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6章 文总的野望

临高启明 第6章 文总的野望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17 00:40:40

文德嗣大致介绍了他自己单独穿过去的经历。从他家的洗手间穿过去的异时空是在某个山丘下,正在一条小河畔,从土地的开发程度看,这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农业区。地貌和植被应该就是华南,正当他彷徨着要不要冒险深入,看看有没有村落可以探查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伙古装的士兵,在骑马的军官带领下,把十多个乡民模样的人押解到河边,随即开始了屠杀。

虽然文德嗣也在网络上看过一些相当血淋淋的照片,但是在三十米外近距离实景观看,其震撼程度还是无与伦比。

最后士兵们割下了人头,随手丢了一些破损的武器在尸体周围,簇拥着军官扬长而去。

“……幸亏我穿着迷彩服,不然还真玄。”文德嗣说起来还心有余悸,“离我最近的那几个,还不到十米远。”

异时空给文德嗣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空气好,第二印象就是性命堪忧。

文德嗣打开笔记本,给他们看现场拍摄的照片。血肉模糊的无头尸体在900万像素,单反镜头的演绎下逼真得让人想吐。

“我还找到了一些散落在周边的铜钱。”文德嗣拿出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十几枚铜钱,“有好几种,请人看了,最晚近的是天启通宝。”

“也有可能是崇祯年间。”

“至少是在天启二年之后了。”萧子山很有把握的说。“光宗只做了几个月皇帝就驾崩了,天启元年铸造的是他爹的泰昌通宝。第二年才开始铸造天启年号的。要是考虑到铸造和流通也需要时间的话,可以推算到天启三年之。”

“不过这个时代推测还是宽泛了一点。这兄弟俩在位有二十多年。”

“我想应该就是天启,最多也就是崇祯初年。崇祯通宝的各地都有大量铸造,流传范围很广,没可能只有天启钱的。”

确定了时代,我们到底打算做什么?

一个通向异时空的虫洞,对于科学界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卫生间里的三个人显然都不是物理学家,诺贝尔奖是没份的。如果说要作为重大新闻的话,他们中又没有一位是媒体业的,最多只能算是新闻中的当事人。当然,作为发现者,文总肯定会在新闻里被稍微提到一下。除此之外,这几个人都相当阴谋论的想到,鉴于此事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后果,虫洞的存在很有可能会被完全掩盖--正如美国人一直怀疑有个五十一区一样――这样的话,他们的前景就大大的不妙了。

除了虫洞的产权人--无主之物归发现者所有,所以文德嗣可以算作是虫洞的所有者--之外,另二个人心里都很明白这是一次机会,文德嗣要是真想去得什么物理奖或者搞他的“单人双向低调穿越”的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发那个帖子的。

这个机会又多大?正如文总说的,大到可能拥有一个世界――另一个位面上的17世纪。

想到这点,呼吸都粗了起来。

在一番简单的讨论之后,在文德嗣家的洗手间里,成立了最初的执行委员会,并且随即产生了第一号文件。在新世纪发现史中,该会议被称为“洗手间会议”。

会议通过的纲领:建立一个新世界!

如何去创建他们的新世界?古人不是没思维的NPC,在智慧上并不输于现代人,既不缺少勇气,也不缺少力量,论到对环境的适应性,更是远非娇贵的现代人所能相比。这三个人虽然都爱看穿越架空小说,起码还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王八之气的。

穿越众唯一能胜过他们的,便是比他们多300年文明的积累。

“规模化、标准化,”王洛宾说,“是制胜的法宝。工业化的社会,足以击败任何一个古代社会。”

召集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管理方法的穿越者,携带现代工业设备和技术,一起穿越到那个时空,建立一个基地,完成基本的工业化,形成一套完备的工业体系,以此为出发点制霸全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这个目标如何的宏伟,饭还是得一口一口的吃。小组经过讨论,确定近期的目标是二个:

招集穿越众和筹集购买物资设备的钱。

文德嗣决定首先建立起一个SkyPe的聊天群,作为联系之用,原有的帖子,现在已经非常的火热,他也不再做任何说明,只简单的加了上这个群号和一个备用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就把帖子锁了――大家一致认为从现在起不宜引人注目。

至于钱,虽然这三个人还算有点积蓄,加起来不到一百万。一百万人民币去完成工业化――哪怕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化,也太过科幻。

当然,理论上后续参加的人也会带来资金,但是不会多到哪里去。

通过双向穿越,利用两边的时空物价差来筹集经费,大概是比较现实的快速赚钱方法了。

用现代产品在古代获得暴利,这是所有穿越小说里屡试不爽的发财妙法。大家马上想到了玻璃镜、玻璃杯、火柴、手表之类的穿越专用财宝。无数的穿越者们正是依靠这些才在异时空发家致富,掘到第一桶金,迈上王霸之旅的。

