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700章 南洋情报网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700章 南洋情报网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双方对峙期间,少数尼德兰人从城中逃出,主动投降明军。

他们很清醒,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取决于明军的炮弹何时能够击垮热兰遮堡的城墙。

然而朱成功却很纠结,十八磅和二十四磅的红夷大炮,不足不能迅速摧毁棱堡,反而会受到红毛的火炮反击,很容易被压制。

如果没有火炮击毁棱堡,用步兵强行攻城等于送死。

正当朱成功困扰之时,投降的尼德兰人中,一个叫何斌的老熟人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何斌和朱成功是老乡,都是福建泉州南安人,他早年在日本经商,天启年间跟着郑芝龙到东番发展,并在海上四处打劫,也是海盗联盟“十八芝”的其中一员。

郑芝龙接受大明招安后,何斌作为小弟也跟着迁往福建,担任海防游击将军。

当初十八位结拜的华人海盗商人,有的投降了明廷,有的则是干起了老本行,双方由结义兄弟演变成了官兵与贼,还大打出手。

何斌就是靠多次剿灭昔日的结拜兄弟,才步步升官,积功官至都督同知。

由于常年打压昔日同行,何斌终于被人惦记了,在往返福建的途中,他被海盗头领李魁奇偷袭,同行的全都战死了,只有他跑掉了。

跑到东番后的何斌不敢回福建,担心路上被阴死,只得留下东番发展。

当时荷兰人已经占据了赤崁楼等地,善于变通的何斌改信尼德兰人信奉的加尔文教,学习他们的语言,成为了尼德兰的通事。

现在明军围攻热兰遮城,统兵的还是大侄子,何斌经过认真思考后,作出了投奔大侄子的决定。

“那些红毛鬼,任意欺负屠杀我们的同胞,我对他们的种种罪行早已痛恨在心!”

席间,烫着卷发的何斌喝了半斤酒,开始向朱成功诉苦。

朱成功只是点头,希望这位懂事的“长辈”,能够透露一些王八壳子内的情况。

何斌边喝边说道:“东番沃野千里,如能得此地方,可派人耕种,粮食充足,向北到鸡笼、淡水,有大量军需硝磺可用,桅舵、铜铁亦是极多。”

暗暗瞥了一眼朱成功,他假装微微喝醉道:“东番四面环海,可通向四海之国,与之通商,进可攻,退可守......”

“若是迁徙百万之众,十年生聚,十年教养,便是称王称霸,富国强兵也不在话下!”

只听啪的一声,朱成功拍案而起,指着他怒斥道:“放肆!你是在鼓动我背叛大明,割据称王吗?”

何斌吓了一跳,连忙道:“国姓爷误会了......”

朱成功指着他道:“你也知道我是国姓爷?大明皇帝赐我国姓,不是让我割据为王的,若不是看在你与我有旧的份子上,本将必定拿你祭旗!”

何斌吓了一哆嗦,当即跪了,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热兰遮尼德城防图,交给朱成功道:“这是红毛的兵力分布,还有炮台设置的城防图,请国姓爷息怒。”

朱成功细细看其图,顿时心中大喜,将他扶起道:“何叔为何如此,快快请起!以后万万不能说此大逆不道的话了!”

“是,是,是!”何斌拍了拍屁股站起身来,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大侄子颇有天武皇帝的风格啊,吓得老子险些拿出锦衣卫的腰牌来......

何斌,锦衣卫海外情报局,南洋分支负责人,于崇祯十五年加入大明锦衣卫情报部。

时值《五国通商条约》签订之时,时任通事的何斌,随东印度公司台湾总督保罗前往南京,被锦衣卫策反,协助建立南洋情报网......

何斌不仅将尼德兰人在东番的所有兵力部署情况详细的告诉了朱成功,还指出了一个决定战事的细节。

“此战胜败,其实不在热兰遮城主城之上。”何斌神秘的说道。

闻言,朱成功一惊:“此话怎讲?”

何斌打开地图,指着热兰遮城旁边一处小型堡垒,正色道:“这里,乌特勒支堡!”

