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2章 家有肱骨大掌柜

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2章 家有肱骨大掌柜

作者:独孤赏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9 14:56:46

第二天早早醒来,董书恒发现自己已经能动弹了。原来他主要是头部受到钝击,估计是有些脑震荡,加上之前昏迷的时间。这么些天,差不多要好了。

听到他的动静,慧儿静悄悄地走了过来。“少爷,您醒啦!您先别动,我去帮您打点热水洗漱一下。”说着就要往外走。

“先等等,那个……慧儿,你帮我拿一下衣衫,我先起床。”

“少爷,要不我先跟夫人说一下,您的身体刚好,现在不宜多动。”慧儿显然很担心自己的少爷。

“慧儿,听话,少爷我的身子骨自己清楚,再不动动就要生锈啦。”

“好吧,那奴婢现在这就帮您拿衣服。”

慧儿拿来了一身青色长衫,这种衣服在学子之中非常流行。董书恒在慧儿的帮助下穿上了衣服。

他站到镜子之前。跃入眼帘的是一个翩翩少年,没有富家大少那种柔弱,反而多了几分刚毅之色。

鼻梁挺拔,剑眉星目,似乎比前世的自己更加俊秀。只是这身体大病之后,略显消瘦,还有那头上的辫子,光秃秃的脑壳十分别扭。

哎……什么时候能把这尾巴给剪掉,暂时还是别想了。他还是觉得保住脑袋要紧,至于这辫子……就当cospy吧,反正自己的心中没有辫子。

洗漱好后,董书恒又到镜子面前欣赏了一会儿自己帅气的面庞。笑得一旁的慧儿花枝乱颤。

出得房来,董书恒在慧儿的引导下去找陈夫人请安。陈夫人也是早早就起床了。这个时代的人大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哎呀,恒儿,你怎么起来了啊!快快回去歇息。”

“娘,儿子给您见礼了,这些天让您忧心了。”

董书恒工工整整地行了一个大礼。无论如何,这位疼爱儿子的母亲都值得尊敬。

陈氏被感动得眼泪不住地往下滚。没什么比儿子孝顺更能让母亲满足的了。

“娘,快快别哭,不然孩儿就跪着不起了。”

“恒儿快快起来,你的身体刚好,行什么礼呀!”陈氏赶忙道。

“娘,今日孩儿急着起身,一方面是给您请安,另一方面,家中的生意多日无人照管,孩儿心中甚是担忧。怎怪孩儿受此重创,许多事情不甚清楚,还请母亲告知。”

“列祖保佑,我们的恒儿又有孝心,又顾全家业。真是个好孩子。”陈氏听到董书恒一番说辞,心怀大慰。

“恒儿,咱们家一直是做盐商的,但是自嘉庆帝改行盐票以来,我们扬州盐商已经大不如以前。还好老爷早早就看到这点,将家中产业从贩盐转移到囤地、运输和商贸上来。”

“如今,家中在东台尚有三万亩田庄,由你的舅舅陈冬生管理。另外有十二艘沙船跑上海经运河跑济南的航线。由船老大刘大海管着,老刘是家里的老人,也非常可靠。”

“你爹爹前些年在上海靠着洋人租界开了一家润吉贸易商行,跟洋人做着洋货生意。头灶那边还有一个盐场,每年产盐也有一些进账,当然还有五百多户盐丁要养活。”

“最近闹发匪,南面的水路断了,船队只能在北边跑,南边的商行最近不知道如何了?听说洋人也不安生。还好你刘叔的大儿子清北在那盯着,想来也是无大碍的。”

听了陈氏的叙述,董书恒心中总算有了底。

其实,在昨天晚上,他的心中就一直在今后的事情。能不能乘风而起,还真得依靠自己老子给自己留下的产业。

人都是求生欲的,在这个时代要想好好地活下去,就得不断变强。

“母亲,家中还有多少余银?”

“怎么?我儿需要用银子吗?”

“孩儿要执掌家业,总要了解一下家底。”

“这几天大掌柜上报,柜上还有流动资金35万两左右,当然家中还有传家银100万两,这笔钱只有我们母子知道,老爷交代过是不能随便动的。”

“我去,老子还真是个富二代啊,国人果真都有藏银子的习惯。”

“母亲,孩儿想单独找大掌柜谈谈。”

“嗯,我儿也该独当一面了,我这个妇人终究有诸多不便。我这就派人知会大掌柜找你,以后家中之事就由你直接跟大掌柜对接。”

