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959章 献俘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959章 献俘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天武十一年三月八日,南京承天门外进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按照以往的规矩,每遇重大战争,大军得胜凯旋,都要在午门向皇帝敬献战俘,称献俘礼。

朱慈烺因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处于皇城之内,百姓无法观摩,因此将献俘礼改为皇城正门的承天门,彰显与民同庆。

这一天,南京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扶老携幼前往承天门观礼。

朱慈烺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紫纱袍,带着京中勋贵和文武百官登上了承天门城楼。

他的身边,太子朱和陛同样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紫纱袍,两位稍长些的皇子也随在左右。

教育皇子,要从小抓起,朱慈烺想让孩子们拓展眼界,知道世界的另一端住着大明的敌人,避免夜郎自大,不思进取。

内使监在承天门城楼上设了一个御座,朱慈烺并没有坐,而是看向楼下的午门广场。

这一幕,如同崇祯九年的献俘仪式,城楼前的广场上,大量的御林军和锦衣卫整齐有序的持枪站立,广场庄严肃穆。

只不过二十年前献俘的是高迎祥和鞑清的八旗俘虏,现在变成了一群西班牙贵族。

当年,崇祯皇帝带着太子共同观礼,当时朱慈烺的年龄和现在的太子朱和陛相仿,现在刚好经历了一代人。

朱慈烺指着城下被绑缚着跪的整整齐齐的西班牙贵族们,问身边的太子:“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太子朱和陛点了点头道:“皇儿知道,是西班牙人,以前我们大明称他们为佛郎机人。”

朱慈烺又问:“知道西班牙国在哪里吗?”

朱和陛回道:“回禀父皇,西班牙国位于欧罗巴西南角的伊比利亚半岛,跟葡萄牙国和法兰西国接壤,东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

朱慈烺欣慰而笑,又问道:“将来可愿替朕亡其国,绝其苗裔?”

不等朱和陛回答,二皇子朱和墿站了出来,抱拳道:“父皇,皇儿愿往!”

接着,他一本正经的看着太子道:“太子哥哥是大明储君,应坐镇神州,辅助父皇安邦定国,儿臣愿代父皇和皇兄出战,扫灭群丑!”

“谁说太子就应该看家的?”

朱和陛反驳道:“父皇正值盛年,即便再过五十载,也是老当益壮,兄虽不才,亦有开拓之梦,愿替父皇马踏黑海北,饮马莱茵河,扫平欧罗巴诸国!”

“好了好了!”

朱慈烺一手一个,摸着他们的脑袋,道:“从明天起,你们两个就去讲武堂磨练吧,将来有的是机会上战场。”

“是!父皇!”二人应道。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慈烺一直梦想着能有那么一天,让下一代也能像自己这样,经过军队磨砺,不做太平盛世的守成之君。

直到现在,他才能体会到朱元璋当年的良苦用心,当了皇帝,有了继承人后,千方百计的想要后人守住江山。

“献俘开始!”

“咚!咚!咚.....咚!”

随着礼部官员的高呼,献俘大典正式开始了,顿时鼓乐大作,礼炮轰鸣,诸官肃立,庆贺胜利。

礼部官员继续呼道:“宣司礼监掌印太监、远洋正使钦差吴忠,觐见献俘!”

一身蟒袍玉带的吴忠,意气风发而来,从步行的气势看,根本不像个太监。

周围的太监们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自从太监的权力被皇帝收的差不多了,宫里的太监们腰杆子再也直不起来了,时时如履薄冰。

城楼下,一名御马监的太监悄悄对身边人道:“大总管真给咱们太监长脸!”

另一名太监道:“可不是嘛,听说陛下还打算封大总管爵位呢!”

“嘘!你还敢乱嚼舌根子的,想找死别拉着我!”

那名多嘴的太监反应后立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慌张的瞥了眼周围。

......

吴忠代表远洋舰队上前几步,面向承天门上的朱慈烺高呼道:“臣吴忠,叩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说着,便拜了四拜。

朱慈烺对其遥遥抬手,示意大典继续。

接着,吴忠手捧开始宣读露布。(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相当于捷报)

“臣自天武九年奉使西洋,历时二载,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所历番国,由占城国、暹罗国,吕宋、爪哇,直逾南印度、锡兰国、抵于西域萨非王朝(中亚)、阿拉伯诸部,自小西洋入大西洋,大小凡四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朝廷威福之致!”

“臣统领远洋舰队往欧罗巴,道经葡萄牙国,西班牙之主腓力四世负固不恭,妄图覆灭我远洋舰队,臣遂结盟葡萄牙,举联合舰队大败无敌舰队,俘获贵族数十,至十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

这个时候,身体被大木架子高高竖起的西班牙俘虏被押往献俘位上,等待处置旨意,现杀示众还是关起来劳改。

朱慈烺道:“挑两个最老的出来,其余游街七日,送入兴国矿区!”

他看向身边的太子和二皇子,道:“朕八岁时,亲手击毙了畏敌而逃的成国公朱纯臣,你们今年都九岁了,天天嚷着要学朕上阵杀敌,现在你们的机会来了。”

二位皇子一下子愣在当场,谁都没想到亲爹会来这么一出。

瞧着两个孩子脸色微白,随驾的徐盛劝道:“陛下,两位殿下还小,不如等他们再长几年,从猎杀野兽开始......”

不到十岁就拿活人练手,这有点太过苛刻了。

要知道,即便成年男子,参军第一次杀人时,都会留下心理阴影,经历多了才会慢慢地磨平。

朱慈烺打断了他的话:“徐盛,你去陪着他们,实在不行,就不必勉强了。”

说完,他走下承天门,乘銮驾返回奉天殿。

当天下午,朱慈烺对远洋船队官兵进行了封赏仪式,封吴忠为靖海侯,朱成功为延平侯,施琅为海澄伯......

靖海侯这个爵位,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只有两位,第一个是洪武朝时的水师大将吴祯,第二个便是降清后受封的施琅。

吴祯和吴良兄弟二人,都是早期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大明立国后皆封侯爵,死后追封国公,葬在南京钟山之阴。

朱元璋曾评价:“吴良,今之吴起也!”

按照血缘关系,吴忠是吴良的弟弟吴祯的后人,只因家道中落,迫于无奈才当了太监。(吴良是齐王的岳父,朱棣靖难后收拾藩王们,将齐王贬为庶人,软禁南京至死,吴家受到牵连也遭了殃。)

所以,朱慈烺将靖海侯的爵位赐给吴忠,又给吴家续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