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都市 > 嫁皇叔 > 258 被嫌弃的顾清仪

嫁皇叔 258 被嫌弃的顾清仪

作者:暗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8-30 00:41:14

顾清仪虽然不能肯定宋封禹能不能一辈子不选妃,但是她很肯定这几年他都不会有这样的心思。

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皇帝,连跟她这个皇后相处的时间都十分的宝贵,还能抽出时间去看别的美人?

那是不可能的。

从感情上讲,俩人现在蜜里调油,第三个人不可能挤进来。

从现实上讲,顾清仪现在跟宋封禹的事业捆绑在一起,尤其是热武器这一块,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宋封禹不喜她这个皇后,都会想尽办法哄着骗着供着,何况俩人之间还是有感情的。

顾清仪对现状很满意,感情交融再加上事业捆绑,至少现在他们这艘婚姻的大船相当的稳固。

万一要是发生点漏水的事情,那至少也得宋封禹在朝堂上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之后,保守估计的话最少也得三五年以后再说。

顾清仪一点也不担心,但是战夏几个却是忧心不已,瞧着皇后娘娘却还能悠闲的哼着小调,真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娘娘,您就一点也不担心吗?”眠春没忍住问了一句。

顾清仪将手头上的书卷放下,抬头看这几个战战兢兢的丫头,恍然大悟说道:“也对,你们几个都要到婚配的年纪了,我也得给你们相看人家。”

几个丫头:……

“娘娘,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再说奴婢才不着急嫁人,还得多服侍娘娘几年。”知秋红着脸说道。

顾清仪顿时就乐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平日里我多教你们看书识字做事,不就是为了你们以后做打算吗?”

几个丫头闻言也都笑了,是了娘娘一直在教导她们,没见过哪家的奴婢像她们这么有福气,从小能跟着娘娘一起读书识字的。

顾清仪浅浅一笑,又看着她们几个说道:“这世上靠谁都不如靠己,我教你们这些就是盼着将来你们自己能有立足的本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懂的吧,将来就算是你们出了这道宫门也得记住,只有自己强才是真的本事。”

几个丫头心头一凛,娘娘这话像是回答又像是没有回答,但是仔细一想心头越发明朗。

顾清仪瞧着几个丫头若有所悟的神色,浅浅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后世倒是保障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法律条文字字分明,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钱就容易变心的男人比比皆是,法律保障了什么?只能保障能让女子体面离婚,若是遇上个有良心的家财分你一半,若是没良心的不仅不分你钱还让你欠一屁股债。

女子在婚姻中付出的青春年华,为了家庭孩子舍弃的事业全都成为一场笑话。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女子都要保障自己的前程,因为只有才学与事业才是对你不离不弃的。

放在这古代就不要说了,三妻四妾那是合法的,你想要一夫一妻,莫不是脑子被门夹了,哪家的世家子敢娶你这样的女子。

顾清仪想的很清楚,一来她自己有足够的立足根基,当初壮大发展顾家就是要成为自己强大的后盾,二来她与宋封禹也算是感情和睦,彼此对这婚事都很有诚意,那就试着往前走。

若是俩人真的能一辈子白头到老走到最后,自然是皆大欢喜。

若是走到半路自己年纪渐长红颜老去时宋封禹有了二心,那时她也不怕。

娘家强盛,自己若是再有子嗣傍身,到时候她坐稳皇后位置,教养好自己的孩子,维持好夫妻表面情分,其他的就跟宋封禹交割清楚。

其实也挺好的。

顾清仪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满意,进可攻,退可守,所以她现在才能安稳如山。

只是几个丫头自然不知道她的打算,当然为自己的主子着急。

春耕很快就要到来,在这之前要鞭牛,立春日或春节开年,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

鞭牛在古代是个很受重视的节日,若是这一日一切顺利,预兆着今年大丰收,鼓励人心的举措。

先帝在的时候只让下头官员出面,新乐王时更不用说,他年纪小不懂这些,也不会去做,而且在位时间短。

到了宋封禹这里,去年的时候他初登基事情又忙又乱,要稳固朝纲,理顺朝务,这些事情自然是顾不上。

但是到了今年有了顾清仪的提醒,再加上他们夫妻要试种鹘州运来的粮种,因此这件事情还真的是要重视一些。

鞭春牛一事传达下去,朝堂上并无人反对,因为本来鞭春牛也是各郡县一件重要的事情,当地官员要亲自主持仪式,属官办岁事活动。

只是作为皇帝,亲自参与鞭春牛的并不多,但是也不是没有,不算是令人惊讶。

这件事情也算是军演过后开朝第一件正事,世家无人反对,政令非常丝滑的传达。

皇帝亲自前去鞭春牛,但是大晋并无皇后随行的先例,这次宋封禹却要带上皇后同行,这就有人反对了。

奈何宋封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在朝堂上任凭朝官反对依旧不松口,此时贺润笙与元狄这个保皇党就彰显作用了,二人自然是鼎力支持。

