慈烺才发现他是个面白如玉,相貌俊朗的模样。

吴三桂出生辽西将门世家,不到二十岁中了武举,今年不满三十岁就被升为宁远总兵,虽然年轻,却显得气度沉稳,让人一看就知,非等闲之辈。

吴三桂见朱慈烺瞧来,连忙行礼道:“末将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淡淡嗯了一声,道:“速速整合兵马,随大军北上锦州!”

朱慈烺没有在宁远逗留多久,继续领兵北上,他担心皇太极会抢先攻打锦州。

旌旗如海,大军迈着整齐的行军步伐,如浩浩荡荡的钢铁洪流,前面望不到头,后面望不到尾,一路经过塔山、杏山、松山,于三月十五日到达锦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