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秦五百年 > 第17章 函谷关外

大秦五百年 第17章 函谷关外

作者:轻风千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01 08:11:04

要培育出优质的战马,不仅要有善于养马的人、要付出很大经济成本,对于自然环境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在高寒地带。

在古代中原王朝中,有两个最佳的养马天然牧场,一是燕山一带,二是甘凉河套一带。

秦国祖先是养马官出身,为周天子养马,地点正是在陇山,秦人在陇山山地草原由畜牧业起步,完成了从游牧向农耕民族的转变过程,从陇山走向了关中平原,进而统一了全国。

位于秦国西北处的陇山,乃是优质的天然牧场,在现代的关山草原和关山牧场,正是位于陇山。

即使是后来向农耕民族转变,秦国善于养马、重视养马的优良传统并没有消失。

在陇山一带,有大量的养马场和相应的官吏,由太仆管辖。

秦国有关中和蜀地两个大粮仓,有四个关隘和黄河天险拱卫,还拥有优势天然养马场,如此之大的地利优势,是关东任何诸侯国所不具备的。

无怪乎,秦、汉、隋、唐都是从关中起家,最后一统天下。

吃过饭后,子婴与众臣继续议政。

————————

函谷关以东二三十里,这里营寨遍地,无边无际,连绵看不见尽头。

在连绵的营寨中,楚军军营位于中央和前方,其余各**队营地,分别在两翼和后方。

在这里,由楚国和其它各国诸侯组成的联军,有兵马约六十万,号称百万大军。

这支联军,盟主为楚国上将军项羽,有兵力四十万。

其余二十万,乃是齐、魏、燕、赵、韩五国的军队。

秦军大败、章邯投降,楚军携着胜利的余威,兵锋直达函谷关外,士气旺盛,大有不破函谷关不罢休的态势。

楚营,项羽帅帐外,鼓声响起,项羽召集众将,部将们迅速赶来。

在这里,有一批执戟郎在守卫着,为首之人,乃是执戟郎中韩信。

他在好友钟离昧引荐下来投奔项羽,至今一年有余,项羽始终看不起他,只让他做执戟郎中。

看着一个个身穿铠甲的将军进入,韩信自问才能超过他们,却不被赏识,心中烦闷失落。

帅帐内,为首之人,正是楚国上将军项羽,他二十五六岁,身材高大,体型魁梧,双手如蒲扇般大,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自信,一种王者霸气。

此时,楚军兵锋正盛,项羽账下猛将如云,主要部下有项伯、龙且、英布、钟离昧、季布、蒲良、项庄、项声、项它、周兰、周殷等人。

项羽开口道:“函谷关就在眼前,只要过了函谷关,关中就唾手可得,暴秦就亡了。”

“胡亥这个暴君,我定要宰了他。秦国宗室、嬴氏一族,一个都不能放过!”

说到这里,项羽紧握拳头,咬牙切齿。

龙且道:“上将军,请派末将出战,定拿下函谷关。”

季布道:“上将军,暴秦内有奸臣赵高,对外作战失利,民心、军心尽失,士气低落,早已无心恋战,只需派兵强攻几日,定能攻破。末将愿领兵攻城。”

好几个武将纷纷请战。

函谷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岂是那么容易攻下,武将们都以为秦军军心涣散,必定无心念战。

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则一言不发。

自从投降之后,在楚军军中,他们被许多楚将鄙视,很不是滋味,当初要不是因为逆贼赵高,他们还真不愿意投降项羽。

项羽没有立即做出决定,他能认识到,如果函谷关的秦军死守,急切间难以攻克。

离项羽最近之人,乃是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

范增年逾七旬,头发花白大半,虽然年事已高,却精神健硕。

看着武将们如此表现,范增说道:“若能智取,又何须强攻。赵高把秦国糟蹋得够惨,暴秦已失去民心,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将军弃暗投明,归顺我楚国。何不招降函谷关守将?”

随即,他看向章邯,说道:“章将军,你觉得能否劝降函谷关守将孟通?”

章邯道:“我对孟通有所了解,若在始皇帝时期,他必定不会降。可如今,胡亥昏庸,赵高祸害秦国,秦**心、民心尽失,或可一试。”

范增道:“好,烦请章将军修书一封,劝降孟通。”

章邯看向项羽。

项羽随即道:“章将军,就如此办!我等你的好消息。”

章邯领命。

————————

咸阳宫,子婴继续跟臣子们商讨政事。

关东以项羽为首的诸侯联军,兵锋直指函谷关,坚守函谷关,是大家一致的意见,也唯一办法。

尉缭说出自身看法,咸阳和蓝田大营的军队,可作为后备,函谷关、武关、黄河防线哪里更需要,再调派前往支援。

参加朝会的骆甲,基本上没有发言,而是默默关注着朝会的一切,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他看到了君主的贤明、臣子们的尽心尽力,为之感到欣慰。

朝会上的三公九卿臣子们,大多数对骆甲不熟悉,是在子婴出发武关前看到了带领三千骑兵的骆甲,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

到了午时,朝会事项基本讨论完毕。

子婴道:“我大秦有最好的养马场,不愁没有军马。近两年,我秦军损失惨重。目前,大秦缺骑兵,需要善于操练、统御骑兵之人培养,操练出新的骑兵。”

随即,他看向骆甲。

骆甲站起来,走到中央,抱拳面向君主,神态恭敬。

子婴继续道:“这位骆甲将军,原是骑兵中的都尉,是合适人选。寡人决定,升骆甲为校尉,秩俸二千石,全面负责骑兵之操练。”

对于骆甲来说,这是一个大惊喜,还在武关的时候,秦王只是答应让他操练骑兵,并未说给他升职。

骆甲神情振奋,大声道:“谢我王!臣定不负我王信任,定给大秦训练出精锐骑兵。”

最后,子婴道:“有诸位爱卿为大秦效命,寡人放心了。项羽随时有可能进攻函谷关,寡人自当亲临函谷关,以振奋军心,指挥抗敌。明日,寡人率三千骑兵前往函谷关。”

散朝后,子婴把太官令叫来。

“宫中大米有多少存量?”

“禀我王,宫中大米约有四百斤。”

“日后寡人在宫中时,改为食用大米饭。”

“诺!”

子婴不喜欢小米饭,除非没得选择。

翌日,五千骑兵集中在咸阳东门,文武百官前来送别秦王。

辰时,秦王车驾来到这里,他带上王元、王威以及三千骑兵,赶往函谷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