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汉世祖 > 第1226章 榆林杨重贵

汉世祖 第1226章 榆林杨重贵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8 23:29:59

夏州,都指挥司衙门。

这既是已形成常制的地方三司之一,也是偌大个榆林道的军事中心。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像榆林这样的边道,都司才是三司之首,实际的影响力要大大超过布政司。

这是特殊地域、民情导致的特殊军政情况,在诸边之中,倒也属寻常。在这些地方,军事力量的作用被明显放大了,也是保境安民,布政治安的最大保障。

西北其他几道,如河西、陇右者,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不过,河西道那边,布政使卢多逊是个强人,既是朝官,也奔走于东西,专注于西北事务十数年,资望、能耐、手腕都十分不俗,反而牢牢地把握着权力,没有负担地施展治才。

陇右道那边,布政使雷德骧也是个性烈的官员,又是曾今的计相,就这资历,布政司的权威就能得到保障。因此,在他权责范围的事情,根本容不得他人置喙。

也只有榆林道这边,担任军事主官的,还是天子股肱、大汉名将、新兴郡公杨业,一系列的光环加诸于身,也使得杨业成为当下榆林道权势最重的一个人。

不过,杨业本不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人品操守素为人敬重,倒也没有倚势欺人。布政使吴廷祚,也是西北定边的功勋,文武双全,资望深厚,二者之间,配合起来还算和谐。

从刘皇帝的用人就可以看出,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在西北这种形势复杂的地区,想要做到高度的军政分离,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他也只有在任官遣将方面,多加思量,尽量平衡军政权力。

内地诸道,因为长久的和平,军队上下,是少不了懈怠心理的,许多都司兵马,已然逐渐沦为平庸。虽然枢密院那边对于军队的建设仍在努力,尤其在精神思想上配合宣慰司更是着重强调,但整体的趋势是有些难以遏制的。

榆林道这边,可以想见的,迥别于内地,军事力量雄厚,尚武之风浓重。侍卫在都司衙署的士卒,威武严肃,释放着一种强悍的气质,显然是经历过生死磨炼的精锐之士。

公堂内,布置简单朴素,一览无遗,除了公案、桌椅等公事之物之外,没有其他更显眼的装饰,干净磊落,就仿佛呼应着主人的风格。

最具威严的,大概就是那张宽大的痛案了,上边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公文,最招人眼球的,则是那张悬挂着的标识清晰的榆林地图了。榆林道下属各城邑、镇关及诸边军的布防安排,在图上都有体现。

因为涉及军事机密,这里是衙署内守备最严密的地方,外人擅闯,护卫的兵士根据情况,轻则拘押,严重点可以直接拔刀斩杀。

杨业埋头于案牍,一脸苦相,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他本就是沙场武夫,不是个文化人,如今主管一道军事,更多的时候,还是要脱下武装,动笔杆子,处理文书,对他来说,算是比较辛苦的了。

比起当初在雁门关以及禁军任职时,如今要操的心,可太多了,从治安、戍防、训练到装备、后勤,军政管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要他主持。

不过,即便琐事缠身,但职责所在,哪怕有些不堪其扰,杨业也是兢兢业业,从无懈怠。一个统帅,不是只会行军打仗就行了的,在大局观上,杨业是有所欠缺的,而这么多年丰富的履历下来,他正在向一个真正的统帅进化。

同时,对于刘皇帝对自己的培养与期望,杨业感恩之余,也唯有尽心竭力,不负皇帝所望。

在杨业聚精会神,审阅公文之时,一道健壮的身影出现在堂间,迈动的步伐很大,行走都带着生寒的风。

甲叶的碰撞声,清晰地响在寂静的堂间,听到动静,杨业抬起头,严肃的面庞顿时缓和下来,露出笑容:“仲宝归来了!”

来人名叫王审琦,如今官居夏州将军,这也是根据各地情况,设立的军职,属于地方上的重职。在榆林道,夏州将军除了负责夏绥地区的驻军之外,最主要的职责,就是镇抚党项诸部。

王审琦也是一员名将了,从军二十余载,大部分时间都是镇戍边疆,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就是说的他。

当年北伐,也曾率领飞狐军参战,在赵匡胤麾下,攻略蔚州,立有军功。战后,调任禁军,任侍卫司奉**都指挥使。

开宝授爵时,赐内黄侯,定南军收服之后,又被调至榆林道,配合杨业,掌管军事。就像刘皇帝在河西放了王彦升、郭进这两名宿将一样,榆林道这边,有杨业与王审琦,其用意如何,针对哪里,也算清晰了。

杨业与王审琦之间,有过同戍雁门的经历,配合起来,更是默契。而两者之间的关系,最早还要追溯到杨业镇守潼关时,一定程度上,杨业可以算是王审琦军旅生涯中的贵人。

“杨公还在处置军务?”王审琦看着以一个端正坐姿,靠在案后的杨业,轻笑道。他可知道,自己这个老战友,在这些事务的处置上,有多受累。

闻言,杨业放下笔,甩了甩发酸的手,合上公文,说道:“再是繁琐,总要处置。快入冬了,天气日渐寒冷,将士们冬服还未分发到位。这不,顺化堡都把请示打到我这里了,五百戍卒,被服、柴炭、粮米、军械,都需要补足!”

顺化堡,在黄河北流的拐角处,是当年北伐期间,史弘肇领军北扩,还师之时,留兵建堡戍守,一直保留至此,编制还提升到五百卒。到如今,更实质上成为东面天德军戍军的补充,是拱卫榆林道北部边防的重要力量。

杨业这个都指挥使,受他管辖的,不只有地方驻军,还包括几支边军。榆林各种军事力量加起来,足有两万七千余人,也是朝廷财政的一大吞噬怪。

王审琦在地图前停下,看了看,说道:“也该换装了,将士们戍边不易,顺化堡这个地方,尤其僻远,入冬之后,更成绝地孤堡。趁着气候还未恶化,辎需补充,还当尽快!”

杨业颔首,起身说道:“我已作批复了,物资供应,率先供应北边诸戍堡,其他边军次之,各城镇军队,最后再落实。不过,我察看过,仓库所储,只怕还有不足,还得向兵部请援!”

“吴公那边,总能协助一二吧!”王审琦建议道。

杨业摇头道:“吴公也不容易,我们只需管这两万多将士,他却要顾及榆林几十万百姓!”

就杨业这等觉悟,吴廷祚与他,怎能处得不好。

搓了搓手,杨业从炭炉上取过水壶,亲自给王审琦倒水,壶中煮着茶,顿时茶香四溢。

“你此巡情况如何?”杨业问。

王审琦是带人巡视党项诸部归来,闻问,饮了口茶水,答道:“几个大的部落,我都拜访过,这些党项人,还算安分。快入冬了,都忙着交易,储备过冬的财货,也无心他顾!”

“如此便好!”杨业形容一松,不过语气陡然转厉:“圣驾临幸之际,仍要盯牢了这些党项部族!”

虽然在他这几年的整治下,党项人大多恭顺,臣服大汉统治,接受官府管理,但要说心服口服,一片祥和,那也属于官方宣传了。

党项人,几乎是榆林道内的主体民族,只要党项人不出问题,那榆林就可安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