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都市 > 嫁皇叔 > 162 眼睛复明(6000字)

嫁皇叔 162 眼睛复明(6000字)

作者:暗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7-10 01:08:41

顾清仪虽然是觉得男女平等的人,但是她又不是脑子进水了,这个时空男权当头,她非要搞什么男女平等,这不是等着人把她一脚踢坑里,再填土埋了她吗?

这些人见不见都是顾家的家臣,只要听顾家的话,便是不见他们,拿着阿父给的印信一样能号令他们,又何必出这种风头惹人诟病。

顾清仪十分想得开,处在什么时空,坐在什么位置,就要去做什么事情。

强出头,没那个金刚钻,就等于是惹祸上身。

她如此通达,只是自我纾解的渠道,也没想到会让宋封禹有那样的想法。

上谷郡的战事导致流民增多,顾清仪原以为经过其他几郡的截流,轮到他们这里没多少人了。

但是没想到栾琸奉命前往上谷郡,兵马一动,燕郡枕戈待旦,博陵郡与常山郡也紧急戒备,流民一概不许入城,如此一来大批流民为了活命只能继续南下讨口饭吃。

最先得了消息的是带着部曲在外操练的拓跋狄,将部曲交给仰保,自己骑着马立刻赶了回来跟女郎回禀。

顾清仪:……

就没想到,事情还能峰回路转到这种地步,真是天降馅饼砸到口中,她不吃都对不起老天爷的厚爱。

顾清仪立刻来了精神,招来了居阳秋,冯温茂二人,又让人请来了殷长史商议此事。

殷启忙着坞堡内外的事情,没想到女郎还在打流民的主意,听着她说要收拢流民继续开荒僻田,就有点不同意。

“女郎,坞堡流民的人数已经足够,再继续收拢只怕朝廷那边会有些不满。”殷启虽然不惧与朝官交涉,但是能不起冲突也是好的。

“殷长史不用着急,坞堡的数额足够,但是周遭十四县都属鹘州管辖,份额还差得远呢。”顾清仪笑道。

殷启一愣,这话的信息量有点大。

这是说鹘州十四县已经尽在掌握了?

殷启的心口跳的有点厉害,没做长史之前,知道顾家被先帝猜忌打压的厉害,也知道顾家封邑缩水狠,但是顾女郎这才抵达多久,十四县的权柄就拿回来了?

这……怕是跟皇叔有关系吧?

这么一想,殷启又觉得这事儿好像没什么奇怪的了。

他立刻调整心态,道:“若是这样,那就可以继续收拢流民。”

鹘州十四县,立刻就在殷启的脑子里呈现出来,以坞堡为中心往四周辐射,应该先动哪一处心里都有了打算。

流民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之前顾女郎将这把剑实在是用的太好太妙,殷启受了不少的启发,自己跟着聪明人学走路,总不至于还要摔跤,那他也太蠢了。

殷启答应的痛快,顾清仪放权更痛快,道:“那此事就交给殷长史了。”

殷启:……

总觉得自己好像入了彀,但他没证据。

从上谷郡南迁而来流民数量不少,流民带来的不只是利益还有更多的隐患。

人多胆就大,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将同乡同村同姓的流民不动声色的拆分开,一滴水融入大海,就没有办法兴风起浪。

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又不容易。

之前坞堡这边有拓跋狄等胡人在,人高马大,肌肉结实,往前一站,气势上就把流民压住了。

顾清仪这个女郎只需要柔声细语安抚一番,再加上永业田跟房屋这两大件吊着,这些人就会安心扎根下来。

农民,一辈子追求的就是有瓦当头,有地能耕。

但是这次上谷郡来的流民多数是同村同乡抱团,数量基数大,人心暂时十分团结,对外界抱有很深的敌意与戒备。

再加上流民多了,胡人就没那么可怕了,胆子自然也就大了。

没过两日,顾清仪就得了消息,说是屯留那边有流民聚众闹事,还想反客为主,夺了顾家的权。

顾清仪:……

就好像也不是很意外。

此时,她正在陪着宋封禹喝茶,宋封禹很喜欢顾清仪弄出来的清茶,无事的时候,就会把顾清仪请过去,俩人坐在树下品茗,闲谈一二,还怪舒服惬意的。

消息是居阳秋来回禀的,殷启作为长史已经前去处理此事。

但是,居阳秋觉得这事儿还是得让女郎知道,所以就先一步来回。

顾清仪听了之后看着居阳秋问道:“夺权?想要夺什么权?眼看着夏收在即,这是想要抢粮?”

