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2455章 龙豪湾旅馆

临高启明 第2455章 龙豪湾旅馆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2-01-13 12:31:13

在座诸人原本觉得这为陈小兵多少有些肃杀之气,如今交谈起来,却发觉他的态度平易,说话亦很诙谐,即不故作斯文,也不象某些归化民干部那么扳着面孔。不觉得都亲近了几分。

城铁缓缓启动,陈霖毕竟是少年,对沿途的诸多景色颇多好奇,时不时便要发问。下一站的风景却和前面迥异,铁路沿线乃是一个小小的城镇,修建着各式奇形怪状的建筑。有的房顶上还飘扬着各式各样的旗帜。忽然他看到了城镇中有高耸的塔楼--这他却认识:这不是佛朗机人的教堂吗?

“这里的房子象都是外洋的!”

吴毅骏去过澳门,见多识广,笑道:“这都是欧洲式的房子。欧洲除了佛郎机人,还有红毛人、英格兰人、德意志人,各不相同,房子也不一样。”

“如此说来,这不和壕境澳一般了?”

“这么说也对,也不对。”陈小兵道,“要说对呢,这里是临高的‘外侨居住区’,主要居住的都是长期来临高工作、经商的欧洲人和他们的眷属,也有少量的其他地方来得外国人。所以房子都是按照他们各国的特色建造的。连教堂也备有两座。分属不同信仰的欧洲人。”

“欧洲人不都信上帝吗?”

“虽然是一个上帝,但是教义不同。”陈小兵说,“新旧两派更是势如水火。在欧洲还互相打仗呢。”

“那他们在这里不会打架吗?都住在一起”

“打架在所难免,但若是触犯了法律就会被严惩--他们来临高居留拿绿卡不易,不敢轻易犯过得。毕竟万里迢迢到中国,为得就是赚钱。”

“绿卡是何物?”

“绿卡就是允许外国人在我国领土上长期居住发给的官凭。有了这个官凭,便可在元老院治下的各地生活居住和工作了。很是方便。”

“那不对的地方在哪里呢?”陈霖想起了什么又追问道。

“不对的地方,那就是澳门的葡萄牙人--也就是你们说得佛郎机人,名义上他们是受大明香山县县令管辖,每年还要缴纳地租,但是实际上却有自己的市镇会,有法庭、有军队,还征收钱。一过关闸俨然是异邦之地了。这里呢,他们还是要按照大宋的法律行事的。”

陈氏叔侄听这个不过是看西洋镜,倒是吴毅骏颇有感慨。他虽不是洋商,但是平日里和洋商打交道很多:往吕宋去得洋商,往往会大量贩运干果。多少了解一些。知道大明的官府对外国人极其忌惮,不愿他们到来。洋商们都说这不过是白白便宜了壕境澳的佛朗机人居中赚大钱。

这元老院倒是毫不在意异邦人,还让他们杂居一隅,自由居住做生意,视若国民一般,真是稀罕!

火车一路前行,很快便到了博铺。博铺因为港口水文条件比较差,这几年的港口功能渐渐被弱化。博铺原本的“临高海上门户”的地位也不断下降。原本设在这里海关、边检、防疫等一系列机构相继搬迁,连吊机都少了很多。新盈和红牌两港开通之后,从输入输出的货物和人员大多该从这两个进入临高。

虽说客货吞吐量大幅度减少,但是博铺毕竟地理位置优越,俨然是临高外港的身份,依旧有大量的人和货物在这里交汇,商业依旧十分繁荣。

考察团在博铺车站下了车。考察团下榻的龙豪湾旅馆就在博铺。

一出火车站,一队人力车已经在站外等候了。由于本地气候的关系,临高难以大量的蓄养使用马匹。使得推广马车的工作不断遭到挫败。除少量生产双轮和四轮马车作为私人使用之外,只在百仞、老县城、博铺这几个市镇建立了公共马车系统,除此之外,普遍使用的短途交通工具是人力车。因为轻巧方便,使用成本低,不但土著和归化民普遍使用,很多元老院也自己养着人力车和车夫。

考察团两人一辆人力车,七八辆人力车一起往旅馆出发。

人力车队却并不往南边的镇区而去,出了车站地区便一路往西。沿着一条海滨大道前行。

这海滨大道用得是煤渣铺设,即宽且平,金星零式跑在上面十分平稳,让头一回乘坐人力车的陈家叔侄很是新奇。比起坐轿子,这两人同乘的人力车的确有些拥挤,但是走起来又快又稳当,也不象普通车子那般的颠簸。还能四下浏览风景,真是一件绝妙好物。

