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秦五百年 > 第212章 敌人上钩

大秦五百年 第212章 敌人上钩

作者:轻风千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01 08:11:04

只要不是重大战争,或者严重的饥荒、灾害、瘟疫,诸夏人口会自然增长。

即便如此,要是极限所需,楚国可征召出一百万军队。

皇帝执意要伐齐国,项他更是为此难过。

要是亚父还在,必定会全力阻止项羽做出冲动之事,可惜亚父不在了,要劝谏、阻止项羽,很难!

但就算再难,项他也得竭尽全力阻止项羽,他不忘亚父重托,必须为项家负责、为楚国负责。

散朝后,项羽来到寝宫看望虞姬。

此时的虞姬,脸色苍白,身体虚弱,项羽痛在心里。

“虞姬,刘邦胆敢派人行刺你,我绝不放过刘邦,我已在朝会上宣布,秋收后率五十万兵马御驾亲征。”

虞姬担心道:“若是暴秦趁机来攻,如之奈何?”

项羽道:“大楚五百余万之众,可征召八十万人。五十万灭齐,三十万在西边防备暴秦,已经足够了。”

虞姬道:“真要是这样,暴秦可就坐收渔翁之利了。”

项羽道:“我北上灭齐后,把齐国土地纳入楚国,楚国只会更强大。”

就算项羽再信心满满,虞姬都不免担心。

第二天,章邯再次来到某客栈,把写好的书信交给卓评、甘重,这是给皇帝的信。

不久后,在黔中郡操练士卒的龙且、彭越接到项羽的命令,攻秦计划取消,三个月后率军北上彭城,随项羽一同北伐齐国。

————————

秦国,咸阳。

七月初,朝会。

那高高在上的大业皇帝,脸有喜色。

“本次朝会,由丞相公布三件喜事。”

陈平出列,面向众臣说话。

“这第一件喜事,是关中丰收。今年夏收,关中粮食收成比以往正常年份增加两成。”

这的确是喜事,众臣为之欢喜。

陈平继续道:“这第二件喜事,是楚国伪皇帝项羽,有可能会亲征伐齐。”

乍听到这个消息,众臣十分意外,项羽为什么会攻齐国呢?

项羽准备讨伐齐国,这是公开的消息,如果是正常消息传播,还没传到关中,目前只传到了颍川郡、三川郡,是章邯那边送来消息,皇帝先得到的情报。

陈平道:“刘邦此人可恶至极,派人刺杀楚国皇后虞妙弋,却企图嫁祸给大秦,让楚国跟大秦死拼,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幸好被楚国识破,项羽要找刘邦算账,准备亲率五十万大军伐齐。”

众臣一听,更是大喜。

陈烈道:“刘邦如意算盘落空了,嫁祸不成反倒深受其害。楚国跟齐国火拼,对我们非常有利。”

中尉佟威道:“楚国攻齐,大秦可坐收渔人之利。”

郎中令韩谈道:“项羽亲率大军攻齐,楚国西边必定兵力空虚,是我们伐楚好机会。”

王元出列道:“项羽要灭齐,最少需要四五十万大军,又得防备大秦趁机进攻,必然要征召全部男丁从军。无论最后交战结果如何,都必定劳民伤财,元气大伤。”

骆甲道:“陛下,待项羽攻齐后,臣愿率军伐楚。”

孟通出列道:“陛下,臣也愿率军伐楚。”

陆续有多名武将出列请战。

子婴没有立即回应,向陈平道:“丞相认为如何?”

陈平道:“回禀陛下,项羽率军攻齐,对楚国本身非常不利。项羽虽是昏君,楚国还不乏忠臣、能臣,必定会劝谏项羽取消攻齐。项羽最终是否会攻楚,还是未知之数。”

子婴道:“丞相高见啊!就算项羽率军攻齐,我们也要等到齐楚两国交战正酣时,才是最佳出兵时机,何况项羽还未出兵。若项羽真的出兵伐齐,再做计较。”

钟平问道:“陛下,这第三件喜事是什么?”

