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秦五百年 > 第214章 灭韩之策

大秦五百年 第214章 灭韩之策

作者:轻风千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01 08:11:04

第二天下午,后宫。

虞妙弋正在陪伴着儿子项昌。

儿子快乐长大,让虞妙弋很欣慰,但是,项羽即将要大举攻齐,影响了她的心情。

刘邦派人行刺,她乐于让项羽给自己讨个说法,但是,如果兴兵攻齐,两败俱伤,秦国从中得利,是虞姬所不希望看到。

“母后,为何闷闷不乐!”

八岁的儿子有些懂事了,看出母亲的不快。

虞姬道:“昌儿,你恨不恨暴秦?”

项昌道:“暴秦是天下战乱根源,曾灭楚国,杀过许多楚人,孩儿恨死了暴秦。”

虞姬再道:“要是你父皇做出让楚国不好、让暴秦高兴的事,你会如何?”

项昌挠挠头,说道:“我会劝劝父皇。”

这时候,内侍来报,项他、龙且求见,说有要事。

虞姬向来不跟皇帝臣子私底下来往,两人居然来找她,虞姬有些意外,听说这两人向皇帝死谏,又都是楚国重臣,她想看看两人有什么要事,命人让他们进来。

有臣子前来,虞姬让儿子去其他地方玩耍。

“臣拜见皇后!”

两人躬身作揖。

虞姬道:“两位有何要事?”

项他问道:“敢问皇后,是否赞同陛下举兵攻齐?”

虞姬道:“陛下这样做,只会让暴秦高兴,让楚国士兵战死、消耗粮草,我也不希望如此。”

项他道:“皇后,倘若陛下这样做,后果会严重得多,甚至会导致楚国倾覆。”

虞姬一怔,说道:“陛下伐齐的确对楚国不好,但长史如此说,未免言过其实。”

项他道:“皇后,臣没有言过其实。陛下征召八十万兵,要灭齐非短时间内可办到,近百万男人从军,必荒废农耕,此乃其一;其二,齐国国富兵强,又有赵军相助,就算是陛下率五十万兵亲征,也并非短时间内可灭,双方交战,只会两败俱伤、生灵涂炭,导致楚国、齐国元气大伤;其三,西边的暴秦野心勃勃,欲重新灭六国,陛下亲征齐国,对暴秦来说是灭楚好机会,待楚军跟齐军、赵军战事胶着时,暴秦数十万兵马来攻楚国,楚国部署在西边三十万兵马未必能抵挡。”

虞姬听起来,果然有道理。

龙且道:“臣恳求皇后能劝谏陛下,取消攻齐,按原计划从武陵山攻秦。”

虞姬无奈道:“可陛下执意要攻齐,我也没办法。”

项他道:“若皇后能死谏,必定能让陛下改变主意。”

他又再说如何死谏,虞姬答应了。

成功说服皇后,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此时,周兰、季布、陶舍都在皇宫大门外等候,皆心情紧张,内心被阴霾笼罩。

周兰道:“不知皇后是否答应?”

季布道:“事到如今,只有这个办法了。”

陶舍道:“若未能说服皇后,楚国国运将尽。”

这时候,只见皇后大门打开,项他、龙且两人出来。

三人立即迎了上去。

见两人心情不错,三人知道,应该已经成功了,紧张的心情随之缓和下来。

五人走到一个角落交谈起来。

龙且喜道:“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皇后答应了死谏。”

三人听后大喜,心中的阴霾被一扫而空。

季布向项他道:“还是长史大人有办法。”

项他心中惭愧,这是隋何建议他做的。

龙且道:“既然已说服了皇后,陛下不攻齐了,原计划翻越武陵山攻秦,应当会继续。”

五人都很高兴,项他带着四人来到家中,一起痛饮畅谈。

——————

西域,龟兹国都城-都延。

九月底,邹离抵达这里。

龟兹国虽然只有区区八万余人口,在西域来说,也算得上的大国了,对于像楼兰这类人口只有万余人的微型国家,不值得邹离亲自前往。

龟兹王已提前得知秦国使臣前来,公开接见。

经过跟邹离的交谈,龟兹王对秦国产生浓厚的兴趣,表示愿意跟秦国来往,建立友好关系。

邹离赠送了二十把钢刀、若干纸张、丝绸给龟兹王。

————————

十月初一,楚国,皇后寝宫。

晚上,项羽回到这里,虞姬坐在床沿上,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项羽同样坐在床沿,关心道:“有何事让虞姬烦忧?”

虞姬道:“陛下可知,若我们举兵伐齐,楚国将会有灾难!”

原来是为了这事,项羽道:“虞姬言重了,由我亲自领兵,必能扫荡齐国,又何来的灾难?”