海滨大道的两旁,种着成排的椰子树--距离路面有相当的距离,以免椰子成熟的时候掉落砸人。路旁都是花坛,种植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木,虽说是一月,但是海南天气暖和,照样满枝的怒放,绿叶鲜花,蓝天椰林,让人恍然不知身在冬季。

海滨大道虽并不通往市镇核心区,但是路上的行人车辆并不少。既有人力车,也有许多重载的牛车,牵引着各种货物,缓缓前行。

行不多远,路边便是绿色的篱笆围墙,内里花木葱茏,以有房屋的檐角露出。陈家叔侄心想这不知又是什么地方,走过没多远,却看到巍峨的身影渐渐从地平线上出现。坐在第一辆车子上的陈小兵转身大声说道:

“看!这就是圣船!”

一听说这就是澳洲人冲破万里海疆的大铁船,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朝着铁船的方向望去。虽说距离遥远,可是大铁船巍峨的身姿却给众人留下了深深的影响。巨大的吊车、高大的烟囱,还有如同城堡一般巨大的身躯……

陈霖失声道:“真壮观!”

陈定也道:“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

人力车队此时经过一座门楼前,陈霖看到门口的牌子才知道这树篱环绕的所在是“临高角公园”。自从广州光复,广州的市政府也在白鹅潭设置了白鹅潭公园,所以他知道公园是供百姓休憩游玩的地方。

车队在此并不停,沿着海滨大道前行,地平线上开始出现一栋红砖楼房。陈霖暗暗诧异:这房子好高大!

这就是他们今天要下榻的“龙豪湾旅馆”。

龙豪湾旅馆却并非元老院的产业,而是由本地的富商大户们合股集资修建的。这些大户既有本地的土著,也有外地迁居过来得外来户。为首的正是在临高大搞房地产开发的李家。李孝朋自打为迁居的外地大户们开发了几个楼盘之后赚得盆满钵满。又看到自家当初为大户们专门开设的“琼安客栈”业绩亦是不俗,便想到旅馆也是一个赚钱的门道。便盘算起开设旅馆了。

旅馆在临高并不少见。尤其是起威集团开设的旅社,素来以价廉物美,卫生舒服著称。不单在临高、海南享有盛誉,在广东也有不少分号。李孝朋思来想去,在这上面自家没有什么优势,不易直接去对标。

自家的优势在哪里呢?李孝朋从琼安客栈上总结出来了门道,他要开旅馆就得从有钱人身上打主意。开个本地人前所未见的“澳洲式大旅馆”。

说起澳式大旅馆,李孝朋也是听元老,特别是洪璜楠元老说得。洪元老因为经营82号店的关系,对奢侈品的制造经营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82号店总归是元老院的产业。自己开发出这么多产品,光靠元老和家属来消费毕竟市场容量有限。他便一直有意选择本地的合作者来复刻一个新82号。

李孝朋正好是长期奔走钻营在他面前的本地土著之大户之一。特别是当初开设琼安客栈,虽说是李孝朋的想法,但是在内部装修、家具陈设、服务项目上,洪元老都是提出了不少建议的。李也由此听洪元老说了许多“澳洲大旅馆”的轶事,不禁心向往之。

于是他找到了洪璜楠,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立刻得到了支持。不过洪元老也说了,这澳洲大旅馆的设计、管理、经营这些软件都可以帮忙,但是旅馆的硬件建造可是一笔巨款,以李家个人的财力恐怕是开不出来的。

李孝朋当即表示不要紧,自己有很多外地迁居来临高的富商大户朋友,手里都有大把的钱财,只愁没地方投资生财,若是有好的项目,他们都原意出钱。

于是这个项目便正式开始了。李孝朋最后一共拉来了十五位股东,集资建造起这座“澳洲式旅馆”。命名为“龙豪湾旅馆”。

龙豪湾旅馆位于海滨大道的龙豪湾畔。不但毗邻临高角公园,还专门圈占了一块私人海滩作为酒店专用。旅馆为一栋五层楼新古典主义红砖建筑,拥有三间餐厅和四十八间客房。内部装修全为“澳洲式”,地板、自来水、浴室、抽水马桶自不必说,还首次在民用建筑里安装了全电灯照明,安装了人工开行的电梯。在大楼的屋顶还设有露天餐厅,夜间灯光璀璨。数公里外就能看到。刚刚开业,就引来大量人群围观,街道为之堵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