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三百一十三节 融资(十八)

临高启明 第三百一十三节 融资(十八)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17 15:57:57

元老院现在明文规定的最高借贷年化利率是25%,超过了的部分司法上不予承认,若是落于明文上超过了这个数,甚至会对出借方进行处罚——但那也比这高多了。

但是楚、周二人显然对刘市长的白眼视而不见。也许是没看见,也许是某种轻视:

论当官也许你牛逼,但是轮到割韭……搞金融,你只能算是一知半解。

楚河这会很是谦虚,完全没有前几天兴师问罪的意思:“其实我的方案也没什么特殊之处,想来很多人应该有更优秀的方案……”

“唉唉,你先说嘛。”刘翔有些不满,心想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假模假样干什么?

周围也立刻表态:“楚元老的方案我看了,非常有见地!很有启发!”

楚河说:“这个方案我原本准备在接下来的会议上具体阐述的,既然两位这么有兴趣,我就先来说明一下。”

说罢,他整理了下自己的仪表,大有站在投影屏前准备路演的架势。

沉吟片刻,楚河转向周围,问道:

“周元老,请允许我先问个问题,元老院是否禁止南洋公司发行债券?”

周围楞了一下,心想你这方案和元老院有毛关系?!但是他并没有仔细看过楚河的方案,只知道他的方案是基于债券的。

在企划院发给他的文件里,对如何融资并无明确的说法,发行股票与其说是某种授权或者限制,倒不如说是股份分配的指示精神。

他想了想,说:“这个嘛……这个问题元老院并未明说,元老院只给了我许可南洋公司发行10万股股票的文件,具体怎么发,属于什么类型都没有限制,债券问题没有提及。”

“那南洋公司打不打算发行债券呢?”

周围心想我打不打算有什么用,发债这事元老院既未禁止也未允许,如果提议要发,按理说是什么问题的。

“股债并举是我们的一贯方针。”周围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他手里的所有还值得一看的筹资方案,大多是这个套路。

在南洋公司尚无足够的商业信誉之前,发行债劵显然比股票要现实的多。

楚河说道:“股债并举是而过好办法。我个人的看法是必须发行债券,而且要以债券为主。实话说我本来的想法是优先发行债券,股票发行都不急于一时,哪想到政务院直接发了通知要发行股票。债券明显要比股票容易发行的多嘛!”

一听到这话里抨击政务院的“不专业”“乱来”的意思,周围顿时来了精神,连连点头。

楚河却不知道他的表情由来,还以为自己这句话说得“特别专业”,不由面露得意之色,声音也高了几分:

“对于土著来说,发行债券不存在理解难度,就是借钱生息而已。公开募股则不然,且不说大户们能不能搞清楚南洋公司值多少钱,就是我们自己想厘清南洋公司的资产状况、股权关系,以及设立新的股权结构、评估资产价值这些都是麻烦事。”

周围心想不错,前几天和许延亮、王恺清查东南亚公司的资产和股权状况,没想到意外的复杂,到现在南洋公司的股权架构还没想好。

楚河接着说道:“发债就没有这些麻烦事,而且要让大范围的土著大户、宗族乡绅判断南洋公司的价值并以此做出投资股票的决策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他们一难以判断南洋公司的价值、二无法判断股票带来的收益、三对本金的安全性有担忧、四本金的退出机制不明确。给小部分人定向发行当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只要元老院肯花大力气去解释,再上点强制力,大户们是不可能不买的。问题是有那个时间精力发债它不好吗?”