除此之外,顾清仪想不通这么人还想要什么。

粮食,才是根本。

居阳秋颔首,“是,这些人不想归附顾家做邑户,又想要粮食安家,被人怂恿之下,就闹了起来。”

顾清仪简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真是蠢不自知,就算是顾家大方将粮食送给他们,也不想想自己能不能保得住。

只要出了鹘州的地界,到处都是山匪跟流寇,那些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怀里有粮,简直就是抱金过市不要命了。

何止是蠢。

好人难做,就是这样。

顾清仪也有私心,收了邑户在名下,也是为了充实顾家的力量,但是相对的,这些人做了顾家邑户,顾家就会保护他们,给他们一方安稳容身之处。

她受后世人人平等的熏陶,对这些人也算是尽量的宽容,但是没想到他们拿着自己的宽容当软弱。

太欺负人了。

宋封禹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一直没有插言。

现在看着顾清仪脸色不太好,这才轻声开口说道:“人心险恶,不知足者常有,何必为了愚钝之人恼火。”

顾清仪幽幽的看了一眼皇叔,这人暴戾症在身,常常没有理由控制不住发火的是他吧?

这一眼看的宋封禹莫名,难道他说的不对?

安慰错了?

顾清仪在气头上,缓过劲儿也知道自己想的有点任性,收回不太善意的小眼神,轻咳一声说道:“人心本就是难以揣测的,这些人既然不识好人心,那我也不是烂好人。”

说到这里,顾清仪看着居阳秋,“带顾家部曲前去压阵,让拓跋狄带队,凡闹事的人,顾家一概不收,驱逐出鹘州十四县。既想要顾家庇护,又不想为顾家出力,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乱世用重典,这是有道理的。

顾清仪不会罔顾人命,但是也不会让人把她当冤大头。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顾家还有什么声威。

居阳秋长出一口气,就怕女郎心太善,这下好了。

居阳秋喜滋滋的走了,心情大为畅快。

居阳秋走了,顾清仪紧皱的眉心也没能松缓下来。

“你在担心什么?”宋封禹问道。

顾清仪叹口气,“我也不知道,总觉得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发生。”

国家越乱,各地诸侯越会捣蛋,国乱民不安,便有那些小人四处点火生事。

顾清仪对这些政事没有经验,别看她说得轻松,其实心里也没底,主要是安抚居阳秋等人,不能让他们看出自己这女郎心虚没底气。

顾清仪心中烦恼没好办法解忧,倒是皇叔治理朝政多年,应该有经验吧?

顾清仪想到这里眼睛一亮,她从来都是不耻下问的人,立刻请教,“若是鹤安遇上这样的事情,会如何做?”

宋封禹心想清清这样人美心善的人,大概不会怎么做的。

他想了想,美化了一下,这才说道:“凡事要制定律法与规则,使之不能越界,事情就好办了。”

顾清仪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她毕竟不是官员,做起来有点心虚。

主要是她自己还没给自己一个完整的定位,而且这些事情也是头一次遇到,难免就有些猝不及防。

但是宋封禹的话还是让她心有所感。

“照朝廷律法,各地封侯其实无权制定律法的吧?”顾清仪眼巴巴的看着皇叔,这人不是把她教坏了吗?

宋封禹轻笑一声,“万事万物皆有定律,你看其他诸王如何做的?”

照样学样总会吧?

就宋家那些封了王的,哪一个私底下老实了?

也就清清规规矩矩的,这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还是心太善。

顾清仪:……

她就是没想到皇叔会这样教她,这不是明摆着让她跟朝廷做对吗?

这没事?

看着皇叔一本正经的神色,好像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想想也是,小皇帝过河拆桥,登基之后就觉得皇叔碍眼,等人带兵一出征,就想着对付皇叔。

虽然年纪小容易受人左右,但是正是年纪小,才能看出几分真正品行。

哼,先帝针对顾家打压多年,若不是顾家孙子装得像,早就被一锅端了。

歹竹能出什么好笋。

顾清仪心里下了决定,看着宋封禹点头,“鹤安说得对,我得多向人学习。”

像谁学习?

当然宋封禹说的那些人。

与顾家能在一个分量上掰腕子的人,将来就算是小皇帝要算账,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样干的不是顾家一个,法不责众嘛。

顾清仪觉得自己跟着皇叔学坏了,但是感觉还不赖。

宋封禹瞧着顾清仪心情甚好,思来想去,决定慢慢坦白一下自己的眼睛,先探一探路。

“这两日,我总觉得眼前有光。”

顾清仪一喜,“真的?”

宋封禹郑重点头。

“那就是有复明的希望,樊太医怎么说的?”顾清仪很高兴,这可是大好事,宋封禹的眼睛一直不见好,是她的心头病。

虽然她跟他有了婚约,不会因为他的眼睛退婚,但是在这样的乱世,当然皇叔眼睛复明更有利于他们好好活着。

“樊和说再过几日看看。”宋封禹发现顾清仪居然一点也没起疑心,心头松了口气。

顾清仪却想着看来小玉树还是有用的,明儿个的粥还得继续熬,要不再多放一片叶子?

