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七十四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四)

四十三条船虽然不算多,但是对于历史上的东南亚贸易来说也不算少了。根据荷兰人的记载,17世纪每年前往巴达维亚的中国商船在多得年景不过五六十艘,少得时候只有一二十艘。当时中国-东南亚的远程贸易量就只有这么一些。

元老院的到来,多少改变了这一历史状况。元老院的大量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对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量,使得往来的船只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未来在东南亚的几个资源殖民地一开,对运力的需求只会进一步增加。增加航运吨位事情应该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起来。

企划院给了他一份礼物,那就是当初饥饿行动中从西班牙人手中缴获来的两艘马尼拉盖伦船。这两条船的吨位不要说在东南亚公司的船队中,就是放在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都是仅首屈一指的大型船只。圣路易斯号载重800吨,排水量为1450吨,圣瑞蒙多号载重650吨,排水量1200吨。

这两条船从1632年被缴获之后,经历了长达一年的维修和改造,在1633年被编入了联勤直属的运输船队,长期执行各种“战略性”运输任务。往返于济州、三亚、高雄等地。在大陆攻略开始之后,又多次执行向广州的紧急运输任务。

不过,圣路易斯号圣瑞蒙多号虽然载运量很大,船体坚固耐用,但是受限于盖伦船的船型和帆装缺陷。航速过慢。在顺风条件下,最大航速不过7节。平均航速不超过4节。装卸能力也远不如专门针对货运优化过的t800。关键是它需要的船员多得离谱,远航时每条船至少要二百以人才能正常运作。联勤船队的运力充实之后,洪部长“喜新厌旧”,南洋公司开张,这两条船便从联勤淘汰到了周围手里。

周围实话说也瞧不上这两条呆头呆脑的大船――这船气派固然气派,但这船比之后来的“王权”“胜利”这样的大型风帆战列舰要显得笨拙的多,也不能安装太多的火炮――盖伦本质上还是商船。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别得不说,整个东南亚公司的船队里就没有比这两艘更大的船只了。最大的几条中式帆船满载的排水量也不超过800吨。现在这两条船目前已经在香港入坞进行维护保养工作。预计到明年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了。

“再改装还是条盖伦,”周围不无遗憾的摇了摇头,放下了船籍清册。在内心,他的想要的是飞剪船,在他看来,这种英国人设计用来运送茶叶的快速商船是最符合他的需求的。

在他的心里,未来的南洋公司不但要把持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还要仿效当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往事,撷取印度次大陆,把它作为元老院的未来皇冠上的一颗宝石。

普通的帆船,来往于东南亚和中国之间算是合格了,但是跑印度,甚至更远的红海航线就力有未逮了,六七节的速度充其量只能满足南中国海这片“内水”海域的贸易,去往印度和红海沿岸,甚至进一步抵达东非都需要航速更快,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

周围正在出神,有人进来通报:王恺来了。

“他来做什么?”周围有些奇怪。此人在部里长期担任贸易专员――经常往来于各个港口之间协调贸易和航运计划,很少在办公室。在殖民贸易部里只能算是点头之交。不过他知道王恺对航海十分狂热,大航海时代除了1代之外,2、3、4全都了如指掌,打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是他和周围并无太多交际,更别说交情了。

大概是准备来南洋公司一展宏图?说起来倒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毕竟此人对航海的痴迷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当初博铺的造船厂还是个沙滩船厂的时候他就一天到晚往船厂跑,他还参与搞了个“大航海俱乐部”。当初立春号的仓促上马和烂尾,都和这俱乐部的鼓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既然刚自立门户就有人来插香入伙,也是个好兆头。周围立刻说道:“请他进来。”

几分钟过后,一个微胖略谢顶的眼镜男出现在周围的办公室里,手里提着一个假名牌的公文箱。

两人略作寒暄便各自落座,王恺环视四周,叹道:“想不到东南亚公司居然这么寒酸!”

“这就算不错了,当初我们还在集装箱里办公呢。好歹这是个正经的房子。”周围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盒“黄金南海”,“来一支?”