刘翔插话道:“元老院的商业信用还是可以的,紫记发行过非优先股,认购还是相当踊跃地。要发股票还是有群众基础的。”

“群众基础是有得。不过紫记的几家字号,都是明明白白有资产在广州城里,还是重资产。它的经营状况也是一目了然。老财们信得过。但是南洋公司在广州城里只有一块招牌,老财们也不知道南洋公司具体经营什么,”楚河说,“只靠ppt说服土著恐怕是办不到的。我们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才行。”

刘翔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债券除了容易理解,它还有明确的利息、期限、抵押物,土著大户容易判断债券的价值和收益。此外,元老院借钱不还的可能性没有,本金的安全性和回收的机制都有保证。”说到这楚河心想,元老院借钱不还的可能性不仅有,而且很大,等到还钱的时候元老院恐怕有的是手段。

但不妨碍他面不改色继续说道:“所以,对于大户们来说,债券是一个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他们购买的意愿会显著高于股票。公开发行的难度低,多次发行的难度低,债券会比股票融资更容易融到更多的钱。而且债券发行也方便强行摊派啊,搞个‘合理承销’给商会或是宗族,让他们必须完成代销额度,他们能说个不字吗?”

周围心说,这些我都懂。不过现在企划院既然已经出了募股方案,这个股票是非募集不可了。他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企划院的股票融资方案已经下发了,我们还是要执行下去的。”

楚河点头:“我也不是反对股票融资。我刚才说的股票融资的缺点都不绝对,我只是认为债券股票双管齐下的方式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元老院的利益。”

刘翔轻咳一声:“债券融资的成本问题你怎么考虑?在我们的调查下,目前广州一般商户的平均融资成本是25%左右,如果市场景气度回升,这个成本恐怕要高达40%~60%。当然了,现在我们是不允许这么高的利息存在的。但是就算是25%,这个融资成本也背不起。”

楚河想: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当初元老院发通知只说发行股票,也许就有这方面的考虑。看似难题,不过却挠到了他的痒处,当下他的脸上浮现出“胸有成竹”的坏笑,说:

“利息高不是问题,明着不给当然不行,但是可以在规则里挖坑啊。元老院控制了本时空金融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又有钱权枪,压低债券融资成本办法多得是,就看元老院有多要脸了。”

周围笑了:“怎么搞?为庆祝马国务卿喜得贵子,全国减息?”

“哈哈哈哈,那为了大宋的金融健康督公恐怕要操劳过度。”楚河笑道,“吃相不用那么难看,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一是我刚才说过的“合理承销”,就跟合理负担一样。我们把利率定成……比如说10%吧,把发行额度分配到各大行会商会、宗族大户头上,让他们自行摊派。只要我们肯还钱,收这个钱阻力不会太大。”

这其实就相当于买投名状,别说10%,就是不给利息大约他们也会买。

“二是自造规则,比如说在发行条款里写:南洋公司经营的地域中出现以下情况可依法减息免息:发生海啸、地震、台风等极端自然灾害,发生贸易禁运、战争、大规模传染病、出现霸者之证等等。自然,哪里算是经营地域,什么标准算是海啸地震等等。这些条款的解释权都掌握在元老院手里。旧时空不能这么搞,现在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周围听了暗暗点头,这个楚河还是有点想法。刘翔的脸色开始难看起来了。

“三可以找理由罚息,没错,罚借款人收到的利息,我元老院就是这么横。”楚河越说越兴奋,“你这个大户今年奴仆税没交齐,罚息!持有的南洋债券本年度利息罚减50%!你这个宗族势力对元老院阳奉阴违,妨碍公务,罚息!家族持有南洋债券三年内利息罚减100%!”

周围也乐了:“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要在规则里留好口子。”

“对的,可以放到‘元老院认定的其它情形’里嘛。”

“那抵押物什么的……”

“自然是可以做一做假账喽,虚增收入、虚增资产什么的都是简单的很,梧州的商户还能去巴达维亚调查南洋公司的货栈里到底有多少原木?”楚河越说越兴奋,和刚才在会议室判若两人,就差口沫横飞了,“本金也是一样,强制债转股、强制展期、借新还旧,企业破产,我们有的是手段,连本金也不用还。”

周围也是搞金融出身,对这些套路纵然不熟悉也是知道的,倒也没有“莫名惊诧“。刘翔是越听越心惊。心想过去执委会对金融业极度压制,长期把财金口当账房会计用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手段一套一套的,别说是17世纪的土著,就是21世纪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又有几个人搞得明白!真要让他们放飞自我,后果不堪设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