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秦五百年 > 第192章 借道攻秦

大秦五百年 第192章 借道攻秦

作者:轻风千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01 08:11:04

柏直登上城墙,望着对面的秦军,心中很不是滋味。

十年前,他跟随魏王从函谷关返回魏地后,魏国就再也没有经历战事。

魏军十年来第一次出战,就以惨败收场。

柏直烦闷得很,他颜面扫地,魏王得知后,肯定会很气恼,肯定会狠狠责罚他。

他命于梁守青令关,他亲自到百余里外的大梁,向魏王请罪。

————————

冯勉命人统计战报。

经过统计,秦军累计杀敌29685人,自身阵亡5126人。

在前期作战中,秦军和魏军伤亡数量相当,主要是后期伏击的骑兵出击后,导致魏军混乱溃败,秦军才能大量斩杀魏军。

冯勉把这个捷报告知京县以南大营的韩信。

韩信接到捷报后十分高兴,再派人把捷报送给函谷关的皇帝。

————————

魏国,大梁。

冯敬回来后,把出使韩国一事,立即向魏王豹禀报。

魏豹惊讶道:“齐、赵联军要借道!”

上次两**队借道,那是在黄河北边,从上党郡进入魏地,在荥阳以北的黄河渡口渡河南下三川郡。

这次借道完全不同,是借道国都周边。

要是两**队趁机发难,魏国岌岌可危。

滋事甚大,魏豹把丞相俞宏召入宫中商议。

俞宏道:“大王,臣认为,齐、赵两国不可能对魏国不利,也没理由、没必要这样做,我们可答应让他们借道。”

冯敬道:“大王,暴秦是东方六国共同敌人,暴秦要灭韩,已是到了最后关头,能否打败秦军都还是未知数,齐、赵不可能还跟魏国为敌。无论谁能打击暴秦,皆对魏国有利。臣认为,应当答应要求。”

在西边,有长城抵挡秦军,就算秦军要攻魏,也没那么容易。

可齐军、赵军借道,万一对方暗藏歹意,突然间攻大梁,那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魏豹烦闷着,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时,郎官来报,柏直回来了。

柏直守在青令关,前不久命他出击,怎么会跑回来呢?

俞宏和冯敬脸有喜色。

俞宏道:“大王,说不定是柏将军出击取胜,亲自回来报喜。”

冯敬道:“我魏军突然出击,秦军猝不及防,定然是被我军打败,柏将军应当是带着捷报回来了。”

魏豹大喜,觉得应当就是这样。

迈步进入书房的柏直,两眼无神,面如死灰,向魏王跪下。

三人觉得有异,难道是打败仗了?

“大王,臣败了!中就秦军诡计,死了三万人!”

魏豹、俞宏、冯敬三人大惊,居然败了,还死了那么多人。

接着,柏直把那天交战过程详细说出来。

魏豹脸色铁青,怒喝道:“柏直,你也太大意了!”

柏直没有给自己辩解,的确是自己大意,导致损失惨重。

冯敬道:“大王,虽说是柏将军大意,秦军强悍战力,的确难以匹敌。臣觉得,应当答应让两国借道,便于打击秦军。就算赵、齐联军跟秦军拼个两败俱伤,对魏国也很有利。”

俞宏道:“臣恳请大王,同意借道。”

原本还犹豫的魏豹,得知魏军惨败,促使他答应借道。

因为事关重大,又是机密之事,再加上路途不远,从王宫出来后,冯敬再亲自赶往新郑。

————————

虎牢关,书房。

子婴、陈平、薄贞三人一同用膳。

薄贞给酒爵都倒上茶水,这是蜀地名茶。

平常军中禁止饮酒,就算是皇帝,也不违反军规。

在昨天,刚刚接到了前方捷报。

“前方捷报,我以茶代酒,敬陛下和丞相!”

三人酒爵相碰,喝下一爵茶水。

随后,三人边吃饭菜边交谈。

陈平道:“魏国不知好歹,竟敢派军攻秦,等灭韩后,就拿魏豹开刀。”

子婴顺口道:“拿下魏国,难度不大。齐、赵、韩三国联盟,楚国,还有匈奴,这些才是难缠之敌。尤其是匈奴,有了马镫、马掌,如虎添翼。除非匈奴南侵我华夏疆土,在我们的地方跟匈奴打,否则我军要进入大漠草原打击匈奴,难度很大。”

陈平道:“看来陛下有计划要打击匈奴了!”

