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秦五百年 > 第183章 更真实的名将

大秦五百年 第183章 更真实的名将

作者:轻风千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01 08:11:04

箱子、袋子被全部打开,大多数是上等丝绸,还有胭脂水粉。

阿尼莫丝绸仔细检查着,苗人懂得织布,但绝对制作不出如此上好的丝绸。

手拿着丝绸,感受着与普通布匹的不同,让阿尼莫爱不释手。

项他道:“公主很美,穿上丝绸制作的衣物,会更美!”

阿尼莫又再检查着胭脂水粉。

苗人也懂得制作简单的胭脂水粉,这楚人送来的,比苗人自制的不知好上多少倍。

项他又再道:“公主用上这胭脂水粉,会美上加美。”

如此上好之物,是阿尼莫所没见过,芳心大喜。

项他又再不断说些好话,更让她心花怒放。

检查完毕后,阿尼莫道:“苗人能跟楚人做朋友,父亲一定高兴,明天我就带你去见他。”

大屋外面,十八人在等待着。

还有更多的苗人在围观着。

许久后,阿尼莫带着项他出来。

她吩咐下属,安排好项他和随行人员。

她明确宣布,楚人是来跟苗人交朋友的,要好好招待,不得对贵客无礼。

阿尼莫看到楚人马匹上之物时,惊讶问道:“这是什么?”

项他回应道:“此物叫‘马镫’,有了马镫,骑马时会更稳当、更舒服。”

随即,项他演示左脚踏着马镫上马。坐在马背上时,脚底踏马镫,舒舒服服。

他又再说,打造铁马镫、铜马镫需要时间,可先用布马镫替代。

他命属下当场演示用布匹制作布马镫。

项他又再说出马蹄底部的铁马掌,说出马掌的妙用。

如此种种,让在场的苗人都啧啧称奇。

阿尼莫还以为是楚人发明的,更觉得楚人交朋友是大好事。

这是秦人发明的,项他不会傻到去说出来。

傍晚,阿尼莫跟项他共进晚膳。

项他和随从们,都被隆重款待。

当天晚上,村寨住宿之处,杨嵩脑袋忽然灵光,对项他道:“大人,要苗人归心楚国,还有个办法。大人把那个阿尼莫娶了,楚国和苗人结为姻亲,以后谈事情就好办了。”

项他点头夸赞道:“这是好办法,今日看她如此欢喜,我就有这个打算,有机会再问问,阿尼莫是否已成婚。”

第二天一早,阿尼莫带着项他西进。

苗人所有人员的马匹,都装上了布马镫。

一路上,项他了解苗人的方方面面,不失时机讨好阿尼莫,让阿尼莫芳心窃喜。

“我已说了,苗人没有公主,苗王女儿不叫公主,项大人可叫我‘阿尼’。”

项他更是求之不得,毫不客气这样叫。

在苗人居住的武陵山地区,共分为十五个部落,共有二十七万人。

各部落有自身的领主,当苗王去世后,各领主再推举出一人接任苗王。

武陵山苗区,虽然不像中原那样有宽阔平坦的大道路,各部落、村寨之间,也会有小道路连接。

对于食物、日常生活用品,苗人大体上能自给自足,有时候这部落某部分物资不足,以物换物跟其他部落交换,相互扶持,互为补充。

但苗人加起来不足三十万,能自主生产制作之物,只能满足最基本生活需求,物资匮乏。

苗人的武器、农具,都是用青铜铸造,还不懂得铸造铁器。

队伍行走于武陵山山间小路上,到了傍晚,抵达一处小村寨,在这落脚住宿一晚。

第二天继续赶路,走了小半天后,来到一处大村寨,苗王就在这里了。

在阿尼莫带领下,项他见到了三十余岁的苗王。

阿尼莫向父亲说明项他的身份、来意,苗王有欢喜之色。

项他说出合作意向,说出给苗人带来的好处,苗王对此很欢迎。

他问道:“楚人给苗人这么多好处,需要苗人做什么?”

