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七十二节 消息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七十二节 消息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17 15:57:57

“这董家小姐和你很熟啊。”回警察局的路上,高重九打趣道。

李子玉脸色一红:“当巡警的时候,常到她店里买煎饼吃……”

“难怪你经常来这里买饼,董小姐的确是个美人呢。”高重九嘿嘿笑了几声。

“九爷莫拿我打趣。”李子玉赶紧辩白道,“没有没有,就只是我喜欢吃煎饼而已:价廉物美。再说就算我有什么心思,人好歹也曾经是知府家的千金,哪里瞧得上我这个小警察。”

高重九点上一支烟,吐出个烟圈,笑道:“知府家的千金,那是伪明的事,和大宋有深甚相干?不过这妹仔不是池中物,是个带刺的花儿。”

李子玉赶紧道:“哪里,哪里。小弟根本就没想过此事。”

董明珰送走了李子玉一行,当下关照兰儿去街边的刻字铺刻一个木戳子,上面刻得是寻人启事的内容。江姨娘不放心,问道:“刻这个做什么?”

“帮着找人呗。”董明珰道,“万胜禄茶居家的女儿被人拐了,警察正找人呢。我做个戳子,盖在煎饼纸上,费不了几个钱,又能让多些人知道这事……”

江姨娘道:“你又在多事!他家丢了女儿,自有他家爹娘去管,如今澳洲人的捕快也出面了,你还闹个什么劲?咱们人地生疏,在这里又做着个小买卖,少惹是生非为好!”

董明珰道:“姨娘,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被拐子拐去了,那是祸害了她一辈子,咱们能尽一点力也总是好事。”

江姨娘忧心忡忡道:“这种出风头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咱们娘两个孤儿寡母的,守着这个买卖也不容易――还是太太平平莫要惹事的好。”

董明珰道:“姨娘,咱们自从搬到这里来住,街坊们都是客客气气的,也没有因为是外路人就欺负咱们。如今街坊上有事,很应该出一把力――再说这也是给李警官面子不是?现在卖他面子,将来他也得卖我们一个面子。他如今高升到市局里去了,将来前途不可估量,趁现在他位份还低,咱们和他多拉拉关系,以后自然有好处。”

江姨娘自知说服不了女儿,不免又叹了口气,道:“你说得样样有理。只是你须得记得少逞强,莫要招惹来了是非――咱们孤儿寡母的,又是客居……”

“好,好,我知道了。姨娘你放心好了。我知道分寸的。”

高重九和李子玉回到局里,李子玉整理口供和报告,高重九还有其他案子要办,李子玉写好报告,便到治安科去报到――只要不牵扯到明女的案子,他还得给治安科干活。

刚回治安科的大办公室,就有人招呼他去局长办公室。

治安科没有归化民科长,由慕敏自己兼任。李子玉急匆匆的赶到局长办公室。办公室里还有几个各科的警察,基本都是属于本地招募警察里的“骨干”。惟一的一个归化民警察就是练霓裳。

慕敏示意李子玉不用开口报告,说道:“今天把大家集合到这里来,事关风俗业整顿案。”

李子玉入警之后感到最难的就是正确理解各种“澳洲式词汇”,这种词汇在警察系统里非常多,这个“风俗业”也曾经是让他觉得摸不着头脑的词汇之一。

对于整顿妓院这件事,李子玉是有点不太理解的。在他看来这不算什么急务。

“……现在你们这几个人就临时组成‘清理风俗业工作小组’了。我自己兼任组长,”慕敏说道,“副组长是户籍科副科长,二级指挥员练霓裳同志。”

练霓裳站起来敬了个礼。李子玉等人赶紧起身回礼,只不过礼敬得七零八落,更有千奇百怪的姿势。

“练警官我就不多介绍了,你们都认识。”慕敏说,“平时的工作由练警官负责,你们听她指挥就是。”

接着慕敏开始布置工作。工作小组的第一项工作是对广州市的“风俗业”进行全面的摸排检查。

“……我们已经贴出了风俗业从业登记的告示,还了《广州特别市风俗业经营管理条例》。第一件事是落实检查娼家和妓女的登记情况,其次是检查条例落实情况――不用说,指望老鸨们自己去落实是不现实的,所以要严查严罚:一次开警告单,二次就按照条例规定处罚。大家明白了吗?!”

