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582章 深入合作

临高启明 第582章 深入合作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29 14:38:05

当然三节结账并非无限制的放账。财政部和德隆银行的意思是放账有一定的额度,相当于出口信贷。额度按照进出口状况随时进行调整。不过这笔信贷是无息的。

至于双方结算的货币,指定为临高流通券。

这让李洛由有点为难,更让韩师爷不知所措――白花花的银子不要,非要什么劳什子流通券?再说这玩意除了临高之外也没地方找去。

李洛由道:“流通券我是没有的,贵众难道不收银子?”

“我们这里的结算货币就是流通券,白银也好黄金也好只是一种商品。”陈策说,“没有流通券不打紧。你把大陆上的货物运到临高来销售,我们支付给你流通券不就是了。”

这位前银行信贷评审部的职员在德隆分家改制后毛遂自荐的出任了银行规划处主任。他做了7年的银行信贷评审,论起专业程度,出任信贷管理处处长是很正常的。但他实在不想继续整日的文牍工作,干脆申请了规划处的位置。

“这个――”这倒新鲜,不要白花花的银子,而要货物。这是哪门子做买卖的道理?做生意做讲究真金白银,有金银拿是再好不过,即不占地方,又不会霉烂,或花用或窖藏都很方便。

不收现钱的,要么是当地能够倒换到更赚钱的东西,要么就是当地根本没有现钱。澳洲人的想法还真是奇怪。

“你们的意思是不是这样,”李洛由整理了下思路,“我运货物到临高来发售,赚到的流通券再来买你们的货物?”

“正是。”

“这岂不是多此一举?”李洛由摇头,“直接换货不就是了!”

“好吧,那您说一面镜子换几斤人参?”

他顿时语塞,没有钱币这个等价物,根本就不好计算价格么!

“若是这样,我得在本地设个字号,建货栈才行。”李洛由迟疑道,“额外的开销――”

“你设字号的地皮由我们提供,房屋营建你只要出钱,也由我们来建造。”李梅很大方,“另外,我们有一个包销的目录,只要你运来,我们全部按等级分价收买,不管数量多少。”

说着给了一份最新版的包买目录,上面罗列着三十一种包买货物和包买价格。

“这三十一种货物,免征所有进口税,而且全部按照指导价格由我们买下。”

李洛由看了看,煤赫然是名列第一,下面许多都是金属:生铁、熟铁、铜、铅、倭铅、锡之类;接着是粮食、布匹、棉花、油脂、木材之类的民生物资……他看到最后不觉眼皮一跳――马、驴。海南这地方要马和驴做什么?

“这些货物大多量大价贱,运销极其麻烦。”李洛由还是传统的做海贸商人的思路,喜欢价值大,物件小的东西。

“利润不大,但是东主您的成本也不大。”李梅继续分析,“这些货物大多可以在南方各地买到,运过来就有钱赚。再说量也大,一包赚就算只能赚几分钱,累加起来也是个大数目了。这包赚不赔的买卖还不够好?指导价格我们都是按照广州的行情价再上加了一成的毛利在里面了。”

这样算来,自己的利润也并不低。而且货物只运到临高,一年之中可以运上几十次,小型的船只也可以运输。不比下南洋西洋,要候风信,要耐得了风浪的大船,要花大钱雇用通针路的舵工火长。

“至于包买之外的货物,你尽可以运来发售。目前来说,海关对大部分商品免征进口税。”李梅说。

双方的一般商品交易就这样谈成了,同时确认李洛由在临高开设辽海行的分号,专门负责本地业务接洽。

“另外,我们还将为会为你提供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

“万一你的额度不够,手里现金也不足。你又需要大量的进货,我们可以提供额外的出口贷款,利率从优。不过,如果是限制出口目录上的商品,就不能得到贷款。”

以李洛由的手面,只要一纸便条,就广东随时能够调集十多万两的银子。对这种繁文缛节的所谓信贷额度之类原本是不屑一顾的,但是这里既然只收所谓的流通券,这套东西对他来说就变得很有用了。

双方又就辽海行分号的具体事宜作了协商。李洛由认为这间分号除了作为接洽之用,也可以进行一些零售业务,照临高目前的情况来看,零售业务未来会很有潜力,现在权作是打基础。

李洛由在和李梅等人的谈判中已经摸透了澳洲人的商业习惯。澳洲人谈生意的时候没有情面只有规矩,也不讲究什么暗示,一切都要当面说清楚,做什么都要落笔为据,所以在谈判的时候,关于这所分号的细节面面俱到的要一一谈清。

他已经知道临高最好的市口在东门市,于是明确要求地皮必须在东门市。

“可以,不过面积有一定限制。”李梅当即同意,“只能给200平方米的建筑用地皮。”

“这是多大?”

