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都市 > 嫁皇叔 > 154 令人惊喜的顾女郎

嫁皇叔 154 令人惊喜的顾女郎

作者:暗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7-10 01:08:41

殷启爽快的答应了,接受了长史一职。

顾清仪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许多,“殷长史一路奔波辛苦了,先去休息两日,我看你面色微青,可需要郎中诊脉?”

殷启嘴角抽了抽,这个顾女郎有点意思,这就叫上殷长史了,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一流。

“那倒不用,赶路急了些,休息一晚就好了。”殷启立刻说道,开什么玩笑,他又不是肩不能提的弱鸡,上任第一天就看病,也太晦气了点。

顾清仪也不强求,又问道:“坞堡内外有不少闲置的院子,殷长史自己选一个落脚就是。”

殷启出身士族,可不是平常人家,住处上自然是要优待。而且是个有真才学的人,留住人才就得有一流的待遇。

殷启的神色好看了几分,被人真人对待的感觉不错,“就在外院选一处即可。”

顾女郎是个女子,在内院落脚引人闲话,他自然是要避嫌。

顾清仪颔首,转头看着眠春,“你带着殷长史先去选院子落脚,然后把院子带人收拾妥当再回来。”

眠春弯腰应是,转身看着殷长史,笑着开口,“殷长史随奴婢来。”

殷启这才告退,出了厅堂往外走去,路上又想起定北王贺润笙与顾女郎退亲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退亲一事早就从惠康传遍了。

草包?

定北王口中的草包真是令人不敢苟同啊,顾女郎这样的都算是草包,也不知道贺润笙的眼光得高到什么程度。

再说,贺润笙所娶的傅女郎,虽有些才名可也就在惠康传传罢了,若是将大晋各士族的女郎论资排辈,那傅女郎十根手指都排不上。

反正,殷启觉得自己一双眼睛还是厉害的,至少他认为将顾家坞堡内外收拾这般妥当的顾女郎,肯定要比傅女郎厉害。

就是一个草包一个才女,他怎么想都觉得有些讽刺。

顾清仪心情不错,身边有了个长史管杂务,她以后肯定就轻松多了。

是人才,她一定会好好重用的!

这边顾清仪兴高采烈,另一边穆埠打听清楚了回去回禀自家主公。

“陈郡殷氏?”宋封禹自然是知道的,陈郡殷氏一向排外,固守巴掌大的地方,家族中很少出来做官的。“既然是嫡支幼子,殷家怎么舍得让他出来?”

穆埠这就不知道了,立刻说道:“属下派人前往陈郡查一查。”

宋封禹颔首,“领了什么官职?以殷家的骄傲,朝中官都不做,殷启怎么会同意给郡公任官。”

穆埠哪知道,摇摇头,道:“属下也不知道,还是要去陈郡打听清楚才好。”

宋封禹闭上眼睛就不说话了。

穆埠一见也不敢多言弯腰退了出来,立刻招人吩咐下去。

从鹘州前往陈郡路途遥远,一来一回要费不少时日,自然是赶紧出发的好。

坞堡多了位长史,居阳秋跟冯温茂听到是大郎君请来的人,自然是双手欢迎,尤其是这位出身陈郡殷氏,殷氏虽然固守陈规,但是族中的弟子却有不少名声斐然。

这位殷小郎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其一母同胞的兄长却名声鹊起,想来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差不了多少的殷启第二日起床后就走马上任,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坞堡的具体情况熟悉一下,这一查不要紧,整个人都有些惊到了。

来之前,顾逸疏可跟他说过鹘州这边是个什么情况,但是这实际情况大有出入啊。

看着四坊变七坊,增添了染坊、纸坊与陶坊,又看到安定郡李家送来的匠户难得沉默半天。

能让李家送匠户,顾女郎本事不小。

匠户代表着技艺传承,一般人谁这么大方?

随着账册看下去,增添的三坊投入比产出大了不少啊,照这样下去,若是还不能赚钱,多少家底也不够往里扔的。

翻到最后一页,瞧到洪茂与胡人通商的信息这才松口气。

与胡人通商是一条路子,但是风险也极大,要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纸坊生产的纸他让人拿过来检验一下,稍微有点粗糙,改良弄一下方子也不是不可以。

等到把纸坊的人叫来一问,这才知道纸坊一直没有产出,就是因为在女郎授意下改善纸方,又听到还魂纸的事情,饶是殷启自认为见多识广,也没听到还有这样的办法。

顾女郎还真是……令人惊喜啊。

这就难怪了,不管是染坊还是纸坊要求高,所以产出低,好在还有个陶坊眼看着就能赚钱。

这个管家不好当啊。

殷启虽然有些头疼,但是更有挑战性的东西才让他兴奋啊。

当天他就不顾长途跋涉的辛苦,把几坊里外都走了一遍,又把坞堡内外的田地走一遭,一遍走下来,心中也大体计算出田亩的数量。

九章算术不是白学的。

这一算,心中咋舌不已。

看过旧账,知道坞堡的田亩数目,可现在他自己计算出来的数目,可比账目记载的翻了一倍有余。

也就是顾女郎抵达后的短短数月开辟荒田很有成效,又看到收揽的流民数目,殷启不知道说什么好。

流民一向是令人头疼的存在,可谁能想到还能让流民开荒僻田,只需要付出一些口粮,房子是流民自己建,永业田也是自己开,两根大萝卜吊在眼前,就能让流民趋之若鹜。

再想想朝廷每次征发劳役闹得民不聊生,再看看顾女郎的所为……

殷启轻笑一声,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看来,他是真的没有来错。

顾逸疏说他的妹妹有奇才当初他一个字都不信,以为做兄长的胡吹,哪想到现在可真香啊。

殷启估算了下流民数目,眉峰微挑,恰好保持在朝廷要求的数目边缘。

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有意思。

大乱当头,粮食之重要,殷启心中清清楚楚,只是没想到顾女郎也清楚。

现在要紧的就是如何能不触犯律令的情况下,招揽流民继续开荒。

长史不好当,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要是烧不好,以后如何立足?

殷启需要好好的思考一下。

身在内院的顾清仪,给宋封禹熬好了每日一粥,听着知秋说殷启的行踪,这位倒是务实的人,难得。

看来他阿兄的眼光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