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226章 贸易的讨论(一)

临高启明 第226章 贸易的讨论(一)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29 14:38:05

“要卖给后金大概是没戏的,皇太极开始是个禁烟分子,后来又是烟草贸易保护主义者,你想卖这玩意给他还真不容易。”

烟草传入辽东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据说是从广东调去辽东的士兵带来的嗜好,后来或是通过贸易,或是通过俘虏缴获,再或者是朝鲜人的阴谋――反正到皇太极自称皇帝的时侯,后金也有人吸用烟草了,不但有人吸,大约还相当的广泛,以至于皇太极享受了世界上第一个官方下令禁烟的统治者的称号,于鄂水说到这段史料的时侯,后金应该已经下了第一个禁烟诏令,因为再过几年,他就下了一道撤销禁烟诏令的旨意,不过是要求臣民们自种自吸,不要去朝鲜买了――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

又过了几年,打仗不厉害的李朝大概准备用烟草对后金搞“超限战”,就大量的馈送满清贵族高官烟草。据李朝实录记载,当时朝鲜国王的昭显世子在沈阳做人质。朝鲜使者偷偷带了300斤烟草来作为馈赠。皇太极认为此物“非土产、耗财货,下令大禁”发觉之后再次下令严禁。

“所以我们要卖烟给后金还是有难度的。”

“现在才1629年,我们就乘这个机会先去大捞一票!”

“就圣船牌纸烟的那种质量,还奢侈品呢。你们真以为野猪皮是人傻钱多?”尝过土产烟的燕雀志晒了一下,“烟丝老往下掉,几口就要把手指烫着了。”

穿越众对稀缺的、属于特供品的穿越牌香烟并不买帐。从澳门进口来的烟草虽然是上好的,却不是按照现代人的习惯加工的烤烟,加上劣质的烟纸,拙劣的卷制工艺――抽烟的人得十分小心,否则松松垮垮的烟草丝会突然掉下去,把衣服烧个洞出来。使得香烟只是一种聊胜于无的东西。

卷烟纸在20世纪时空是一种特殊的纸张。属于薄页型纸,规格为每平方米不超过25g的重量。纸质白度达到82%以上,质地紧密、柔软细腻。不透明。具有较高的纵向抗张强度、一定的透气性和适合的燃烧速度。主要原料是漂白麻浆,也掺用部分漂白木浆或草浆,为了适应烟草的燃烧速度还要加入少量助燃剂。纸面上还要压辊压制出罗纹印记,以增加透气度和改善外观。

如果因陋就简的话,学生用的作业本的纸张是比较合适的代用品。遗憾的是穿越者能造得纸连这个水平也达不到。

造纸作坊虽然运行了许久,但是产品质量始终没有超越时代――造纸作坊还是在按照17世纪的造纸术在进行造纸。这样大大影响了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不过造纸工人们也无可奈何――他们缺少两样关键的造纸原料:烧碱和硫酸

没有烧碱,造纸作坊就只能使用极少数的原料才能造纸,包括从移民的“净化”过程中回收来的各式破衣烂衫、渔民报废的麻网、麻绳、废棉和少数树的树皮。极大的限制了原料来源。没有硫酸,无法对纸浆进行漂白。所以造出来的纸,即不白,又不光,除了解决了穿越集团的手纸和包装纸用途之外,没起到什么作用。以至于文教部门只能发石板给学生,让他们在石板上用粉笔写字计算。

“问题不大,争取最近一个月内投产。”季思退拍了胸脯。一千多力工上工地就能人力土法吊装把那些大结构架和各种塔竖立起来了。

“能出三酸两碱我就放心了。”马千瞩说,“现在多少要紧的事情,都卡在这上头了!”

文德嗣说:“这些都不要紧,随着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克服技术困难只是时间问题。临高、乃至海南全岛太小,不可能提供我们搞工业化的全部人力物力的,要建设、要移民注定了穿越国必须贸易立国。轻工业规划也应该立足这方面。”

外贸公司总经理陆荣站起来说:“我想汇报下外贸公司对未来贸易的的一个综合规划。这个规划要请工业口的同仁大力襄助了。”

“可以参考现时国际贸易的状况。我们主要是输入技术要求低的原料、粗加工产品和轻工业品:例如原棉、矿石、生铁、有色金属、木材、牲畜和人口。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穿越国应该是轻工业产品出口达到顶尖,占六成。高技术工业产品占二到三成。远洋贸易服务和金融服务占一成。

“穿越的农轻工业产品可能包括:各种酒、白糖、缝衣针、丝绸、玻璃、陶瓷、罐头、纸张、化肥、胡椒、茶叶。

“其中香料、茶叶、丝绸、陶瓷,采用转口贸易,我们自己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以中间商的形式进入贸易。

