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744章 举人闹京城(第五更)

进入南京城,韩诚科闷着头往前走,心情激动万分。

终于走到了!自己距离胜利更近了!

忽然,他再也坚持不住,浑身一软倒了下去。

神策大街旁的一处民舍中。

“当家的,都三天了,这人怎么还不醒,他不会死在咱们家里吧,咱们可别好心办了坏事,这要是在咱们家出点什么事情,有嘴也说不清楚啊。”

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显得有些忧虑。

女子的夫君说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妇人之见!去看看药熬好了没有,少在这里聒噪!”

韩诚科清晰的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慢悠悠的睁开了双眼。

“小兄弟,你醒了!孩儿他娘快把药端来,小兄弟醒来了!”

身上的痛感减轻了,脸上的肿胀感也好了很多,鲜血的味道终于从自己的身边消失了。

喝干了女人端来的汤药,韩诚科的感觉更好了几分,含糊不清地说道:“兄长、嫂夫人,谢谢你们了,小子日后必有回报。”

男子说道:“小兄弟不要客气,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

“京师的民风淳朴啊!”

也不知怎的,韩诚科忽然抽泣起来,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流,这一哭这两口子可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男子道:“小兄弟不要哭,遇到什么难处尽管说,我和你大嫂尽量帮你。”

韩诚科擦干了眼泪:“小子只不过是想家了而已,见笑了。”

男子叹了口气,郑重其事的拍了拍韩诚科的肩膀说道:“小兄弟,老哥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但无论如何,男人都要把腰杆子挺直了,你就在我这安心疗养,状态好些了再去办你想办的事。”

韩诚科看着汉子的眼睛,点了点头。

“那你好好歇着,一会儿让你大嫂给你送来热汤和烧饼。”

汉子从怀里掏出了那张皱皱巴巴的草纸放在了韩诚科的枕边:“这是给你换衣服时从你怀里掉出来的,我想对你应该很重要,你收好了。”

韩诚科松了一口气,看着已经走到了门口的男子问道:“还不知道兄长该如何称呼?”

男子转头憨厚的笑笑:“我姓郭,名大侠,你若不嫌弃,就叫我一声郭大哥吧!”

韩诚科愕然,真是人如其名,有大侠风范!

就这样,韩诚科在郭大侠家修养了几日,恢复糟糕的身体。

数日后,精神抖擞的韩诚科出现在洪武大街上。

他呆呆的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时不时就能看见形形色色的异域人。

有的头发金黄、湛蓝眼睛、鹰钩鼻子,有的皮肤黝黑像是焦炭、但身高体壮,有的身材十分矮小却有着与自己相同的肤色发色。

这就是南京城,大明的京师!

虽然开封府被称为大明的第三大城,但跟南京城相比,却有着天壤之别。

这里宽阔的道路足可以十数匹骏马并排飞驰,本应该劳作的时间,大街上的人流络绎不绝,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也让韩诚科眼花缭乱,很多东西别说见过就连听都没听过。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诚不欺我也!

韩诚科心生感叹又莫名哀伤,大明外表光鲜却依然有毒瘤存在,这让韩诚科更加坚定了自己告御状的想法。

报仇固然重要,他也必须为大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咚!咚!咚!咚咚咚……”

应天府外的鸣冤鼓被敲得震天响,韩诚科跪在府外默默等待,不多时一位小吏走了出来引韩诚科面见府丞。

“击鼓鸣冤,有何冤屈?”

“家中至亲惨死,末学后进欲拜见冯大人为我申冤!”

在修养身体的这几日之中,韩诚科与郭大侠交谈甚欢,从他那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听说应天府府尹冯英是位公正廉洁、秉公办案的父母官,同时还兼任着刑部尚书总管天下案宗之事,这让韩诚科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衙署中,应天府的府丞却道:“冯大人前往湖广办理逆案,此刻并未在府中,我乃应天府丞,有何冤情你讲与我听,是一样的。”

韩诚科便讲述起自己的遭遇,说的很详细。

听罢,府丞面露和煦的笑容,道:“此案我已知晓,韩举人先回住处等待,待本官调查清楚自会传你开堂受审。”

韩诚科心中欢喜,觉得这次妥了!

然而他回到郭大侠家,等待数日依旧不见应天府衙传讯。

韩诚科再次来到应天府,这次并没有见到受理案件的府丞,一位小吏告诉他案子还在调查让他继续回家等待。

又过了数日,心中焦急的韩诚科再次前往应天府击鼓申冤,结果还是一样。

韩诚科是个认死理的人,愤恨之中,他转头便去了刑部。

应天府不受理,那就再换个衙门,无论怎样,必须讨个说法!

