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216章 北国烽火

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216章 北国烽火

作者:独孤赏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9 14:56:46

“这鬼天气,真是受不了了!”江宁总统府中,董书恒在心中抱怨道。

“玉祥,你去安排一下,咱们明天去江西一趟,听说那里的士绅地主闹的凶。”董书恒喊来了吩咐道。

嘴上这么安排,实际上董书恒是想去庐山避避暑。

这几天江宁这边也无甚大事。反正现在两江地区州府一级都通上了电报,有事拍个电报就好了。

过去的一个月里。

太平军大部分被消灭,只有两支力量逃了出去。

一支由石达开率领逃到广西,这只人马逃走的时候有一万多人,不过大多是石达开当初从广西带出来的老兄弟。

石达开喊出了“打回老家去”的口号,让这支军队在绝境中爆发。

广西巡抚劳崇光被打的措手不及,还没来得及调集兵马,就丢了北边门户桂林。

石达开占领重镇桂林后,打出旗号,招兵买马,手下兵马迅速扩充。

太平军到底是从广西起家,在广西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加上石达开的名声很响,许多占山为王的义军,整军来投。

还有一支由罗大纲带领,杀入河南,这支人马大概有两万多人。

按照淮海军总部的安排,王从志并没有对罗大纲的伏击展开报复。

在得知罗大纲逃往河南后,远远地追在罗大纲的后面将其送出安徽。

罗大纲进入安徽后,让正在颖上镇压捻军的河南巡抚英桂雪上加霜。英桂急令南阳守军驰防汝宁,不过为时已晚。

罗大纲攻占汝宁之后并没有停留,而是补充人马物资后向河南府前进,他的目标是洛阳。

董书恒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朝廷不能消停下来。

东北的林凤祥在东北发展的并不好,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府几万人马已经汇集到盛京周边,后方的僧格林沁也已经追了上来,林凤祥此时正处在生死边缘。

捻匪这两年也只是小打小闹,根本没有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困扰。

因此董书恒要将罗大纲这条大鲶鱼给放出去,放到中原大地这个大水塘中,将水给搅浑,防止朝廷又给他找什么幺蛾子。

远东地区最近每隔几天就会传回战报。

董书恒这边将快速通讯船都派了过去,沿着庙街、海参崴、釜山、海洲,建立了一条快速通讯线路。

情报用快船传到了海洲就可以通过电报线传递到董书恒的耳中。

五万人以上的大会战,对于淮海军来说也算是比较大规模的战役了。

关键是指挥这场战斗的还是三个年轻的将领,只有林威稍稍年长一些,不过他是响马出身,自身本来缺乏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让我门回顾一下这场决定远东格局的战斗。

6月10日鲍有志率领船队抵达了江东地区。

第一站还是来到了徐家屯。

徐老族长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今天徐月娥专门穿了一件新布做的素花裙子。

一行人坐下,徐月娥给众人斟了茶水,特意在鲍有志面前多停了一下,然后步履盈盈地退出了客厅。

要是在以往,鲍有志肯定是要多看几眼的,但是今天他的心里都被正事儿给占住了。

“徐族长,我希望你们能够暂时迁到下游的庙街或者伯力去。”鲍有志开门见山地说道。

“鲍大人,这是为何?要知道这田里的庄稼刚刚种进去,正是需要人悉心照料的时候呢!”

“莫非是罗刹人要打过了来了?”

徐耀祖知道鲍有志是不可能随便说出这样的话的。

在这远东地区要说还有什么危险需要大家迁移躲避的话,那一定是罗刹人了。

这些人为了占领土地往往不择手段,屠村灭族都是他们常做的事情。

“正是,我们在庙街已经跟北边的罗刹人打了一仗。从俘虏的口中我们得知沙俄人将会从黑龙江上游乘船而下,你们江东这边都是临江而居。我担心沙俄人会对你们不利。”

“鲍大人,老夫自然是信你的,但是这江东各屯世代居住在这里,要让他们放弃庄稼跟着迁移,却是很难办。”

“我知道很难办,但是徐老先生,这次沙俄来的人很多,我们得到的消息是有五万人之多。”

“我们庙街那边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只能在庙街防守。无法顾及到整个黑龙江流域。”

“那黑龙江将军府那边知道了吗?这么大的动静他们不会不管吧?”徐老族长问道。

“嗨!黑龙江将军现在正率兵在盛京剿灭发匪呢,哪里有空关管这边的事情。”

“这……老朽亲自跑一趟吧,要是他们愿意跟着迁移最好,不愿意的就让他们自求多福吧。“

徐老族长已经打定主意,**肯定会跟着搬到庙街去,至于其他的屯子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他们这些屯子并非是铁板一块,有些屯子之间还有矛盾。

