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916章 龙凤客栈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916章 龙凤客栈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当朱慈烺一行人途经河南卫辉府汲县时,已是阳春三月。

这些天来,朱慈烺一路西巡,路过归德府和开封府,微服深入乡里访察民风,兴致很高。

好在河南省的治下还算让他满意,经过韩举人一案后,往来各府县的路上也没人要路引了,原本饿死大量百姓的归德府也不见有流民出入,一切都好起来了!

官道两旁柳丝吐青,嫩草芳菲,一片生机。

马车行至中午,朱慈烺下了车,在路边的一座客栈落了脚。

这家客栈前门靠路,后门靠河,店名龙凤客栈,周围栽了一圈的杨柳,一看就是既凉快,又有寓意的客栈。

不等徐盛上前问话,只见店内一个小二满面春风的迎了出来:“几位客观,里面请!”

徐盛将缓绳丢给道:“一辆马车,八匹马,用上好的料抖匀了喂!”

说完,他丢给小二一枚银圆,小二连忙堆笑道谢,动作更加利索了。

遇此出手阔绰的贵客,小二朝里面吆喝了一声,将老板娘唤来迎客,自己则牵马前往后院。

“诸位客观里面请!”

一名身穿青布宽袍的妇人出来,对着众人福了两福道。

随行的锦衣卫李护担心这是一家黑店,警惕的打量着妇人,他先是看了眼妇人绣花裤下的脚,接着看了眼妇人的手,皆不像习武之人拥有,这才微微放心。

朱慈烺也瞅了两眼妇人,见其农村妇人打扮,却是干净利落,猜想这家百姓的日子应该过的不错。

他步入客栈门,忽然转身指着长竿上幌子的店名,问道:“掌柜的,你这龙凤客栈有什么讲究吗?为何起这名字?”

妇人笑道:“有龙有凤,自然是跟皇帝有关,有皇帝住过我们店呢!”

“哦?”

朱慈烺讶然,又问道:“不知是哪位皇帝?”

妇人边忙活着擦桌布筷,边回道:“是咱们的嘉靖皇帝哩,我刚过门的时候听我祖公公说过,嘉靖皇帝南巡时在我们汲县半夜遇到大火,险些被烧死,幸好锦衣卫大人反应及时,将皇帝从火海背走,一路跑到了我家这小店......”

做生意人的话很多,特别是老板娘,只要话匣子打开,就没玩没了的讲。

朱慈烺黑着脸,他都后悔开这话题了,老板娘是什么都敢说啊。

不过人家说的确实是真事,嘉靖十八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南巡承天府,那是他当藩王时的家乡,上万人的御驾路过汲县时,真如老板娘所说,大半夜的行宫着火了,因春季干燥火势很猛,烧死了不少人,连嘉靖帝都被烈火包围。

好在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在关键时刻头顶一床淋湿的棉被,从火海中冲进行宫,他将湿棉被蒙在嘉靖帝身上,将其背其冲出火海,把嘉靖帝救了出来。

如果把大明朝的锦衣卫指挥使搞个排名,谁最牛逼且善始善终了,非陆炳第一不可。

陆炳是亲妈是嘉靖帝的乳母,他也是皇帝儿时的玩伴,一起撒尿活过泥巴,晚上还一起睡觉,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奶兄弟。

正德死后无嗣,嘉靖从一个藩王入京继承大统,陆炳有从龙之功,后因火海救驾之功,他更受恩宠,逐渐成为朝野中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并在政治斗争中干掉内阁首辅和大将军,以及一名司礼监太监,可谓是权倾一时。

当然了,陆炳死在嘉靖帝之前,善始善终了,可嘉靖帝死后,陆家依旧被抄家了。

有趣的是,当初陆炳开府造房子时,万历皇帝的外公李伟还是个跑腿的泥瓦匠,亲自背负土石修筑陆府。

后来陆家被抄家,这处房产被抄没入官,万历皇帝继位后,李伟的女儿李氏成为了李太后,将陆炳的这处故居赐给了父亲李伟。

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世事兴衰,无法预料啊!

最终,老板娘的伶牙俐口终于停下了,因为菜齐了。

然而,刚刚清净了片刻的朱慈烺再度陷入了困扰,这妇人又开始了!

老板娘眼瞧着朱慈烺气度不凡,雍容华贵,于是一边忙着布菜,一边打趣道:“这位小哥看着有些眼熟啊,长着我们财神爷的模样!”

朱慈烺双手虚脱着腮,不可思议道:“我有那么福(胖)吗?”

老板娘捧腹大笑,咳嗽着道:“我说的财神爷不是家里供的那位,而是怀里揣的这位。”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张龙元纸币,咯咯直笑。

作为生意人,每天都会跟钱打交道,识别真假钱币更是必备技能,老板娘一看到朱慈烺的瞬间,就有种见钱眼开的感觉!

她不敢说朱慈烺长得像当今天子,因为那是大不敬,被人状告可是要吃官司的,所以她只能用‘财神爷’来代替。

差点被认出,朱慈烺只得打着哈哈道:“曾经也有人这样说过。”

老板娘端上来一壶特产酒,笑眯眯道:“我说嘛,你要是那位‘财神爷’,怎么着也是左手拿金,右手握银,身挂玉器,身边还跟着两个招财童子......”

她的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说笑间,客栈又来了一位中年客人,身后还跟着一队七八人的汉子。

老板娘忙笑着接待:“客观,请里面坐!”

中年客人只是平淡的点了点头,道:“不喝酒,每人一碗茶,再来一碟花生米。”

隔着数张桌子,朱慈烺隐隐觉得中年人有些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此人。

李护凑近朱慈烺,低声道:“陛下,此人是个官,那七八个随行都是官兵。”

朱慈烺微微点头,也看得出这几人的行为有官方做派。

徐盛在那看了半天,同样有着似曾相识感觉,他上下打量了一番中年人,仔细回忆了一下。

终于,他想起来了,见朱慈烺出身,低声耳语了几句。

经徐盛这么提醒,朱慈烺也想起来了,原来此人是韩诚科,是都察院的御史。

几年前,韩举人因路引案进京告御状,将整个河南官府搅得腥风血雨,事后朱慈烺替他主持公道,砍了河南数百名怠政的官员,还促成了司法改革。

当初朱慈烺让他担任都察院御史,韩诚科因老母去世,在家守孝三年,守孝结束后便进了都察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