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2459章 面料商店

临高启明 第2459章 面料商店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2-01-13 12:31:13

接着他又想到了李幺儿,还有二叔。李元老对自己很是信任,委以重任,奈何二叔从中作梗,时时制肘,偏偏李首长又很信任他……唉!

陈霖此刻的心境很是复杂,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时时拨动那颗少年人多愁善感的心绪。

太阳渐渐西斜,陈霖忽然想起晚上六点有宴请,自己还是早些回饭店去和表叔、妹妹汇合。

他赶紧起身,走出房间,来到门厅。招待的伙计正在忙活,见他出来赶紧出来招呼。

“店家,现在是几时了?”

“客官,那边就是钟,”伙计指着一处墙角,“您老识钟吗?要不要小的解说?”

“不用不用。”他在广州也是见识过钟表的,不论是西洋人的还是澳洲人的,大同小异,朝墙角看去,果然有一座摆锤柚木壳螺钿镶嵌大钟表,此时指针刚过四时半。

“从这里去龙豪湾旅馆要多久?”

“若是坐人力车,不过十多分钟……”伙计道,“要不要小的帮您叫一辆?”

陈霖有些迟疑,此此时过去时间又早了些。妹子的房间不便久坐,表叔那里也多有不便,若是坐在大堂里,看到里面进进出出的男女又觉得尴尬……

伙计最是玲珑心思,看他的模样就猜到了几分,当即建议道:“客官,您若是时间还充裕,不妨从这里走去龙豪湾旅馆,全程也不过半个小时。您老是头一回来本地吧?正好能看看这博铺的街景市貌。”

“好倒是好,只是不认路。”

“不碍事。”伙计立刻从旁边的架子上抽来一张纸,“这是地图,我帮您把路线标清了,你自然就看得明白。”

陈霖接过他标记过的地图,地图不大,印刷的亦很简单,但是街巷名称、商铺酒楼,车站码头……无一不标记的清清楚楚。

“客官注意了,这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莫要颠倒了。”

“多些小哥提醒。”陈霖将地图揣在怀里,正要从旅社出来,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问伙计:这里哪里的绸缎布匹种类最多?

“若说种类最多,货色最全,自然是东门市的合作社百货大楼了。不过博铺这里亦有一座友谊百货商店,货色亦是非常齐全。还附设货币兑换处和托运处,专门方便客商购买。”

陈霖心想这道是个好去处!不如就先去这友谊百货商店看看再说。

离开旅社,想到之前在大世界游玩的时候,他们说临高最繁华之处便是东门市了。然而东门市距离此地尚远,日后再去就是。好在听人说过博铺的繁华亦不逊色,不如先在博铺镇上逛逛。要顺便体验下本地的民情商情:父亲说过,虽说他们只是织绸,对市场上的需求亦得明了才行。

“人性好恶最是善变,妇人衣饰尤其如此。发髻高低,衣袖大小,乃至质地纹样颜色,数年必有变化。若是在变化之初察觉到,就能做出大卖的料子来。”

这话他一直记在心里,但是要掌握“流行密码”并不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要了解市场上各种料子的行情,还要对妇人的喜好有所掌握。陈霖的父亲在他成人之后,也带他去行院冶游,一方面是是为了应酬客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掌握流行趋势。

“行院中妓家女子的装束发饰变化最快,但凡新奇的式样多是她们服用。”

如今两广是澳洲人的天下了。澳洲人倒没有要求大家“髡发易服”,但是这“髡服髡发”的式样,随着广州的归化民愈来愈多,迟早会流行起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元老院的喜好,百姓们自然会跟着模仿。

他沿着街巷一路前行,这里是背街小巷,多是住户和商铺的后院,很是安静,街道房屋整齐,老人在门前忙活家务,小孩嬉玩打闹。一片岁月静好的模样,陈霖想到自家的南沙,心中不由暗暗慨叹,能安享太平岁月真是莫大的福分!