元狄就罢了,本就是出自顾家部曲,对顾皇后忠心耿耿,又被皇帝器重,上次军演这人还去做了副手帮忙。

但是贺润笙……

这一位跟顾皇后曾有过婚约后有悔婚,现在这么理直气壮地为顾皇后说话,就让朝堂上的气氛挺微妙。

贺润笙脸疼吗?

疼。

但是他受了帝后的恩惠,自然是要尽心尽力做事,比起帝后的面子,当然是他的面子不值钱。

后悔吗?

贺润笙拒绝去想这个问题。

因为二人力挺,且元狄扳倒裴家的事情近在眼前,在朝堂上给大家造成的阴影也未散去,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廷议通过。

谁来告诉他们,这个胡人的汉化这么深,虽然不能做到典籍熟读与心,但是居然也能引经据典不怯场。

再一次,大家对元狄的观感发生了变化。

之前一直以为元狄是个胡人,后来知道是个被顾皇后救了命投诚的胡人,再后来知道他打仗很有些本事,曾率领火龙军援助陛下打下幽州一战。

再后来这一位就坐到了廷尉的位置上,那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要看他的笑话,一个武夫也想坐稳文官,若是个晋人只怕不难,这可是个胡人啊,他看得懂大晋律令吗?

后来他们知道了,他不仅能看得懂,还利用律令扳倒了河东裴!

现在又听着他引经据典,大家的眼神从惊愕到木然,就很想问问,他真的是胡人吗?

若不是那张脸与晋人不同,就真的不会有人认为他是胡人。

不要说臣子们惊讶,便是宋封禹都有些意外,他从顾清仪那里知道元狄善学,不管学什么都很快,但是短短时日能学到这一步,还是很厉害的。

尤其是对于大晋律令,那么厚的一本书,以前用竹简书写,那得装满几辆车。现在用纸刊印成书,摞起来也是厚厚的一摞。

元狄学习的天分,真是令人惊喜啊。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顾清仪知道后倒是觉得寻常,这种事情仪式大于实际意义,但是就是这个仪式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能激励民心。

很快,帝后亲自鞭春牛的旨意传达下去,入了民间之后,有了军演的事情在前,这次更是引起了大家的轰动,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前去沾沾帝王之气。

惠康城的南门外被清出来一块空旷场地,大清早周围已是人山人海,人群的中央,一众文武官庄严肃立,中央拱卫着帝后,每人的两只手拿着五色丝缠成的彩杖,围着一头披红挂彩的土牛,土牛边上还有泥塑的农夫和农具。

这头泥土雕成的春牛甚为精致,与真牛大小相等,一个俯首拉犁的动作,连肩胛处鼓起的肌肉蓄满了力量,一看就是一头特别能干的牛。

鞭牛者站立的方位是有讲究的,立春在春节前就站在春牛前,立春在春节后则站在春牛后。

今年立春在节前,所以宋封禹与顾清仪站在春牛前,围着春牛转了一圈,又抽了三鞭,口中念念有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同春。”

一个个官员依序上前,转一圈,抽三鞭。旁边还有两名小吏用着秦腔高声吼着劝农歌,声调婉转高昂,很是激动人心。

因为顾清仪的庄子开匠坊,往来商户频繁,连带着惠康城外的小商户都多了起来,因此陛下宣布鞭春之后,便有许多行脚商察觉到商机,此时在人群中窜来窜去,高声叫卖着一个个泥塑的五色小春牛,很多百姓为了图个吉利,多会买一个放在家中,预兆着有个丰收年。

当最后一名官员抽过鞭子,转身而回,锣鼓声便喧天而起。宋封禹带着顾清仪与群臣往后退,他们这一退,场中的气氛顿时一变,众人目光中似乎烧着火焰,千百人蓄势待发。

人群中央,一颗绣球带着条红绸往向空中腾起,顾清仪只觉得眼前一花,无数百姓拿出毕生的力气朝着春牛飞奔而去,眨眼的功夫,与真牛一般大小的春牛便不见踪影。

春牛身上的泥土是众人疯抢的源头,鞭过的春牛带着祝福的寓意,众人深信抢了一块牛身上的泥土埋在自家地头一定能丰收,所以每次鞭春之后,官员退后,就是给百姓抢牛空出场地。