回到住处,慧儿已经准备好了早餐。早餐是一碗热腾腾的鱼汤面,这是东台这儿的特色小吃。

前世的董书恒就非常喜欢。桌上还有一小碟肉酱和一小碟咸菜。董书恒坐下来,熟练地将小菜倒到奶白的鱼汤面上。

一股浓郁的鲜味,迎面扑来。这没有被污染过的野鱼就是鲜啊。

呲溜一口面条下肚,微微有些烫,但董书恒就喜欢这种温度下入口,如果温度再低些,就会感觉到腥味。

不经意间,董书恒瞥见旁边的慧儿在抿着小嘴。显然是害怕少爷看到自己咽口水。

“慧儿,去厨房再端一碗过来,就说本少爷不够吃。”

“哦,是,少爷,可是您以前一碗都吃不完。”

“叫你去就去,哪来那么多的废话。”慧儿心中疑惑,少爷昨天醒来一直对自己很温和,怎么突然间生气了?想归想,慧儿还是去厨房又端了一份过来。

董书恒吃了一份,接过慧儿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嘴,说道:“我吃饱了,这份你端去吃了吧,别浪费了。”

这时,一个小斯来报,大掌柜来了。董书恒让小斯将大掌柜引到书房。

大掌柜名叫刘明远,从小和董书恒的父亲一起长大,亦仆亦友。

其长子刘青北跟洋人学过外语,是个通译,在上海的润吉贸易商行做事,次子刘青南好勇斗狠,跟着刘大海跑船。这个老掌柜可谓是把自家和董家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董书恒抬头望去,只见一位五旬老人,缓缓走来。老人身形瘦削,但是十分干练,下巴上的一缕胡须打理得整整齐齐。鼻梁上的一副眼镜,又让老人看起来开明许多。

董书恒赶忙起身迎了上去,微笑着说道:“明远叔,书恒身体不适,不得已让您前来相见,还请见谅。”董书恒对这位老人甚为尊敬,以子侄辈见礼。

“少爷,折煞老夫了。主从有别,东家万万不要失了尊卑。今天没有外人在场就算了,下次万万不可如此孟浪。”刘明远一脸严肃地说道。

“嘿嘿,明远叔,我下次注意还不行嘛!”董书恒像个孩子一样笑道。

“你呀你,还是跟以前一样,刚才夫人已经跟我说了,准备让你完全接手董家产业。所谓“承其冠,受其重”,如今你承接家业,就要做好准备。”

“嗯,我准备好了,明远叔!”

“慧儿,你出去把门关上,不要让任何人靠近。”董书恒突然转头对慧儿说道。

慧儿点头应诺,走出房间带上门,远远地站在门外。

书房内,刘明远一脸严肃。

“有什么话,东家请明言。”

“明远叔,这里就咱们二人,不必有什么忌讳,您对当前朝廷的形势有什么看法?”

“当前清庭暗弱,内有发匪之乱,攻下江宁,建都立国,已成气候。外有列强环伺,贪婪残暴,不断吸我朝之血,此乱世也。”刘明远说道。心中暗想,少爷怎么对时局感兴趣了。

刘明远虽是一个掌柜但是年轻时也是一个秀才,且最喜欢针砭时弊,因此该被官服拿了秀才功名。

后来在董书恒父亲的帮助下,才在董家做了掌柜,最后成家立业。

“然也,明远叔真是一针见血,明远叔这般见识不知强过朝廷多少总督巡抚,屈尊我董家做大掌柜真是屈才了。”

“折煞老朽了,老朽也就只能在你这个娃子面前倚老卖老罢了。”

“明远叔,我们扬州盐商为什么能被世人称为“一品官,二品商”,还不是因为我们扬州盐商不仅言商,还懂政治。”

“如今这大势之下,我们再固守家业,岂不是坐等他人鱼肉之。”

“不知东家,欲何为?”刘明远正色道。

“说实话,明远叔,我只有模糊的计划,不过有些事情可以先做起来了。第一,请明远叔帮我挑几个可靠的人,一个面孔生一些,为人机灵,善于交往,这个人必须要能牢牢掌控在我们手中,还有几个我准备做贴身侍卫,我准备带在身边,上次的事情我觉得有蹊跷。”

“第二,帮我准备一笔现钱,大概十万两,我想这应该不影响柜上的周转。这笔钱我有急用,而且暂时是没有收益的,后面可能还要投入,我准备跟朝廷做一笔大生意。”

“我后面准备出去走一趟,去一下盐场,然后去趟上海,你往上海的柜上再转五万两,可能要用到。”

“行,少爷,家里的银钱都是老爷辛苦积攒的,希望少爷用之要慎重。老夫也不多问,少爷觉得该做就去做。”刘明远说道。

不知这个少爷为什么受了伤反而开窍了。以前的少爷斯斯文文,又些懦弱。可是刚才跟少爷讲话的时候,让人感觉他成熟、果敢、坚毅。

刘明远离开,董书恒独自坐在书桌前,拿起桌上的短毫,在纸上写写画画。董书恒不是学历史的,但是有些事情他也能知道个大概。他担心以后记不起来,所以记在笔记上,顺便对后面的事情做好规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