陈平面向众人,继续道:“邹离出使西域,已经成功说服月氏国跟大秦结盟。”

在月氏国时,邹离写好工作报告,派人赶回羌国,这是快马传递消息,半途在羌国的秦军驻地都有换马,赶到羌王所在地后,杨喜再派快马传递消息回关中。

在两天前,子婴接到了邹离的报告。

至于月氏国的铁木尔,还需大半个月才能来到咸阳。

这的确是一件喜事。

钟平道:“陛下,月氏不敌匈奴,何况大秦与西域相隔数千里,传递一次消息耗时甚久,难以相互配合作战。臣还是认为,不必过于耗费国力经略西边,可先对匈奴采取守势,先灭六国再与匈奴决战。”

陈烈道:“臣附议!”

奉常曾奎、宗正潘延年同样附议。

除了这四个人外,也还有其他人的意见偏向于钟平,只是没有出言附议而已。

对于有不同政见,子婴没有因此生气,他没有直接回应,交给臣子去解决即可。

陈平反驳道:“经略西域,是陛下定下的国策,不容更改。大秦第二次灭六国,不是三年两载能完成,要是有盟国牵制匈奴,在兵事上对大秦有利。更何况,大秦还可以跟西域诸国通商,带来财货收入,我们可把钢刀卖给月氏国、大宛国,让月氏军队更强大,更好打击匈奴,我们又可赚钱,一举两得。”

右丞相之言,臣子们低声商议起来。

经过丞相这般解释,大多数都觉得,经略西域的确很有必要性。

子婴又再说,月氏国使者即将抵达大秦,由典客苏术接待使者,让他们见识大秦的强大。

他再道:“羌国已臣服于大秦,我们可派出专门人员到羌国,教导羌人学习大秦文字、语言、礼仪,在羌国全面推广大秦钱币、度量衡。”

这是对同化羌人的重要举措,只要跟夏人融合在一起,任何族群都避免不了要被同化,子婴要把许许多多蛮夷族群同化,使之成为诸夏大家庭的一员。

他对陈平道:“丞相,这些交给你去办。”

陈平领命。

————————

齐国,临淄,后宫。

已经六十岁的刘邦,正跟戚姬、刘如意一齐吃晚膳,三口子心情都不错。

戚姬道:“陛下今日心情很好,想必没什么烦心事。”

刘邦道:“暴秦暂时没侵犯他国,有萧丞相处理国事,我高枕无忧也,没什么能让我烦。”

刘邦高兴,戚姬也高兴,她最喜欢这样过小日子。

这时候,五岁的刘如意道:“父皇,可给孩儿请个太傅吗?”

戚姬道:“陛下,暴秦嬴子婴给皇长子封了三个太傅,如意也不小了,也该有太傅了!”

她盼望着皇帝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点头道:“是该有太傅了,萧丞相是最好人选,只是他年事已高,操劳国事已不容易,不能让他过度操劳。张苍年纪跟我一样,但他精力比我好多了,就让他做如意的太傅。”

张苍是萧何副手,处理政事能力强,在朝中地位高,深受刘邦和萧何器重,由他担任太傅,戚姬眉笑颜开。

这时候,一郎官匆匆而来。

“陛下,大事不好啦!”

正在用膳的刘邦脸色一边,问道:“发生了何事?”

要是普通事情,郎官决不敢如此惊扰皇帝。

郎官道:“陛下,楚国皇帝项羽,要御驾亲征,率至少五十万大军侵犯齐国。”

刘邦、戚姬都大吃一惊。

郎官再把事情原委徐徐道来。

郎官走后,戚姬道:“陛下,你真的为了妾身派人刺杀虞妙弋?”

要真的是这样,虽然会给齐国带来严重后果,但她会觉得很温暖。

一脸郁闷的刘邦道:“我根本就没做过这样的事情。”

明天就是朝会,他准备上朝后商议此事。

第二天早上,齐国文武大臣聚集在大殿,这是大朝会,人员来得很齐。

主要人物有萧何、张苍、陆贾、隋何、陈恢、娄敬、赵尧、公上不害、任敖、秋彭祖、曹参、刘泽、刘贾、樊哙、卢绾、周勃、夏侯婴、孔聚、陈贺、王吸、薛欧、靳歙、傅宽、郦商、周緤、陈濞、王陵、吕产、吕释之、虫达、奚涓、高邑、陈豨、王恬启、陈错、张相如、靳强、周苛、枞公、卫胠、孙赤、宣义、武虎、刘到、杜得臣、高色、郦疥、林挚、阎泽赤、齐受、周聚、朱濞、陈胥、刘到、摇毋余、戎赐、周定、工师喜、陈胥、杜得臣、吕胜、邓弱等人。