“其他的产品则由工业口来提供。这些都是我们掌握有独特的技术或者产能优势的产品。

“相对高技术工业产品则是:药品、肥皂、味精、光学仪器、精密仪器工具――后几样东西只要比当时的欧洲产品造得好一些就可以了。不但可以获得返销欧洲的利润机会,还能借此机会使得欧洲科学体系产生对我们产品的依赖性,消灭其创造性发明,吸收对方的优秀科技人才,最终达到彻底瓦解和消灭欧洲科学体系――

钟博士听到这里眉飞色舞:“这下我可把要惠更斯给坑了!算了,顺便把他招募来当我的助手吧。”他忽然眉头一皱,“要命,今年他才生出来。要给我当助手起码也得再过20年啊。”

“惠更斯是谁?”

“现代钟表的发明人。”钟利时说,“严格的说是钟摆原理的发明人。不过这些发明权我决定归功于本人了。”

马千瞩说:“钟表对我们来说很有用,但是作为贸易品只能算是奢侈品,我看不出大明的老百姓有精确计时的需求。”

“欧洲人应该有比较大的需求,他们航海发达,精确计时对航海家的海中定位非常重要。”

“这么一来,等于是彻底的摧毁了未来的欧洲钟表业。”陆荣沉浸在他的“贸易制敌”理论中。

马千瞩点点头,适宜他继续。

“然后是造船、各种印刷品,都有很大的竞争力。”

李海平说:“嗯,其实我觉得到了一定的时间――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过半的时侯,象方便面厂啊,罐头厂啊,米粉厂啊,应该鼓励当地绅商来投资了吧。我们提供廉价技术与机器,他们投资办厂经营销售。我们拥有这些东西做什么?民用工业,只要不是核心的东西就交给私人去搞,他们更懂得怎样经营赚钱,我们只要教给他们现代工业生产组织与企业管理就可以。”

王洛宾说:“这个太遥远。眼下还是搞计划经济合适些――计划经济有利于统一调度人力物力。再说我们正在培养新一代的产业工人,这不是一年二年就能出效果的。你把企业私有化了,资本家的特性是牟利,他才没兴趣来培养什么产业工人。而且临高也不见得有这样能力的绅商。”

于鄂水却连连摇头:“诸位,虽然我们贸易立国的基调不算有问题,但是你们考虑过一个问题没有?”

众人的目光一起扫了过来。

帝都历史学宅男不慌不忙道:“诸位,在你们继续讨论之前,我先得给大家读几段文字――最近看了几本清末外国人在中国见闻的书,感觉封建小农经济的消费习惯与现代商品经济完全是两个位面的事。现摘录几段,泼点冷水:”

“所有的中国主妇都知道怎样最大限度地使用她的布料……一处不能用的,保险用在另一处,一些碎布条也要物尽其用,用来纳鞋底……这些物品始终会尽其所用,最后的下脚料也要和其他布料搭配使用,直到用尽为止。

“……三个轿夫抬着他走了5个小时,行程23英里,然后又走回广州,去吃为他们提供的早饭。吃早饭之前走了46英里,其中一半路程是负重的,而这仅仅是为了节省5分钱。”

“……中国的独轮车大部分推起来嘎嘎作响,这是因为缺少润滑油的缘故……然而那些神经麻木的人认为嘈杂声比油更便宜,宁愿嘎嘎响也不上几滴油。

“一位中国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满身尘土,就用一把旧条帚给孩子扫土。一位好奇的外国妇人说道‘你的孩子每天都洗澡吗?’‘每天都洗?’中国妈妈惊怒地回答,‘他生下来之后还从来没洗过呢。’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肥皂零售商即使打出‘比土还贱’的招牌,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一般不可能买到任何现成的工具,但可以买到一些半成品,然后自己加工、修整。因为自己加工,总比买现成的便宜。所有的人都图便宜,于是就没有现成货了。

“这些描写固然可能有偏颇及夸大其词之处,但至少可以证明小农经济社会的消费观与现代人迥然不同之处。从中可以总结出古代――至少是明清时期――下层劳动人民的普遍消费观:时间、体力、舒适、便利这些都是“免费”的,只要能节约哪怕一个铜板,就可以尽情挥霍这些“免费”的元素。从现在一些老人身上,依然可以看到这种消费习惯的残留……

“我们迄今为止,严格的说还没有真正的涉足大众消费品的生产。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一个课题:在这个时空走经济路线搞贸易立国的,要如何改造古人的消费习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