顾清仪第一次见这种场面,这简直比得上后世抢楼花,大爷大妈超市大促销,春运抢车票啊,果然是牛。

鞭春用意是祈求丰年,整个大晋各地郡县,到了立春的这一天,都要鞭春,天子还有藉田之礼,就是下田推犁,推上九下,以示劝农之义。

宋封禹在前用力推犁,顾清仪在后相扶,真的是头一次见到宋封禹这样子,顾清仪心里都要乐翻了,还怪有意思的,尤其是俩人一下田,双脚都沾满了土,幸好俩人都穿了束袖窄衣才不显狼狈。

当然不用他们真的犁完一块地,做个样子就好。

但是顾清仪却非常懊恼的对宋封禹低声说道:“忘了改犁。”

她在鹘州修改过使用的犁,那真是相当的好用,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忙起来全给忘了,现在看到还是老旧的木犁才想起此事。

宋封禹说道:“现在立刻让将作监赶制,还能用得上。”

顾清仪立刻点头,“让元朔去,他知道这事儿,当初在鹘州他还跟我要过图纸给东海元家送去过。”

宋封禹记下,回头就先让元朔去做此事。

这样喜庆的日子,看着抢到春牛的百姓将土揣进怀中闷头就跑,生怕有人前来抢夺的样子,真是让人看的又高兴又唏嘘。

靠天吃饭的时空,百姓们种地真的是很难。

水利工程也得摆上日程,大的水利工程顾清仪可能做不到,但是像是鹘州那样的还是可以的。

大型水利工程,得宋封禹召集群臣研究山川地势才能做决策,顾清仪没那么大的本事,只能顺着河道挖沟引水做点文章。

鞭春这样的事情顾清仪在鹘州都没做过,现在想想还怪遗憾的。

宋封禹也是难得出来一趟,让官员就地解散之后,带着顾清仪俩人换了身衣裳,就顺着田埂慢慢的走动。

俩人换了一身素衣常服,顾清仪将繁复花哨的发髻拆开重编了一个简单的,只簪了一对银簪,看上去毫不起眼。

宋封禹有心察看民情,因此只带了两个侍卫与乌曲,元狄默不作声的跟上来,宋封禹瞧他一眼倒也没把人撵回去。

顾清仪却把元狄叫过去,对着宋封禹说道:“元狄对于开荒特别有经验,如今咱们大力推广开荒赏永业田的政令,我倒觉得这一块还是得专门管起来才好,到时候让元狄传授下经验挺好的。”

荒地也分很多种,难易程度不等,鹘州那种地方的荒地并不是很难开垦,没有过多的碎石树桩,顶多就是写野草,因此开荒不难,除草的同时就能把地顺便翻一遍,到时候再用牛拉犁过一遍就成。

但是其他的地方未必全都是这样,有些地方土中草根虬结,乱石横生,开起来难度不小。

宋封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也好,回头这件事情在朝堂上提议时再说。”

元狄没有说话,跟在帝后身边慢慢的走。

听着皇后提及在鹘州的一切,元狄就感觉分外的思念,他很思念在鹘州的时候,只可惜以后很难再回去了,除非皇后娘娘回鹘州。

从惠康城外转了一圈,回宫时天都要黑了,元狄将帝后护送回宫,这才回了自己的住所。

他现在住的宅邸是陛下新赏赐的,作为天子近臣,他的府邸距离皇城不远,还带着一个花园,在寸土寸金的皇城周遭算是很不错的府邸了。

还未进家门,就看到门前站着的人影,待走近一看,是元朔。

“你怎么在这里?”元狄看着他问道,就很意外。

元朔一看到元狄立刻说道:“你怎么才回来,冻死了,赶紧进去再说。”

元狄带着元朔进了门,直接去了书房,元狄亲手点了火盆给元朔取暖。

元朔呲呲牙看着元狄说道:“你这也太简朴了,回头我送几个人给你使唤。”