除了带兵驻守上党郡周昌、郭蒙,以及镇守边疆的部分武将,齐国主要臣子皆到来了,可谓是人才济济。

行跪拜之礼后,各臣子就坐,看向皇帝的人,都发现皇帝脸有忧色。

刘邦道:“在楚国,发生了一件对齐国很不利之事。”

随即,由郎官把事情说出来。

众臣听后,无不惊骇。

有些臣子认为,或许陛下真的做过这样的事情,被楚国查了出来。

许多臣子觉得,皇帝这一招很高明,可惜没有做得干净利落,还是被楚国查清楚了。

刘邦善于察言观色,他扫视着众臣,可看出有部分臣子认为这件事就是他派人干的。

他朗声道:“朕事先言明,绝无派人做过此事,此事另有蹊跷。项羽不久就要率军攻齐,我们需商讨出对策。”

善于治国的萧何,很快就想到了相关问题,说道:“陛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项羽御驾亲征,又有何惧哉!齐国有四百五十万人,可征召出五六十万大军,粮草充裕,又还有盟国支援。反观楚国,人口虽比齐国多出百余万,但项羽还需留下部分兵马防备秦国,这样算起来,楚国可用于北上的兵力还不如我们。再者,项羽虽善于统兵,麾下猛将如云,但我们齐国也不差。项羽若是真的来侵犯楚国,全力拒之。”

曹参道:“丞相说得没错,项羽若来,无需惧怕。”

许多臣子附议,同样是这个意见。

陆贾道:“陛下,暴秦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若能让项羽改变主意,那是上上之选。”

萧何道:“陛下,若东方六国交战,只会让暴秦坐收渔人之利,可派使臣前去彭城跟项羽交涉,再派人去赵国求援。”

对于萧何的建议,刘邦都同意了,决定派隋何前往彭城交涉。

朝会结束后,萧何留了下来,他问道:“陛下,行刺虞妙弋的刺客,是否真的是陛下派去?”

刘邦道:“朕在上朝时已说过,并非朕所为。”

萧何道:“那定是暴秦使出的奸计,让项羽迁怒于陛下。”

刘邦无奈道:“暴秦使出这等奸计,对齐国很是不利,隋何去到彭城交涉,项羽也未必会相信。”

萧何道:“如若有子房在,或许会有好主意。”

刘邦再立即派人火速赶往上党郡,要问计于张良。

跟刘邦讨论完毕后,萧何出得大殿,只见张苍、曹参、卢绾、夏侯婴、樊哙还在。

五人都觉得,这是皇帝派人所为,只是不能当众承认,在这里等萧何出来再问清楚。

五人见萧何出来,快步迎了过来。

樊哙问道:“丞相,是否真的陛下派人行刺虞妙弋?”

他们觉得,这种机密事情,丞相应该知晓。

萧何道:“陛下在朝堂上已言明,他根本没有做过此事。”

夏侯婴道:“做这种事也没什么,可惜没有成功。”

张苍道:“要是成功,该多好啊!等到楚国和暴秦打得两败俱伤,齐、赵两国联军再出兵猛攻暴秦。”

卢绾道:“计策是很好,可惜失败了!我们只有全力迎战项羽。”

萧何正色道:“我已问过陛下,陛下真的没做过此事。项羽与齐国本无仇怨,不他可能以虞妙弋被刺这种苦肉计为借口攻齐。唯一可能就是暴秦,是暴秦干的,再嫁祸给齐国。事情真相就是这样,诸位不要过多猜疑。”

这下,五人将信将疑。

樊哙道:“要真是这样,暴秦实属可恶!”

