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三百一十七节 融资(二十二)

临高启明 第三百一十七节 融资(二十二)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17 15:57:57

本来是个撑在桌子上的坐姿,刘翔指了指周围后,往后一靠,又陷在了椅子里。旁边熟悉他的比如张允幂、王企益几个一看,就知道这位自称“工科僧里文科最好”的刘大府又要吊书袋了。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两千多年前的封建领主都知道,有了自然灾害,不仅要运粮食救灾,还要把受灾人口往没受灾的粮食产区迁移。毕竟,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运人口的损失率可比运粮食的损失率低多了。湄公河三角洲不仅是粮食产区,还是成熟的粮食产区,更关键是,一年能种三季稻!”

“而且根据大图书馆的资料,这两年的旱灾本来也会导致大量的广东福建人外出,最远都跑到孟加拉湾和印度东海岸了,印度的生丝产业就是这波人给培养出来的。”

“与其让他们乱窜,到处扩散产业技术,不如咱们组织一下,定点定向迁徙!”

“这个方案,我看,很好嘛!大家帮忙一起参详一下,完善完善?”

刘翔做出了个“你请”的手势,对着其他元老都示意了一圈,最后一个示意的,就是楚河了。

这是点了我的名了啊!楚河收到了提示,立刻站了起来。

“这个,周总啊……”

“楚元老你好!哎呀,叫我小周就行!”

“呃,小周啊,我想先确定一点,你这是给‘南洋公司’这个实体融资呢,还是对‘湄公河三角洲殖民开拓行动’融资呢?”

周围听到后心中一震——最开始他想的是,融资到手了,想种地种地,想开矿开矿,关你个债权人屁事?!但刚才在门口听了那一波热烈的讨论,很显然不少元老对南洋公司现有股权结构不满意啊!且不说可能配售的那39%,就是“归元老院”的51%都有人能指出问题呢!元资还是国资,这深入讨论下去似乎是个巨大的坑啊!要是临高那头掀起这个政潮,我这南洋公司只怕马上要停牌等结论,不许随便融资了!而且看这架势,这个风潮似乎按不下去,因为在意“国体”的元老可不少,不止面前这个任佑梓,光是周围他一拍脑袋就能想到好几个!比如电力系统的刘汤姆,活动家单良,皇汉派萧白朗……

“不同地区开拓的投资和收益都不一样,这次就是以成功率最高的湄公河三角洲为试点嘛!”周围赶紧顺着话头说了下去。这话一说出来,不仅任佑梓几个暗自点头,刘翔周围的艾志新和孟贤居然也跟着点了点头?!呵!看来按开拓行动来融资还现场赌对了。

“方案是按照开发的项目单独设立专门的项目公司,再以项目公司来进行融资。”

项目公司在房地产开发的时候经常采用。这南洋公司的拓殖行动嘛,也可以算是另一种房地产开发。

“那么,我先介绍一下我们这边给广州市政府提出的‘广州投资发展银行’的情况……”

楚河开始了他的介绍。总的来说,就是由“元资委”也就是元老基金会投资33%到51%的股份,德隆作为元老院麾下的最大国有银行占有10%股份,担任主要职务的元老占有5%的职位股份限投票和分红用不可转卖,剩余部分主要由广州当地大户筹资共建。当然,如果有其他元老或元老机构愿意参股,也可以加入。整个投发行一期筹建按50万银元计算,等临高那边商量好是33%还是51%还是别的什么数后,先用纸币的形式实际支付,而实际上,这个支付的纸币,属于超发的部分……

当地土著当然不会对纸币有更多信赖,那么建立信心的方式就是孟贤今天过来的原因,周围昨天也收到了她老婆的暗语通知——元老院的中央储备银行要在广州设立了。昨天孟贤深夜加入讨论后,大家弄了个骚操作,准备把储备银行的大厅搞成贵金属展示厅,用一整面银砖墙来建立视觉效果,再学南非金矿那种操作,搞个四五十斤大金块让人“摸奖”,单手能拿出来就中奖了!

广发行的官方投资是纸币,纸币可兑换的贵金属就在储备银行,你自己去看嘛!

然后呢,向广州筹款的活计就不急了,由投发行慢慢来,周围呢则享受第一笔专项借款,可以开始拿钱着手了。

“我们希望,南洋公司,至少这第一个湄公河三角洲开发项目,所有在大陆的存汇兑业务,全部由广投发行进行!”

