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三十九节 封官许愿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三十九节 封官许愿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17 15:57:57

“你是说,澳洲人要招安我和冯兄弟?”孙大彪眯起了眼睛,说道。

他的一只眼睛已经瞎了――那是二十多年前在行劫私盐贩子的时候,被对方一箭射瞎的,当时箭头再深入几分便没命了。为了垄断盐路多年的拼斗给他脸上留下了无数伤痕,显得他的面孔异常的狰狞。

“正是。”张天波点点头。心里有些紧张。不知道这把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赶紧又道:“我也是替人传话,主意还是得大哥您自己拿。”

孙大彪摸了摸下巴,颇有些踌躇。自古杀人放火求招安,是绿林兄弟的最好出路。不过,他对澳洲人颇有忌惮,为什么呢?因为他手下有不少兄弟都是从南边各县逃过来投奔他的,说起澳洲人自打占了省城,一路过来,各处对各路兄弟都是“痛剿”,逮住就杀,几十个上百个的沿着道路都给吊树上。从来也没听说哪路好汉得了招安的――刘老香大约算一个,不过他是海主,和他们这些“绿林”不算一个山头。

现在这位王太爷上任伊始,忽然想起要招安了?这由不得他疑惑。

从心里说,他很需要这次招安――眼下的时局实在不好。

孙大彪和冯海蛟不同,他虽然在绿林里有字号,在阳山县却一直算是“良民”,并非正式落草的土匪。平日里也不大干行劫商旅的勾当――除非他们不开眼:往黎区贩卖私盐或者不肯缴过路钱。

然而他却是大崀圩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只要他在本地只要他想管的事情,绝对没有管不了的。在大崀圩,说话更是比县令还有用。

不过这次瑶人造乱,他却是吃了一个莫大的亏。上千的瑶民围攻大崀圩,虽说早有准备,几百个手下却是不堪一击,没几个回合便一哄而散,他靠着几个过命的兄弟死保,才算逃出生天。虽说他见机的早,将家眷和浮财都送到了县城里,但是大崀圩里的店铺住宅却被瑶民洗劫一空,不但货物细软被损失殆尽,对他垄断盐路,囤积居奇含恨多年的永化乡瑶民一把火把他的店铺宅子烧了个精光。连带着把大崀圩的半条街都给烧了。

如今他虽回到了大崀圩,却已是元气大伤。不仅是他自己的损失,整个大崀圩上的买卖人家因为这次浩劫大多破家,只有少数店铺勉强恢复营业。这大崀圩原本是他的财源,现在却再也榨不出半点油水。

他没了盐货,没了店铺住宅,总算手中还有过去存下的几千两银子,还有这些年来留下的“威名”。不过,自打瑶民洗劫大崀圩,弄得他狼狈而逃之后,这威名便大不如前了。

若是招安,自己便可以批上官家的虎皮,许多事情做起了也更有底气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心动了。便问起了“王太爷出得价钱”。

“ctm!”听了王初一提得条件,孙大彪不由得破口大骂,“nnd,这是什么条件?封老子当个保长?还要手下兄弟都散了――散了给他送人头报功不成?这王太爷是什么鸟官,还懂不懂规矩?!”

张天波劝道:“大哥!这又不是一锤子的事,许他开价,还不许你还价?王太爷既是漫天开价,咱们兄弟也给他来个就地还钱便是。

“要不是老子眼下修房子顾不上,非给这个**王太爷点颜色看看。”孙大彪骂骂咧咧,其实心里有些发虚。他现在实力空虚,手里能用的兄弟不过三四十人,加上散居四乡的居家土匪,充其量也就能拉出百十号人来。别说给澳洲人颜色看,就是永化的瑶民再来给他折腾一下都吃不住了。

“你去告诉这王太爷,要我投降澳洲人也行。我要个名头――能带兵的那种,手下兄弟入伍吃粮。军饷由县里供。这大崀圩由我说了算。”他说着眼珠一转,拍了拍胸脯,“”

张天波也知道这把兄如今实力不济,他有心想再劝一劝,让他接受王初一的条件,但是转念想起李双快的话,不由的又慎重起来。自己和孙、冯二人是多少年的把兄弟,向来连声共气。万一这王太爷存了坏水,以招安为名诱杀两位把兄弟,一损俱损,自己也决逃不过去。沉吟片刻说道:

“孙大哥,这事我看不用急与一时。是不是再找冯兄弟商议一下?”