楚国人不可能白给好处。

项他道:“尊敬的苗王,楚国朝廷只需苗人三千男丁加入楚军。楚军计划穿越武陵山,攻入秦国的巴郡,需要苗人带路。”

原来是有事情需要帮忙,怪不得主动前来。

苗王觉得这事非同小可,没有当场答复,表示需要召集十五个部落领主共同商议。

项他在这里住下,等候结果。

————————

汜水河属于黄河支流,由南至北流入黄河。

北临黄河的虎牢关,位于汜水河下游。

汜水河西边,有大量密密麻麻的船只,这是由杨武部下们建造。

在赵军眼皮底下造船,李齐和部下们都觉得,秦军很有可能会渡河进攻。

汜水河两岸,战云密布,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这天,韩信来见皇帝。

“陛下,为了迷惑赵军,还请陛下做一事。”

子婴道:“韩将军,要朕做何事?”

韩信道:“为了彻底迷惑赵军,从汜水正面进攻时,还请陛下跟臣一同督战,要让对岸的赵军知晓,秦国皇帝亲临督战,敌将必会彻底迷惑,把所有兵力都用于正面作战,更有利于我军在上游秘密渡河。”

子婴淡淡一笑道:“韩卿家真有一手,当日你来咸阳毛遂自荐,自称不亚于吴起、李牧,看来并非满口吹嘘。”

韩信向皇帝揖一揖,说道:“只要陛下信任臣,给臣用武之地,臣会证明,臣更强于吴起、李牧、白起。”

对此,子婴没有立即回应,在屋内来回踱步。

韩信忠诚是有,但有些高傲,不懂得谦虚谨慎,这是他的大缺点。

对于这样的人,必须要恰当驾驭。

子婴停止踱步,走到韩信跟前,说道:“若韩将军真有如此大才能,朕很欣慰!先打好这场仗。”

随后,子婴跟他一同共进晚膳。

君臣两人并非各单独一桌,而是共一桌打对面而坐。

隆冬时节,天气寒冷,正是吃火锅好时候。

在食桌旁边,有一青铜鼎,鼎下有燃烧着的木炭,将鼎内的汤加热沸腾。

在食桌桌面上,有羊肉、鹿肉、鱼肉、野鸡肉、鱼虾、蔬菜等等,还有各种酱料,枸酱是必不可少。

子婴频频夹菜到鼎内。

君臣两人大吃起来。

此时的韩信,已三十余岁,留着短短的胡子。

子婴已二十八岁了,依然没留胡子。

吃到一半时,两人开始谈论起来,子婴向韩信了解他年轻时的经历,他要更为深入了解这个人。

子婴问道:“韩将军,那时你在家乡淮阴,为何宁愿饿肚子,都不找活计?”

皇帝这样问话,韩信的思绪,飘回了十余年前在家乡那段时光,对于他来说,那段经历不堪回首。

他说道:“陛下,那时候,臣虽然已落魄,好歹是贵族之后,岂能做贩夫走卒之事。”

呵呵!宁愿饿肚子也不愿意与普通百姓为伍,不愿做普通百姓的活计。

那时候,韩信没有家财,却又不愿意去干活计,到处蹭饭吃,被许多人看不起,受尽奚落。

要换作是现代,会被说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堕落之人。

韩信又继续道:“从十六岁开始,臣熟读兵书、钻研兵法,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成为驰骋疆场的统帅。先有那时候的努力,臣才学得一身所学,才能为陛下效命。若那时去做贩夫走卒之事,必会被耽误前程。”

子婴又好奇问:“韩将军,那时候,你的兵书从何而来?”

古代可不像有网络的现代,这时期搜集兵书并不容易,更何况要把全部兵书搜集齐全。

韩信道:“回禀陛下,是臣想办法搜集而来,有些是找人借,还有一些…”

韩信略作迟疑,心想,要不要把那些事情也说出来呢?

很快,他做出了决定,压低声音道:“不瞒陛下,还有一些是骗来、偷来。”

听到这里,子婴笑了出来。

韩信略显惭愧之色,解释道:“为了学得本领,无奈出此下策!幸好,臣真的自学学得一身本领。”

子婴又再问:“韩卿家,你带剑在身,又有一身武艺。昔日在家乡被屠夫欺负,宁愿钻胯下也不反抗,这又是为何?”

韩信以为皇帝觉得这样是窝囊表现,忙解释道:“臣自然不惧怕那区区屠夫,只是有秦律约束,若斗殴伤人,免不了要被秦律惩罚。臣只好忍一忍,若当时没忍住,就没有今日为陛下效命了!”