“不了,不了,”王恺连忙摇头,“喝酒还是可以的,烟就算了。”他说着把公文包小心翼翼的放下,好像里面装着什么贵重的东西似的。

周围拿了一支,点上了火抽了一口。实际上他对烟草制品并无兴趣,也体会不到尼古丁的快乐。不过自打元老院出了雪茄烟,这种拿在手上颇有仪式感的东西就获得了他的青睐。毕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手里拿上一支,不时吸一口,再喷出袅袅的烟雾,不但在气势上显得自己气闲神定,还能在说话前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

“集装箱里那是哪年的事了,”王恺说,“东南亚公司可是元老院辐射南洋的重要企业,居然就这个待遇,有些人也太不把大海的看在眼里了!”

南下派们开口不出三句必然要牵扯到“执委会之短视”、“政务院的不专业”之类的话题,这几句话一出,就知道是自己人了。接下来必然是要转入论证“南下才是元老院发展的重要契机”的论题。

不过王恺并没有按照这个套路发展下去,他倒是开门见山:“你现在新店开张,我想上你这里来。”

周围点点头,这在预料之中。说起来,自己这所谓的南洋公司眼下就是他的一人公司,也的确需要几个元老的加入来共商大计。王恺多年搞海贸,业务上的确是自己需要的人。

“欢迎!”周围点头,“我这里正需要人,就是部里面……”

“老司那边没所谓,我说一声就是了。”王恺大大咧咧道,“我提出调离,他还能不放人?”

“话是没错。不过你手里的工作……”

“这几天我抓紧时间交接就是了。”王恺说,“有一周时间足够了。”

“那就好。”周围说,“我这现在正是搭班子的时候,你来之后有什么工作意向没有?”

“我嘛,殖民贸易部的本行是搞贸易,到南洋公司也可以搞这个。不过我更喜欢搞些探索之类的工作,就象当年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航行那样,到一个地方登陆,和土著做些买卖,再勘探下有什么值得开发的资源之类的……”

“那就算勘探处吧,”周围说着又皱起了眉头,“我们是公司,不能用处、科这样官气的名字,要不叫‘开发部’吧。你来担任开发部经理吧。”

“我没所谓,”王恺一挥手,“你爱叫什么都行,只要让我干这些就是了。”说着他打开公文包,取出几分文件递给周围。

“你看看我写得备忘录,这是我对公司船只的一些想法。”

周围心想这倒稀罕,自己刚刚还在考虑公司船舶的配备,这王恺跑来第一件事就是谈船的事!且看看他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文件拿到手里,前面照例有一篇冗长的对南洋贸易和航海状况的分析――这也是他们这些被论文折磨秃了顶的人一贯习惯,周围跳开这部分直接看有关船舶的正文。

原来王恺在备忘录里提了两种他“设计”或者不如叫“改良”的船只。

第一种,他命名为“惊诧”号。其原型是旧时空的“ssrjhackett”号木壳蒸汽动力散装货轮,用于北美五大湖地区大宗散货运输。

“ssrjhackett”号长84米,宽88米,舱深81米,船型方正,空间很大,注册总吨位接近1500(4245立方米),可装载1100吨重的货物。按照计划“惊诧”号将安装临高自产的500马力蒸汽机,比原型船的蒸汽机更重一些,也能达到10节的航速。

散装船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快速装卸,当然对应的货物也是矿石这类经得起粗暴操作的。此船的宽厚船身能够很好的应对湖区的急流,即使在海上,也有不错的适航性。

大宗散货是元老院目前外贸的主要货源,包括煤炭、稻米、木材和未来计划中要采购运输的各种矿石。而目前元老院拥有的船只,几乎没有适合这些大宗散货的船型。装卸时间很长不说,往往还需要大量额外的包装。象煤炭这样的散货,至今仍旧主要依靠大鲸这条从旧时空带来的沿海驳船来运输。这艘只存在在纸面上的“惊诧”号显然是非常符合南洋公司的需求的。

只可惜这船需要蒸汽机,周围知道,以工业部门的产能来说,大功率的蒸汽机得到企划院排队,最乐观的估计也得排上一年才能拿到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