“是,长官!”

接着她又布置了开设济良所,乐户调查和在妓院和娼家展耳目的工作,林林总总,说了整整一个下午。可怜李子玉虽然学着老归化民的样子拿着个小本本努力想记下“会议精神”和“领导指示”,但是他写得还没有听得快,前听后忘――幸而慕敏知道这些手下的水平有限,专门印了《风俗业整顿工作手册》给大家。里面罗列了任务要点和遇到具体情况时候适用何种政策,如何处理。秉承元老院一贯的行政管理“傻瓜化”的理念。只要认字,智力正常,照章办事就行了。

从会议室出来,日已西斜,李子玉看了看自己办公桌上的一堆文件,知道今天晚上下班回家又是不可能的事了――新警察们如今也体会到加班是家常便饭的滋味了。眼见赵贵肩上挂着铁头帆布腰带从拘留室里出来,忙叫住他:

“阿贵,你今天加班吗?”

“科里说不用了。玉哥有事吗?”

“我今天还要加班,你回去和我娘说一声,我今天不回去了。”

打走了阿贵,李子玉正在忙活满桌子的文牍,忽然高重九急匆匆的走来:“明女的案子,有消息来了!”

李子玉听了一凛,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来了!他赶紧起身道:“她现在人在哪里”

高重九说他下班之后又去了次市政府门口的茶居,他一早关照去查的消息居然已经有了第一个回音:有人说在镇海门外的一处客栈里,有对投店的夫妻形迹可疑:他们带着两个女童和一个青年女子。不似一家人。其中一个女童和明女的特征相符合:“广州本地人”、“十岁上下”。另外,时间也对得上。

“还不能确定就是明女,”高重九道,“不过,可能性很大。这对夫妻大约是人牙。”

镇海门外就是所谓的“海皮”,这是老广州人对珠江边的称呼,此时的“海皮”还都是自然状态的河滩,每年夏季洪水都会涌上江边,漫过街道,将低洼街道淹没,对于旧时空的广州元老,龙舟水漫天字码头的新闻直到9o年代初还有,这还是修筑了长堤的结果。在本时空“海皮”一带岸边尽是停泊的艇户疍民。这里环境复杂,本地人和疍户隔阂又深,一直是广州的治安盲点之一。这个情况即使是澳洲人来了之后也没有改变――警务系统还没有能力去对疍户进行系统的清查登记。

躲在这种地方的人牙,自然不会是领有府县户房牙贴的“官牙”,十有**是“私牙”。这类私牙暗中从事人口买卖,“货”多半来路不正,很多是从“拍花”的手里买来的。因为是犯法的勾当,所以卖价不高。行院很乐于从他们手里进货。

李子玉一听来了精神,道:“我们这就去……”这时候他才想到天已经黑了。由于治安形势还相当严峻,夜间除了若干城门留作紧急联络不关闭之外,其他各个城门夜间依旧是关闭的,由国民军把守――他们要出镇海门就得拿通行证。这动静可就大了:得找慕敏去签字。

高重九安慰他道:“你不要着急。天既然黑了,海皮那个地方他们也不敢随意走动,我们明天一早就去。还得多叫些弟兄。”

李子玉知道高重九说得有理,那里是疍民聚集,若是对方与疍家有勾结,骚乱起来根本不是两个警察能解决的。权且忍耐一夜再说。

一宿无话,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的和高重九一起去了乌项的办公室,汇报了案情进展,同时申请多带几个人去。

“海皮那地方全是疍民,真骚乱起来你们去再多的人也没用。”乌项沉思片刻道,“我开个条子给国民军指挥部。给你们二十个拔刀队跟着去。你们自己也要武装好。”

广州市局警察的几乎没什么武装可言。警务系统里普遍装备的1632式左轮枪在广州只配到了警察见习协理员以上的警察――几乎全是北上支队的老归化民。对于刚刚入职不过二三个月的本地新招警察来说,他们中最高的警衔才不过是一级警士,职务不过是个组长。配备的武器自然也寒酸的很,标准配置是警棍和警察刀。有的留用警员还是按照习惯,继续使用铁尺之类的公人常用的旧武器。

这样的装备巡逻的时候威慑宵小自然是够用了,但是遇到骚乱就没多大作用。乌项深知那里环境复杂,一个不慎就容易引骚乱。所以特别加强国民军士兵给他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