“大概三分之一亩。”

“这如何盖柜房?”李洛由大为不满,他才不要盖三层四层,连个院子都没有个鸽子楼,“我出钱买就是。”

李梅道:“东门市的地价很高……”

“多少钱一亩?我买十亩!”

“看你要哪个地块。”

“什么?”李洛由想这伙澳洲人还真是够奸商的。

“东门市现在是临高的一类地区。原本地价就是最高的,”李梅不失时机的摊开东门市规划图,“您看,这几条街道属于一类地区中的甲级,地价最高。而且地块普遍偏小,东主想买十亩还没这么大的地块。”她的手指在规划图上指指点点,“您要买得地块大,不如买这边的,刚刚修好路,现在稍微冷僻点,过几个月就热闹了。很有升值潜力。”

“升值?”李洛由的概念里除了收租子的田地和有收益的山林之外,一般的地皮是不会有大起落的。而且他买地皮是为了造分号,就算地皮涨到几万两一亩又能如何?难道把分号卖了?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李洛由在东门市新开发的街道旁买下了十亩地的一个地块。其中一亩算是李梅代表商业部无偿赠送。

陈策随即提出了希望双方建立联合汇兑业务的要求。

李洛由沉思了一会,广州德隆银行发出的汇票,最近在广东已经渐渐流行开了。他们的手段无非是采取联号的模式,在有大笔款项流动需要的商家之间进行联营,互相兑付。对用户来说的确是非常方便。

不过,这种联合汇兑有很大的风险。李洛由想。汇票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一张纸片,完全可以被用来做资金流动。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势头,有的商家直接将收到的汇票不兑现而是重新转让支付出去。这样固然方便,但是必然有人会想到通过虚开汇票的方式来进行增加流动资本――一百两银子本金可以当一千两流动。这种击鼓传花的把戏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一旦某一家出票商号或者承兑商号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崩盘的风险。

这件事情倒不能不慎重。他再三考虑决定拒绝。拒绝的理由不仅是其中蕴含的金融风险。还在于政治风险太大。澳洲人在临高足以自保――这点他有相当的把握,不过他们在大陆上的产业可就很难说了。万一官府翻脸,在大陆上对临高的产业进行查封没收,作为联号要承担的损失是毁灭性的。

当然,官府是否翻脸,翻脸翻到什么程度,这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德隆也好,郭逸名下的产业也好,从来就没有自称是澳洲人的生意。如果澳洲人功课做得足,钱花得到位,官府对这些产业不闻不问或者明着轰轰烈烈,私下网开一面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现在既然风向不明,自己就没必须急于去插一脚。

于是他委婉的表示了拒绝。

这个答复让陈策有点意外,在他看来联合汇兑虽然有风险,但是带给李洛由的好处更大,绝对算得上是“双赢”。

不过,就算他再三向他阐述这个业务的风险控制和潜在利益,李洛由还是不为所动,左顾而言他。

这个滑头!刘三心里暗暗着急,四点目标中其他三点顺利的达成了共识。唯独这个德隆银行最为看重的业务被打了回票!岂不是自己谈判不力?连连向李梅使眼色,要她加入战团。

李梅是商海老手,见这情形知道再说也无用,反而露了己方的软肋。对方反倒是要起疑心,以为德隆有什么问题,急于要找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来注资。

要是这李大掌柜这么想的话,别说和德隆合作,恐怕就是贸易协定他都要重新考虑考虑了。

于是李梅便插上话去,慢慢的将话题转移到和夸克谈生意上去。

夸克也得到了一份贸易协定:夸克有权可以向临高运销任意种类的印度和欧洲商品,享受和其他贸易商一样的部分商品免征关税的权力。

穿越集团规定他到临高的每一艘船必须运来不少于总载运量的三分之一的印度硝石和紫胶。除除此之外,他必须运来数量不限的呢绒、梳过毛整理过的羊毛、鞣质过的羊皮和牛皮、棉布、棉花、黄麻。另外每年向临高运送印度鸦片五百箱,按照20英镑一箱的标准包装。合计10000磅。

“鸦片不准多运,准定五百箱。超额的全部没收。”李梅说,“另外鸦片不免进口税。”

“这个没问题。”夸克想鸦片又不是什么紧俏的东西。几十年前就由英国商人向大明贩运,一年最多能卖二三百箱。

“另外,还有几笔买卖要和夸克先生做,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李梅说。

“好,那以后再谈就是。”夸克很是兴奋。

贸易条件让夸克精神大振。一直以来他这个英国人就没找到什么大明需要的商品。他能贩卖的,无非是产自印度和东南亚的香料、海产品和一些奇珍异宝。他几次企图运销英国呢绒和印度棉布全以惨败告终,现在终于有了大宗商品的出口可能性。