接下来,虞姬把项他对她说的三种不利情况徐徐道来。

项羽听后,脸色不太好,说道:“虞姬,你要相信我。齐国不像暴秦那样有山川关隘之险,由我御驾亲征,战事不会拖延太久,就算暴秦来攻,三十万军队只要能守住即可。一旦齐国被我夺取,将会成为楚国国土,楚国只会更强大。刘季这恶贼,胆敢对你不利,若不亲手宰了他为你报仇,难消我心头只恨。”

把道理说得这么明白了,项羽仍然一意孤行,虞姬更显忧色。

“陛下,为我报仇是小事,楚国利益才是大事,岂可因小失大!”

项羽道:“在我的眼里,你的事情是大事,跟国事一样的大事。”

虞姬站起来,向项羽跪下,说道:“妾身恳请陛下取消攻齐,若能灭暴秦,再找齐国算账。”

她这样做,让项羽烦起来。

他把虞姬扶起,说道:“虞姬,国家大事,由我来处理便是,你好好待在宫中,教导昌儿。”

虞姬一咬牙,说道:“若陛下不听劝,妾身绝食,直到饿死为止。”

项羽想不到,虞姬居然如此固执。

他苦口婆心道:“虞姬,这又是何苦!”

虞姬显出坚毅之色,说道:“若陛下一意孤行,楚国将会倾覆,就让妾身先饿死。”

说罢,虞姬躺在床榻上,盖上被子,转过身去。

无论项羽怎么说话,虞姬都不再理会项羽。

虞姬居然如此“固执”、如此较真,项羽着急起来。

整个晚上,躺在同一床榻上的两人,都几乎没有睡觉。

虞姬是铁了心,要是项羽不听劝,她就不进食,希望能用这种方法规劝项羽。

项羽是因为虞姬而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起床后,虞姬果真的不进食。

“虞姬,吃饭,别使性子了!”

“虞姬,吃饭,别饿坏了!”

“母后,该用膳了!”

无论项羽怎么好言相劝,甚至让儿子去劝母后,一切都无济于事,虞姬就是不吃东西。

皇后绝食了!

在宫中,成为内侍、宫女们悄悄议论的话题。

“天啦!皇后不吃东西了!”

“为何会这样?”

“听说皇后要陛下取消攻齐,否则绝食到饿死为止!”

“天啊!用这办法逼迫陛下!”

“不过,我觉得,还是不要伐齐为妙,要死太多人了!”

…………

初二,虞姬起床后,一直都待在寝宫里,郁郁寡欢,茶饭不思。

寝宫外,项羽来回踱步,烦躁不安。

这时候,一内侍前来,禀报说:“陛下,丞相求见!”

“没看到朕正烦着吗?不见不见!”

项羽大吼着,声若洪钟,好像要把人吃了似的,附近的内侍宫女们莫不心惊。

内侍又惊又怕,慌忙退下。

不久后,有郎官前来,手中拿着简牍。

“陛下,南阳郡守有要事来奏!”

项羽怒吼道:“别来烦朕!”

郎官慌忙退下。

项昌就在寝宫外,母亲不吃饭、父亲烦恼着,项昌心情也不好。

他拉着父亲衣袖,问道:“父皇,母后为何不吃饭?”

项羽道:“你母后在使性子,待会就会好。”

到了下午晚膳时候,虞姬仍然不出来吃饭。

项羽愈发焦急,虞姬不进食,他同样吃不下饭。

傍晚,项羽进入寝宫,看着那躺在床上的虞姬。

此时的虞姬,两眼无神,目光呆滞,一副生无可恋模样。

这么久没进食了,项羽疼在心里。

虞姬是他的心头肉,看着如此模样,项羽比死还难受。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项羽才觉得,什么伐齐、灭齐、找刘邦算账,都没有虞姬那么重要。

他向虞姬道:“刘邦敢对你如此,我绝不能忍,总要给你讨个说法啊!”

虞姬没有理会。

项羽再道:“我已昭告全国,兴兵伐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若取消攻齐,岂不让人笑话!”

虞姬还是没有理会。

皇后绝食一事,也很快传到了宫外。

这天晚上,龙且、周兰、陶舍、季布又聚在项他府邸书房。

“皇后绝食了,不知里面怎么样了?”

“陛下如此疼爱皇后,应该会答应!”

“只要陛下还没答应,我这心里就不踏实!”

“明日进宫求见,再问问宫里的人。”

第二天上午,龙且和项他来到皇宫外,求见皇帝。

侍卫进去禀报后,不久有内侍出来。

“两位大人,皇后绝食,陛下心急如焚,恐怕不想见你们,还是请回吧!”

项他问道:“那皇后要何时才停止绝食?”

内侍道:“要是陛下不答应皇后所求,恐怕皇后会一直绝食下去,陛下从来没这么烦躁不安过!”