孙大彪眼珠一转,想到这次招安,冯海蛟也是有份的。他在青莲圩,因为地形好,没吃多大亏,手里颇有实力,若是能连起来和澳洲人讲数,还可以借他的势。

可是他明面上不愿意这么说,怕被张天波小瞧了,更怕被冯海蛟探明了虚实,给他来个黑吃黑。当下咋咋呼呼道:“找他作甚?他个吃水上饭的,澳洲人的炮船满江跑,早就缩起来不敢作生意了。我看王太爷也瞧不上他!去找他反是个拖累!”

张天波劝道:“咱们三个是拜了把子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招安的事情不拉上他岂不是说你老人家不讲义气!再说王太爷也说:冯兄弟愿意招安的,他也是欢迎的。”

“既然你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孙大彪“无可奈何”的说道,他转身叫来一个小喽啰,“拿我的帖子,去青莲圩,请冯三爷过来议事!”

冯海蛟这些日子过得亦不太平。青莲圩地处连江江畔,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瑶民的造乱没有波及到他的老巢。但是战乱一起,连江上商旅断迹,他的拦江收取“报水”的“买卖”也做不成了。若说出去行劫,战事一起商旅断绝,江上跑的只有澳洲人的船队――倒是大大的肥羊,可惜他们的炮船也常常在江面上横冲直撞,在白白损失了四条快艇之后,冯海蛟终于明白去招惹澳洲人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坐困水寨,毫无收入,各种支出却一点不能少。光寨子里一百多兄弟的吃喝就不是一笔小的数字。

就在冯海蛟长吁短叹,不知前途如何的时候,却来了几个客人。

冯海蛟觉得稀罕:平日里江湖好汉来投奔或者过路的时候拜个码头是常事,然而此时正是这兵荒马乱的时节,谁会特意到阳山来!

请进来一瞧,却有一个是他的旧相识:乃是在会宁县的同行,名叫解问东,原是围虎山的二当家。他带来的几个人却不是江湖人士。

一番引荐见礼,冯海蛟才知道:和解问东一起来的是会宁一家豪强杨家的师爷毕轩盛和詹喆堃。

他和杨景辉家素无来往,突然找解问东引荐来见,令他颇感意外。

问起来意,毕轩盛也不隐瞒,当即将自家老爷已经接了熊督文诰,起来“反髡扶明”,和髡贼在会宁已经见过几仗。

“……这位詹喆堃詹老爷其实并非敝东的师爷,而是从熊督那里来得。”毕轩盛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道。

“敝人确系自熊督幕中来,”詹喆堃面白无须,看起来是个很清秀的中年文士,“此次前来,是特意拜会好汉,请好汉一起共赴国难,卫道除魔。”

说着他从贴身衣物里拿出一道文书,冯海蛟接过一看,却是一道告身,上面盖了两广总督的大印,上面填有詹喆堃的名字――是个“赞画”,后面还有晓谕两广官吏军民人等,予其一切方便。

冯海蛟别看自称好汉,“不怕官”,其实对当官的还是仰慕的。他过去见识过得最大的官儿也不过是个七品县令,现在却忽然出现了个总督身边的“赞画”,脑袋顿时就晕乎乎的,忙站起身来又要见礼。

“冯英雄不必多礼,”詹喆堃道,“学生此次冒险前来,只是送一场大富贵给英雄。”

“是,是,请老爷示下。”

詹喆堃表示说,眼下髡贼祸乱广东,民不聊生,但是熊督已在广西调集大军,朝廷不日也要调派援兵。用不了几个月,官兵就要反攻广东。眼下熊督正在招募广东各路好汉起兵“反髡扶明”,一起共保大明江山,待到熊督收复广州,朝廷论功行赏,大家都得个官儿做,个个封妻荫子。

大饼画得十分圆满,一时间也说得冯海蛟热血沸腾,然而詹喆堃的话音一落,一腔热血便冷了大半――眼下连饭都没得吃了,还说什么“举义兵”,光是维持这一百多号喽啰吃饭不造反,如今就快要让他贴老本了。

“熊督的美意,小的心领了。”冯海蛟苦笑道,“只是眼下我坐困水寨,无粮无饷,便是有心要扶助大明,也没这个本事……”

“粮饷算什么,”詹喆堃道,“这阳山县是大明王土,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缴粮纳饷原是本份。只要你愿意举义旗,熊督可任命你为阳山左翼把总,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武官!”说着他从随身包袱里取出一张空白告身,“只要英雄点头,立刻填上名字,你就是朝廷武官了,熊督准你在阳山县内便宜行事!”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412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