唯一让他不满的是用必须流通券结账,不过李梅告诉他,他可以用流通券在商馆采购白糖的时候这英国人兴奋的连连搓手。白糖这东西可是太抢手了,而且不需要千里迢迢运回英国去,运到苏拉特就能脱手获得。英国商人除了运回欧洲之外,还能运销到波斯和阿拉伯地区。

当晚,李洛由拿着算盘不断的算计着销售哪些商品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稳妥的角度来看,这三十一种包买物资是最合适的,尽管利润不高,但是对方有多少要多少,利润是非常稳定的。

可惜他最好卖最有利润的东西对方却不怎么感兴趣――人参鹿茸之类的辽东货,在大陆上极其抢手,澳洲人却兴趣缺缺。

而最关键的是,对方对卖大炮的事情似乎不大愿意,照他的想法,武器上的钱是最容易赚得了。葡萄牙人不想卖是

不知道润世堂对这些货色有没有兴趣?杨世祥应该是有的,他知道他曾经向杨世祥趸过这类货。他忽然想到,这叫刘三的澳洲人既然是润世堂的二东家,润世堂的利润他也有一份,自己可以从他身上打开缺口来。

不过这是件长期的工作,自己在临高不能久留,他盘算着,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便叫人把韩师爷和顾葆成都叫来了。至于夸克,有些事情自然不需要他知道。

“好了,咱爷们也看到了,澳洲人和一般的红毛人不一样,和我们大明也不一样。”李洛由说,“葆成,你坐吧,你说说看,这澳洲人如何?”

“澳洲人重利。”顾葆成犹豫了下,“不过侄儿看来他们虽然重利,却也讲信用。”

“不错,”李洛由说,“澳洲人的确重利。不过这伙人和一般的西洋人还是不同的。”

韩师爷道:“他们若是全然重利,今天也就不会不答应卖炮给我们了。”

“他们愿意不愿意卖,还犹未可知。”李洛由说,“不过看今天的样子,买炮的事情不一定能成――这伙澳洲人在临高恐怕另有所图。”

“澳洲人隐然有割据临高之意。”顾葆成冲口而出。

李洛由用扇子轻轻的拍打着掌心,良久才点点头:“他们的想法一时半会我们也猜不透。不过澳洲人在这里恐怕会呆得很久。大有买卖可做。”他忽然问顾葆成,“葆成,你来当这个临高分号的掌柜如何?”

顾葆成大概没料到姑父有如此一问。顿时瞠目结舌。良久才道:

“姑父既然栽培小侄,小侄自当竭诚效力!”

韩师爷知道这顾少爷在李洛由心目中的地位,那是比儿子看得还要紧的人物,妻子娘家的香火。把他放在临高这样的即偏僻还是澳洲人的地盘上?赶紧劝谏道:

“老爷请三思,这里不比大陆上――”

“不碍事。”李洛由说,“这里反倒比大陆上的字号要容易做。”

临高这里的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比较单纯,要应对的也只有澳洲人一家而已。不像在大陆上,需要掌柜八面玲珑,有应付三教九流的手段才能支持门面。而且澳洲人固然重利,却绝非不讲道理规矩的人,比起西洋人又强得多。

“在这里你就掌柜的,掌柜的该有的权我一概给你。”李洛由心想,这孩子长期跟在自己身边,虽然见多识广,但是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有多少就很难说了,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总要有个独自历练的地方。这二天下来,他对临高的社会环境是相当满意的。

“是,侄儿一定兢兢业业。”

“嗯,你自己从来没有独当一面过。你是转眼就是要娶亲成家的人了,不能总在我的羽翼之下。临高这里环境比大陆上清明,乌七八糟的事情也少。你一个人独当一面我也放心些。”李洛由吁了口气,“只要好好的和澳洲人处好关系,把生意上的事情接洽好就行。”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内侄。接着道:“这个字号我另外给你一千两银子的本钱。除了和澳洲人联络接洽之外,你自己要做什么买卖就做什么买卖。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一概支持。做赔了也不碍事。”

“是,”顾葆成恭恭敬敬道,“只是还要请老爷派下得力的管事和伙计协助侄儿才是。”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手里的人你随便挑――你自己选人。选谁是谁。”李洛由道,“选错了不打紧,知道错了还能改。”

韩师爷知道了李洛由的意思,不再劝谏――让这位公子历练历练当然是好事。不过他认为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老爷,”他小声道,“这伙澳洲人在临高有割据之心,若是朝廷派兵讨伐,临高就成了修罗地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