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游戏 >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 > 第1章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 第1章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

作者:龙升云霄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1-23 04:07:10

对张恒来说,今天是个特殊日子。

有多特殊?

得到签到系统的第365天。

曾几何时,他也曾幻想过和大家摊牌,以神豪的面目示人,今天签到一辆玛莎拉蒂,明天签到一座写字楼,后天签到阿里百分之一股份,走上人生巅峰。

可惜天不遂人愿。

别人的系统顶呱呱,他的系统像小女孩过家家。

一根铅笔,一块橡皮,十斤面粉,五个鸡蛋,全是些小玩意,让张恒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把给六七十年代,乡土文女主角的系统错给自己了。

就是那种六十年代初期,生活在乡下,穿着花棉袄,有个包子父母,偏心奶奶,全家人受欺负,女主利用签到系统崛起的乡土小说。

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大人用不着这玩意啊,一看就是哄孩子的,张恒出身现代文明社会,物资丰富。

鸡蛋几毛一个,一天工资全买鸡蛋,能把一家三口撑死。

签到一天,就给五个鸡蛋。

我踏马去药店门口排队去,他也不敢只给我五个,怎么也得给十个。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日签不给力,月签倒是不错。

自行车,金镯子,老山参,登山镐,防刺服,宠物猪...

东西五花八门,倒是有些价值,虽然没到改变生活的地步,却也丰富了生活,让张恒对接下来的年签越发期待,说不定,真能签到一栋写字楼回来。

“叮~签到成功。”

“你触发了年签奖励,你得到了一座前往民国位面的时空门。”

“特别提示:此世界为平行世界,你的改变将不会影响现实。”

“特别提示:此世界为民国八年,西历1919年。”

“特别提示: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

听着脑海里的提示,张恒整个人都是蒙的。

他以为有了签到系统,自己以后就不用努力了,混吃等死也未尝不可。

没想到居然是手动版的,直接给个民国位面,这是要自己去丰衣足食吗?

“好像有搞头啊!”

张恒很快动心了。

要是他没记错,最早的人造宝石出现于1900年。

受困于当前科技,这种人造宝石假的不行,肉眼便能看到里面的细小气泡,如果用放大镜来观察的话,甚至能看到细密的人工弧线纹。

这些气泡与弧线纹路,在天然宝石中是不存在的,一眼就会被人看出是假货。

此后的一百年中,随着技术进步,技术水平的上升,人造宝石变得越来越真。

到了现代,甚至一些专业鉴定机构,都难以辨认出宝石真假,尤其是一些高档人造宝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真的,只是差个证书。

张恒想来,现代都难以辨别的高仿宝石,放到没有先进仪器的民国时期,会被看穿的几率微乎其微吧。

整一些红宝石扳指,珍珠项链,翡翠玉石过去,还怕弄不到钱?

“不对,赚钱的路子有,能不能赚到钱却很难说。”

“1919年可是军阀割据时期,民不聊生,到处都是山匪恶霸。”

“如果孤身一人,带着宝石就想弄钱回来,一个不好就得把命丢下。”

张恒看过一些描写民国时期的电视剧。

如《五月槐花香》,《大宅门》,《白鹿原》,《活着》,《哑巴新娘》。

一些电影如《变脸》,《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

或多或少都描述出了,乱世下法不法,国不国,兵不兵,匪不匪的混乱局面。

在这个时代下,能开店做生意的都不简单。

真要是傻啦吧唧,拿着一箱手表,或者几颗宝石去换真金白银,估计进门容易出门难。

天一黑,一辆马车从后院走,噗通一声,一个麻袋就丢水库里了。

当然,也可能遇到好心老板,拿货付钱。

只是谁敢赌这个几率,赌输了,那可就成枉死鬼了。

“赚钱是好,可也要有命花才行。”

“往返于现代和民国之间,第一步不应该是赚钱,而是要站稳脚跟。”

“有人曾说过,做大事要懂三思,思危,思变,思退。”

“能保证安全,能应对变故,能留下退路,才能稳坐钓鱼台。”

“一拍脑袋,再一拍屁股,傻不拉几就想去发财,我看发梦还差不多。”

张恒目光闪烁,心中已有定计。

...三天后...

“先生,您的快递。”

“谢谢。”

送走快递小哥,张恒抱着箱子进屋,同样的快递箱他已经收到好几份了。

拆开一个。

里面是一身灰色长袍。

再拆开一个,里面是一件红色马褂。

往身上一穿,再戴一顶白色礼帽,立刻就变成了民国时期的乡绅阶层。

“咳咳...”

张恒干咳两声,对着镜子转了一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还行,像那么回事。

不枉他花了三千,特意从中华阁定的衣服。

“钱!”

想到钱,张恒反应过来,赶紧把抽屉打开,从里面拿出昨天从古玩街买来的假大洋。

像这种民国四年造的袁大头,如果是真的,市场价通常在1500一2000左右,品相好的贵一些,品相一般的便宜些。

不过他手上的三十块大洋,都不是正品货,买的高仿。

三百块一枚,据说是燕京那边的高手,用四十年代的铸币机自己做的。

用料一模一样不说,还掺了同比例的白银,除了品相有点新,跟真正的大洋没有两样。

至于在民国时期,一枚大洋的价值。

跑堂伙计《正式的,不是学徒》的月工资大概是两块大洋,大师傅是五块。

以《天下第一楼》为例,烤鸭师傅罗大头,一开始就拿的五块大洋,后来买卖红火,又给涨到了八块。

购买力呢。

一块大洋就是1块钱,等于2枚中洋《五角面额的银元》,10枚小洋《一角面额的银元》,或者100枚铜元《一分面额的铜子》。

物价呢。

大米3分钱一斤,小米1分,牛肉一角五分,羊肉一角三分,猪肉一角一分,白糖一角,棉布每市尺约1角2分,蔬菜几分钱不等。

两块大洋,就是66斤大米。

换成小米就是200斤,拌点野菜,够一家五口嚼用。

张恒手上这三十块大洋,放到北上广肯定不算什么。

但是在一般地方,估计也没几户人家拿得出来。

毕竟,酒楼伙计在古代可是体面工作,普通人家种点地,一年到头见不到几块大洋,要不然也不会一到灾害年间就要卖儿卖女。

“三十块大洋,初始资金应该够了。”

张恒一边想着,一边拿出一本族谱。

一个好汉三个帮,张恒觉得自己孤身一人,去当铺用珠宝换钱的风险太大。

有心在民国找几个帮手,一般人又信不过,怎么办。

答案就在这本族谱里。

张恒祖上出自汉东省,阳江县,大沟镇。

当年张家在镇上也是大族,据说在民国年间有八百户,七千多人,抗战时期,甚至办过自己的乡民保卫团。

民国张恒不熟。

但是张家他熟啊,他又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算起来,他这一支还是张家主脉,族谱现在就在他手上。

翻翻族谱,谁是谁,谁都干过什么,族谱上写的一清二楚。

不清楚的,找族里的百岁老人问问也就清楚了,废不了多大功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