其余四人无法断定是皇帝还是暴秦干的,陛下和暴秦都有做这事情的动机,一旦成功会有大获益。

按照四人对皇帝的为人秉性的了解,皇帝是有可能做出这种时期而死不承认,他或连丞相都不说,或者跟丞相说好,绝不对外泄露。

————————

上党郡,长子县,韩国寒酸的国都。

目前,韩国的军队仅剩九万。

即使只有区区九万军队,仅凭上党郡三十万百姓农耕,也无法支撑粮草所需,张良依靠齐国的援助支撑着。

除此之外,齐国和赵国各有五万军队驻守。

在这里,成为了三国联盟抵抗暴秦的最前线。

当张良得知彭城虞妙弋被刺、项羽欲兴兵攻齐的消息后,张良大吃一惊。

他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立即写信给刘邦。

张良在信中问刘邦,这件事是不是他派人干的?如若不是他派人干的,那就是暴秦派人干的,以此嫁祸给齐国。

无论是否刘邦所为,都要派人去彭城跟楚国交涉,言明齐国皇帝没有做这事,如果项羽不肯退兵,可找项他、季布等忠诚、贤明的臣子,说服他们劝谏项羽取消攻齐,先矛头一致灭暴秦。

张良明确跟刘邦说,如果能让项羽取消攻齐,那是最好的结果,即使如此,项羽对他的仇恨已经结下,以后再也难以合作。

他再跟刘邦讲明,如果不是刘邦派人干的,那很有可能是陈平向嬴子婴出的毒计,这个毒计过于毒辣,已经成功了。

张良觉得陈平计谋毒辣,他何尝不是这样,当初派人刺杀嬴子婴嫁祸给楚国,只是没有成功而已。

写好之后,张良派人火速赶到齐国送给刘邦。

————————

七月下旬,咸阳。

今天来了特殊的客人,那就是以铁木尔为首的月氏国使团。

铁木尔进入秦国后,对秦国的一切都很留意。

他来到关中平原后,见到那一望无际的田野,那一块又一块刚种下庄稼的田地,见识到了秦国强大的农耕。

月氏国农耕和游牧并存,铁木尔很清楚,只有农耕强大,国家才能真正强大富足。

抵达咸阳外,望着咸阳城,那宽大、城墙的宏伟,是月氏城所不能比拟的,使团所有人,都是首次目睹如此大的城墙。

典客苏术出来相迎,带着铁木尔进入咸阳城。

马匹行走在咸阳城,铁木尔东张西望,咸阳城内道路宽阔,商铺林立,行人众多,其繁华程度远超月氏城。

铁木尔问道:“典客大人,咸阳城有多大?有多少人?”

苏术说,咸阳城内有三十万人,又再说出咸阳城墙的长度、宽度。

无论是人口还是面积,咸阳城都是月氏城的好几倍,铁木尔为之震撼。

带着使团来到驿馆,铁木尔问道:“典客大人,本使什么时候可觐见你们的皇帝?”

苏术道:“大秦皇帝国事繁忙,暂时无暇召见,本官先带你们在咸阳附近游览。”

对于月氏国使团来咸阳后应该怎么做,这一切都是有计划、有目的,让他们看到该看的东西。

第二天,苏术带铁木尔在关中游览,主要是让他充分认识大秦的农耕情况。

从郑国渠渠首开始,到干渠、支渠、斗渠,苏术带着铁木尔一边参观一边解说。

见识到郑国渠这宏大的水利工程、见识到关中平原那发达的农业,铁木尔和使团成员们,被深深地震撼了。

花了数天时间游览郑国渠,苏术带着铁木尔进入兵器作坊。

来到仓库,里面有许多箱子,箱子里面装的是钢刀,根据不同种类分开存放。

苏术道:“钢刀,乃是宝刀,大秦朝廷需要多少,就能造出多少。大秦十万骑兵人手一把,连侍卫、衙役、捕快都配备钢刀。”

放眼天下,任何一把钢刀皆是宝刀,更何况有这么多,铁木尔极为垂涎,可惜只有大秦才能制作出来。

苏术又再道:“如果是牢固可靠之盟国,大秦朝廷可考虑售卖钢刀。”

铁木尔提出,要参观钢刀的铸造。

苏术明确表示,钢刀制作技术属于机密,闲杂人不能入内,铸造区连他都进不了。

午后,苏术再带着使团来到火器作坊,来到仓库,这里存放有许多震天雷。

钢刀已完全见识过了,铁木尔不知道这圆圆的东西为何物。

苏术解释道:“此乃震天雷,点燃后会爆炸,能把人和马炸死。”

什么是爆炸?铁木尔完全没有概念。

随后,出来作坊旁边的试验区,工匠们要进行试验。

“爆炸威力大,退远点!”