沙俄的军队这个时候已经从赤塔出发。这次穆拉维约夫一共带上了近五万人,当然其中大部分都是移民,但是也有近一万的正规军,还有五千多哥萨克骑兵在岸上前进。

光是炮艇就造了五十几艘,当然了这些炮艇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在上游建好的,实际上就是装上了小型火炮的运输船。

其他的运输船则跟在后炮艇的后方前进,由于这次出兵距离非常的远,所以穆拉维约夫带上了大量的后勤物资。运输船上都塞的满满的。

站在一艘稍大一些的炮艇上,穆拉维约夫看着船队从狭窄的支流驶进了阿穆尔河的主航道。

此刻他的心情非常的激动,他从来没想到能够在远东这样的地方率领一支五万人组成的大军。

在他原本的计划中有五千人就足够横扫整个阿穆尔河流域。

但是该死的英国人又插上了一脚(这些沙俄人还是认为远东的失败是因为英法插手造成的),扶持了一个中国人势力插手远东的事情。

竟然还消灭了俄国在在远东的舰队,侵占了俄国人的新城市——尼古拉耶夫斯克。

正因为如此,伟大的尼古拉一世沙皇陛下才会慷慨地让他带领五万大军,去惩罚这些小丑。

穆拉维约夫这次顺流而下,可不仅仅是为了惩罚那些入侵尼古拉耶夫斯克的小丑们,他有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

根据俄国在蒙古那边的探子回报,清国的军队现在南边缴匪,整个黑龙江现在基本上蔡树森处在不设防的状态。

因此穆拉维约夫觉得自己似乎可以将总督府搬到温暖的阿穆尔河畔。

到时候说不定可以开辟一个新的总督区——阿穆尔河总督区。

这里可不像贫瘠的西伯利亚,到处都是冻土,只能饲养驯鹿,猎取皮毛,根本就养活不了多少人。

俄国人已经考察过整个阿穆尔河流域,这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而且气候异常的宜人。至少对俄国人来说这样的气候已经算是宜居。

穆拉维约夫并没有只顾着赶路。沿途中遇到的清国人的哨所,全部被他派人夷平。一时之间黑龙江上游烽烟不断。

沙俄似乎是要摸去清国人在这里生活过的一切痕迹。

那些守卫风燧的士卒,大多是因罪发配而来,根本就不是俄国人的对手。

无须勇猛的哥萨克出手,光是那些武装起来的农夫就能够快速地将这些风燧推平。

他们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够在风燧中找到少许的粮食。这对于那些农奴出身的武装农夫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外快。

可惜一个女人都没看到。

又走了两天终于看到了一座小镇——漠河。这里是一个汉人和索伦达斡尔人的混居的小镇,主要是跟周围的猎人进行贸易。

这里的汉人大多是配军的后代,在这里种植粮食以及收购皮货为生。

几千的沙俄士兵涌进了这个小镇,就如同蝗虫一般,大军过后这里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男人。

只有一些年轻的女子还活着,但是此时他们活着也许要比死了还要痛苦。

穆拉维约夫将这里改成了一个俄国人的补给站。

鲍有志暂时将徐家屯作为自己的指挥部。

这几天徐老族长旁敲侧击地表示要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鲍有志。

鲍有志只好装傻充愣,这时候他可没有经历去考虑儿女之事。

他派到上游的侦查艇出去了好几天,终于回来了。不是因为看到了沙俄人的船队,而是因为碰到了划着木筏逃难的人群。

鲍有志见到这几些人的时候,这些人看起来有一些麻木。也许是被俄国人的残忍屠杀惊吓到了。

“你们见到了多少罗刹人?”鲍有志问其中一人道。

“大人,不知道,到处都是,他们的船将江面都遮住了。”这个上游的居民,也不管鲍有志穿得跟别人不同,而且没有辫子。

只见他衣服穿得得体,就觉得他肯定是一个大人物。

“徐族长,咱们可能已经来不及撤退了。”

“这……鲍大人,这可怎么办?”徐老族长这下有些慌了。

听那人讲述俄国人的残忍,他这心里也很害怕。

本来他已经准备好跟着淮海军撤离了,现在没想到罗刹人来的这么快。

鲍有志清楚自己手上这点轻型舰艇不可能在这江面上跟这些俄国人的炮艇混战。

那样即使能够取得一点战果,也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徐族长,通知各屯的话事人来徐家寨议事。现在时间紧迫,没那么多时间解释了。”鲍有志焦急地说道。这几天他在这里已经被这些人耽误了许多时间。

“徐立,你去上游西岸通知黑水城的朝廷军队。建议他们向南撤离。”虽然不是一路人,但是鲍有志还是不想这些人惨死的俄国人的手中。

另外这些人都撤离了城里的人必然也会跟着撤离,这样也变相起到了坚壁清野的效果。

俄国人的补给越少,失败的时间就会越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