回家还要自己生火盆,这是什么艰苦生活。

“不用。”元狄直接拒绝了,他喜欢清静,不喜欢人多,府里除了一个看门的,就是几个洒扫的。

元朔知道元狄不是个好打交道的,脾气又臭又硬,软硬不吃。

“我来找你是有件事情请你帮忙。”元朔也不绕弯子,他要是说废话,元朔肯定直接把他轰出去。

“什么事?”元狄又烧起了红泥小炉,铜壶里的水慢慢的发出咕咚的声音,在这冰冷的夜晚笼上一层暖意。

“我得盯着春种的事情,但是修改耕地的犁就顾不上了,穆大人忙得很也抽不出身,我想着廷尉最近没什么大事,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帮忙盯着?”元朔道。

元狄就道:“可以。”

壶开了,他拿出皇后赏的茶叶,汤杯,洗茶,冲泡,一套流程下来看的元朔的心都跟着静了下来。

“你跟皇后娘娘学的?”元朔笑着问道。

元狄轻轻应了一声,就不再开口。

元朔看了一眼元狄,似是漫不经心的说道:“你岁数也到了,如今年纪轻轻身居高位,有没有想过成家的事情?”

元狄端着茶盏的手一僵,随即不动声色的说道:“不急。”

“你倒是不着急,可有不少人来我这里询问,好歹咱们在鹘州也是一起共过事的,兄弟我也能替你参谋参谋如何?”元朔爽朗的笑道。

“等你先成家再说吧。”元狄看了元朔一眼,“毕竟你比我年长。”

元朔:……

扎心了。

看着元朔乌黑的脸,元狄的眼中带了几分笑意,若不是有在鹘州的那几份情谊,早就把元朔撵出去了。

元朔心里直叹气,端起茶盏慢慢的喝着,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今年倒春寒,晚上比白日要冷,就算这样也比冬日暖和,火盆烧了没多久,俩人就冒了汗,元狄直接把火盆端出去灭了。

元朔瞧着他的背影,乌黑的眸子浮浮沉沉,最后还是起身告辞离开。

鞭春过后,选妃的事情正式在朝堂上提议,果然不出顾清仪所料宋封禹直接拒绝了,朝臣以顾清仪入宫进一载还未有所出为由攻击。

宋封禹嗤笑一声,“怀胎十月方能生子,皇后要是此时生了,岂不是笑话。”

众人:……

他们不是这个意思,皇帝非要曲解,真是憋屈的不行。

宋封禹扔下这句话直接退了朝,临走前还扔下一句,“诸位爱卿如此关心朕后宫之事,可见日子悠闲,既是如此,春耕过后朝中需要一批吃苦耐劳的官员下方各地督察民情,就再开制科选才,诸位做准备吧。”

众人:……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挺疼。

把皇帝惹急了,皇帝直接开制科堵他们的嘴,他们理屈还不能硬扛,不能硬扛不说,还得为了制科的事情奔走,这叫什么事?

顾清仪知道后都乐翻了,看着宋封禹说道:“他们怕是要气的三天不吃饭。”

宋封禹瞧着顾清仪这样开心,盯着她半响才道:“你就不担心选妃的事情?”

许是顾清仪太镇定了,宋封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这是相信自己还是不在意?

“有什么可担心的,我知道你不会同意的。”顾清仪细声细语的开口,“咱们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每日忙的陀螺一般,你哪有心情选妃赏美人。”

话是这样说不假,但是这不是宋封禹想要的答案。

可他又不能逼着顾清仪去说他想要答案,真是头疼。

顾清仪垂眸并未看到宋封禹眼中的异样,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这个回答没错,得体大方,既不争风吃醋,又不狭隘善妒,完美。

宋封禹心里堵了半天,发现他的皇后压根就没发现他心情不好,喜滋滋的提笔在完善舆图。

这个舆图是粮种播种的地域,被顾清仪标了出来,这是为了跟其他地方的产量届时要做比较。

她做事一向认真,心无旁骛,沉浸于画图中,很快就把他扔一边了。

宋封禹瞧着她画的歪歪曲曲的眼睛就疼,这画工真是数年如一日的不能看。

“我来。”宋封禹将她手中的笔拿过来说道。

顾清仪惊讶的说道:“你今日没事了?”

宋封禹心里发酸,再不在自己的皇后面前刷刷好感,只怕别人来她这里进言,指不定选妃的事儿她一口就答应了。

怎么就能有这么没心没肺的人呢。

宋封禹心酸不已,做皇帝是挺成功的,但是做丈夫的话,好像有那么一点点的……

宋封禹定定心,拿出纸提笔重画。

被嫌弃的顾清仪:……

画画是讲天赋的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