两天走出来,心情都不错。

皇后绝食,能使得皇帝心急如焚、烦躁不安,皇帝如此在乎皇后,只要皇后坚持下去,皇帝迟早会答应。

章邯府邸,是楚国身居高位的人当中最冷清的府邸。

这里除了丫鬟、仆人、侍卫外,就只有章邯一个人。

曾经有人建议章邯娶妻,被章邯拒绝了。

原本有两个漂亮年轻的丫鬟,想对其投怀送抱,被章邯拒绝了,后来连丫鬟都不要了。

初二下午,有下属来报,明天的朝会取消。

不久后,又有下属来报,说出关于皇后绝食一事。

皇后居然绝食?章邯惊讶了,他问及皇后为什么绝食,那下属也不清楚。

章邯有种不好的预感,命下属去调查清楚事情原委。

当天晚上,下属来报,是皇后死谏要求取消攻齐,以绝食来死谏,已绝食两天了,导致皇帝忧心忡忡。

章邯大惊,皇后居然掺和到这件事来了,情况不妙。

初三,虞姬仍然在绝食中,两天多不进食任何东西,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糟糕,让项羽心如刀割。

“虞姬,你这又是何苦?”

“若是亚父还在,绝不会让陛下犯此大错误。若眼看陛下要把楚国带来灾难又无法阻止,妾身生不如死。”

虞姬非常决绝。

此时此刻,她真的是饿得很难受,但项他跟她说过,一定要坚持下去,皇帝一定会妥协。

虞姬意志坚定,才坚持到了现在,她盼着心上人尽快回心转意,好让她可吃饭。

“行啦行啦!我答应你就是,在灭暴秦之前不找刘邦算账。原计划从武陵山攻秦,让龙且继续。”

在万般无奈下,项羽说出这些话。

终于成功了,虞姬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虞姬,你饿坏了!快吃饭!”

“陛下,太医说,皇后饿了这么久,先喝汤或吃稀饭。”

宫女把稀饭和汤端来,虞姬大口喝着羊肉汤,快速填饱肚子。

两天后,项羽举行朝会,宣布取消攻齐计划,取消秋收后的兵员征召计划。

朝臣们惊讶了,章邯的心情明显变差。

而楚国各地百姓们,都轻松了不少,不用去从军打仗了。

朝会结束后,项羽又再单独接见龙且、彭越,让他们按照原计划从武陵山攻秦。

当天晚上,龙且、项他、周兰、陶舍、季布五人,一起喝酒吃肉,尽情畅谈,因为这一次向皇帝死谏,五人走到了一起,彼此建立起了一定的交情。

在彭城的隋何,得知消息后,派人火速返回楚国报告,他也动身回国。

初八这天,北风呼啸着,开始进入寒冷时节。

十五万大军集结在彭城西郊,这是以龙且为主将、彭越为副将的军队,军队中只有少量骑兵,没有车兵。

项羽是在迫不得已之下答应虞姬要求,没有来为这支部队送行。

项他、季布、陶舍、周兰都前来送行。

四人一齐向龙且敬酒。

项他举起酒爵,说道:“龙将军,祝你旗开得胜,我在彭城等着你凯旋归来。”

随即,五人一饮而尽。

随后,龙且翻身上马,十五万大军再次启程赶往黔中郡。

士兵在前,粮草辎重在后。

原本是要准备八十万大军的粮草,项他已筹措出一部分,足够十五万大军使用半年。

项他回去后,家人正等着他用膳。

二夫人阿尼莫道:“龙将军有苗人带路,翻越武陵山不成问题。只是翻越武陵山后,跟秦军交战,不知把握有多大?”

她说的是楚人语言,自从嫁给项他后,开始学习楚国的文字、语言、文化礼仪。

此时,她挺着大肚子,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

项他道:“只要能深入巴郡,会由季布将军再带后续兵马支援。要是能攻陷江州,陛下会再派兵增援,甚至会御驾亲征。若有需要,还可让魏国一同出兵。”

两位夫人都在祈祷着大军胜利。

在临淄的刘邦,得知彭城传来的消息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上党郡的张良虽松了一口气,但心情并不好,暴秦的这个奸计得逞了,让项羽恨上他和刘邦了。

————————

大业十年,公元前195年,十月十八日。

咸阳,御书房。

皇帝把陈平、钟平、赵佗、王元、腾其召集前来。

赵佗原本在巴郡,因为项羽计划攻齐,让赵佗暂时回来咸阳。

得知项羽取消攻齐,五人心情都颇为失望。根据章邯传来的消息,是项他和龙且一齐去见虞姬,虞姬才用绝食这种方法向项羽死谏。

子婴道:“楚军即将从武陵山进攻,我们的灭韩计划要推迟了。”

要不是楚军来攻,子婴打算今年秋收后出兵,渡河灭韩。

王元道:“陛下,楚军十五万大军进犯,我们不得不抽调兵力迎战,固然让我们无法集中兵力北上灭韩。但这同时也是机会,臣有灭韩之策!”