小玉树完全不知道要秃上加秃,顾清仪却脑子已经想到得给小玉树增加能量,那她最近就得多准备粮种,正好为夏收之后的种地做准备。

虽然这对她有些负荷,但是值得。

如果有别的办法能让小玉树吃饱就好了,可它不能言,自己也不知道它还能吃什么。

而且,宋封禹这么聪明,自己要是整天摆弄粮种,也怕被他发现端倪,真是愁人。

明明自己救他的命,反倒是搞得她跟做贼一样。

顾清仪心里存了事儿,就起身告辞,眼下她的事情有点多。

看着顾清仪忧思忡忡的走了,宋封禹眉心微蹙。

她肯定有事情,但是她不想告诉自己。

皇叔有点烦。

顾清仪回到自己的院子,先让人去给殷长史送信,让他照各诸侯管理封邑的行为学习,安置流民这就容易了。

拿别人的律法压制流民,然后用自己的办法安抚流民,大棒加大枣,应该就能容易多了。

除此之外,顾清仪又开始过问夏收过后粮种准备事宜,之前她已经让小玉树优化了一些,但是数量还不足一半,现在要是开始悄默的行动,小心一点,应该不会让皇叔起疑。

幸好,她当初让人建了粮种的仓廪,她去巡视几次,应该不会引人瞩目。

还有夏收就在眼前,这可是大事。

顾清仪想着用生不如用熟,居阳秋他们都去安顿流民,坞堡内能主持夏收的就是皇叔的人了。

这里最熟悉的就是董大成,还是让他多费心吧。

董大成正在练兵,猛不丁接了消息以为自己听错了!

啥?

让他盯着坞堡夏收?

他又不是地里农夫,但是顾女郎开出的条件太诱人了,若是将来董大成缺粮,她一定优先供应。

这带兵打仗在外,最怕粮草断顿啊。

董大成咬着呀,怎么会有这么可恶的人。

但是他可耻的动心了。

粮食啊,打仗时那就是活命的希望。

他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答应她啊!

从领兵的将军到收粮的农夫,董大成虽然适应不良,但是为了粮食……

坞堡的邑户们,看着平日威风凛凛的将军大人,都换上了短打的衣裳下田收粮,哪一个还敢怠慢,董大成一下田,立刻调动了大家的情绪。

将军大人都要收粮,他们这些邑户怎么能偷懒?

夏收本就是抢占好天气的日子,若是收的慢了,一场雨下来,粮食就全砸到地里,哭都没地儿哭去。

这可是一家子半年的口粮,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齐出动,坞堡收粮一片火热的景象。

穆埠:……

他就没想到顾女郎还真是厉害,董大成都甘愿做农夫听她使唤。

不怕丢人吗?

显然董大成不怕,都跟田里邑户一样的装扮,像模像样的戴了一顶草帽,挥舞着镰刀的样子,真的是……

穆埠半响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但是他知道这些粮食以后都会是鹘州的底气。

现在各地都缺粮,年景不好,还到处打仗,地里的粮食可没有鹘州种的这样好。

只要想想这些粮食装进粮仓,穆埠也有些心热起来。

没办法,对于皇叔这样的战将,四处打仗也缺不了粮草支持啊。

要不有句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心热归心热,这是顾家的粮食,穆埠也就干看着罢了。

顾清仪不会看天象,但是也知道粮食熟了就得日夜抢收,所以古代钦天监这个部门还是很重要的。

她身边要是有个会观天象的就好了。

因为抢收很辛苦,这几日坞堡管饭,顾清仪特意让人买了几十头猪,每天宰几头,给抢收的部曲、邑户们加菜,加了粗面填了肉馅儿的馒头管饱。

馒头在三国时已经出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祭河神发明了馒头,但是是带馅的。不带馅儿的馒头后来也有,多是平民百姓吃。

夏收这样累人的日子,顾清仪自然要保证大家体力跟上,毕竟跟老天爷抢饭吃,所以馒头加了肉馅,大家吃得香,干劲儿自然足。

好吃好喝的供着,坞堡内外一片火热,成捆的粮食运到操练场上晒干,然后妇孺挥起棍棒将粮食打落下来入仓。

宋封禹也没干过农活,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夏收场景,跟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顾清仪真是令人看不透,要说收买人心,她这些方法到真不错,花不了多少钱,几十头猪就让大家心甘情愿抢收。