听着这个答案,子婴笑了笑。

面对同一样事情,还真是不同人有不同表现。

要是项羽、龙且之类,当场就把那屠夫打趴下了,秦律禁止私斗,管他秦律如何,先狠狠揍你一顿再说。

韩信这种表现,怪不得会被项羽看扁,因为不符合项羽、龙且性格类型,在两人眼里,韩信就是懦夫、窝囊废。

子婴又再好奇道:“那时候,韩卿家在家乡可否有喜欢的女子?可否想成家?”

韩信道:“陛下,那时候,臣确实有喜欢的女子,那女子也喜欢臣。”

回想起这方面,长长叹息一声,继续道:“只是功业未成,无以为家。若有机会,臣要到家乡看看,看那女子嫁给何人,回报对臣有恩之人。”

子婴再问:“若真有这样的机会,你是否会找那屠夫,报复当年之事?”

韩信道:“回禀陛下,昔日那屠夫让我受辱,我更发誓,一定要功成名就。只是,是否饶了那屠夫?臣如今实在不知。”

子婴一连问了许多问题,对韩信更为深入了解。

那时候的韩信,一心只想功成名就,把其它一切都看得很淡。

————————

汜水上游某山上,骆甲、杨喜率军在此,伐木制作大量木桶,木桶之间用木夹连接,制成可供人行走的简易浮具。

这种浮具放在河面上,人和马都可以通行。

这里离汜水稍微有点距离,确保在汜水东岸巡视的赵军无法发现。

在这里,以骆甲为主、杨喜为副,统率秘密渡河部队。

五百主秦勇,亦暂时划归杨喜指挥,参与此次行动。

时间进入了十二月中旬,渡河工具已准备妥当。

骆甲和杨喜,在吃着风干的羊肉,啃着干粮。

士兵们不能烧火造饭,以免被敌兵发现山上有敌人。

骆甲喝下一口水后,说道:“韩将军真有办法,声东击西。待虎牢关那边正面渡河攻击时,必能吸引敌军注意,我们这边就有机会秘密渡河了。”

说起这方面,杨喜一脸佩服,说道:“数年前,就听说韩将军在朝堂大谈用兵之道,那时我还以为楚营区区执戟郎中,最多是只懂得纸上谈兵,没想到果然用兵如神。”

骆甲道:“用不了几日,我们又能立军功了。”

杨喜道:“陛下还想再一统天下,我们立功机会多,说不定灭六国后,你我都能封侯。”

两人都高高兴兴的,满心期待着。

————————

轘辕关,齐军营寨前。

“齐军缩头乌龟,躲着不敢出战!”

“齐军早就被秦军打怕了,不敢出来送死!”

“齐军都是懦夫,快快滚回家去!”

“刘邦老匹夫怕失败,不敢让齐军出战!”

“郦商是无能之将,只能龟缩不出!”

“郦商回去睡媳妇,别来丢人现眼!”

…………

一批秦兵在营寨外大骂着。

齐军躲着不出战,范目也没办法,只能用这种办法,希望能激怒齐军,让郦商忍不住出战。

就算无法引得齐军出战,骂骂敌军好让士兵们解解气。

一连叫骂数天,齐营中部分士兵被激起了怒火。

一个名叫申屠嘉的小军官,十分愤怒,向都尉郭蒙道:“郭都尉,出营跟秦贼拼了。别派戟兵出战,秦军那种古怪武器就占不了便宜。”

郭蒙无奈道:“我何尝不想出战,可郦将军严令,私自出战者处斩。”

申屠嘉不死心,说道:“都尉,再去跟郦将军说说。”

郭蒙也想再做尝试,来到郦商大帐。

“将军,秦贼如此辱骂,实难忍受!请允许末将领兵出战。”

郦商一副冷静模样,正色道:“我再说一遍,若私自出战,无论胜败,皆处斩!”

郭蒙急道:“将军,可秦贼欺人太甚!”

郦商严肃道:“没听到吗?”

郭蒙无奈,只好告退。

营寨大门外,秦兵依然在辱骂着,齐兵们只能装着没听见。

任凭怎么辱骂,郦商就是不出战,范目一筹莫展。

要是实在没办法,只能强攻营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