他按照地图上的路线,拐了个弯,从横巷出来,来到了大路上,眼前的人流瞬间便多了许多。不仅行人熙熙攘攘,挑担的,背篓的,推着小车的……公共马车和载货的火车缓步前行,驾车人不时的用脚踩着铃铛,提醒行人不要侵到主干道上拦住去路。

这里的镇区街道不似海滨大道那般宽阔,所以并无行道树,但是两边的房屋都是骑楼,行人走在下面,既遮阳又挡雨,很是方便。

陈霖看房屋的外墙,石灰尚新,应该都是最近这几年修筑的。想来澳洲人登陆还不到十年的功夫,竟将这不知名的边鄙之地经营的有声有色,难怪广州的一众大户都赶着往上凑趣。

他沿着街道一路前行,这里的店铺繁多,即有传统的敞开,亦有只开一道小门,却装着玻璃大窗的。陈霖不知道这叫橱窗,但是很快就被其独有的装饰魅力所俘获。

“此种方式来陈列货品,让人看了便有想买的念头,澳洲人的销货之术果然厉害!

除了广州常见的那些,还有许多是他从未听说过的――就是在“澳洲人的窗口”大世界里,他也没见识过。有时候他会十分疑惑这家商铺到底做得是什么生意?当他知道做得是某一样的生意的时候,常常会疑惑不解:这也能当成生意做?!

疑惑归疑惑,这里的商铺不论大小,装饰陈列固然各有千秋,但是无不整洁有序,看上去便让觉得舒服。和广州城里传统商铺拥挤杂乱的形象完全不同。

然而店铺虽多,却很少见到卖面料的绸缎铺、花布铺之类的店铺。他一路行来,竟没看到几家。有限的几家他都一一进去看货。其中既有从大陆上运销来得各色绸缎,也有他在广州看到过的来自日本、朝鲜和南洋的各种绸缎。种类很多,但是并无出奇之处。问及有无澳洲丝绸,店员伙计都说没有出产。一直来到一家专卖各种绸缎布料呢绒等面料的大店铺“瑞和祥”,才听得伙计说澳洲人的确也养蚕缫丝织绸,但是货品极少流入市面。

“……客官若是真得想要澳洲人的绸绢,只有去东门市的82号商店,那里有澳洲绸缎做得衣物饰品――材质纹路的确和他处产得不同。只是价钱十分之昂贵,非常人所能问津呐。”

至于布料,最大路货的便是大陆上出品的“松江布”,品类齐全,价格低廉;其次便是各种进口布。店员殷勤介绍,其中既有从南洋来得南洋布,也有从印度布和西洋布。颜色、花样、纹路各有不同,纵然是陈霖也是眼花缭乱,特别是从荷兰进口的漂白细麻布,质地细腻,颜色洁白。店伙说这种荷兰麻布多用来做贴身的衬衣。一问价格,也并不贵,和松江布差不多。

“如此好的布料,只卖这个价,那这松江布还卖给谁去?”

“这荷兰细麻布虽好,却不耐用。下力的工人农民是断然不会买得。”

“这里有无本地产得布匹呢?嗯,澳洲布匹?”

“有倒是有一些。”店伙道,“不过并无出色之处。客官要不要……”

陈霖忙道:“要,要!”

店伙不一会便取来几个尺头,在柜面上展开。

乍一看,的确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只不过颜色要比其他布匹鲜亮不少。然而入手一捻便知差别。

“好顺滑的纱!”他不觉惊道。

店伙吃一惊,道:“客官也是吃这碗饭的?”

“不错。”陈霖点头,“家中开了一家小小的织坊。”

“难怪客官一入手小的看着就觉得是内行!”店伙道,“这澳洲棉纱的确是最好的。”

正如绸缎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丝的好坏,棉布的质量则由棉纱来决定。从棉花变成棉纱,同样需要经历过十几道工序。在没有机器的时代,这些工序全靠手工,纺纱更多的是一种农村妇女的手工副业。因此纱线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往往粗细不匀,表面也比较毛糙。织出来的布也比较粗糙。

而陈霖刚才入手的布匹,质地光滑细腻,布身很薄,但是用手揉捏,却又不起皱。十分的挺括。非常像山东的柞蚕绸缎。用棉花能织造出这样的布来,除了不惜工料和巧手匠人,非得有质量极好的纱线才行。

他当即买了四个尺头(一个尺头的尺寸即可做一套衣服)。这种布料在广州尚未见识过,显然是澳洲人刚织造出来的。拿回去不论给妹子用还是做人情都是极好的。

价格略略小贵,但也未超过他的预算。付了钱,告诉了茉莉旅社的住处,自会有伙计送货上门。

店伙做了他的生意,颇为兴奋,又道:“若说澳洲布,还有一个好处。亦有大用处。”

“什么呢?”

“客官请到这里看。”店伙把他引到后面的货架,上面斜靠的都是长轴卷。布料的开幅之大,令他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