小女子的智慧,倒也不容小看。

还有之前她搞什么开荒给永业田的举动,这些都让皇叔想得更深,尤其是归于顾家名下的流民,没有出现私下逃跑的迹象,显然是愿意呆在这里的。

这才是最难得的。

人心难留,但顾清仪留住了。

顾清仪不止让人宰猪吃肉,连解暑的绿豆汤都用大锅煮了,上下午各送一次。

而且她自己也用陶坊烧出来的砂器将绿豆熬出沙,自己留下一份,再给宋封禹送一份。

解暑,自然是喝这个最好。

而且,这一份里头夹了私货玉树叶。

自从宋封禹说眼睛能看到光亮之后,她就特别上心,眼瞅着有治愈的希望,当然是继续加把劲儿啊。

宋封禹这才感觉到装瞎也有不方便的时候,好比顾清仪每日一身骑马装利落的骑马出去巡视,他就不能跟着。

毕竟瞎了嘛。

皇叔不高兴,穆埠等人战战兢兢。

樊和行完一遍针,看着主公说道:“眼睛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主公。”

宋封禹并没有很高兴,怎么不动声色的表示眼睛痊愈了,这对他有点难度。

穆埠看着主公黑着脸,后知后觉想到了什么,立刻上前一步,道:“樊太医妙手神针果然不同凡响,想来樊家从惠康送来的珍稀药材确实有用,主公的眼睛复明樊太医功不可没。”

樊和:……

你说啥?

宋封禹眉峰微挑,心中很是满意。

穆埠一看主公眉目舒展,就知道自己办对了,立刻说道:“这样的喜事,应该说给女郎同喜,属下这就去报喜。”

宋封禹没有拦着,实在是不想再当瞎子了。

樊和这会儿也明白了,心中暗骂穆长史不厚道,这马屁拍的真的是……出神入化。

好家伙,拿着樊家给他做踏脚石,也不怕摔死自己,太过分了!

樊和很委屈,但是他还不能说。

等顾女郎来了,还得给穆埠圆场,这口大锅死死地扣在他头上,他还得欢天喜地的。

穆长史不是人!

顾清仪得了这个喜讯果然立刻赶了回来,加餐是对的,早上粥,下午汤,这眼睛不就好的快了?

只可惜她薅秃了小玉树,也不能给它请功,听着穆埠说是樊太医的功劳,她还得真情实意感谢人家。

再也没有比她更委屈的人了。

心塞。

皇叔的眼睛清澈透亮,看着人的时候眼尾微微挑起带着几分笑意,跟当初在惠康时见到的又有不同。

在惠康时,皇叔笑,顾清仪心里发慌。

现在皇叔笑,顾清仪也跟着笑,是发自内心高兴。

“恭喜你,鹤安,这真是令人愉悦的好消息。”顾清仪笑着说道,她急匆匆的从地头赶过来,仪容并不美观,甚至于身上还带着些微的汗意。

若是以前的皇叔,必然会不悦,这分明是不将他放到眼中,前来见他仪容不整也是罪。

但是现在看着这样的顾清仪,皇叔心里却想着,她心里果然是心悦自己,知道自己眼睛复明连仪容都顾不上就来探望,不是喜欢又是什么?

宋封禹也没喜欢过人,但是这种双标的情绪,让他自己心中欢喜,看着顾清仪越看越顺眼。

如果有一人,将你放在心上,时时刻刻担心你,精心照顾你,便是个石头也要焐热了。

何况皇叔冷情又不是没心。

宋封禹看着额头上带着汗珠的顾清仪,眉眼更加柔和,垂头望着她,“清清,还要多谢你照顾我,没有你照顾,我不会康复这么快。”

顾清仪得了这句话,真是大感安慰,虽然不能表明自己的功劳但是宋封禹这样讲还是令人高兴。

顾清仪望着宋封禹的眼睛,十分好奇的问道:“你现在能将我看得清楚吗?跟以前一样吗?”

“你跟以前一样美。”

顾清仪听到这话脸一下子爆红了,她不是这个意思!

樊和:……

穆埠:……

就觉得他俩杵在这里怪碍眼的,还是退下吧。

俩人一走,顾清仪更不自在了,轻咳一声说道:“眼睛刚复明,鹤安你还是要好好休息,我不打扰你休息,就先回去了。”

宋封禹一愣,不对啊,这跟他想的有点不太一样。

------题外话------

虽然一更但是六千字的分量哈。应援活动已经开始了,打开红袖app福利页面就能看到了,嫁皇叔的周边抱枕与帆布袋等着大家,还有这次应援活动请大家一定多多支持,这关系到咱们这本书后续的推荐哈,拜托。另外,喜欢的话还请大家多多投月票支持,新书上架第一个月,希望来个开门红,再次感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