朱成功细细看去,通过他的了解,这座小型堡垒是热兰遮城的一个支堡,位于王八壳子附近的小山上,地势非常高,上面架设了不少火炮,从侧面攻击明军,对王八壳子进行火力支援。

思考了片刻,朱成功一拍大腿,道:“制高点!这个小破堡上的火炮,是不是能打到那个王八壳子?”

何斌缓缓点头,笑道:“可以覆盖整片地区!”

给尼德兰人干了十几年通事的何斌很自信,自信到比麦尔还清楚热兰遮城的防卫,毕竟他熬走了五任大员总督.....

欧洲的棱堡很少有修筑附属堡垒的,但如果主城附近有制高点,就必须要修筑堡垒,否则一旦为对手所利用,防御方将暴露在对手的视线甚至火力之下。

这个乌特勒支堡便是热兰遮城的附属堡垒,控制着这片区域的制高点,就如同南京城的外城墙,要把紫金山围在城内,以防制高点被敌军占领,炮轰南京城。

在关于制高点决定战场胜负的战例中,最为经典的当属日俄战争中的“203高地争夺战”,双方在这里投放了大量的兵力,

为了胜利,日军指挥官乃木希典上将强令日军不断的进行近乎自杀的强攻猛打,以巨大的伤亡来消耗俄军,最终赢得了胜利。

整个争夺战中,日俄双方屎都打出来了,共战死十万人,日军损失人员六万多,俄军损失人员四万四千人左右。

闻言,朱成功脸上的笑容渐渐绽放,他立时喝道:“来人,传令升帐!”

.....

乌特勒支堡位于热兰遮城的西南方向,是以尼德兰重要城市“乌特勒支”命名的,很有纪念意义。

几十年前,西班牙统治下的北方诸省纷纷爆发起义,打响了独立战争,以荷兰为首的北方诸省在乌特勒支缔结同盟,史称“乌特勒支同盟”,后来这个政治同盟就升级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可以说,乌特勒支是尼德兰这个国家的政治起点,只是现在,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名称,并没有再次为尼德兰人带来新的荣誉。

四月二十二日,明军在乌特勒支堡附近集中了七十门红夷大炮,只留下小部分用于牵制热兰遮主城。

随着朱成功一声令下,七十门重炮开始猛烈炮击!

正常来说,火炮单日的炮击频率有限,多了容易出现炸膛的危险。

似乎是之前祭炮的原因,大明的红夷大炮喜欢红番鬼。

明军的炮阵在一个上午,就打出了两千多发炮弹,性能依旧良好,没有出现炸膛的情况。

惊天动地轰鸣声几乎震得整个乌特勒支堡都在晃动。

麦尔大惊,连忙派出一队士兵出城支援乌特利支堡。

作为驻守大员的总督,他非常清楚,一旦乌特勒支堡被攻破,明军就可以居高临下使用大炮,猛烈轰击热兰遮主城,到那时,便是天降巨祸了!

然而,尼德兰士兵一出城,就遭到了明军的迎头痛击。

双方使用火枪互相对射之后,红毛军丢下一百多具尸体,灰溜溜的跑回王八壳子中。

在明军火炮的疯狂炮击下,体积小、防御弱的乌特勒支堡直接被打成了一堆废墟,支堡内的尼德兰守军几乎全部升天!

得到制高点的明郑军队,很快开始在堡垒遗址上构筑工事、布设重炮。

明军又用了一天的时间,将热兰遮城外围的三个护卫城堡全部攻破。

至此,热兰遮城彻底被孤立,不久就会迎来毁灭性的打击。

.......

说一下本书为什么一直称荷兰为尼德兰。

书中这个时候,荷兰全称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因为荷兰省(Holnd)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中最大、最富裕且最有权力的省份。

可以说,用荷兰代表整个尼德兰,是不标准的,连荷兰自己人都抱怨了。

荷兰外交部一位发言人曾告诉埃菲社记者说:“只把尼德兰的一小部分,即荷兰,推广到国外,这有点奇怪”。

所以,荷兰政府近段时间宣布,为重塑国际形象,从2020年开始更换国家标识,在新的标识中,将原来使用的“荷兰”一词将变为了“尼德兰”。

或许在未来的历史教科书上,会改为: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除尼德兰殖民者,17世纪,海上马车夫——尼德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