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82章 飞鸽传情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82章 飞鸽传情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三月下旬,南京已经呈现一片春色。

原本寒冷的西北风变成了温暖的东南风,干燥的空气含着些许湿润,孤零零的树木披上了绿装。

春风拂拭脸颊,给人一种柔软、舒适的感觉。

一年四季在于春,春暖花开正是开展恋情的好时节......

花朝节后,在钢丝月老吴督主的安排下,朱慈烺多次“无意间”邂逅余贤弟。

春天里能去的地方很多,二人不是在茶馆听书,就是在东郊赏花,偶尔也去鸡鸣寺拜拜佛,许许愿。

朱慈烺送给余贤弟一对信鸽,用来书信交往,切磋文学,品诗论赋......

朱慈烺从最初的认真赏析经典,到慢慢的夹杂私货,暗示撩拨。

如今日评析《西游记》,他写道:“幼时听西游说书,只觉九九八十一难,女儿国那一劫既简单又无聊,现在方知,最难渡的是情劫,生劫易渡,情劫难了,唐僧那一劫渡的撕心裂肺,错过了一生......”

乾清宫偏殿外,一只信鸽刚刚飞回笼子,立即有小太监取下书信,快步送往正殿。

朱慈烺缓缓打开,只见一行娟秀的小字印入眼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一声御弟哥哥,下辈子红妆相娶,却不知西天成佛再无来生,他这一生终究还是没有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

细细品味,朱慈烺当即回信写道:“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良久,另一只信鸽飞入紫禁城,上面写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朱慈烺微微一笑,此间话语,虽然含蓄,但已然说明徐小姐已不知不觉爱上了朕。

他当即回了一句更骚气的回复:“初识,初遇,初相知,不可言喻,日月星辰皆不如你。”

不知是信鸽迷路了,还是徐晨芸含羞不愿回复,再无信鸽飞入,让朱慈烺心中一阵失落。

应天府,江宁县,花市大街。

徐府中,楼阁高下,互相连属,回廊四合,轩窗掩映,花园后院幽房曲室,玉栏朱榍。

一间大敞的轩窗内,摆放着一张花梨镌花书案,案上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并着几方砚台,各色笔筒内插着各色毛笔如林一般。

书案两旁各设着景德镇的瓷器,内中插满各色淡雅的花朵。

一位妙龄女子正坐于书案后,托腮看着窗边挂着的鸽笼,嘴角泛出甜蜜的笑容。

这位女子正是朱慈烺心心念着的余贤弟,徐晨芸。

看着案上这些情诗,徐晨芸回首当初与朱公子一见钟情的美好时光,心中一阵甜蜜,终于提笔写下一行小字:“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吃饱了的信鸽扑棱棱的飞走,开始了传情任务。

“小姐,不是秋月说您,你与那位朱公子不太可能。”

丫鬟秋月轻声道:“我都打听清楚了,那位朱公子只是皇明军校的一个赞画,虽然偶尔能出入皇宫,但也只是个七品小官,年俸不过一百余两,还没您身上一件饰品贵呢......”

徐晨芸偏头,有些不满道:“秋月,有些东西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朱公子才华横溢,品貌出众,能在这个年龄为官已经非常的年轻有为了。”

秋月嘟嘴道:“朱公子再年轻有为,只怕老爷也不会答应。”

“我爹怎么了?你说清楚了。”徐晨芸诧异道。

秋月小声道:“刚刚听管家说,朝廷正式开始选秀,老爷已经带着夫人和少爷,从宁波府赶来南京了。”

“选秀开始了.......”

徐晨芸喃喃道,心中有些紧张。

按照大明朝廷的规定,凡天子、亲王的后妃宫嫔,均通过选秀女方式,从家境清白的低级官员或平民百姓家选取,绝对禁止大臣以各种理由进献美女。

而后妃选配的地区,一般是在两京附近,特别京师附近的女子,更有机会,还有一些嫔妃由小国定期朝贡送来。

徐晨芸心中担忧,担心自己会被选入宫中,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不过她很快平静了下来,历代皇帝选妃,流程和要求非常严格,要经过七八轮的竞争方能入宫,自己不一定能被选中......

选秀第一步就是宫中先派一帮太监到各地挑选适龄良家女子,各省都有各自的名额,共计五千名佳丽。

然后礼部准备聘金若干,令被选少女的父母把她们送到京城,当五千名女子齐聚京师后,选美活动才正式开始,要求一轮比一轮高。

“大明土地辽阔,才貌绝伦的女子那么多,我应该不会被选中......”

思绪间,信鸽扑棱着双翅落在窗前。

徐晨芸小心取下信件,打开一看,去见朱公子写道:“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她原本心思烦乱的心情瞬间如雨后的太阳,感受到明亮和温暖。

徐晨芸自语道:“不论结局如何,只想陪你走过这段路......”

紫禁城,乾清宫。

“不求与君同相守,只愿伴君天涯路。”

朱慈烺缓缓默念这句回复,心中既欢喜又疑惑,不知心上人为何发出这般感慨......

“太后娘娘驾到!”

一声响亮嗓门传来,朱慈烺连忙收起信件,开始了忙碌国事。

这段期间,国事繁忙,加上朱慈烺十八岁了还没大婚,周太后非常的焦急,经常来过来看望,时不时的还送来一些汤补。

周太后每次过来之时,朱慈烺都是伏案批阅奏章,要么就是查看地图,召见大臣商议对策,每日都到深夜。

周太后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中开始隐隐的责怪崇祯了,丈夫留给儿子的摊子太烂了,一切都象是从头开始,儿子才如此的辛苦。

勤于政事的朱慈烺让周太后既欣慰又心疼,长子从小不像一般的皇子孩童那样贪玩,非常的懂事,从来不让人操心。

长子自七八岁开始参与国事,领兵出征,一晃已经十多年了,已经从稚子变成了帝王,没有一天童年的乐趣......

每每想起这些,周太后的眼角就不自觉的湿润起来。

“皇儿,先歇一会儿,把母后为你熬的鸡汤喝了吧,补补身子,可别累坏了。”

朱慈烺放下手中的事,听话的接过将汤喝下,陪周太后聊天。

朱慈烺道:“母后,南京通往江南各省府的万古路都已修建的差不多了,等东番的战事结束,皇儿就陪父皇和母后出去散散心,一家人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