他和铁木尔都退得远远的。

只见工匠把震天雷引线点燃,引线产生火花,铁木尔亲眼看到,火花离震天雷越来越近。

“轰!”的一声巨响,铁木尔和使团成员们着实被吓着了,他们听过雷声,这爆炸声比雷声大得多。

走近一看,原本放着震天雷的地面上,被炸出了一个坑,爆炸位置周边,有许多散落的铁片。

原来这就是爆炸。

铁木尔好奇道:“炸着人和马会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苏术早有准备,要进行杀伤力试验。

不久后,士兵把一头被绑住四条腿的成年猪抬过来放在地面上,把震天雷放在猪的旁边。

这次,铁门尔和随从们,都用手捂住了耳朵。

工匠把震天雷引线点燃。

“轰”的一声。

爆炸过后,铁木尔、苏术跑来查看猪的情况。

那头大猪没有死,在不断挣扎惨叫着。

铁木尔看到,猪身许多部位被铁片射入,遍体鳞伤,鲜血直流。

可以想象到,要是人被震天雷炸了,就算一时死不了,但比死还难受。

因为秦国足够强大,苏术在这几个月氏人面前,有着满满的自豪感、优越感。

“钢刀只有大秦才能制作出来,震天雷同样如此。大秦的农耕、技术、军力,皆是天下第一。”

对秦国了解到了这种程度,铁木尔和随从们,基本上已相信了邹离所说的对匈奴的战绩。

一天后,咸阳东郊平地,一批骑兵集结于此。

苏术带着月氏使团,参观骑兵演练。

骑兵在一边排列好,在另外一边,有着大量的木人、稻草人。

仅仅是军容、军姿、士兵的精气神,铁木尔就感受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杀……”

秦骑兵们挥动马刀,向木人冲了过去,每个人都杀气腾腾。

骑兵冲近木人,手起刀落,木人被拦腰砍断。

紧接着,是骑射演练。

骑兵们弓马娴熟,在一定距离内,对稻草人靶子有很高的命中率。

“嗖嗖嗖……”

骑兵们用小连弩进行连射,让使团大开眼界。

目睹这样的军队,他们自问月氏国的军队远远不如。

铁木尔又再了解到,秦国人口有八百万,疆土面积比月氏国大得多,如此强大的实力,月氏国与之结盟,那可是赚大了。

让铁木尔看了该看的东西,对秦国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八月中旬这天,皇帝举行朝会,正式接见月氏国使臣。

麒麟殿内,在咸阳的官员都到齐了,主要人员有:右丞相陈平、左丞相钟平、御史大夫腾其、奉常曾奎、郎中令韩谈、廷尉于真、少府卢德、治粟内史陈烈、典客苏术、宗正潘延年、太仆曾匀、咸阳令韩生、中尉佟威、王元、孟通、程开、李兆等人。

“宣月氏国使臣觐见!”

铁木尔迈步进入麒麟殿。

两侧的大臣们,首次见到跟夏人大不相同的西域人。

“月氏国使臣拜见秦国皇帝陛下!代表月氏王问候秦国皇帝!”

铁木尔按照秦人礼仪,向皇帝躬身作揖。

了解到秦国的实力后,在秦国皇帝面前,铁木尔把姿态放得很低,恭恭敬敬。

子婴道:“请贵使问候大宛王,祝月氏国繁荣昌盛,秦国和月氏永结盟好。”

在这里,有同时懂得夏人语言和月氏语的人进行翻译。

“恭喜陛下!”

众臣齐齐说着。

皇帝这样发话了,表示大秦已确定跟月氏结盟。

略作寒暄过后,铁木尔道:“贵国使臣邹离大人,曾经在月氏城跟月氏王说过,可将秦国独有的钢刀卖给月氏。不知价格如何?能卖多少给月氏国?外臣奉月氏王之命前来秦国,跟秦国皇帝商讨此事。”

子婴问道:“你们月氏国,能用何物跟秦国交换钢刀?”