子婴听后,心中一喜,说道:“朕愿闻其详。”

其他三人也眼前一亮。

王元道:“陛下,若是楚国攻齐,秦国可征调四十万兵力攻楚。如今,楚国来犯,我们只许抽出相同兵力迎战便可。”

子婴道:“王将军的意思是,另外派二十五万兵马北上灭韩?”

王元道:“陛下,勿须二十五万,臣只需十万兵便可灭韩。”

“好!”子婴高兴道:“朕相信王卿家能做到。”

他对王元有充分信任,既然王元说出口,就相信他一定能做到。

王元道:“陛下,楚国从武陵山攻秦,天下很快都会知晓。像韩、赵、齐这些叛贼,肯定希望大秦跟楚国打得越惨烈越好,我们就要营造这种假象。外面只知晓楚国大举攻秦,到底派了多少人攻秦?外界不会知晓,我们也假装不知晓,误以为楚军最少有三十万,并且晓谕百姓,全力抗敌,以此迷惑张良、赵歇、刘邦。待楚军跟我军战事胶着时,在上党郡的叛军万万不会料到我军会渡河北上,而疏于防备,臣趁机率军渡河,打敌军措手不及,只要调派得当,一举灭韩没问题。”

“好!好计策!王卿家真是用兵行家!”

子婴开心笑了起来。

赵佗道:“陛下,楚军翻越武陵山,长途跋涉,臣所率之兵,事先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对付来犯之敌,十五万兵马绰绰有余。”

子婴道:“好,秋收结束,征召二十五万兵马。十万岁王将军去东边。”

王元道:“陛下,敌人肯定在秦地有探子,若十万兵马随臣去东边,必定会引起上党郡叛军怀疑。臣打算只带百名秦兵到洛阳,陛下抽调那边十万兵马由臣指挥便可,等臣率军北上后,关中十万兵马再东进。”

子婴答应了,当场写好一封密诏,再给予王元,由王元去到新郑后亲自给韩信,让韩信把其中十万兵马交给王元指挥,在王元渡河北上后,关中会再有十万兵力补充给他。

以赵佗为主将、范目为副将,在巴郡迎战敌军,要让天下皆知。

在当月下旬的朝会,子婴当众任命赵佗为主将、范目为副将,但并没有说率领多少兵马迎战。朝会上还说,来犯的楚军可能会有三十万,大秦必须全力应战。

十月下旬,秦国各地陆续秋收结束,大量的男丁被征召从军。

在蜀郡、巴郡的男丁,被征召后直接到巴郡东边集中。

在关中、陇西被征召的男丁,在蓝田大营集中。

————————

十一月初,黔中郡西边,十五万楚军集合在此。

即使是在楚国,冬天也会寒冷。

黔中郡一带,天空飘着雪花。

对于楚军来说,秋天、冬天更适合翻越武陵山。

要是在春天、夏天,首先是多雨,下雨最不适合在山林行动;再过来是蛇虫出没,夏天在山林行走,会有许多蚊虫叮咬,也有可能被毒蛇咬,下水后有水蛭咬。

到了秋天冬天,下雨可能性很低,许多动物也会蛰伏起来,士兵只需要穿上御寒衣服即可。

初三这天,武陵山下,大批楚军步卒集结在此。

主将大帐,龙且召集众将开会,除了主将和副将外,有桓楚、季心、周兰、梅鋗、庾胜、无诸、吴臣等人。

龙且道:“大军将会在两天后进入武陵山,会有苗人给我们带路。翻越武陵山,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秦军虽然知道我军从武陵上攻入,但不知我军会从武陵山何处进入巴郡,不可能事先设下陷阱、埋伏。”

无诸信心满满道:“我带来的越人之兵,都是猎户出身,跟秦军在山林交战,定让秦军吃尽苦头。”

同样善于山林作战的梅鋗、庾胜,也是信心满满。

接下来,由彭越讲述进入武陵山的具体细节,做好具体安排。

两天后,有苗人出来迎接,带着楚军进入武陵山。

武陵山苗人各村落、部落之间,都有小路相同,楚军经过后,留下部分人员拓宽成大路,方便以后后续兵马通行。

范增的目的,是要让去黔中郡和巴郡有道路相连接,可以借此攻入秦国,他虽然身死,也要让其他人去实施。

要是这个计划得逞,秦国的山川之险就会大打折扣,关东各国,不需再经过武关、函谷关,便可攻入秦国,这个办法恶毒至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