子婴淡淡道:“先解决诸夏内部问题,再集中力量对付匈奴。”

陈平道:“齐军、赵军把南下进军道路挡得死死的,就看韩信如何用兵了。”

子婴道:“韩国就剩最后一点地方,撑不了多久,我们耐心等待就是。”

这时候,薄贞难受起来,想要呕吐。

子婴急忙叫太医过后检查。

太医把脉后,再询问一些问题。

“陛下,贤妃有喜了!”

又怀孕了,薄贞心花怒放。

陈平道:“恭喜陛下、贤妃,嬴氏血脉又要增添一人了。”

随后,子婴看了史禄的奏章,他对郑国渠南边已勘察完毕,

已确定可再修建一条水渠。

这水渠同样是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最后注入渭河。

水渠的总工程量,相当于郑国渠的九分之一,跟褒水渠相当。

水渠的干渠路线、灌溉区域,跟历史上汉武帝时期修建的白渠差别不大,子婴命名为“白渠”,命少府和史禄动工建设。

目前,由杜真押送的四万余降兵,已经抵达关中。

————————

楚国,彭城。

项他已准备好了聘礼,准备再次前往武陵山苗区,正式迎娶阿尼莫。

在出发前,魏国使者来了,请求项羽派楚军北上,保护魏国。

对于这件事,楚国重臣们意见高度一致,既然楚军无法阻止秦军攻韩,那也要保住魏国。

章邯没有出言反对,表面上不做明显不符合楚国利益之事,不说这方面的话,他从中附和一下。

韩地战事紧急,已到了最后关头,项羽派钟离昧率七万军队北上魏国,在魏国的青令关到西桥关一带驻扎,防备秦军侵犯魏国。

当然,在魏国的楚军粮草,必须由魏国承担。

————————

郑国,冯敬再次来到这里,把魏王同意借道告之张良,又再把柏直率魏军从青令关出击一事告之,希望齐、赵两军能有所注意。

张良把李左车、曹参召集前来。

冯敬道:“两国大军出发后,我会跟随同行,让西桥关魏军开城门,再带大军北上。”

张良对曹参、李左车道:“战事紧急,事不宜迟,还请齐军、赵军尽快出发。”

李左车、曹参、张良三人再细细商议,从青令关攻击秦军后,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

曹参道:“秦军虎狼之师,又有善于统兵的韩信统领。在青令关城门外布下陷阱,我们无法突袭,只能正面作战。上次,孔聚率军跟秦军列阵而战,齐军无法匹敌。”

李左车、张良都有大才能,也为此头疼。

到底该如何破秦军,三人都在沉思着,苦思对策。

三人时而来回踱步,时而喝茶,时而又看着地图,时间在逐渐流逝。

不知何时,李左车首先打破平静。

“魏军出击,已证明战力不及齐军、赵军,若魏军再出战,两位觉得秦军会如何?”

李左车一提醒,张良立即想到了,说道:“若是魏军再出战,秦军定会以为,能轻松打败魏军,获得军功。”

李左车道:“我们就是要利用这种心理,让我们的人假扮成魏军进攻秦军。即使如此,秦军实在强悍,为确保胜利,我们的进攻先锋,必须是军中精锐。秦军先有轻敌之心,低估对手,我们再这样做,胜算很大。”

“没错了!”曹参大喜道:“如此打法,必能败秦军。”

张良补充道:“我们还得挑选死士,若进攻先锋还无法冲垮秦军,可让死士出战,冲出血路,又或者让死士攻击秦主将,擒贼先擒王。”

李左车点头道:“子房言之有理。”

曹参对李左车和张良都很佩服,他自愧不如。

商议结束后,李左车、曹参分别下令,在新郑城外的军队,明天拔营起寨,四万赵军由曹参指挥。

第二天,新郑东郊。

四万赵军、五万齐军云集于此。

韩成、李左车、张良在这里送别曹参。

出发前,张良给曹参敬酒,说道:“韩国存亡,有赖于曹将军了!祝曹将军旗开得胜。”

