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游戏 > 盗墓老九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巧合还是事实?

盗墓老九 第二百九十二章 巧合还是事实?

作者:聪明白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1-07-16 22:27:56

要说这湘西巫蛊之术、赶尸之术,随便其中一样,在外人看来,甚至于在湘西寻常苗家人看来,都同样是神秘莫测,令人敬畏的。

可这生黄豆,就算它是美帝进口的生黄豆,也不过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我们实在是无法将这生黄豆和骇人听闻的蛊术联系在一起。

可龙俊山却说得很认真,一点也不像是在跟我们开玩笑。

“不是龙爷,您没开玩笑吧,这生黄豆吃下去,就算不会死人,闹几天肚子也够受的,再说了这和中蛊有什么关系?”

“这个我也不知道,石医生就是这么说得。”

龙俊山看了看碗里那还长满了虫眼,不知道是放久了,还是保存不当的生黄豆,挠了挠脑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九爷、八爷、alice小姐反正咱也到这儿了,权当瞎猫碰碰运气呗。”

“以前我师父倒是常说,这民间奇人奇术,很多土法子都是取之于民间随处可见、随手可寻的物件,就好比东北农村,有道行的先生,取海碗一只、在盛半碗清水,水中立筷一支,就能以此看出此地是否真有魑魅魍魉、鬼魅邪祟作乱。”

要不怎么说我们几人当中,钱鼠爷是最为见多识广的,也是心思最为活络的,他一句话说出,不仅是宽慰了我们,也等于是变相的点醒了我们。

“这碗中立筷,以辨阴阳,早在杨公杂记当中便有过明确记载,只不过因为各地习惯不同,这用法也有所不同,北方地区多是碗中立一筷子,而在南方,特别是滇中一带,若是家里有人遇癔症,多会在碗中立一枚硬币,若是硬币能够在碗中立主,则表示家中却有邪祟,或是亡故亲人不舍阳世亲人,次日硬币倒下则表示邪祟尽除,在滇中地区,这一习俗还有个叫法,叫做立筷。”

等我说完,龙俊山、陈八牛和alice都是听得表情有些发愣,唯独见多识广的钱鼠爷忍不住朝我竖起了大拇指,很是赞许的说道。

“九爷您这份见识,着实不弱啊,想来关老爷子生前也是一位真正的能人,只可惜无缘得见,实在是遗憾,只是不知道这碗中立筷、竖硬币,有何说道?”

陈八牛和alice也是满脸不解的看着我,众目睽睽之下,我倒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也不好推脱,只是给他们解释。

这北方地区碗中立筷,乃是取自古时候天圆地方、阴阳调和的说法,以前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用的碗,甭管大小,碗口、碗底那都是圆形的,正好和天圆地方当中的天圆暗合。

在有说天地乾坤,乾为天、为阳,而在碗中盛水,水自古便为阴。

而碗中立筷,诸位想一想以前的筷子,多是筷尾为方、筷子头为圆,也正好暗合了天圆地方、阴阳调和,我们日常吃饭,以圆形代表着天筷子头夹菜入口,吃的是天,故而才会有了民以食为天这一俗语。

至于南方、特别是滇北的确,在碗中立硬币,有人说多半是取自民间那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老话,也有人说硬币乃是钱财,这钱财自发行之日开始,兜兜转转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手,自然钱币上就沾染了千万人的阳气,故而钱币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属阳,再因为钱币中,硬币比起纸币,不易被水泡坏、也更容易立起来,所以滇中、南方地区用的钱币和碗中的清水,正好构成了阴阳平衡。

而这钱币属阳,也绝非是我杜撰胡编出来,民间阴阳先生、甚至于道家天师,用来驱邪降妖,以及闲杂许多人家用来镇宅的铜钱剑,想必很多人不止听说过,更亲眼见过。

说起来这些民间土法数不胜数,且多于许多人羞以为耻的封建迷信、牛鬼蛇神有关。

若是单单只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和封建迷信、牛鬼蛇神扯上关系的民间土法,很多还给人一种小孩子把戏的感觉,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可是你细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其中门道不可谓不深。