可刑部的官吏和应天府的做法一样,让他回家等待。

一连半个月过去了,韩诚科依然没有得到回应。

他不信这个邪,又写了张状纸,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是朝中最高司法机构,一般朝中的重大案件都由大理寺断案,如果还解决不了,便由三法司共同审理。

此事惊动了大理寺卿潘士良,他闻悉动静,问是何事。

见大理寺卿亲自过问,韩诚科心中一暖,心道终于遇到个肯办事的清官了!

于是激动的讲述自己的案情和遭遇,以及路途遭遇拦截之事。

大理寺卿潘士良皱眉道:“这般事应去应天府,何以到此喊冤?”

韩诚科回道:“应天府借故避而不受。”

“哦?”

潘士良宦海沉浮几十年,岂有不知官场上那一套之理,他想了一想,道:“此类事件不归大理寺管,你还是去应天府吧。”

说完,大理寺卿晃着身子打道回府了。

韩举人听得大理寺卿的回话,端的是又急又气,好一个官场啊,果然是官官相护,浑然不顾民之诉求!

官官相护是历朝官场之中的一大弊病,百官之中党羽林立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没想到如今新政之后,竟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任其发展,大明依然是高屋建瓴、空中楼阁、根基不稳、大统崩殂!

韩诚科握紧了拳头狠狠捶在了衙门前的石狮子上。

如今老母已逝,自己已了无牵挂,我贱命一条、身无长物,你们逼我斗天斗地斗乾坤,那我韩诚科要与你们斗到底!

翌日清早,韩诚科早早就出了门来到了都察院大门前。

他知道这不是受理案件的地方,但他也知道都察院自改革之后专门监督百官,韩诚科不信自己就找不到一个说理的地方!

韩诚科双手捧着《大诰》大声喊道:“末学后进韩诚科遭遇不公,开封府知府魏生津、祥符知县赖月京欺压百姓、颠倒是非、草菅人命,求都察院的诸位大人为我做主!”

一位轮值小吏见此状,转身返回想要报告都察院院长李邦华,请他定夺此事。

然小吏走了没多远,却见左都御史高斗光迎了上来,询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小吏恭敬地说道:“门外有一个名叫韩诚科的书生,此前中过举人,他要状告开封府知府和祥符知县,听他的话好像是家里出了人命跟那两位有些关系,属下正要去向院长大人报告。”

只听高斗光道:“先带我去看看。”

近日来,韩诚科在应天府告状之事不知何时上了《金陵时报》,此事在南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

河南布政使宋权在南京的眼线得知情况后,立即飞鸽传书送往河南。

听到此事的宋权大惊失色,连忙写信给京城的老熟人,请他们帮忙压一压此事。

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斗光就和宋权相熟,上次宋尚天在南京犯事,便是他出面保释的。

出了都察院大门,高斗光一眼就看见了跪在地上的韩诚科,周围还有不少的百姓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高斗光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开口道:“韩举人,你的事情我听说了,我也很为你感到愤慨。”

“不过我们都察院虽监察百官,可毕竟不能涉足民刑案宗之中,这已超出我们的职权,我们也无能为力,此事还要到应天府处理才是正道啊。”

韩诚科突然狂笑起来:“哈哈哈哈,什么革新、什么都察院,滑天下之大稽,哈哈哈哈!”

高斗光一甩袖子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话可不能乱讲,我权当你是报仇心切一时失言,速速离开此地!”

在几名门卫的驱赶下,韩诚科被赶到了大街上。

他蹲在地上大呼:“可怜我的老母亲,就因为你们官官相护我的母亲岂能瞑目,呜呜……”

不多时,周围立即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韩诚科依旧蹲在地上,大哭讲述着自己的遭遇,众人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一位老大爷心生怜悯,上前说道:“小伙子,民不与官斗,这事你斗不过他们的,别给自己惹祸上身。”

韩诚科只是痛苦,伤心至极,脸上充满了绝望。

“你有没有想过,去皇城告御状?”

一道有力的声音传来,引起了周围众人的惊讶。

韩诚科抬头一瞧,竟是一对长相俊美的年轻夫妇,妇人挺着大肚子,像是快生了。

而那年轻人,身着黑色袍服,风目剑眉,相貌堂堂,浑身散发出一股无形的气势,光看造型气质,比那宋公子牛逼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