两人共饮一爵。

李左车同样给曹参敬酒,说道:“三国同盟,唇亡齿寒,绝不能有一国被暴秦所灭。曹将军北上,一定要胜。”

两人共饮一爵。

随后,曹参率领九万大军向东进发,沿着官道向西桥关方向行军。

冯敬跟随在曹参旁边。

在这里,有不少老百姓在此,看着向东的军队。

其中有两个男人十分特殊,他们在老百姓人群中一点也不起眼,他们是陈平安插在韩国的探子,在韩国有着正当身份和营生,从来没有被怀疑过。

随后,两人在隐秘处商议起来。

男人甲道:“是曹参领军,向东边不知道去哪里。”

男人乙道:“我悄悄跟上,要是有异样,得尽快向丞相报告。”

这个男人有坐骑,在往后两天,假装老百姓暗中跟随。

————————

西桥关,有大批魏军在这里警戒着。

齐、赵两**队从这里进入魏国,魏王豹专门派柏直一路监视,防止对方对魏国做出不利的举动,直至对方离开魏国为止。

在远处某树林,有个探子望着进入西桥关的齐军、赵军,这是重要情报,得赶快告之在虎牢关的丞相。

他迅速回到新郑,告之同伴,然后火速向北,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虎牢关。

赵、齐联军进入魏国后,一路上都是走官道,行军速度比较快。

从西桥关北上青令关,只有区区两百余里。

数日后,联军抵达青令关。

曹参在这里安营扎寨,把各武将召集一堂,商讨攻秦之策。

大帐内,赵将有戚宗、赵丰两人,齐将有孔聚、郭亭等人。

曹参站在地图旁,说道:“秦军在青令关城门外布置有陷阱、障碍,我军无法突袭,那只能光明正大交战。秦军在阳武守军必定不多,又刚胜魏军不久,若我们假装成魏军,秦军必定不会过于重视。我齐、赵两军本身就强于魏军,又小心谨慎不被秦军蒙骗,若骤然猛攻阳武秦军,秦军必抵挡不住。只要我们能突破阳武,兵至荥阳甚至汜水,韩信不得不抽调重兵回援,我们在南边的军队,再趁机北上夹攻,让韩信两面受敌,最后胜利必属于我们。”

他所说的,正是在新郑时,跟李左车和张良商讨的对策。

孔聚道:“曹将军,末将愿为前锋。”

上次出战,小败给秦军,他要做前锋取胜,挽回面子。

曹参道:“出战后,一定要发动最猛攻势,一举击败秦军。”

“诺!”

兴奋中的孔聚,作揖领命。

在从西桥关进入魏国后,冯敬就赶回大梁,向魏豹说出齐、赵军假扮魏军一事,要向魏国借魏军的衣服、盔甲穿上。

魏豹同意了,盼望齐、赵联军打败秦军。

曹参再对众将道:“待孔聚将军取胜后,我军主力全部出击,以最快速度夺取三川郡东边之地,争取在韩信回兵前打到汜水东岸。”

这么安排,众将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

二月初五,虎牢关,书房。

子婴正在批阅奏章。

春耕即将开始,秦国各地已准备就绪。

因为征召三十万男丁从军,人手有所不足,但总比十年前好一些,各级官吏努力下,能解决问题。

刚要吃早膳,陈平匆匆进来。

“陛下,刚刚得到消息,在新郑的齐、赵联军进入西桥关。”

听到这个消息,子婴着实惊讶了一番。

陈平道:“曹参率两**队入魏,定是要借道魏地,从北边的青令关出兵。”

子婴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消息是何时传来?马上派人通知韩信,可还来得及?”

陈平道:“齐、赵联军是在上月底进入魏国,恐怕已来不及了。或许在此时,阳武已遭到联军攻击。”

子婴叹息道:“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立即派人通知冯勉和韩信。在汜水东边营寨,做好迎战准备。”

他又再想着,青令关那边有三万守军,就算抵挡不住敌军,最少能坚持一会,不至于造成很严重后果。

随后,两骑迅速从虎牢关而出,渡过汜水河,分别先东和东南方向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