就拿在竖筷这一民间土法来说,虽然北方多是竖一根筷子,南方、特别是滇中地区,是竖钱币,可叫法、用途甚至于手法都可以说是基本上如出一辙的。

而这立筷的民间土法,据我所知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可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试问在旧时候南北交通不发达,通讯更不发达,相隔何止千里的南北方,是如何在立筷这一民间土法上做到如出一辙的?这其中门道不可谓不耐人寻味。

对于这些东西,早在学习风水术之时,老爹就没少跟我科普过,只是那会,因为儿时颠背琉璃、母亲客死他乡,我在怨恨老爹的同事,也一并把这些东西,当成了糟粕、当成了毒瘤。

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行,若是没有老爹教我的风水术,只怕我们一行人这会早就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一具干尸,换句话来说、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行,让我信了风水之术,虽然和封建迷信有斩不断的关系,可它存在数千年,就一定有它科学合理的地方。

再说诸如立筷包括现在龙俊山让我们吃生黄豆这些民间土法,我虽然觉得不解,可也信了七八分。

民间多奇人,这句话绝对不单单只是口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想不到这小小的半碗清水、一根筷子、一枚硬币,竟然有如此大的门道,还能做到南北方几乎如出一辙。”

alice这位从小生长在美帝,近几年才回到国内的华裔,如今也是被我所说的立筷,给惊的瞪大了美眸,目光中更是异彩连连,最后不忘颇为激动的喃喃一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真是博大精深。

“几位爷别愣着了,虽然这以吃生黄豆来断定是不是中了蛊的土法子,鼠爷我此前不要说见过,今儿个也是头一遭听说。”

“不过我师父生前倒是说过,在东北,一些被老仙儿附体或是冲撞了孤魂野鬼撒癔症的病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熟食一概不肯入口,反而是对那祭祀用的到头饭、扣头肉吃的欢实。”

陈八牛和alice对这些民间奇闻异事并不了解,他们不知道钱鼠爷说的到头饭、扣头肉是什么东西,只以为那就是寻常人家吃的米饭和肉食。

没办法我只好给他们解释,那到头饭和扣头肉,都是用来祭祀的,虽然烹煮过,可并不是熟透的,所谓的到头饭其实夹生饭用小碗,扣在盘子里,扣头肉,也就是用滚水烫过一遍,很多里头还带着血水,算是生肉。

说起来这到头饭和扣头肉,倒是和眼下龙俊山让我们吃的生黄豆,有些关联。

而这到头饭、扣头肉,我不知道南北方有何差异,不过我自幼生活的南方农村和现在扎根的四九城,貌似很多人家,清明重阳祭祀祖先,除去香烛元宝、时令鲜果之外,祖辈传下来到头饭、扣头肉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如今身处在大山环抱、改革开放后也跟外界少有联系的苗家仡佬寨里,却也有用生黄豆判别是否中蛊的土法子,这不有绕回到了立筷,南北虽有差别,可却殊途同归的根由上了?

“八爷,您平日里嘴头子最好,这次做个表率吧?”

说着钱鼠爷就笑眯眯的抓了一把生黄豆塞给了陈八牛,我和alice也抬起头,用一种透着鼓励的眼神看向了陈八牛。

“滚!平日里有啥好吃好喝的咋没见你们惦记着八爷?”

虽然嘴上叫骂着,可陈八牛在皱了皱眉头后,还是咬了咬牙,拿了几颗生黄豆放进了嘴里,慢慢的嚼了几下。

我们都能听到生黄豆在他嘴里嘎吱嘎吱的声响,吃了几颗陈八牛也是皱起了眉头,忍不住抱怨道。

“这特娘太难吃了吧,一股子豆腥味、不仅硌牙还特娘塞牙……”

生黄豆不好吃,傻子都知道,可陈八牛那家伙一句抱怨还没说完,却是突然停了下来,然后瞪大了眼睛看着手里的生黄豆,跟着又急忙嚼了几下嘴里还没咽下去的生黄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