啊?!周围望了望孟贤,却发现他一脸无所谓……

还能这样玩?!

就在周围一惊一乍的时候,“二号人物”任佑梓也发话了。

“周总啊!”任佑梓一开口,楚河倒是坐了回去了。“其实整个方案呢,是这么个意思。那就是咱们以筹建地方银行的名义,赶紧让中央,准确的说,就是德隆,套20万左右的现金出来,然后呢,咱们把这个钱赶紧递到您手上。”

“不敢当不敢当……”周围一听到敬语,毛都炸起来了,赶紧摆手推脱。

“现在吧,快元旦了。今年又是个冷冬,按记载这广州是要下雪的。您这拿了钱呢,各项准备工作赶紧操作起来,湄公河河口早一天拿下,就早一天是功绩。这早稻也得90天长啊,那还是有肥料的情况下。您想想,光是这一种一收,就至少120天得四个月啊。一般旱情会在7月中旬完全显现确定并导致严重减产,您这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了。就这还得完成先期准备、征服、分配,育秧、播种,田间管理,收获,集中,存储,运输,还tm是海运……到了广州,入了库,您这第一期才算有个结果。”

“时间很紧啊!”

“要是不能在旱灾形成公共认知、造成实际社会影响的关键时间窗口内把粮食运到位,那这笔投资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务投资,这事明确的说,就是一个政治行为。”

“防灾减灾救灾,以及这些活动中展现的组织力、战斗力,才是咱华夏的天命所在啊!”

周围沉默不语……

刘翔也沉默不语……你丫把我昨天说过的词都抢了,我现在还能说啥?

楚河见场面有点冷,就在自己座位上接口道:“考虑到南洋公司的人手问题,我们这里真诚地建议把这次拓殖行动的后续筹款工作委托给我们广州投发行,我们两边合作双线操作,保证南洋公司的扩张和运转不受资金困扰。不然时间拖下去,季风可就过去了。现在还不是内燃机铁甲舰的时代啊!”

换到这个角度,周围心中反倒是有些认可了——从他主动提出搞湄公河三角洲的时候,这个“第一仗”的政治意义就已经定下了,这不仅是南洋公司必须胜利必须成功的第一仗,也是应对旱灾这个大义之下必须大胜的一仗。而南洋公司的人手是不足的,即使小兄弟们把自己的警卫员和秘书全部贡献出来,都不够填同时开双线的坑。花时间先磨一个月的筹款,再磨一个月的招募和物资筹集,再趁着最后的北风南下……仅从南洋公司的角度来说也不是不行,但失去了政治意义和地位,仅仅拥有商业意义的南洋公司,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或者说,这样一个不讲政治的“国策公司”,又有什么必要持有垄断地位呢?毕竟,“国策公司”的本体是国策,而非公司。

周围陷入思考后,不自觉地点起了头,任佑梓一看这微动作微表情就知道,周围他“悟了”,便继续说起了他的那份活。

“广投发行会在拓殖行动进行过程中,全面加强吸纳大户库存白银的力度,并适时开展大额存款业务,当然,全部可动用的资金会尽全力满足拓殖行动的后续资金需求。但也不排除对其他重大利好进行投资的可能。”

任佑梓故意吊了一句,见周围果然微微变色,才又说:

“等第一批粮食运到了,南洋公司的战略执行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就展现了出来,本身就具备了极大的商业信誉基础,就不需要央行和几位常驻元老来背书啦!这也就解放了这些信用锚点。恰好,我们这个小组另外一个提案,就是与广州地方共同署名提议中央筹建广州证券交易中心,您这第一期行动进尾声的时候,咱们这个也差不多该有个结论了。到时候,您这南洋公司是愿意继续通过广投发行来融资也好,还是通过证券交易中心公开募资也好,或者您通过这半年的工作在广州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去继续搞私募也好,都是可以的嘛!”

后续其他开拓项目有自主权,这一点周围还是挺满意的。但该议的价还是要议……

“既然以安置受灾人口为主要目的,那么我就必须提一下湄公河河口的农业开发难度问题了……”周围立刻调转了方向,把开发难度按最艰苦的来描述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