萧子山贡献出了他多年来因为贪图小便宜而积攒起来的大量促销赠品:

带镜子的塑料粉盒、密胺制的碗勺筷子、小水果刀、塑料布的厨房围裙、晴纶的帽子围巾手套套装、玻璃的马克杯、塑料饭盒、毛巾……林林总总的装了有三四箱子。这些在义乌定做的小商品,丑陋的印着各式各样的公司LOGO,此刻在这几位眼中都成了闪闪发亮的金子。

17世纪的威尼斯玻璃镜即使在欧洲也是奢侈品,亚洲根本没有,从这点来看,镜子是一种垄断,再比如那些摔不坏的碗碟、透明的饭盒……包括他们刚才喝掉的纯净水留下的空瓶子,随便哪一样都是那个时空没有的新东西,理论上说,他们愿意卖多少钱都可以:一百两一个粉盒,二千两一个杯子,一百两一个碗……多少穿越前辈不就是这么干的……

这三个人都被金灿灿的未来激动的血压升高。文德嗣甚至开始有些后悔了――也许冒险一个人搞双向穿越也能统一世界。

“可我们就这么过去,一到城门口就会给当成倭寇抓到海防同知衙门去。”王洛宾想起了现实问题。

“广州有海防同知衙门吗?”

“不知道,不过市舶司应该在那里。”

“这倒是,我们奇装异服,口音古怪。广州不是地广人稀的地方。我们又没有勘合路引……”

“不会给充军到辽东吧。”

“那倒不至于,不过要是因为奇装异服,举止可疑给拉到衙门里过堂,不死也得脱层皮。”萧子山想起看过一些明代来华葡萄牙人的回忆录。有个倒霉的葡萄牙海盗翔实的记载了其被俘后的全过程。虽然他对明代的司法大加赞赏,认为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完美制度,但是又毫不犹豫的说对犯人来说是残酷的。

想到拿葡萄牙佬受过的和看到的种种酷刑,萧子山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心生畏惧。

“要不我们找几个汉服网站?我看有几个考据明代服制还是很精心的。”

“衣服可以,言行举止学不了。”王洛宾反对,“更可疑了。”

“要是冒充外国商人――我们可以自称勃泥来的海商。”文德嗣提出了新的建议,“也许可以冒充贡使?皇帝不都喜欢万国来朝。”

“朝贡贸易那会早停了。何况这会朝廷大概焦头烂额,没啥兴趣。”萧子山想了想,“我记得明代对外国人管理很严格,除了葡萄牙人外国商人只能到澳门贸易,船只不能进入珠江。”

“葡萄牙人能进广州?”

“对,貌似当年广州每年都会举办交易会,各地的客商都会带着货物去和葡萄牙人交易。”

“原来广交会的历史这么悠久了。”王洛宾赞叹了一声。

曾经是中国外贸主要窗口的广交会,在明代就有了其前身,不过当时只对葡萄牙商人开放。每年夏天冬天各举行一次,地点就在海珠岛,即现在海珠区总工会一带。

“可我们谁也不象外国友人,那年头不知道有没有外籍华人?”

“也许有吧,谁知道。”

“伤脑筋,看来得查查史料了。”

忽然萧子山拍了一下桌子,笑了起来了:

“我们真傻!干吗总想着怎么进广州,我们不就在广州城里?”

众人眼睛一亮。的确,既然虫洞在两个时空的出入地点都是一致的,只要在广州明代城市的范围之内穿越,不就直接进入广州城了吗?至于真发生什么危机,直接打开虫洞逃回来就是了。

选择的穿越地点是濠畔街,原在广州城之南的沿江地带,此地早在南宋就是商业发达地区,明初的商业更加繁荣,嘉靖年间增筑新城,就把这个珠江边的商业区也包括进去。至此,广州的南城城墙就直接矗立在珠江畔了。

濠畔街在明代就是所谓外省富商云集居住的地方,实际也是走私商人的集中地。这些人与当时珠江口游鱼洲上的渔民勾结,专门贩运“番舶”上的货物,干得是走私贩私的活计。“每番船一到,则通同濠畔街外省富商搬瓷器、丝绵、私钱、火yao,满载而去,满载而还。”萧子山很怀疑这些所谓的“外省富商”都是一些有官面背景的人物,所以走私贩私才能如此猖獗。

既然都是搞走私的,肯定不会在乎他们到底是哪来的。利润是商人的本性。从这点来说,濠畔街的商人似乎是最适合接触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