铁木尔道:“月氏国府库尚有足够金银珠宝,可跟秦国交换。”

子婴道:“秦国可卖一万把钢刀给贵国,除此之外,秦国可在羌国跟月氏边境部署军队,若有匈奴侵犯月氏,秦国可迅速出兵相助,若月氏王有需要,大秦军队还可驻扎在月氏境内。”

他考虑到,如果能有一支秦军驻守在月氏,犹如一把利剑悬在西域。要是匈奴侵犯月氏,可迅速出兵打击,让西域人见识秦军实力,壮大秦国声威,又可震慑西域诸国。

子婴最终目标,是要像西汉那样,将西域纳入秦国版图。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秦国必须要足够强大,在西域有足够军力。

铁木尔道:“秦国皇帝陛下要求,外臣会转述月氏王。”

接下来,是商讨具体价格,该用多少财物购买一万把钢刀,商讨妥当后,又再商讨更具体的合作细节。

商议完毕后,皇帝在麒麟殿摆下筵席,隆重接待使臣。

两天后,铁木尔启程,踏上返回月氏国的路程。

——————

大宛国都城城郊,秦勇和十个部下们,骑着大宛马纵横驰骋着。

骑着这样的良驹,让他们兴奋。

秦勇将大宛马跟秦国牧养的马进行全方位对比。

在体型方面,大宛马比秦马高一些,但大宛马四肢小一些,体型纤细一些,秦马更为壮实,体重重于大宛马。

在速度方面,在冲刺的时候,大宛马绝对速度略快于秦马。

至于长跑的速度和耐力,大宛马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大宛马还有个优点,那就是耐渴,就算在炎热天,大宛马长途跋涉,所需饮水量,可比秦马少一半以上。

对于两种马适合用于什么战场,秦勇做出分析,秦马比大宛马更适合在诸夏之地的战场,诸夏之地人口多、多山区,加上骑兵要对步卒冲锋作战,体型较大的秦马更适宜。

特别是配备铠甲的骑兵,秦马比大宛马优势明显。

如果是在关外广袤的草原作战,需要长途奔跑,大宛马比秦马更有优势。

秦勇还了解到,在大宛国,大宛马都是作为战马使用,不太适合用于驮负。

八月中旬这天,大宛王再次召见邹离。

大宛王道:“大宛国向你们秦国买钢刀,不知价格如何?”

在昨天,工匠已经明确表示,短期内没办法造出钢刀,大宛王不得不死心,要想获得钢刀,只能向秦国购买。

邹离道:“如若两国结盟,一切好商量。”

大宛王没打算结盟,说道:“秦国和大宛国,若是结盟,无此必要。”

邹离道:“大宛马是上好之马,若大王能用大宛马交换,一匹马换一把刀。”

一匹马才能换一把刀?秦国可大量制作这种钢刀,开出这样的价格,大宛王觉得太贵了。

整个大宛国,大宛马也只有区区四万余匹,还有少量大宛马在附近国家。

邹离继续道:“若是贵国能出三千匹战马、八百匹母马、二百匹公马,秦国可用五千把钢刀交换。钢刀制作非常不易,就算一匹马换一把刀,你们也不亏。若大宛国能与秦国结盟,秦国可再赠送两千把刀。”

要不要与秦国结盟?大宛王犹豫不决。

他有自身的考量,大宛不希望跟秦国为敌,也不希望跟匈奴为敌,要是月氏再被匈奴打败西迁,大宛国就要直接面对匈奴了,如果没有跟秦国结盟,还可跟匈奴谈判,有转圜余地。

如果秦国一定能打败匈奴,与秦国结盟,肯定对大宛国有利。

见大宛王犹豫不决,邹离道:“秦国,是天下最强大之国,与秦国结盟,大宛可得到秦国保护,不惧任何敌人入侵。”

大宛王没有当场下决定,表示还需再跟臣子们商议。

邹离不急,离开王宫回到驿馆。

两天后,大宛王正式答复,大宛国不与秦国结盟,但可跟秦国做朋友之国,大宛国愿意用邹离要求的马匹数量,交换五千把钢刀。

邹离表示,这次西域之行结束后回到秦国,会派人把钢刀运来。

在大宛国的使命已经结束,邹离要去的下一个国家是龟兹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